理论教育 庆阳红色印记:军民大生产纪念馆

庆阳红色印记:军民大生产纪念馆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军民大生产纪念馆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的大凤川林场隔壁,长约50米,宽约20米,纪念馆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面前一条宽阔的柏油路,交通便利,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军民大生产纪念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渡过难关,1943年4月,三八五旅七七○团团长张才千、政委宋景华率领所部进驻华池县大、小凤川垦荒屯田,他们一面保卫边区,一面开展生产建设。

庆阳红色印记:军民大生产纪念馆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的大凤川林场隔壁,长约50米,宽约20米,纪念馆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面前一条宽阔的柏油路交通便利,气候湿润,植被茂盛。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渡过难关,1943年4月,三八五旅七七○团团长张才千、政委宋景华率领所部进驻华池县大、小凤川垦荒屯田,他们一面保卫边区,一面开展生产建设。组织战士挖窑建舍,拓荒垦田,修桥筑路,开办了十余种作坊,使昔日的“野山僻壤、林木参天、人烟无几、兽群遍行”的荒凉之地,变成了“粮食满仓,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革命家务日趋巩固”的另一个“南泥湾”。1943年冬,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抗日救亡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来华池采风,当地流传甚广的劳动号子和华池军民高涨的生产热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由此诞生了脍炙人口的陇东民歌《军民大生产》,并自此唱响了陕甘宁边区,唱响全中国。(www.daowen.com)

为了纪念大生产运动的丰硕成果和英雄模范事迹,七七○团于1944年11月离开时,在大、小凤川交汇处建立了一通纪念碑。碑身为长方形,高2.14米、宽0.63米、厚0.12米,下方有四方形碑座,高0.5米,此碑一直在原址保存。碑文主要记述了全团屯兵生产的业绩和英雄模范人物。碑背面竖行阴刻全团97名劳动英雄、工作模范和学习模范的姓名。纪念碑座四面有当时王维舟、马锡五、陈伯钧、刘随春、段德彰等有关首长的题词。

该馆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旅游景区的重点景区之一。2006年国家发改委对景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国家总投资361.16万元,建成了展馆、停车场、步行道及供电、供水等基础工程。截至目前,纪念馆累计投资达1170万元,占地14.3亩,展馆占地628平方米。年接待游客5万左右。

(资料整理:刘永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