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池抗大七分校旧址
东华池抗大七分校旧址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街道南侧,依山临街,交通便利,半山腰有东华池著名的宋代石塔。
1941年7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一二○师教导团和抗大总校一个大队组建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简称“抗大七分校”)。校址初设在山西兴县李家湾。1943年2月,抗大七分校迁驻合水县城关一带,改办为陆军中学,5月复称抗大七分校。5月17日,江隆基率领的晋察冀边区抗大二分校1000多名学生来到陇东抗大七分校。1944年2月抗大七分校组建工作完成。3至4月,校部迁驻华池县东华池。彭绍辉任校长,张启龙任政委,杨尚高任政治部主任,方富生任教育长。时有学员5200多人,编为三个大队和一个女生队。一大队驻大凤川,二大队驻豹子川张岔、三大队驻平定川,女生队驻东华池。
学校主要开设政治、军事、文化、专业技术等课程,按学员程度进行分类教学。学员还选修俄、英、日等外语。抗大七分校学员积极响应党中央“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紧握镢头、枪杆、笔杆“三件宝”,一边学习,一边生产。在人迹罕至、荆棘丛生的陇东山野开荒垦田、挖窑建舍、纺纱织布。1943年,二大队开荒8200多亩,挖窑洞850孔,生产金额折合边币1.41亿元;1944年,一、二大队和校直队开荒6万亩,生产细粮5650石。全校养猪1300余头,羊1100余只,牛100余头。校直队学员张秉照创造了一天开荒6亩多的最高纪录,被树为全校特等劳动英雄。校直女生队300余人,除参加开荒种菜、打柴、烧炭、背料、喂猪外,还从事纺纱织布。1944年共纺线553斤,缝棉衣2860套,织毛袜810双,织手套489副。据记载,抗大七分校在陇东开垦荒地6万多亩,挖窑洞690多孔,建房40多间,建成容纳2000多人的大礼堂1座。留存米、谷等粮食7000多石(折合140多万公斤),培养了5000多名军事、政工干部和初、中级通讯、测绘、文艺、医务等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大批学员陆续奔赴东北和华北等解放区。1946年夏,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抗大七分校停办。
1963年2月和1981年9月,甘肃省人民委员会、甘肃省人民政府两次将抗大七分校旧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旅游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2006年,国家发改委对景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根据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标准和华池县的客观实际,新增了3个建设项目,该景点总投资达到106.5万元。目前,旧址维修、停车场、东华池街道五化等工程已全面竣工。同时建成了抗大七分校纪念馆,布展五孔窑洞,面积达150平方米。该馆分3个单元:第一单元,晋绥建校敌后办学;第二单元,克服重重困难改善办学条件;第三单元,传承抗大精神建设和谐华池。展出照片81幅,图标3个,文物43件。2008年4月,被庆阳市委确定为全市党史教育基地。(www.daowen.com)
抗大七分校在陇东办学历时3年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部队生存和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作出了贡献;为中国革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干部,这批干部成为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各条战线的领导骨干和中坚力量。抗大七分校培育和实践了抗大精神,使其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永远激励和鼓舞广大青少年奋勇前进。
(资料整理:慕彩霞)
东华池抗大七分校旧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