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河西走廊青铜时代遗址及文化概述

河西走廊青铜时代遗址及文化概述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西走廊青铜时代考古文化主要包括齐家文化、董家台类型遗存、四坝文化、骟马文化、沙井文化等。笔者认为,上述遗址出土彩陶与石羊河流域沙井文化彩陶器型、彩绘差别过大,青铜饰件亦无相似之处,不主张归入沙井文化。沙井文化延续时间较长,基本属于青铜时代遗存,部分遗存延续至铁器时代早期。

河西走廊青铜时代遗址及文化概述

二、青铜时代

进入青铜时代之后,中原腹地表现出文化大规模整合、不断向四周扩散融合、集中强化的文明演进历程。与中原地区相反,甘肃河西走廊史前社会形态表现出逐步分化、群体规模缩小、各自割据一方的态势。这一现象,可以被看做是后世多民族融合、聚居格局在史前考古学上的反映。河西走廊青铜时代考古文化主要包括齐家文化、董家台类型遗存、四坝文化、骟马文化、沙井文化等。其中,四坝文化、骟马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丹县以西地区,在石羊河流域未有发现,故不详述。

1.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分布于甘、青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西至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齐家文化上承马家窑文化,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2100年至前1650年左右。齐家文化是从陇东逐步向西演变而成的,后来成为河湟地区最重要的史前文化。河西走廊齐家文化分布的西界未逾永昌。在石羊河流域代表性遗存包括武威市凉州区海藏寺遗址、金羊乡皇娘娘台遗址,古浪县土门镇谷地沟遗址,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马家湾子遗址等。

2.董家台类型遗存(www.daowen.com)

20世纪50年代,为配合兰新铁路的修建工程,甘肃天祝县安远镇董家台遗址出土一批陶器,古浪黄花滩乡四墩遗址分别出土双耳圜底罐,其造型均作尖圜底。此类遗存曾长期被归入沙井文化。后来在天水甘谷县毛家坪遗址,榆中朱家沟遗址、白崖沟遗址,古浪县城关镇土坝遗址,民勤县芨芨槽遗址均发现同类彩陶。初步研究表明,该类遗存分布于东起天水,西至民勤。相对年代介于齐家文化与西周之间,大致在公元前2千纪的后半叶,年代早于沙井文化,被初步命名为董家台类型遗存。笔者认为,上述遗址出土彩陶与石羊河流域沙井文化彩陶器型、彩绘差别过大,青铜饰件亦无相似之处,不主张归入沙井文化。

3.沙井文化

沙井文化因1924年首次发现于甘肃民勤县沙井村而得名。分布范围较小,包括甘肃石羊河流域的金昌市金川区,武威民勤、古浪一带。沙井文化延续时间较长,基本属于青铜时代遗存,部分遗存延续至铁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至前40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