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辽、夏、金相关军事问题研究
近年来,学者还对辽、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军事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兵器装备、后勤保障以及军制等方面。
刘景文、王秀兰《辽金兵器研究》(215)通过对出土的大量辽代和金代兵器进行类型比较研究,指出辽代兵器种类齐全、形式繁多,特别是长短剑、战刀、长矛、铁骨朵、铁镞、鸣镝等形式更为多样化,马具亦较为完备。金代兵器则承袭了辽宋的优秀兵器并有所发展,对于辽代兵器中较落后部分则不断加以淘汰,且从宋人处学会了火器的制作和使用。苏冠文《西夏军队装备述论》(216)从战马、甲胄、兵器和指挥用具四方面,考察了西夏军队的“硬件”装备,描绘出其军队装备的基本面貌,认为西夏已经拥有冷兵器时代的高水平军队装备。陈广恩《关于西夏兵器的几个问题》(217)以西夏文、汉文文献为主,结合考古资料和当前研究成果,对西夏兵器的种类,制作的材料、规格、方法以及兵器的校验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西夏兵器的制作方法及制作水平有其先进而独特的一面,其中以神臂弓、夏人剑、浑脱和旋风炮的影响最为深远。氏著《西夏兵器及其在中国兵器史上的地位》(218)亦强调以刀、剑、铠甲、旋风炮、神臂弓、马鞍、头盔等为代表的西夏兵器制作工艺精湛,在中国兵器史上应占有一定地位。贾随生《浅论西夏军事后勤制度的形成与完善》(219)认为西夏军事后勤制度形成于景宗元昊时期,完善于仁宗仁孝时期。指出其早期制度对粮食、马匹、武器等重要物资的供给管理做出的是定性规定,而晚期以《天盛律令》为代表,形成了对军器、粮食、甲马等重要军事物资后勤保障的量化制度,以及对诸多违法行为的处罚条令。
汤开建《近几十年国内西夏军事制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220)一文,通过对近几十年国内西夏军事制度研究成果的比对,认为尚存在很多问题,其研究水准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并就其中的西夏军事制度的定性分析、西夏军事组织发展的分期、中央兵与地方兵的界定、西夏军队数量等研究课题所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认识。
【注释】
(1)《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3期。
(3)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5)《贵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7)《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8)《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9)《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0)《史学集刊》2007年第2期。
(11)《中国军事科学》2008年第4期。
(12)《南开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3)《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4)《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5)《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2期。
(16)《福建论坛》2005年第12期。
(17)《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3期。
(18)《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9)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史学月刊》2004年第2期。
(21)《唐研究》第十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3)中华书局2004年版。
(24)《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5)《寻根》2006年第6期。
(26)《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7)《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28)《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9)《国学研究》第10卷,2002年。
(30)《文史哲》2007年第4期。
(31)中华书局2004年版。
(32)《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3)《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4)《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35)《文史哲》2006年第6期。
(36)《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7)《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38)中华书局2004年版。
(39)《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0)《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41)《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42)《中州学刊》2000年第4期。
(43)《文史哲》2001年第1期。
(44)《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45)《文史哲》2004年第3期。
(46)《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47)香港中华书局2003年版。
(48)《暨南学报》2003年第2期。
(49)《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0)《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51)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天水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
(53)《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54)《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55)《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6)《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57)《南开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58)《暨南学报》2003年第1期。
(59)《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
(60)《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3期。
(61)《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
(62)《河北学刊》2002年第2期。
(63)中华书局2004年版。
(64)《文史哲》2002年第5期。
(65)《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6)《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
(67)《文史哲》2005年第3期。
(68)《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69)《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
(70)《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
(71)《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第2期。
(72)《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73)《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年第4期。
(74)《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75)中华书局2004年版。
(76)《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7)《史林》2005年第4期。
(78)《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
(79)《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80)《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
(8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82)《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83)《人文杂志》2008年第1期。
(84)《江汉论坛》2004年第11期。
(85)《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86)《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87)《理论学刊》2005年第3期。
(88)《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第4期。
(89)《烟台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90)《军事历史》2004年第5期。
(91)《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
(92)《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93)《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
(94)《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95)《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96)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97)《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4期。
(98)《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99)《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00)《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3期。
(101)《南都学坛》2004年第3期。
(102)《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
(103)《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04)《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
(105)《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06)《人文杂志》2007年第5期。
(107)《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08)《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www.daowen.com)
(109)《南开学报》2006年第4期。
(110)《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6期。
(111)《阴山学刊》2006年第6期。
(112)《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13)《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14)《历史教学》2001年第9期。
(115)《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16)《延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17)《东洋史研究》第64期,2005年。笔者所据为《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刊行会:《日本中国史研究年刊二〇〇六年度》(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118)《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19)《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
(120)《河北学刊》2001年第1期。
(121)《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22)《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23)《敦煌研究》2005年第2期。
(124)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26)无穷会《东洋文化》复刊92期,2004年。见[日]高桥弘臣撰,张红兵编译:《2004年日本史学界的五代宋元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0期。
(127)《天府新论》2004年第4期。
(128)《周秦汉唐文化研究》第四辑,2006年。
(129)《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30)《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31)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2)《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33)《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
(134)《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35)《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36)《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
(13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39)《中国农史》2007年第3期。
(140)《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141)《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42)《社会经济史学》第70期,2004年。
(143)《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44)《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
(145)《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46)《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47)《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48)《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49)《山西师大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年9月。
(150)《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5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1期。
(152)《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
(153)《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54)《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55)《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56)《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1期。
(157)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8)《保定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159)《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160)《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61)《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62)《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64)《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
(165)《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166)《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67)《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6期。
(168)《甘肃高师学报》2003年第3期。
(169)《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70)川越泰博编:《明清史论集——中央大学川越研究室二十周年纪念》,国书刊行会,2004年。见[日]高桥弘臣撰,张红兵编译:《2004年日本史学界的五代宋元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0期。
(171)香港中华书局2006年版。
(172)《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73)《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74)《宁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75)《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76)《军事历史》2007年第3期。
(177)《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78)《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79)《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80)《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81)《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82)《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4期。
(183)《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第3期。
(184)《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85)《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86)《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4期。
(187)《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第5期。
(188)《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189)《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90)《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
(191)《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192)《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
(19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2期。
(194)《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
(195)《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96)《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197)《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98)《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期。
(199)《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00)《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期。
(201)《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02)《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03)爱媛大学法、文学部《论集:人文》2002年第13期。
(204)《中华世界》2002年。
(205)《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
(20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7)《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08)《军事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09)《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
(210)《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11)《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12)《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
(213)《文物春秋》2007年第4期。
(214)《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215)《北方文物》2004年第1期。
(216)《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217)《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18)《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19)《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220)《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