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幕府研究
近年来,对唐宋时期的幕府问题,学者从诸多方面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究,产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论述。
金滢坤《中晚唐铨选制度变化与科举及第入幕的关系》(205)研究显示,唐朝开元以后,选人要升迁中央清望官者,需先历州县佐官的原则逐步确立。《循资格》又确立了按选人资历深浅叙阶。在这种情况下,及第举人迫于铨选制度的压力而大量涌入藩镇。此后唐政府在不同程度上放宽了入幕及第举人的考限,超资授官,为科举出身者入辟使府,超资升迁中央次清官、清望官开了方便之门。故在中晚唐使府与中央的用人关系方面,形成了诸使府辟僚佐各自精求,务在得人,以重府望;中央需要人才,则又取自方镇的格局。关于唐代幕府研究,石云涛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氏著《唐代幕府制度研究》(206)一书,揭示了唐代幕府制度变迁的线索,并综合考察了幕府制度及其相关问题,可以说是这一领域研究的代表作。氏著《唐代幕府制度研究的若干问题》(207)提出唐代幕府制度是唐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研究中,史论必须建立在史料整理和利用的基础上,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不断深入,有所创新。何平立《唐代军幕与士人从政》(208)认为唐代士人入幕从戎蔚然成风,军幕人才荟萃,这既是士人为求功名显达寻找政治出路的重要途径,也是士人经世致用、修齐治平和以天下为己任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但同时,在封建政治背景下,这也成为唐代藩镇节帅坐大地方和朝廷朋党之争的重要因素之一。(www.daowen.com)
有关宋代的幕府研究尚存在薄弱的问题,论述较少。近年主要有周国平的两篇论文,氏著《文天祥勤王幕府述论》(209)通过探讨文氏幕府诸史实与特征,分析了文天祥勤王幕府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宋朝“防弊”家法的制约与限制以及幕府自身组织涣散及对客观形势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周国平、张春生《宋代幕府的发展述论》(210)以民族矛盾的发展为基本线索,将宋代幕府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即从宋建国到金发动第一次灭宋战争,是为宋代幕府由革除到逐渐恢复的时期;从金发动第一次灭宋战争到金哀宗即位宣布“更不南伐”,是为宋金战和无常,幕府起落发展不定之时期;而由金哀宗即位直至蒙元灭南宋,则为宋蒙长期对峙,幕府稳定发展、与国家共存亡的时期。此外,复根据幕府长官的身份,将宋代幕府分为潜邸幕府和将帅(使府)幕府两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