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术观点展望: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学术观点展望: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80年代改革开放,学术自由日益得到尊重,交流的机会增加;而从日本学成回台、港任教的学者亦日渐发挥其影响力,这种学术圈子分隔,各自发展的状况在可见的将来当会得到改善。后世继承这种观点,将北宋的积贫积弱归咎于募兵制度。按照西方学者研究军事史的观点,军种和兵种的变革是军事艺术得以提升的原动力。

学术观点展望: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三、学术观点发展的展望

日本学者对于唐宋变革作了大量有系统的研究,形成京都和东京学派两个不同的解释体系。京都学派认为唐末是中古时代的下限,而宋代则进入近世。相反,东京学派对唐宋变革的性质理解有异,他们认为唐末是古代世界的终结,宋代是中世的开始。无论倾向哪一派主张,日本学者往往注目于变革的性质和影响,而跨朝代的研究比较普遍。中国学者其实也有承认唐宋间曾发生重要变革的,邱添生《唐宋变革期的政经与社会(204)已做出论述。不过,由于治朝代史的传统较为深厚,中国学者每每专精一朝,而较少兼治唐宋,因此系统化地讨论唐宋变革的著作不多。加上内地自50年代历史分期论战以来,形成官方历史解释的统一口径,即以商周为奴隶社会,秦统一至鸦片战争封建社会。由于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根本的改变,因此内地学者对于唐宋变革的理解大体不出乎朝代史的框架,而少有从纵深的角度来从事解释。自80年代改革开放,学术自由日益得到尊重,交流的机会增加;而从日本学成回台、港任教的学者亦日渐发挥其影响力,这种学术圈子分隔,各自发展的状况在可见的将来当会得到改善。

在唐宋变革期,中原王朝的军事力量从征兵走向募兵,最后变成天子的私兵,学者已充分论列。然而尽管随着都市化的展开和纸币的使用,宋代的军人并没有最终成为由城市资本控制及支持的专业阶层,北宋中叶以后政府反而透过增置弓箭手、蕃兵及保甲,恢复部分寓兵于农的国家部曲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唐宋军政变革似仍有欠彻底。加上北宋和南宋都被边疆民族政权消灭,在其统治下,中国的兵制又被再度赋予了部落制和世兵制的色彩。如果研究唐宋变革者能结合更多北宋中叶的变法运动、南北宋之际的变革和宋元之际的变局来作纵深的观察,相信对变革的深远意义会做出更为精确的评估。

关于唐宋变革的争论,其基本要点在于是否认同从中世向近世过渡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内藤和宫崎的学说虽然未获得学界一致同意,但基本上是与西方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对口径的,亦即探讨为何西洋史与东洋史都存在中古时代,而又经历一系列变革进入近世。近数十年来,西方中古史学界对身份制、土地制度、军政制度、民族迁徙和都市化等项目,都取得可观发展。若能在比较史或跨文化研究的框架上展开一些重点研究,相信可以带来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建构更多元化的思维空间。

举例来说,宋代曾为边疆民族征服的经验,令不少中国学者在探研宋代募兵制度时流露出较浓厚的批判性。尽管部分内地学者对“征服王朝”的概念表现出较强烈的反应(205),事实上宋代的积弱、灭亡,却常常被当作一个历史教训来处理。当然,学者对募兵制度尖锐的批评源于宋代士大夫的见解,认为军队招揽大量市井游手,以致军纪骄惰,战斗力亦随之下降。后世继承这种观点,将北宋的积贫积弱归咎于募兵制度。然而北宋中叶的军队为何训练欠佳,似乎需要更深入、更项目化的考察,甚至与其他文明的类似个案进行比较。西方从中古迈向近世时也出现以募兵,甚至雇佣兵为国防力量的经历,为何又能保持战斗力?又或者换另一个角度来看,宋代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以政府掌握大量税收来招募军队,实远较具世兵制及国家部曲性质的府兵制接近现代概念,视之为近世的特征,并无不可。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国家付出金钱招募的对象不是成建制、已经具有战斗力的军队,而是个体士兵。严格来说,一支军队的整体战斗力经过兵种合成及协同作战训练,应大大超出其所有个体成员战斗力的总和。士兵来自社会哪个阶层,不能说没有影响;但和战斗力具有最直接关系的,还是训练本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北宋军队的训练做出更有系统的研究,似乎对进一步厘清唐宋军政变革的性质和脉络,将具有深刻意义。

一个社会对国防力量的评估通常受到军事信念(Military doctrine)的过滤,而这种过滤可能在史料的文本形成时已经发生。儒家的民本论认为一个政权只要得到人民的拥护,便很容易把这种优势化为军事胜利,这种信念会否成为宋代士大夫对“寓兵于农”抱有较大期望的文化根源?宋代士大夫对募兵的批评当然是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观乎“浮浪”、“游手”之类字眼常被加诸构成士兵的社会成员身上,是否可能同样反映了农业社会对新兴城市人口的偏见?在研究宋代的个案时似乎也要充分预计到这些问题,此外,史家对过往军事成就的评价也可能浮现出当代军事信念的影响。清末民初军阀的军队良莠不齐,品流复杂,会否成为近代史家对募兵制度的负面印象得以进一步加强的背景因素?受到近代民族主义的影响,国、共两党均主张全民皆兵,又会否导致府兵制度遭受与事实不完全相符的过高评价?都可能是进一步研究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此外,唐宋军政变革有没有在基层上带来相应的兵种变革,或兵种变革是否其结果,是目前仍不十分明了的环节。按照西方学者研究军事史的观点,军种和兵种的变革是军事艺术得以提升的原动力。比如亨利五世(Henry V,1387—1422)在阿让库尔(Agincourt)之战的胜利,标志着英国长弓兵举足轻重的地位(206);而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在七年战争的武功,也被认为是对火绳枪操作技术进一步掌握的结果(207)。学者在唐宋变革的议题中注意到类似方向的,目前还比较有限。由于唐宋变革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史家亦多就士兵社会身份构成的变化来展开探索,而少就军事技术带动兵种变革,再由兵种变革带动军政变革的角度来考索。将来能否从这个角度获得大量成果,目前还言之过早;但似乎可以尝试从这个方向开始建立一些试点。

关于军政制度与人事网络相关的接口中日学者已取得可观成果,尤其对于仿真血缘关系——即假父子及结义兄弟的现象,每多发人深省之论。当然,认为义门、义儿军等构造有助加强军队内部凝聚力的论断,无形中承认血缘在社会纽带中具有主导地位,或至少具有象征意义。这样,我们便有足够理由展开更多具真正血缘关系的武将家族研究。唐宋之际武将饱历世变,出入名藩,其经历牵涉军政制度变革与人事网络构建之处甚多,足可作为一系列专论的课题。甚至,这些将门的维系及与此有关的恩荫制度,能否解释为贵族制的余绪,还是君主专制下的职业化官僚家族?也可以进一步加以讨论。总括来说,唐宋军政变革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果,但在史料解读、史观及若干专门的方向上仍有拓展和整合的空间,值得学者深入探研。

参考文献

1.中文论著

(1)专著

常 征:《杨家将史事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戴应新:《折氏家族史略》,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郝树侯:《杨业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何永成:《十国创业君主个案研究——杨行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1992年。

李昌宪:《宋代安抚使考》,齐鲁书社1997年版。

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论》,台湾东升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梁天锡:《宋枢密院制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版。

刘子建;《两宋史研究汇编》,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版。

邱添生:《唐宋变革期的政经与社会》,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任 爽:《南唐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史继刚:《宋代军用物资保障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版。

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版。

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张其凡:《五代禁军初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章 群:《唐代藩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6年。

赵雨乐:《唐宋变革期军政制度——官僚机构与等级之编成》,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

赵雨乐:《唐宋变革期军政制度史研究(一)——三班官制之演变》,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邹劲风:《南唐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论文

安彩凤:《试论唐代朔方军的历史作用》,《唐都学刊》1998年第2期。

安国楼:《论宋代藩兵制》,《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民生:《北宋的探事机构皇城司》,《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程民生:《论北宋骄兵的特点及影响》,《史学月刊》1987年第3期。

程民生:《北宋募兵制的特征及其矛盾》,《中州学刊》1989年第1期。

程民生:《简述宋代募兵制的根源及确立》,《史学月刊》1990年第4期。

程民生:《略论宋代西北乡兵》,《晋阳学刊》1993年第6期。

程 志:《论中唐藩镇的本质和作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

程 志:《晚唐藩镇与唐朝灭亡》,《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戴显群:《唐五代假子制度的历史根源》,《人文杂志》1989年第6期。

戴显群:《唐代的枢密使》,《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邓广铭:《北宋的募兵制度与当时积贫、积弱和农业生产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4期;《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103页。

董恩林:《五代枢密院考述》,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1988年第二辑,第104—114页。

冻国栋:《罗隐吴公约神道碑所见唐末之杭州八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7年第15辑,第94—98页。

杜 梭:《唐代户部使司与原户部司异同辨》,《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杜文玉:《论五代枢密使》,《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杜文玉:《唐代内诸司使考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樊文礼:《唐朔方节度使略论》,《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樊文礼:《唐代平卢淄青节度使略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樊晓红:《简论唐朝后期兵变》,《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傅乐成《回纥马与朔方兵》,《汉唐史论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7年版,第305—318页。

葛金芳:《从宋朝集权政治看厢军制度的形成背景》,《湖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龚维玲:《宋代广西兵制探微》,《社会科学家》1990年第4期。

谷霁光:《泛论唐末五代的私兵和亲军义儿》,《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顾吉辰:《宋代藩官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

顾吉辰:《宋代藩兵制度考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桂齐逊:《河东军对晚唐政局的影响》,《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第二十六辑,1994年,第51—69页。

郭殿崇:《张建封幕吏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韩国磐:《唐代宣歙镇之雄富》,《江海学刊》1992年第3期。

何灿浩:《唐末地方动乱的新特点》,《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234页。

何冠环:《宋初三朝武将的量化分析——北宋统治阶层的社会流动现象新探》,《食货复刊》第16卷第3—4期,1986年,第19—31页。

何冠环:《论宋太宗朝武将的党争》,《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刊号1993年第4期,第173—202页。

何冠环:《论宋太祖朝武将的党争》,《中国史学》第5卷,1993年,第45—62页。

何汝泉:《唐代使职的产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何永成:《“唐代神策军研究”提要》,《华学月刊》第132期,1982年,第11—15页。

何永成:《孟蜀创业集团研究》,《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成功大学,1998年。

何勇强:《唐末两浙的武勇都与武勇都之乱》,《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黄利平:《唐京西北藩镇述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黄清连:《忠武军:唐代藩镇个案研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4本1分,1993年,第89—134页。

黄清连:《唐末的黄头军》,“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与社会国际研讨会”2000年宣读论文。

黄淑雯:《李克用河东集团人物分析》,《淡江史学》1998年第9期,第19—58页。

黄伟虎、蔡治淮:《汴宋节度辨》,《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黄修明:《唐代前期的北衙禁军》,《南充师院学报》1985年第4期。

黄永年:《对府兵制所以败坏的再认识》,《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3—268页。

黄运喜:《唐代祠部与功德使之设置及职权》,《狮子吼》第26卷第9期,1987年,第28—32页。

贾宪保:《论中晚唐的中枢体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贾艳红:《试谈唐中后期的内诸司使》,《齐鲁学刊》1997年第4期。

江天健:《北宋藩兵》,《新竹师院学报》1995年第8期,第115—136页;《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七辑,第177—217页。

姜锡东:《宋代就粮禁军简析》,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丛》,河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6—337页。

姜复璁:《宋代一个国策的检讨》,《大陆杂志》第9卷第7期,1954年,第217—236页。

姜复璁:《宋太宗晋邸幕府考》,《大陆杂志》第30卷第3期,1965年,第14—23页。

来可泓:《五代十国牙兵制度初探》,《学术月刊》1995年第11期。

劳允兴:《唐代河北道》,《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李昌宪:《五代削藩制置初探》,《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

李昌宪:《试论宋代地方统兵体制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李鸿宾:《五代枢密使(院)研究》,《文献》1989年第2期。

李清凌:《试论北宋的弓箭手制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李晓路:《唐代中央集权之变化与方镇的产生》,《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李晓路:《论唐代的文武之变》,《江海学刊》1990年第2期。

李孝聪:《论唐代后期华北三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李裕民:《折氏家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李宗保、曾敏:《浅析唐末藩镇的特点》,《唐都学刊》1992年第3期。

林瑞翰:《宋代兵制初探》,《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76年第3期,第101—118页。

刘樊:《五代的幕府》,《食货半月刊》第5卷第1期,1937年,第26—43页。

刘后滨:《安史之乱与唐代政治体制的演进》,《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刘家驹:《论唐代之朔方军》,《香港浸会学院学报》1980年,第195—211页。

刘建伟:《唐代武宁镇的依附性和游离性》,《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柳立言:《“杯酒释兵权”新说质疑》,《大陆杂志》第80卷第6期,1990年。

柳立言:《宋初一个武将家族的兴起——真定曹氏》,“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中国近世文化史论文集》,1992年,第40—50页。

柳立言:《敬答徐规先生再论杯酒释兵权》,《宋史研究通讯》第28卷第2期,1996年,第28—29页。

卢建荣:《地方军事化对唐代后期淮北地区政治与社会的冲击(780—893)》,《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9年27期,第17—54页。

罗球庆:《北宋兵制研究》,《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第169—231页。

汉光:《唐末五代政治社会之研究——魏博二百年史论》,《“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0本2分,1979年,第301—360页。

毛汉光:《五代之政治延续与政权转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1本2分,1980年,第233—280页。

孟宪军:《唐朝兵变述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孟彦弘:《唐前期的兵制与边防》,《唐研究》第一卷,1995年。

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燕京学报》第34卷,1948年,第85—106页。

宁 欣:《唐朝巡院及其在唐后期监察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6期。

宁志新:《说唐初元从禁军》,《河北师院学报》1989年第3期。

宁志新:《唐代羽林军初探》,《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

宁志新:《两唐书职官志“招讨使”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宁志新:《唐代的闲厩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宁志新:《唐朝使职若干问题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牛志平:《略论唐代宦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潘孝伟:《论唐朝宣抚使》,《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齐勇锋:《说神策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齐勇锋:《五代禁军初探》,《唐史论丛》1987年第3期,第156—230页。

齐勇锋:《后周的军制改革》,《文史哲》1989年第5期。

齐勇锋:《唐后期的北衙六军、飞龙、金吾、威远和皇城将士》,《河北学刊》1989年第2期。

齐勇锋:《五代藩镇兵制和五代宋初的削藩措施》,《河北学刊》1993年第4期。

石 垒:《论五代变乱的直接因素及其与兵制的关系》,《民主评论》第11卷第21期,1960年,第17—20页。

石 垒:《五代的兵制(一)》,《幼狮学志》第1卷第2期,1962年,第1—40页。

石 垒:《五代的兵制(二)》,《幼狮学志》第1卷第3期,1962年,第1—42页。

石云涛:《唐代幕府辟署制之认识》,《许昌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宋强刚:《唐代藩镇研究述略》,《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11期。

苏基朗:《五代的枢密院》,《食货月刊》第10卷第1期,1980年,第3—19页。

孙进己:《关于“征服王朝论”》,《辽宁女真史研究》1982年第1期,第22—23页。

汤开建:《北宋御边名将曹玮》,《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唐长孺:《唐代的内诸司使》,《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5、6辑,1983—1984年,第1—11页,1—9页。

王赛时:《论唐朝藩镇军队的三级构成》,《人文杂志》1986年第4期。

王赛时:《唐朝军队结构的变化与骄兵悍将的形成》,《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

王赛时:《唐代中后期的军乱》,《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王赛时:《唐代职业军人的谋生途径》,《西南师范大学学院》1990年第3期。

王永平:《论枢密使与中晚唐宦官政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王永平:《论唐代宣徽使》,《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

王育济:《论“杯酒释兵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

王育民:《论唐末五代的牙兵》,《北京师院学报》1987年第2期。

王援朝:《唐代藩镇分类刍议》,收入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五辑,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王云海:《宋太宗的右文政策》,《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魏天安:《北宋弓箭手屯田制度考实》,《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吴光华:《唐代幽州地域主义的形成》,淡江大学中文系编《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版。

吴 泽:《〈新唐书·藩镇列传〉考校记》,《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4期。

伍伯常:《中唐迄五代之军事传统与北宋之统一战略》,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历史学部硕士论文,1986年版。

伍伯常:《唐德宗的建藩政策:论中唐以来制御藩镇战略格局的形成》,《东吴历史学报》2000年第6期,第1—33页。

徐 规:《再论杯酒释兵权——兼答柳立言先生》,《第二届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1995年,第85—96页。

徐规、方建新:《“杯酒释兵权”说献疑》,《文史》第14辑,1982年。

徐嫩棠:《试析唐朝后期的兵变》,《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薛平栓:《试论开元天宝以后的长安商人与禁军》,《唐都学刊》1992年第3期。

阎沁恒:《宋代走马承受公事考》,《“国立”政治大学学报》1964年第9卷;《宋史研究集》第11辑台湾“国立编译馆”,第195—221页。

殷崇浩:《北宋弓箭手屯田制度》,《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游彪:《论宋代军队的剩员》,《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

游彪:《宋代士兵逃亡法考述》,漆侠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36—57页。

于鹤年:《读“五代的幕府”》,《食货半月刊》第5卷第6期,1937年,第50页。

于式平:《李勉·宣武军·汴州》,《史学月刊》1994年第2期。

于式平:《唐宣武镇始末》,《史学月刊》1997年第1期。

曾瑞龙:《北宋种氏将门之形成》,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论文,1984年。

曾我部静雄:《关于中国军队的编制名称——都与指挥》,《宋史研究集》第五辑,台湾“国立编译馆”,1970年。

张德宗:《北宋的厢兵制度》,《史学月刊》1982年第四辑。

张德宗:《北宋的养兵政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四辑。

张国刚:《唐代藩镇军将职级考略》,《学术月刊》1989年第5期。

张国刚:《唐代藩镇军队的统兵体制》,《晋阳学刊》1991年第3期。

张剑光:《唐代藩镇割据与商业》,《文史哲》1997年第4期。

张其凡:《五代政权递嬗之考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张其凡:《庸将负盛名——略论曹彬》,邓广铭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张其凡:《五代后梁禁军探微》,《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张其凡:《宋初兵制改革初探》,《暨南学报》1989年第4期。

张其凡:《五代后周禁军考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张其凡:《五代后唐禁军考实(五代禁军再探)》,《暨南学报》1991年第2期。

张荣芳:《恶相师·机相伺·逆相报——唐德宗时期的藩镇与政局》,《历史月刊》1991年第37期。

张泽咸:《唐代的部曲》,《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4期。

赵铁寒:《关于宋代“强干弱枝”国策的管见》,《宋史研究集》,台湾“国立编译馆”,1958年初版,1980年再版。

赵雨乐:《唐宋变革期内助司使之等级问题初探》,杨炎廷编:《宋史论文集——罗球庆老师荣休纪念专刊》1994年,第70—96页。

赵雨乐:《唐末北衙禁军的权力基础——神策五十四都的活动试析》,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编《第三届中国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第523—538页。

赵雨乐:《试析宋代改武德司为皇城司的因由——唐宋之制武德使活动的初步探索》,《唐研究》第六卷,2000年,第255—267页;张其凡、陆勇强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赵雨乐:《唐代翰林学士院与南北司之争》,《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

钟立飞、宋燕辉:《宋朝的酒利与养兵问题初探》,《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周宝珠:《隋唐时期的汴州与宣武军》,《河南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周生春:《对唐宋之交兵制演变的探索与思考:读张其凡著〈五代禁军初探〉》,《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朱瑞熙:《宋代的刺字和文身习俗》,漆侠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276页。

朱祖德:《唐末杨行密之据淮及其对政局的影响》,《淡江史学》1998年第9期,第59—75页。

祖大祥:《唐代藩镇赏赐述论》,《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第87—91页、128页。

(3)香港中文大学未收藏之有关论文

杜文玉:《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学术界》1995年第11期。

樊文礼:《唐代宦官掌典禁军原因试探》,《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郭启瑞:《唐武宁(感化)节度使出身分析》,《笕桥学报》1997年第4期。

何永成:《唐代神策军之建置与发展》,《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83年第15期,第121—139页。

何永成:《唐代神策军研究:兼论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黄良铭:《唐代神策军护军中尉及神策军之研究》,《台东师专学报》1976年第4期,第179—246页。

黄良铭:《唐代枢密使及监军使之研究》,《台东师专学院》1979年第7期,第127—194页。

贾宪保:《神策中尉与神策军》,收入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五辑,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雷家骥:《唐枢密使的创置与早期职掌》,《“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第4卷第1期,1993年,第57—108页。

李 郁:《五代枢密使和枢密院初探》,《晋阳学刊》1990年第1期。

李鸿宾:《唐代枢密使考略》,《文献》1991年第3期。

潘 镛:《中晚唐的神策军》,《曲靖师专学报》1985年第1期。

盛文彬:《从沙弥到皇帝:李升是怎样取代吴国的》,《南京文志》1989年第1期。

孙慧庆:《唐代平卢节度使南迁之后琐议》,《北方文物》1992年第4期。

王德权:《中晚唐使府僚佐升职之研究》,《“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第5卷第1期,1994年,第267—302页。

王力平:《关于唐后期汴乱原因的分析》,《河北学刊》1987年第5期。

吴光华:《唐代卢龙初期之政局》,《史原》1981年第11期,第125—165页。

叶高树:《唐宪宗时期藩镇势力的起伏》,《史苑》第42期,1986年,第16—35页。

袁 纲:《唐代的枢密使》,《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袁 纲:《唐代的枢密使》,《文史哲学报》1995年第43期,第135—169页。

曾维君:《唐后期至五代枢密院之演变略考》,《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张正田:《以“卢从史事件”观昭义军节度使对唐代的重要性——兼略论昭义地理形势概况》,《中正历史学刊》2000年第3期,第305—329页、331—337页。

2.日文论著

(1)专书

小岩井弘光:《宋代兵制史の研究》,东京汲古书院1998年版。

日野開三郎:《五代史》,东京明徳出版社1971年版。

日野開三郎:《日野開三郎東洋史學論集——第二巻:五代史の基調》,东京三一书房1980年版。

佐竹靖彦:《唐宋変革の地域的研究》,京都同朋舍1990年版。

周藤吉之、中島敏:《五代、宋》,东京讲谈社1974年版。

周藤吉之:《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54年版。

周藤吉之:《宋代経済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62年版。

周藤吉之:《唐宋社会経済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65年版。

竺沙雅章:《独裁君主の登場·宋の太祖と太宗》,清水书院1984年版。

黒原益男:《乱世の皇帝——後周の世宗とその時代》,东京桃源1979年版。

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京都同朋舍1985年版。

(2)論文

久保田和男:《宋都開封と禁軍軍営の変遷》,《東洋學報》74:3/4(1993),第69―96页。大沢正昭:《唐宋変革期の歴史的意義——日·独(DDR)歴史學學術交流のために》,《歴史評論》357(1980),第66―79页。

小岩井弘光:《北宋の使臣について》,《集刊東洋學》48(1982),第34―53页。

山根直生:《唐宋における藩鎮体制の変容——淮南節度使を事例として》,《史學研究》228(2000),第26―49页。

丹喬二:《宋初四川の王小波·李順の乱について——唐宋変革期の一問題》,《東洋學報》61:3/4(1980),第67―102页。

友永植:《唐·五代三班使臣考——宋朝武班官僚研究その(1)》,宋代史研究会《宋代の社会と文化》(东京汲古书院1983年版),第29―68页。

日野開三郎:《五代鎮将考》《東洋學報》25:2(1938),第54—85页。

日野開三郎:《五代藩鎮の挙糸絹と北宋朝の預買絹》,《日野開三郎東洋史學論集·第五卷:唐·五代の貨幣と金融》(东京三一书房1982年版),第365—416页。

日野開三郎:《五代の監徴軍将に就いて》,《歴史學研究》8:3(1938),第89—94页。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観》《歴史と地理》9:5(1922),第1—12页。

片山正毅:《宋代幕職官の成立について》,《東洋史學》27(1964),第58—74页。

田中整治:《楚と南漢との関係》,田中博士退官記念事業会編《田村博士倉頌寿東洋史論叢》(京都:田村博士官纪念事业会1968年),第359—374页。

伊藤宏明:《五代楚政権の性格》,《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論文集》80(史学27)(1981),第129—160页。

伊藤宏明:《呉·南唐政権の性格―その地域支配を中心として》,《鹿児島大学法文学部紀要》(人文学科论集)40(1994),第45—67页。

伊藤宏明:《南漢政権の性格——地域公権力と私権化》,《名古屋大学東洋史研究報告》14(1989),第51—73页。

伊藤宏明:《淮南藩鎮の成立過程——呉·南唐政権の前提》《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4(1976),第99—123页。

羽生健一:《五代の巡検使に就いて》,《東方學》29(1965),第45—54页。

西川正夫:《華北五代王朝の文臣と武臣》,《仁井田陞博士追悼論文集》(1967),第289—314页。

西川正夫:《華北五代王朝の文臣官僚》,《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創立二十周年記念論集Ⅲ》27(1962),第211—261页。

佐竹靖彦:《王蜀政権成立の前提につい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99(1986),第21—69页。

佐竹靖彦:《杭州八都から呉越王朝へ》,《人文學報》127(1978),第1—36页。

佐竹靖彦:《唐宋変革期における四川成都府路地域社会の変貌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35:2(1976),第103—136页。

佐竹靖彦:《唐宋変革期における江南東西路の土地所有と土地政策——義門の成長を手がかりにして》,《東洋史研究》31:4(1973),第51—84页。

志田不動:《宋代の皇城使の任用》,《東方學》9(1954),第31—40页。

志賀義雄:《五代王朝の支配構造——主として五代藩鎮の成立過程について》,《桐蔭高等學校紀要》1(1953),第26—48页。

志賀義雄:《五代藩鎮構成の拡大過程について―五代王朝の支配構造(続)》,《桐蔭高等學校紀要》2(1956),第22—35页。

谷川道雄:《北朝末—五代の義兄弟結合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39:2(1980),第38—57页。

周藤吉之:《五代節度使の支配体制》(上)(下),《史學雑誌》61:4(1952),第1—41页;61:6(1952),第20—38页。

周藤吉之:《五代節度使の牙軍に関する一考察——部曲との関連におい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2(1951),第3—72页。

周藤吉之:《北宋の三司の性格》,《法政史學》18(1996),第1—37页。

周藤吉之:《北宋に於ける三司の興廃》,《駒沢史學》13(1966),第1—24页。

岡田宏二:《五代楚王国の性格》,《中島敏先生古稀記念論文集》(下)(中島敏先生古稀記念事業会,1981年),第67—95页。

岡田宏二:《五代楚王国の建国過程》,《大東文化大學紀要(人文科學)》19(1981),第73—89页。

松田光次:《遼と南唐との関係について》,《東洋史苑》(故小笠原宣秀博士追悼号)24/25(1985),第281—306页。

青山定雄:《宋代における江西出身の高官の婚姻関係》,《聖心女子大學論叢》29(1967),第17—33页。

青山定雄:《宋代における華北官僚の系譜について》,《聖心女子大學論叢》21(1963),第21—41页。

青山定雄:《宋代における華北官僚の系譜について(2)》,《聖心女子大學論叢》25(1965),第19—49页。

青山定雄:《宋代における華北官僚の系譜について(3)》,《中央大學文學部紀要》12(1967),第67—110页。

青山定雄:《宋代における華南官僚の系譜——特に揚子江下流域を中心として》,《中央大學文學部紀要》72(史学科19)(1974),第51—76页。

室永芳三:《五代三司軍将の名称と性格について》,《長大史學》8(1964),第57—65页。

室永芳三:《五代時代の軍巡院と馬歩院の裁判》,《東洋史研究》24:4(1966),第16—38页。

室永芳三:《五代節度使府の糧料使について》,《東方學》21(1961),第37—45页。

飛永久:《五代枢密史の側近性について》,《長大史學》1(1958),第49—57页。(www.daowen.com)

畑地正憲:《五代地方行政における軍について》,《東方學》43(1972),第44—60页。

畑地正憲:《呉·南唐の制置使を論じて宋代の軍使兼知県事に及ぶ》,《九州大學東洋史學論集》1(1973),第73—99页。

畑地正憲:《宋代行政機関としての軍について——その州格化をめぐって》,《史淵》(創立五十周年記念論文集)112(1975),第199—220页。

畑地正憲:《宋代の所謂“同下州”軍の役割について》,《山口大学文学会志》26(1975),第1—20页。

宮崎市定:《宋代州県制度の由来とその特色——特に衙前総の変遷について》,《史林》36:2(1953),第1—27页。

宮崎市定:《部曲から佃戸へ(上)(下)——唐宋間社会変革の一面》,《東洋史研究》29:4(1971),第1—32页。

栗原益男:《五代宋初藩鎮年表——以同州節鎮を例として》,《史學雑誌》68:1(1959),第59—74页。

栗原益男:《五代宋初藩鎮年表——曹州藩鎮の場合》,《上智史學》10(1965),第67―80页。

栗原益男:《君臣間における鉄券誓約の内容について——唐朝·五代を中心として》,《史學雑誌》71:7(1962),第1—33页。

栗原益男:《唐五代の仮父子的結合の性格——主として藩帥的支配権力との関連において》,《史學雑誌》62:6(1953),第1—30页。

栗原益男:《唐五代の仮父子的結合における姓名と年齢》,載《東洋學報》38:4(1956),第430—457页。

栗原益男:《唐末五代の変革——その遡及的考察をふくめて》,《歴史教育》12: 5(1964),第56—63页。

草野靖:《宋代の通判と財政》,《東洋史學》23(1961),第41—57页。

堀敏一:《五代宋初における禁軍の発展》,《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4(1953),第83—151页。

堀敏一:《朱全忠政権の性格》,《駿台史学》11(1961),第38—61页。

堀敏一:《朱全忠の庁子都》,和田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史論叢編纂委員会著:《和田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講談社1961年版,第819—831页。

梅原郁:《宋代の武階》,《東洋學報》56(1984),第217—268页。

清木場東:《呉·南唐の地方行政の変遷と特徴》,《東洋學報》56:2/3/4(1975),第38—72页。

船越泰次:《五代節度使体制下に於ける末端支配の考察―所由·節級考》,《集刊東洋學》13(1965),第29—44页。

烏谷弘昭:《呉―南唐朝の兵力基盤に関する一考察》,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賀記念の会編:《歴史における民衆と文化——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賀記念論集》(東京国書刊行会,1982年),第285—295页。

富田孔明:《五代の禁軍構成に関する一考察——李克用軍団の変遷について》,《東洋史苑》26/27(1986),第83―115页。

友永植:《宋都監探原考(1)——唐代の行営都官》,《別府大學紀要》37(1996),第28—39页。

友永植:《宋都監探原考(2)——》《アジア歴史文化研究所報》(別府大學)(1997),第1—16页。

渡辺道夫:《呉越国の建国過程》,《史観》56(1959),第93—104页。

菊池秀夫:《五代後周における禁軍改革の背景——世宗軍制改革前史》,《東方學》16(1958),第58—66页。

菊池秀夫:《五代禁軍の地方駐屯に就いて》,《東洋史學》11(1954),第19—41页。

菊池秀夫:《五代禁軍に於ける侍衛親軍司の成立》,《史淵》70(1956),第51—77页。

菊池秀夫:《後周世宗の禁軍改革と宋初三衙の成立》,《東洋史學》22(1960),第39—57页。

菊池秀夫:《節度使権力といわゆる土豪層》《歴史教育》14:5(1966),第46—58页。

温水三男:《北宋政権樹立考―主に建国時の禁軍改編を中心として》,《待兼山論叢》5(史學篇)(1972),第45—69页。

礪波護:《三司使の成立について——唐宋の変革と使職》,《史林》44:4(1961),第125—149页。

礪波護:《唐末五代の変革と官僚制》,《歴史教育》12:5(1964),第64—69页。

(3)以下论著笔者未见

日野開三郎:《唐末五代初自衛義軍考》(上編),东京汲古书院1984年版。

千叶焈:《宋代の厢軍(上)》,《(紀要)桐朋園短期大學部》2(1983)。

小岩井弘光:《北宋剰員制管見——宋代兵制史研究の一環として》,《国士舘大國學文學部人文學会紀要》14(1982),第91—107页。

渡辺久:《北宋時代の都監》,《東洋史苑》44(1994)。

渡辺久:《北宋の鈐轄——宋代軍政官の一齣》,《龍谷史壇》107(1997)。

蛭田展充:《宋初陜西の軍糧補給政策》,《史滴》(早稲田大學東洋史談話会)19(1997)。

愛宕元:《五代宋初における武人支配から文人支配へ》,堀川哲男編:《10世紀以降20世紀初頭に至る中国社会像の権力構造に関する総合的研究》[《昭和五十九年度科学研究費補助金総合研究(A)研究成果報告書》,1985年版]。

温水三男:《北宋河北路の知州差遣について》,《西日本史學会宮崎支部報》(1995)。

斉藤忠和:《北宋の軍法について》,《中国近世の法制と社会》(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3年)。

斉藤忠和:《北宋の剰員、帯甲剰員制について》,《立命馆史學》(8)1987。

3.英文论著

Lee,Thomas H.C.,Government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 in Sung China,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5.

Wang,Gungwu,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North China during the Five Dynasties,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Fang,Chun—hua,Power Struc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in Imperial China:Civil and Military Power fromLate Tang to Early Song Dynasties(A.D.875-1063),Unpublish PH.D.Dissertation,Brown University,2001.

Labadie,John Richard,Rulers and Soldiers:Percep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ilitary in Northern Sung China(960-1060),Unpublished P 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Washington,1981.

Tsang,Shui—lung,War and Peace in Northern Sung China:Violence and Strategy in Flux,960-1104,Unpublish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Arizon,1997.

Worthy,Jr.Edmund H.,The Founding of Sung China,950-1000:Integrative Changes in Military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1975.

Twitchett,Denis C.,“Provincial Autonomy and Central Finance in Late T’ang”,Asia Major 11:2(1965),pp.211-32.

Twitchett,Denis C.,“Varied Pattern of Provincial Autonomy in the T’ang Dynasty”,J.C.Perry and B.L.Smith ed.,Essays on T’ang Society,Leiden:E.J.Brill 1976,pp.90-109.

Worthy,Jr.Edmund H.,“Imperial Balance of the Military Power Equation in Early Sung China”,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刊行会编《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东京同朋社1989年版,第583—601版。

【注释】

(1)1921年之京大讲义,收入《内藤湖南全集》第8卷,1968年。主要学术成果1969年到1976年,筑摩书房陆续出齐《内藤湖南全集》共14卷,收集了内藤湖南生前的绝大部分著作。

(2)《历史与地理》925,1922。

(3)《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四卷,1953年。

(4)《东洋史学》1954年第2期。

(5)《史浏》第70期,1956年。

(6)《东方学》第16期,1958年。

(7)《东洋史学》第22期,1960年。

(8)《骏台史学》第11期,1961年。

(9)《和田论丛》,1961年。

(10)《藤女子大学文学部纪要》第3期,1964年。

(11)《东方学》第9期,1954年。

(12)《长大史学》第1期,1958年。

(13)《史林》第44卷第4期,1961年。

(14)《长大史学》第8期,1964年。

(15)《驹泽史学》第13期,1966年。

(16)《法政史学》第18期,1966年。

(17)《北大史学》第18期,1978年。

(18)《集刊东洋学》第48期,1982年。

(19)《社会与文化》,1983年。

(20)《东洋学报》(京都)第56期,1984年。

(21)京都同朋舍1985年版。

(22)《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2期,1951年。

(23)《史学杂志》第61卷第4、6期,1952年。

(24)《桐荫高等学校纪要》第2期,1956年。

(25)《历史教育》第7卷第7期,1959年。

(26)《东方学》第21期,1961年。

(27)《东洋史学》第23期,1961年。

(28)《东方史学》第29期,1965年。

(29)《东洋史研究》第24卷第4期,1966年。

(30)《史学杂志》第68卷第1期,1959年。

(31)《上智史学》第10期,1965年。

(32)《上智史学》第26期,1982年。

(33)《法制史研究》第9期,1959年。

(34)《史观》第56期,1956年。

(35)《历史教育》第14卷第5期,1966年。

(36)《田村论丛》,1968年。

(37)《史流》第16期,1975年。

(38)《东洋学报》第56卷第2、3、4期,1976年。

(39)《东洋史研究报告》第4期,1976年。

(40)《人文学报》第173期,1978年。

(41)《酒井论集》,1982年。

(42)《史正》第13期,1984年。

(43)《史学研究》第228期,2000年。

(44)《大东文化大学纪要》第19期,1981年。

(45)《中岛论集》下,1981年版。

(46)研究论集《名大史学》第27期,1982年。

(47)《东洋史苑》第24—25期,1985年。

(48)《和田论丛》,1951年版。

(49)《圣心论丛》第29期,1767年。

(50)《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27期,1962年。

(51)《仁井田升博士追悼论文集》第1期,1967年。

(52)《圣心女子大学论丛》第21期,1963年。

(53)《圣心女子大学论丛》第25期,1965年。

(54)《中央大学纪要》第45期,1967年。

(55)《中央大学文学部纪要》第19期,1974年。

(56)《中国社会的权力构造》,1985年版。

(57)《史林》第36卷第2期,1953年。

(58)东京大学出版会1953年版。

(59)东京大学出版会1962年版。

(60)东京大学出版会1965年版。

(61)《集刊东洋学》第13期,1965年。

(62)《东方学》第43期,1972年。

(63)《九州大学东洋史学论集》第1期,1973年。

(64)《史渊》第112期,1975年。

(65)《文学会志》第26期,1975年。

(66)《东洋学报》第74期,1993年。

(67)汲古书院1998年版。

(68)《历史教育》第12卷第5期,1964年。

(69)《历史教育》第12卷第5期,1964年。

(70)《东洋史研究》第29卷第4期,1971年。

(71)《历史评论》第357期,1980年。

(72)《东洋史研究》第38卷第3期,1979年;第39卷第2期,1980年。

(73)《史学杂志》第71卷第7期,1962年。

(74)《东洋史研究》第31卷第4期,1973年。

(75)《东洋史研究》第35卷第2期,1976年。

(76)《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5—6辑,1983—1984年,第1—11、1—9页。

(77)《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1期。

(78)《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79)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

(80)杨炎廷编:《宋史论文集——罗球庆老师荣休纪念专刊》,香港中国史研究会1994版,第70—96页。

(81)《法门寺文化研究通讯》第13期,1998年。

(82)《齐鲁学刊》1997年第4期。

(83)《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84)《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8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6)《食货月刊》第10卷第1期,1980年。

(87)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编,《中国历史文献研究》1988年第2期。

(88)《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89)《文献》1989年第2期。

(90)《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4期。

(91)《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92)《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

(93)台湾黎明文华事业公司1981年版。

(94)《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95)《唐都学刊》2001年第1期。

(96)《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97)《唐研究》第六卷,2000年版。

(98)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99)《台湾政治大学学报》1964年第9期,《宋史研究集》第十一辑,台湾“国立编译馆”1979年版,第195—221页。

(100)《大陆杂志》第9卷第7期,1954年;赵铁寒:《关于宋代“强干弱枝”国策的管见》,《宋史研究集》,台湾“国立编译馆”1958年第一版,1980年第二版,第450—53页。

(101)《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02)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5.

(103)台湾东升出版公司1980年版。

(104)《青山博士古稀记念宋代史论丛》,京都国书刊行会1974年版,第477—487页,收入氏著《两宋史研究汇编》,台湾联经1987年版,第173—184页。

(105)《食货复刊》第16卷第3、4期,1986年。

(106)《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

(107)Seattle: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Wangshington,1981.

(108)台湾黎明文华事业公司1981年版。

(109)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Arizona,1997.

(110)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Brown University,2001.

(111)《华学月刊》1982年第12期。

(112)《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3年第2期。

(113)《河北学刊》1989年第2期。

(114)《唐都学刊》1992年第3期。

(115)原《第一届华学会议论文集》,此书笔者未见,自撰或译著未详;收入《宋史研究集》第五辑,台湾“国立编译馆”1970年版。

(116)收入台湾《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

(117)《唐史论丛》第三辑,1987年。

(118)《文史哲》1989年第5期。

(119)《幼狮学志》第1卷第2—3期,1962年。

(120)《燕京学报》第34卷第6期,1948年。

(121)《大陆杂志》第9卷第7期,1954年。

(122)《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

(123)《河北学刊》1993年第4期。

(124)《文史》第14期,1982年。

(125)《大陆杂志》1990年第6期。

(126)台湾《第二届宋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5年,第85—96页。

(127)《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28)《宋史研究通讯》第28期。

(129)《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130)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19页。

(131)《新亚学报》第3卷第1期,1957年。

(132)《“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76年第3期。

(133)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4)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Princeton University,1975.

(135)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刊行会编《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日本同朋社1989年版,第583—601页。

(136)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丛》,河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6—337页。

(137)《湖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138)《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139)《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40)《河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41)《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42)《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

(143)《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版第1期。

(144)《“国立”新竹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8期;《宋史研究集》第二十七辑,台湾“国立编译馆”1997年版,第177—217页。

(145)《唐研究》第一辑,1995年版。

(146)《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辑,中华书局1997年版。

(147)《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148)漆侠、李埏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276页。

(149)《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4期;收入《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5—103页。

(150)《史学月刊》1987年第3期。

(151)《中州学刊》1989年第1期。

(152)《史学月刊》1990年第4期。

(15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154)《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

(155)漆侠、李埏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第36—57页。

(156)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7)J.C.Perry and B.L.Smith ed.,Essayson T’ang Society,Leiden:E.J.Brill1976,pp.90-109.

(158)Asia Major:n.s.11:2.

(159)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60)淡江大学中文系(编):《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版,201—38页。

(161)《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版第2期。

(162)《“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3期,第89—134页。

(163)《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1期。

(164)《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165)《史学月刊》1994年第2期。

(166)《史学月刊》1997年第1期。

(167)《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4期。

(168)《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

(169)《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9年第27期。

(170)《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171)《东吴历史学报》2000年第6期。

(17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7年第15辑,94—98页。

(173)《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74)《江海学刊》1992年第3期。

(175)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博士论文,1992年。

(176)《淡江史学》1998年第9期。

(177)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8)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9)《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成功大学1999年版。

(180)《汉唐史论集》,台湾联经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305—318页。

(181)《香港浸会学院学报》1980年。

(182)《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3期。

(183)《唐都学刊》1998年第2期。

(184)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94年第9期。

(185)《淡江史学》1998年第9期。

(186)台湾联经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6年版。

(187)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历史学部硕士论文。

(188)《“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1卷第2期,1980年,第233—280页。

(189)《人文杂志》1989年第6期。

(190)《北京师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2期。

(191)学术月刊年第期《》199511。

(192)“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与社会国际研讨会”宣读论文,2000年。

(193)《大陆杂志》第30卷第3期。

(194)《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刊号第4期,1995年。

(195)《中国史学》1995年第5期。

(196)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197)《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198)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99)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00)刊于邓广铭、徐规等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01)“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中国近世社会文化史论文集》,“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2年,第40—50页。

(202)《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2期。

(203)香港中文大学硕士论文,1984年。

(204)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205)孙进己:《关于“征服王朝”论》,《辽金女真史研究》1982年第1期。

(206)Donald Featherstone,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ongbow,Barnes and Noble Books,1995.

(207)David Chandler,The art ofWarfare in the Age of Marlborough,Sarpedon,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