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参加签署《普遍安全宣言》

中国参加签署《普遍安全宣言》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当时的中国虽然与美、英、苏一起领衔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但其“四强”之一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英国和苏联的承认。会议磋商了盟国之间军事合作的问题,但最主要的成就是美、英、苏、中四国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赫尔反复表示,在他看来,让中国参与签署宣言是合乎逻辑的。

中国参加签署《普遍安全宣言》

二、参加签署《普遍安全宣言》

1943年夏季,在欧洲、北非、太平洋、中国各战线上,同盟国都加强了对轴心国的反攻,战局已经有了决定性的转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负已经可以预见的情况下,协调盟国之间的作战计划,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并商讨战后世界和平安排问题,日渐成为同盟国领导国家首脑们之间的重大课题。

早在1943年初,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问题就已经成为罗斯福所考虑的重点之一。他希望中、美、英、苏在战时的合作关系继续维持下去,并由此四强在战后发挥警察力量,来维护世界和平。[144]为此,罗斯福指示美国国务院拟定了四国共同宣言,作为政治合作的基础。然而,当时的中国虽然与美、英、苏一起领衔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但其“四强”之一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英国苏联的承认。丘吉尔坚持认为,把中国看做与英、美、俄一样的世界大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是一个“完全不真实的价值标准”。苏联同样对罗斯福把中国列为四强之一的主张嗤之以鼻。美国为此不断对英、苏施加影响。1943年3月艾登访美时,罗斯福、赫尔直率指出:3月21日丘吉尔首相演说中没有提到中国是四强之一,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美国将尽一切可能力量以增强中国地位,使其成为战后远东有力的国家,以监视日本的行动。4月7日,罗斯福再次告诉艾登:中国是战后的“世界警察”之一。8月,美、英首脑举行魁北克会议时,罗斯福总统向丘吉尔提出,“在战后以中、美、英、苏为中心,设立国际和平机构”的建议,得到了英国的同意。1943年9月,美国国务卿赫尔又以同样的建议征询苏联方面的意见,但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断然反对把中国包括在四强之内。赫尔虽然失望,但仍极力劝说道:中国目前虽没有与美、英、俄相近的强大的军力,但中国人口比较三强总数还要多,其人民若能统一团结,是具有极大潜力的;并且她已抵抗太平洋主要敌人六年以上,在日本失败后,中国当然是亚洲的主要强国。若照苏俄的意思,将中国自四强宣言中排除,显然是会使中国在精神上受到一极大打击!邻接着极长国境线的中、苏两国,如果在四强协定中的立足点是平等的,则双方关系必将有所改善。美国更以为如果有俄国的合作,则中国战后的复员与统一工作,必大得助益,因为俄国无疑是对中国共产党有影响力的。[145]然而,美国的解释却不能改变苏联的立场。

9月21日,美国政府将四强宣言草案送交国民政府并说明:(一)此系四强可能共同发表之宣言草案;(二)此草案同时通知中、英、苏政府;(三)现已建议英、苏政府在未来之三国会议中,考虑此项计划应列入议程之内;(四)中国政府如有意见或评论须要向美国政府表示者,当为美国政府欢迎。[146]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在对宣言草案研究后认为,中国应当向美国表示:完全赞同美国所拟宣言草约,并盼望美方于英、美、苏三国会议中,“将交涉情形随时通知中国”,条文如有修改,也盼美方“随时与中国磋商”。[147]10月5日,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将英国对于该草案的修正案送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研究后,提出答复英方的具体意见:(一)美国所提宣言原稿,中国已予赞同;(二)中国认为英国修正稿已将美国原稿要点完全容纳,亦无损害原稿精神之处;(三)中国盼望英方与美、苏交涉时,随时与中国磋商。[148]显然,在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召开前,美、英已与中国就签署该宣言互通了信息。但苏联的反对态度却丝毫没有松动,10月6日,斯大林在给罗斯福的电报中进一步要求,不能把发表四国宣言包括在会议的日程中。[149](www.daowen.com)

10月18日至30日,为商讨战后欧洲问题,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会议磋商了盟国之间军事合作的问题,但最主要的成就是美、英、苏、中四国签署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鉴于会前苏联的反对态度,罗斯福总统在赫尔赴会前(10月4日),又专门召集会议,他特别指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出于对中国自身还是出于中国对英属印度的影响的考虑,中国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不能被疏远的因素”。因此,必须“全力支持四强的观念,即令因此而使三国外长会议不能达成协议,也是在所不惜”。[150]在三国外长会议席上,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号召设立战后国际组织的宣言草案,主张作为《四强宣言》,英国外相艾登表示支持。为逼莫洛托夫就范,赫尔在讨论中强调指出宣言草案已曾分送给中国,中国方面业经同意。但莫洛托夫坚持认为,既然中国外长没有参加会议,会议的宣言理所当然是三国宣言。因此,他建议“这次会议只讨论三强宣言,而不涉及四强”。[151]针对苏联的反对态度,赫尔指出,“为了维护联合国家统一的精神,把中国包括在内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可以在随后签字,其他国家如果愿意,也可以仿照《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时的先例签字”。赫尔反复表示,在他看来,让中国参与签署宣言是合乎逻辑的。他强调,“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以这一种或另一种方式和我们一起参加战争的所有国家的心理状态……如果将在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国排除在外,则对联合国家的统一将产生极为有害的心理效应”。[152]10月21日会议休息用茶时,赫尔进一步向莫洛托夫劝说道:“对于中国局势,美国政府已经作了而且正在作着一切可能的努力。在我看来,将中国排除在四国宣言之外是不可思议的。我国政府认为,中国在战争中已作为四大国之一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如果在宣言问题上由苏、英、美三国当面将它摒弃,完全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从而可能需要我国政府作出种种调整,以保持太平洋地区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恰当稳定……而且,我国公众可能把从宣言中排除中国解释为美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在莫斯科联手将中国抛出战争舞台,这一消息将使公众舆论令人失望地分裂并受到伤害。”[153]赫尔这番话显然是在暗示,如果苏联坚持反对四强宣言,那么美国将不得不对欧洲战区与太平洋战区的租借物资供应作出实质性的调整,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太平洋地区,以致影响美国对苏联抗击德国的援助。在美国如此强硬的态度之下,莫洛托夫于26日表示苏联不再反对中国作为原始签署国,但担心中国驻苏大使能否在会议闭幕前取得必要的签字权力,因为重庆与莫斯科之间的电报往来通常需要7~8天,而距离签署宣言日期仅剩4天了。为使中国大使如期获得签字权力,赫尔特许中国使用美国海军在莫斯科的无线电报经由华盛顿传递信息。[154]在赫尔帮助下,中国驻苏大使傅秉常于28日取得了国民政府赋予的签字全权。30日,美、英、苏、中四国共同签署了《普遍安全宣言》。宣言内容包括:(一)四国以其在作战时之联合行动,共同继续维持战后之和平与安全;(二)对共同敌人之投降及解除武装有关一切事项,当共同行动;(三)在可能的最早时期,建立一般性之国际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四)战争结束后,不得在他国境内使用武力,并促成一限制军备之一般协定等项。[155]蒋介石对中国成为宣言签字国甚为满意,于11月3日分别致电美、苏、英三国首脑,对他们及三国外长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11月10日,丘吉尔在复蒋介石电中表示:“中国在此宣言中署名,不独加重其分量,且使其成效更得一保证。在莫斯科之四国代表能有此成功,使四国打击地球上各处侵略者之共同决心重新获一表现。”[156]

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整个反法西斯联盟都是一个重大事件。对中国来说,这是继《联合国家宣言》之后第二次与美、英、苏三大国一起签署有关世界事务的宣言,它表明“中国与其他大国一起联合参与推进战争进程、建立和平组织与战后国际合作机制的权利与责任得到了承认”,[157]这无疑再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围绕中国参与签署四强宣言的争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时盟国之间的分歧,但惟其如此,四国宣言的签署才更能体现出盟国之间战时团结合作的主流,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战时盟国的合作。中国最终能够参与签署宣言,表面看来是美国的坚持与扶助之功,但其根本伟力还在于,中国自身抗战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使任何想要忽视中国的企图都是不现实和荒谬的。中国最终被邀参与签署四国宣言,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对中国战争贡献的一种承认,也是对战后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一种肯定。因此,中国与其他三大国一道签署宣言不仅有助于鼓舞中国的士气,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加有助于坚定中国为盟国事业不懈奋斗、不辞牺牲的决心。对整个反法西斯联盟来说,它使《联合国家宣言》的精神发扬光大,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进一步得以巩固。此外,四大国第一次宣告一致赞成战后成立一个维护和平和安全的国际组织,也奠定了未来联合国的初步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