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古社会文明研究成果

中古社会文明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南北朝宗族组织领导核心浅论朱大渭梁满仓宗族是以血缘和地域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力量,除了上述所说外,还有当时历史条件所形成的其他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宗族的首领又被称为坞主或堡主。魏晋南北朝宗族核心人物的产生,与先秦宗法制度下的宗族既有联系又有其特点。

中古社会文明研究成果

魏晋南北朝宗族组织领导核心浅论

朱大渭 梁满仓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宗族是以血缘和地域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这个组织是由大大小小的家庭和家族组成。《白虎通义·宗族》:“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个论述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宗族的功能是管理族人和睦族全宗;第二,管理的方法是以长率幼,以嫡率庶。大宗之所以能率小宗,是因为他与祖先有着最近的血缘关系,因而在宗族中能够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而在长期的主导和支配过程中,又积累了较雄厚的财力和势力。很显然,班固这里所说,是就古代或一般意义上的宗族而言的。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力量,除了上述所说外,还有当时历史条件所形成的其他因素。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大致可以分成皇室宗族、士族宗族、庶族宗族三种,处于核心地位的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身份:

族长。在皇室宗族中,皇帝可以分封、罢免宗室诸王、训导宗族子弟、主持宗庙祭祀、决定宗亲婚姻,总之决定宗族中的一切事情,是当然的族长。士族宗族和庶族宗族中也有族长。南朝萧齐末期,萧颖胄响应萧衍起兵讨伐东昏侯萧宝卷,在讨伐檄文中说:“萧令君自以亲为族长,任实宗臣,至诚苦言,朝夕献入,馋丑交构,渐见袴疑。”(1)萧令君即萧衍,可见他当时不仅在朝中地位重要,在宗族中也处于核心地位。东汉末期,河南中牟人任峻“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投到曹操麾下(2)。山阳钜野人李典,在“官渡之战”时,“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应曹操军队(3)。任峻、李典能够支配宗族、指挥族众,可见具有族长身份和地位。

宗师。宗师是皇室宗族里的核心人物。西晋咸宁三年(277),武帝下诏任汝南王司马亮为宗师,诏书说:“宗室戚属,国之枝叶,欲令奉率德义,为天下式。然处富贵而能慎行者寡,召穆公纠合兄弟而赋唐棣之诗,此姬氏所以本枝百世也。今以卫将军、扶风王亮为宗师,所当施行,皆谘之于宗师也。”(4)可见“宗师”是皇室宗族中长辈受人尊崇、堪称师表之人,其功能是协助皇帝训导宗室弟子。东晋司马紘、南朝刘宋刘义恭、北魏陈留王拓跋悦、城阳王元徽、高阳王元雍、彭城王元勰、北齐清河王高岳、北周宇文邕、宇文深都曾任过大宗师或宗师(5)

族望。顾名思义,族望即宗族中有威望的人。南朝萧梁末期发生“侯景之乱”,临川郡人周续以讨侯景为名起兵。后来周续的部下杀周续而降周迪,周迪素无簿阀,恐失众心,便与族望周敷深自交结(6),显然是要借助他的威望以笼络众心。北魏占领南朝刘宋清齐地区后,“徙其族望于代”(7),使青齐地区的豪族失去核心的凝聚力量显然是其目的之一。族望又称首望,也是指宗族具有最高威望的人。西晋末期中原大乱,陈敏欲割据江东,“假江东首望顾荣等四十余人为将军、郡守”(8),企图利用他们的威望取得江东大族的支持。北魏人阳猛,世为豪族。正光年间,万俟丑奴起义,“朝廷以猛商洛首望,乃擢为襄威将军”(9)。南安人任果,“世为方隅豪族”,东魏主宇文泰“以其方隅首望,早立忠节,乃进爵安乐郡公,赐以铁券,听世相传袭”(10)。北魏末期,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所害,贺拔岳的部将准备迎接宇文泰,而夏州首望弥姐元进则另有打算。蔡祐受宇文泰密令,诛杀弥姐元进,铲平了宇文泰进入关中障碍。要取得一些宗族的支持,首先要取得族望或首望们的支持;要想使一些宗族服服帖帖,也要从族望或首望们入手,他们在宗族中的核心地位显而易见。

宗主。宗主的概念在先秦宗法制度中已存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主与之有所不同,一般指在特殊形势下形成的宗族集团的首领。北魏赵郡李灵的孙子李显甫,以豪侠知名,“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11)。李显甫所生活的年代,当在孝文帝初期(12),当时没有实行三长制,而是实行宗主督护制,宗主被北魏朝廷用来管理地方,李显甫的政治生涯应当是从宗主开始的。

行主。魏晋南北朝特别是两晋时期,人口迁徙频繁,在一次次迁徙浪潮中,流民们往往是举族而迁。于是在这些宗族中,宗主们又有了新的称呼——行主。西晋末年,由于秦雍一带连年饥荒,略阳、天水等六郡民户向梁益地区流徙就食。流民中的六郡大姓李氏、任氏、阎氏、赵氏、何氏、杨氏、上官氏、费氏都有各自的宗族。李特兄弟不仅是流民领袖,也是本宗族的行主。李特建立流民政权后,以“任回、李恭、上官晶、李攀、费佗等为将帅,任臧、上官惇、杨褒、杨珪、王达、img23歆等为爪牙,李远、李博、夕斌、严柽、上官琦、李涛、王怀等为僚属,阎式为谋主,何巨、赵肃为腹心”(13)。由此可以推见,任回、任臧、上官晶、上官惇、上官琦、费佗、杨褒、杨珪、阎式、何巨、赵肃等人都是本宗族的行主。祖逖在率领宗族数百家南向淮泗避难的时候,也被推为行主(14)

坞主。在社会战乱频频发生时,一些地方利用乡里或宗族力量,筑起坞堡自卫。在这种情况下,宗族的首领又被称为坞主或堡主。东汉末期董卓之乱,颍川郡人韩荣率领宗亲千余家在密县西山中避乱(15)。谯国人许褚“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16)。钜野人李典“宗族部曲三千余家,居乘氏”(17)。西晋“永嘉之乱”后,庾衮“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18)。郗鉴“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19)。刘畴、张平、樊雅、李矩、郭默、刘遐、周坚、周默等人都曾任坞主(20)。北魏末年大乱,赵郡人李元忠“率宗党作垒以自保”(21)冀州人“张孟都、张洪建、马潘、崔独怜、张叔绪、崔丑、张天宜、崔思哲等八家,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22)。上述韩荣、李典、许褚、庾衮、郗鉴、李元忠等人,都是率领宗族部曲据险自保,显然具有坞主的地位。张孟都等八人所率的“八家”,也不是八个普通的人家,甚至不是八个一般的家族,因为普通人家或一般家族不可能有“屯保林野,不臣王命”的势力,因此可视为具有宗族首领地位的坞主。

族长、宗师、族望、宗主、行主、坞主都是宗族中的核心人物。魏晋南北朝宗族核心人物的产生,与先秦宗法制度下的宗族既有联系又有其特点。宗族核心人物的产生大体有三种情况:

第一,沿袭先秦宗法制的遗风,由大宗嫡长子任族长。这在皇室宗族中非常典型。魏晋南北朝各个朝代的皇位继承,大多是由大宗嫡长子来担当。如果大宗无嗣,过继给大宗的旁支宗人也要保证大宗的延续。曹魏明帝没有自己的儿子,抱养宗人后代曹芳和曹询。为了保证皇统大宗不被改变,太和三年(229)特下诏,继大宗的旁支庶子“敢为佞邪导谀君上,妄建非正之号,谓考为皇,称妣为后,则股肱大臣诛之无赦。其书之金策,藏之宗庙”(23)。西晋愍帝是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吴王司马晏的儿子,后出继给伯父秦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是皇统大宗的疏支。他做了皇帝后,尽管有人建议追尊他的生父司马晏为皇考,但最后只追赠为太保。东晋元帝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其祖是琅邪王司马伷,父是琅邪王司马觐,离西晋皇统大宗也比较远。司马睿在江东即帝位后,也有臣下进言说琅邪王司马觐宜称皇考。司马睿不但没有追封生父为皇,反而封皇子司马裒为琅邪王,奉恭王司马觐之祀(24)。司马裒是司马睿最得意的儿子,认为比他哥哥司马绍更有成人之量,曾想立其为太子,只是由于宰相王导以立嫡以长的理由加以反对才作罢。这个举动表示自己既然称帝,绍继司马氏皇室大宗,就无法顾及自己本宗,所以让最得意的儿子继承琅邪王之后。成帝时封自己的弟弟司马岳为琅邪王,后来司马岳即帝位,是为康帝,又不能顾及自己的本宗,便封成帝长子司马丕为琅邪王。后来司马丕继帝位,是为哀帝,也因不能顾及本宗,封自己弟弟司马奕为琅邪王。司马奕作了皇帝,又以司马睿的小儿子司马昱摄行琅邪国祀。司马睿、司马岳、司马丕、司马奕等都因做了皇帝出继司马氏大宗而不能顾及本宗,更不能追封自己的生父为皇而入皇统大宗。

士族宗族和庶族宗族也有这种情况。北魏陆馥想把爵位传给儿子陆琇,当时陆琇年方九岁,陆馥对他说:“汝祖东平王有十二子,我为嫡长,承袭家业。今已年老,属汝幼冲,讵堪为陆氏宗首乎?”陆琇回答:“苟非斗力,何患童幼!”陆馛奇之,遂立其为世子(25)范阳人卢渊的长子卢道将,“涉猎经史,风气謇谔,颇有文才,为一家后来之冠,诸父并敬惮之”。诸父即宗族中的旁支长辈,他们对卢道将的敬惮,不仅仅是因为他“涉猎经史”“颇有文才”因为范阳卢氏家世儒学,涉猎经史颇有文才者大有人在,然而被宗族长辈敬而惮之者仅卢道将一人,这显然与其在宗族中的大宗之长地位有关。嫡长子在宗族中的地位之高,从北朝重嫡嗣轻侧出的风气中得到反证。崔道固为庶子贱出,“嫡母兄攸之、目连等轻侮之”,对其“略无兄弟之礼”(26)。李“母贱,为诸兄所轻”(27)。崔廓“少孤贫,母贱,由是不为邦族所齿”(28)。颜之推记述北方社会习俗说:“河北鄙于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至于三四,母有年少于子者”(29)。颜之推所记为整个北方风俗,庶族宗族也应包括在内。

第二,由族众推举出来担任宗族首领。按照宗法制度,大宗嫡长子是宗族组织天然的首领,不可能由族众推举。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分裂,复杂的政治军事局面给宗族的生存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这就需要有德能服众、威能摄敌、有组织才能、有军事才干的人来充当宗族的领袖,以带领全族人渡过难关。宗族中不是所有的嫡长子都具有这种素质,所以,这个时期出现了族人推举宗族领袖的办法。西晋“八王之乱”时,颍川人庾衮“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被推举为领袖。史载他“通《诗》《书》,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尊事耆老,惠训蒙幼,临人之丧必尽哀,会人之葬必躬筑,劳则先之,逸则后之,言必行之,行必安之。是以宗族乡党莫不崇仰”(30)。庾衮具有行道循礼、尊老爱幼、劳先逸后、言行一致等品德,赢得了宗人的崇敬,这是他被推举为宗族领袖的重要原因。西晋末祖逖在率领宗族乡人迁徙时被推举为行主,他兄弟六人,不是长子。两个哥哥都有才干,而祖逖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常为之担忧,可见在家族中也不是佼佼者。然而他在个人品行素质上有其过人之处。流徙中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人、病人,自己徒步行走,显示其孝悌友爱之心;药物衣食与众人共享,显示其与众人同甘共苦的品质;多权谋策略,说明他具有应付政治军事复杂局面的素质(31)。正因为如此,庾衮被宗人推举为行主。南朝刘宋初年,华山蓝田人康穆“举乡族三千余家,入襄阳之岘南。”刘宋政权专置华山郡蓝田县,“寄居襄阳”。康穆死后,两个儿子康元隆、康元抚“并为流人所推,相继为华山太守”(32)。康元隆兄弟继承其父为宗族首领,不是父死子继的自然承袭,而是因为他们的才干而被族人所推举。再看被推为坞主的几个人:平阳人李矩,“童龀时,与群儿聚戏,便为其率,计划指授”,长大后任梁王司马肜的牙门将,“伐氐齐万年有殊功”,说明他有军事才干。“素为乡人所爱”(33),说明他在族人之间有威信。河内怀人郭默善于“抚循将士,甚得其欢心”(34)。广平易阳人刘遐,性果毅,便弓马,开豁壮勇,冀州人将他比作张飞关羽(35)。他们被推举为坞主,显然也是由于他们军事上的才干。

第三,个别的大族豪强本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而成为宗人乡里的首领。河东大族薛氏就是如此。《魏书》卷四十二《薛辩传》记载:

薛辩,字允白。其先自蜀徙于河东之汾阴,因家焉。祖陶,与薛祖、薛落等分统部众,故世号三薛。父强,复代领部落,而祖、落子孙微劣,强遂总摄三营。善绥抚,为民所归,历石虎、苻坚,常凭河自固。仕姚兴为镇东将军,入为尚书。强卒,辩复袭统其营,为兴尚书郎、建威将军、河北太守。辩稍骄傲,颇失民心。刘裕平姚泓,辩举营降裕,司马德宗拜为宁朔将军、平阳太守。

从表面上看,薛陶、薛强、薛辩祖孙三代世领宗族,似乎薛氏宗族的首领是世袭的,但仔细分析又不尽然。薛辩的祖辈弟兄三人为宗族首领,号称“三薛”,而到了父辈,由于薛祖、薛落的“子孙微劣”,变成了薛辩的父亲薛强一人统领。薛强“善绥抚,为民所归”说明他任宗族领袖乃是能力所致,与世袭关系不大。薛强死后,薛辩“袭统其营”,从其“稍骄傲,颇失民心”的记载看,薛辩还是对宗族有功的,否则便没有骄傲的资本。他能够成为薛氏宗族的领袖,也主要是凭其能力。薛辩失民心,应当也包括宗人之心。《宋书》卷八十八《薛安都传》记载:

薛安都,河东汾阴人也。世为强族,同姓有三千家。父广为宗豪,高祖定关、河,以为上党太守。

这个薛安都和薛辩是同宗,薛辩的孙子称薛安都为族叔(36),则薛安都的父亲薛广与薛辩是同辈人,他成为薛氏宗豪,极有可能是取代了薛辩在宗族中的位置。薛广的儿子薛安都,“少以勇闻,身长七尺八寸,便弓马”,有资格继其父为宗豪。盖吴起义发生后,薛安都与宗人薛永宗响应盖吴,失败后投奔南朝刘宋,失去了宗豪的地位。薛辩的孙子初古拔“沉毅有器识”,纠合宗族乡人在河际构筑坞堡,切断了薛永宗与盖吴的联系,有功于北魏,在朝廷的支持下成为新的宗豪。薛辩一族,代出才人,积累了很高的威望;又与朝廷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政治势力,因而成为河东地区强宗豪族的领袖。

豪强大族们在经济上也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晋书》卷八十二《习凿齿传》记载:“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也。宗族富盛,世为乡豪。”所谓“宗族富盛”,即指经济富裕。北魏孝明帝时,南朝梁许周、许团兄弟投奔北魏,自称在南朝梁任给侍黄门侍郎。源子恭表示怀疑,说:许氏兄弟如果“履历清华,名位高达,计其家累,应在不轻。今者归化,何其孤迥?设使当时怱遽,不得携将,及其来后,家赀产业应见簿敛,尊卑口累亦当从法。而周兄弟怡然,尝无忧戚。若无种族,理或可通,如有不坐,便应是衍故遣,非周投化”(37)。根据这个事实,吕思勉先生就推断说:“可见当时巨家,多历显宦,有厚产矣。”(38)

豪强大族们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具有优势,是宗人乡里不得不依附的靠山,这些豪族的族长们也就成为当然的宗族领袖。

宗族领袖在管理宗族、教育宗族、保护宗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以宗族法规管理控制宗族。《陈书》卷二十三《王玚传》记载:“玚兄弟三十余人,居家笃睦,每岁时馈遗,遍及近亲,敦诱诸弟,并禀其规训。”这个记载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和宗族都有自己的家规和族规。这些具体规定如何?由于史籍缺载不能详知,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事例知道这些规矩之严。北魏崔挺有六个儿子,崔孝芬是长子,弟弟崔孝img24等“奉孝芬尽恭顺之礼,坐食进退,孝芬不命则不敢也。鸡鸣而起,旦参颜色”(39)。弘农杨椿兄弟“昆季相事,有如父子”。杨椿居长,杨津为弟。杨津总是“旦暮参问,子侄罗列阶下,椿不命坐,津不敢坐。椿每近出,或日斜不至,津不先饭,椿还,然后共食。食则津亲授匙箸,味皆先尝,椿命食,然后食”。杨椿曾在外面喝酒大醉而归,杨津“扶侍还室,仍假寐img25前,承候安否”(40)。从这些表现来看,宗族兄弟长幼之间似乎有严格的宗法规范。如果违犯了家法族规,还要受到惩戒。北齐颜之推说:“笞怒废于家,则庶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由国焉。”(41)家法族规和国家法规都是不能偏废的。三国曹魏时,江夏太守王经擅离职守回家,他的母亲“以经典兵马而擅去,对送吏杖经五十”(42)。北魏孝文帝曾回忆说:“北京之日,太后严明,吾每得杖,左右因此有是非言语。和朕母子者唯杨椿兄弟。”(43)南朝王僧辩的母亲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僧辩四十多岁已是统兵将军,还有时被魏夫人捶挞(44)。上述事例虽偏重于家法,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与族是紧密联系的,由家法可以推见到族规。至于宗族的惩戒之严恐怕比家法有过之。如北魏末期天下大乱,赵郡人李元忠“率宗党作垒以自保,坐于大槲树下,前后斩违命者凡三百人”(45)。范阳人卢宗道:“将赴营州,于督亢陂大集乡人,杀牛聚会。有一旧门生酒醉,言辞之间,微有疏失,宗道遂令沉之于水。”(46)

以特权或特长庇荫保护宗族。以特权庇荫宗族主要发生在士族宗族中。西晋司马氏是士族阶层的政治代表,靠士族的支持取得天下,因此对士族在政治和经济上都给予特权。政治优待体现在“九品中正制”,经济优待则体现在“荫族荫客制”。《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记载:

而又各以品之高卑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亦如之。而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品第六已上得衣食客三人,第七第八品二人,第九品及举辇、迹禽、前驱、由基、强弩、司马、羽林郎、殿中冗从武贲、殿中武贲、持椎斧武骑武贲、持钑冗从武贲、命中武贲武骑一人。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

唐长孺先生在解释这条材料时说:

荫是庇荫,法令规定各级官僚有庇荫其宗族及客的特权。受庇荫者得以免除官役,而对庇荫者承担义务。《魏书》卷一一○《食货志》说:“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这虽是后来的记载,晋代也同样适用(47)

唐先生用《魏书·食货志》对庇荫明确意义的记载说明西晋法令规定中“荫”的意思,毫无疑问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但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则需要加以分析。《魏书》所说指豪强的依附民,相当于《晋书》所说的衣食客和佃客。除了这部分人外,西晋士族所荫者还有自己的宗族。他们和衣食客及佃客应有区别,与庇荫者有一层血缘同宗关系,他们对庇荫者所承担的义务可能不会“倍于公赋”,最多同于政府征税,否则被荫者是不愿意的。三世、九族宗人都愿意接受庇荫者的庇护,这些享有特权的庇荫者在朝中是高官,在宗族中就是领袖。

士族宗族的领袖用特权庇护宗族,庶族宗族的领袖一般不享受朝廷特权,他们保护宗族的手段就是自己的特长。前述宗族迁徙中的行主、据险自保的坞堡主都是如此。

用传统道德教育宗族。北魏孝文帝用彭城王元勰为宗师,并给其修书说:“敎风密微,礼政严严,若不深心日劝,何以敬诸。每欲立一宗师,肃我元族。汝亲则宸极,位乃中监,风标才器,实足师范。”元勰“性仁孝”,“小心谨慎,初无过失,虽闲居宴处,亦无慢色惰容。爱敬儒彦,倾心礼待。清正俭素,门无私谒”。他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时候,上表“以一岁国秩、职俸、亲恤以裨军国”,以自身的行动教育宗族(48)。士族宗族和庶族宗族也是如此。东汉建安年间,右北平无终人田畴率宗族进入徐无山中,制定法令约束宗族的同时,“又别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49)。北朝清河东武城人房熊的长子房彦询早卒,其叔父房豹称丧当家之宝,可见为宗族领袖。弟弟房彦谦自幼从兄学习,被宗党所看重。长大后“手不释卷,遂通涉《五经》。解属文,雅有词辩,风概高人”,“宗从取则焉”,当继其兄成为宗族领袖。史称“彦谦居家,每子侄定省,常为讲说督勉之,亹亹不倦”(50)。赵郡李士谦“宗党豪盛,每春秋二社,必高会极宴,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宁可违乎!’少长肃然,无敢弛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51)上述史实反映了宗族领袖对族人们所实行的仁孝、谦恭、好学、尊贤、循礼、忧国等方面的教育。

宗族是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而宗族领袖就是凝聚这个组织的领导核心。宗族种类的多样性、活动状态的多样性,决定了宗族领袖身份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其产生途径的多样性。宗族领袖们通过对宗族的管理控制、荫庇保护、道德教化发挥着使宗族凝聚而不涣散的作用。

【注释】

(1)《南齐书》卷三十八《萧赤斧附萧颖胄传》。

(2)《三国志》卷十六《魏书·任峻传》。

(3)《三国志》卷十八《魏书·李典传》。

(4)《晋书》卷三《武帝纪》、卷五十九《汝南王亮传》。

(5)分别见于《晋书》卷三十七《宗室·彭城穆王权附曾孙纮传》《宋书》卷六十一《武三王·江夏王刘义恭传》《魏书》卷十五《昭成子孙列传·陈留王虔附悦传》《魏书》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传·成阳王长寿附徽传》《魏书》卷二十一中《献文六王列传·高阳王雍传》《魏书》卷二十一下《彭城王勰传》《北齐书》卷十三《清河王岳传》《周书》卷五《武帝纪上》《周书》卷二十七《宇文测附宇文深传》。

(6)《陈书》卷十三《周敷传》。

(7)《魏书》卷四十八《高允传》。

(8)《晋书》卷一百《陈敏传》。

(9)《周书》卷四十四《阳雄传》。

(10)《周书》卷四十四《任果传》。(www.daowen.com)

(11)《北史》卷三十三《李灵附李显甫传》。

(12)李显甫的父亲李恢死于北魏献文帝时,由此推之,李显甫被推为宗主当在孝文帝初期。

(13)《晋书》卷一百二十《李特载记》。

(14)《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

(15)《后汉书》卷七十《荀彧传》。

(16)《三国志》卷十八《魏书·许褚传》。

(17)《三国志》卷十八《魏书·李典传》。

(18)《晋书》卷八十八《庾衮传》。

(19)《晋书》卷六十七《郗鉴传》。

(20)见《晋书》卷六十《阎鼎传》、卷六十二《祖逖传》、卷六十三《李矩传》《郭默传》、卷八十一《刘遐传》等。

(21)《北史》卷三十三《李灵附李元忠传》。

(22)《魏书》卷十八《太祖五王列传·临淮王拓跋谭附元孚传》。

(23)《晋书》卷十九《礼志上》。

(24)《晋书》卷六十四《元四王·琅邪王裒传》。

(25)《北史》卷二十八《陆俟附陆琇传》。

(26)《魏书》卷二十四《崔玄伯附道固传》。

(27)《魏书》卷四十六《李传》。

(28)《北史》卷八十八《崔廓传》。

(29)《颜氏家训·后娶篇》。

(30)《晋书》卷八十八《庾衮传》。

(31)《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

(32)《梁书》卷十八《康绚传》。

(33)《晋书》卷六十三《李矩传》。

(34)《晋书》卷六十三《郭默传》。

(35)《晋书》卷八十一《刘遐传》。

(36)《魏书》卷《薛辩附初古拔传》。

(37)《魏书》卷四十一《源贺附源子恭传》。

(38)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923页。

(39)《魏书》卷五十七《崔挺传》。

(40)《魏书》卷五十八《杨播附杨椿传》。

(41)《颜氏家训·治家》。

(42)《三国志》卷九《魏舒·夏侯玄传》裴松之注引《世语》。

(43)《魏书》卷五十八《杨播附杨椿传》。

(44)《颜氏家训·教子》。

(45)《北史》卷三十三《李灵附李元忠传》。

(46)《北齐书》卷二十二《李元忠传》。

(4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版。

(48)《魏书》卷二十一下《彭城王勰传》。

(49)《三国志》卷十一《魏书·田畴传》。

(50)《北史》卷三十九《房法寿附房彦谦传》。

(51)《北史》卷三十三《李孝伯附李士谦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