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晚清公共卫生起步:《清末京津公共卫生机制演进研究》书评

晚清公共卫生起步:《清末京津公共卫生机制演进研究》书评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京津医生专业化的起步,考察了官方及社会为改良庸医问题进行的努力。第六章分析了在卫生警察专业化的进程中,开启了民众的自治意识。第九章以饮食管理这个侧面出发,呈现了近代卫生观念的引入过程,行政权力的介入使得个人卫生领域转变为公共卫生范围。

晚清公共卫生起步:《清末京津公共卫生机制演进研究》书评

冲突与整合:晚清公共卫生的蹒跚起步——路彩霞著《清末京津公共卫生机制演进研究(1900—1910)》评介

刘小朦

近年来,随着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在大陆学界的兴起,“卫生”及其相关问题成为继瘟疫之后另一个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两者的内在联系不言而喻,晚清的几次大疫加之西医的传播,西方防疫及卫生制度被逐步引进,西医的病因观及卫生观念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的中国人,在疫病史研究中对国家、社会应对机制及观念演变的关注,可谓是卫生史研究的先声。

此书作者路彩霞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常建华教授,本书正是由其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当时疾病医疗社会史是一个受到重视的学术新领域。如以2001年余新忠老师撰文介绍海峡两岸的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1)作为大陆史学界产生医疗社会史的理论自觉及学术定位的开始,至2010年正好十年。这部书在医疗社会史研究于大陆兴起十年之际出版,可以称得上是十年来大陆医疗社会史学界关注的两大课题之一——卫生史——的一部精彩作品。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每编各三章,作者分别从医药、卫生行政和防疫三个不同的侧面来探讨清末京津地区公共卫生机制的演进问题,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三个层面在本书的三个部分各占主位,而又相互渗透。医药编重在社会层面的中医存废之争以及改良中医药的努力,随之开启了官方制度化规范的尝试,时人观念亦随之一变;卫生行政编重在制度与行政机构设置及沿革的考察,而社会上对卫生行政的态度及不同管理模式的认知也在冲突中不断调适整合;防疫编重在中西观念的碰撞,社会与制度也在时人观念的影响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结合点。

行文开始,作者在绪论部分把本书研究对象的时间与地域断限进行了说明,并将公共卫生的概念予以界定。晚清作为一个世变的时代,北京作为有着对全国起示范作用的首善之区,天津作为商埠与租借之华洋交汇之地,在如此时空之下,公共卫生机制的起步充满了种种新旧之冲突与整合。在细致梳理前人的成果之后,作者提出自己的研究取径:尝试将制度史和文化史结合,从制度、行为、观念多个层面对公共卫生机制进行考察,同时关注生命,对现代性进行反思。

第一章清末京津中医形象变化,包括两个侧面:理想的医生形象与庸医形象。清末理想医生形象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儒医到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分科与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对医生的定位及医生自身的认同也在中西医竞争与汇通中渐趋转变,官方颁发的行医资格证成为医者获取信赖的资本;近代报刊的增多也使广告这一形式被广泛应用,成为医者招徕患者的重要手段。医名的流传机制在此时出现了新的因素。而庸医现象虽然自古有之,但时代的特殊性亦赋予晚清庸医现象以独特内涵,时人对庸医的批评渐从个体扩大到中医整体,进而质疑中医学的合理性,并在叙述中带有极强的政治隐喻。中医存废之争由此肇始。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作者敏锐地察觉到天津中医与《大公报》的笔战事件,将其视为近代中西医的第一次论争,这是前人研究从未注意到的,作者仔细爬梳报刊资料,细致而完整地呈现了这一事件的全貌,其功力由此可鉴。

第二章京津医生专业化的起步,考察了官方及社会为改良庸医问题进行的努力。官方通过考试规范行医资格,并加强对医疗纠纷的管理和控制,但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但至少时人在此制度实行的必要性上达成了共识。社会人士的努力则主要体现在开展学堂教育和创建医学研究团体方面。

第三章制药、售药的规范化,考察了在市场伪劣药品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政府政策规范及社会改良的努力,这在当时被视为关乎生命、中医药存亡和国家利权的大事。

以上三章共同构成了医药编的内容,而接下来的三章则专论卫生行政,作者重在对卫生行政机构设置及沿革的考察,不囿于制度研究的静态描述,而将制度置于具体机构设置变迁中进行动态研究。第四章专业卫生机构的存废,以天津卫生局的设置及裁撤之争为考察对象,揭示其背后巡警行政及专业机构的事权冲突,不同卫生管理模式的矛盾,以及卫生行政军事化、专业化还是民间化的抉择。在卫生行政模式几度更张之后,最终回归了最初的专业化模式。第五章巡警体制下卫生专业化的尝试,北京的卫生行政模式中的巡警体制在最初占据主流,但作者敏锐地发现了外城卫生局这一前人研究的盲点,并从此出发,探讨北京卫生行政专业化的尝试。京津两地在卫生行政的摸索中虽然走过不同的道路,最终却殊途同归。第六章分析了在卫生警察专业化的进程中,开启了民众的自治意识。在对京津卫生行政作了比较之后,作者从卫生行政制度化和保障民众利益诉求两方面对其做了检讨。

最后三章组成防疫编,作者从观念和行为两个层面考察京津防疫情况。第七章致疫、防疫理念的碰撞与调和:在中西医理念的碰撞下,传统中国疫气和虫的致病观念分别与被污染的空气和细菌相联系,而气味则是联通两者的媒介;在新致疫观念的影响下,西化的避疫方法随之出现,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激起波澜。不过作者并未止于对新事物分析,中国固有的传统不可忽视,本章附录部分从年中度岁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探讨民间信仰与习俗的生存空间与卫生意义。第八章以宣统防疫为中心的考察,防疫中冲突与调试的主旋律,共同推动着防疫行政、制度与观念的近代化进程。第九章以饮食管理这个侧面出发,呈现了近代卫生观念的引入过程,行政权力的介入使得个人卫生领域转变为公共卫生范围。

作者在结语里将书中对公共卫生机制的探讨分为制度、人、观念和事件四个层面。但在我看来,事件在呈现并贯通前三个层面上才具有意义,不宜单独列出;而观文中的叙述,其中“人”的层面仍是在关注中医、巡警等群体,实际仍是处于社会之中的人。“人”的层面大概可以从社会性、观念以及日常生活三个角度加以区分。所以就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其行文仍是在制度、社会和观念三个层面展开对公共卫生机制的探讨的。多角度的关注可免于观点的偏颇,对于全面理解历史进程是十分重要的,相较此前国内的大部分同类研究来说,这是方法与理念上的很大进步。余新忠老师指出国内的卫生史研究大多缺乏对于现代性/近代性(modernity)的省思(2),而这部作品虽然在此方面仍有进益的空间,但作者心中存有如此的问题意识,在行文中也予以充分关注,对于公共卫生机制近代化并未一味褒扬或贬斥,而是对其中的复杂性予以充分呈现,努力进入历史情境,既怀有同情之理解来描述时人的努力,也对卫生行政中简单化与粗疏化的倾向有着清醒的认识,这点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特别强调“事件”这一层面亦可理解。这部作品的精彩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对史料的细心挖掘和事件的清晰呈现。作者在利用资料的范围上相较国内先前的研究有了较大的扩展,其对近代报刊的利用是最突出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很多过去研究中被忽略甚至为关注盲点的事件被作者挖掘出来,做出了细致而完整的呈现,如天津中医与《大公报》的论战、北京外城卫生局和年终度岁事件。(www.daowen.com)

区域社会史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中最重要的取向之一(3),将历史进程放到特定地理空间中进行考察,可以呈现出整体之内的差异性,更好地了解历史变动的细节,充分认识历史变迁的复杂性。作者将京津地区作为公共卫生机制研究的具体空间,对各自演进的复杂性及关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某些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本书第八章对于宣统防疫的探讨便是很好的例证。作者同时也充分认识到地区比较思维的限度,试图在相邻城市关联的考察上有所进益。

“公共卫生机制视野下清末形象”问题的提出,体现了作者的别具匠心。我们观察历史,固然只能通过某个侧面,而这对整体认知的助益是不言而喻的。作者提出将清末十年纳入现在仍在继续的近代化进程,在长时段的历史演进脉络中去观察,去定位,便会有另一种不同的观感。这种思维在我们对历史的考量中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我在此列出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思考的一些问题,以求教于作者:

第一,本书第一章论述理想医生形象与庸医问题,我看到报刊上的理想医生是中医,而庸医亦是中医,这是一种多么纠结的姿态。而且当时的庸医仍是不学无术、江湖骗子的形象占据主流,对儒医则很少有批评。那么中西医论争到底在庸医问题中占有多大的分量,是否中医内部原有的身份划分以及传统庸医问题的延续更占主流呢? 《大公报》是支持西学的,其中刊载的内容自然有其倾向性,当时中医应仍然占据医疗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当时主流中医界内部是如何表述庸医问题的呢?再换一个角度讲,中医存废之争中,庸医问题到底占有多大分量呢?对于医药的政治譬喻自古有之,当然在晚清出现了新的内容,但以书中开列的那则救国药方看,其书写还完全按照中医药方的格式,大有旧瓶装新酒、中体西用之感。当然,我并非怀疑作者观点的有效性,晚清的庸医问题自然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我只是认为应该把上述这些问题都纳入思考。我觉得,把这一节的题目如易为“晚清中西医论争下的庸医问题”更为切当吧。

第二,与前一问题密切相关的便是对报刊资料限度问题的思考。近代报刊是此书中运用最多的原始文献,作者也在前言中说明对其运用持慎重态度。晚清的近代报刊大部分是支持西学的,如《大公报》的宗旨便是“开风气,片庸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它们刊载的报道自然是有倾向性的。哪一群体或阶层是这些报刊意指的读者,它们实际的读者范围又有多大,这些都是应该进行考虑的话题。除了在前言中提及,在具体行文中并未见作者如何处理这种问题。对这部近代报刊资料征引占全部引文90%以上的作品来说,这一问题的处理应是尤为重要的。

第三,此书的研究主要还是在制度以及社会史的视野下展开的,书中对制度演变的详细梳理和社会反映的分析是令人膺服的,但作者在前言中提到的文化史取向尚显不足,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作者在行文中屡屡提到对现实的关怀,历史的现实意义至今仍是颇惹争议的话题,以史为鉴的有效性也总会有人质疑。但无论怎样,我们对于历史的梳理和考察,对于历史的重现或是诠释,还是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身,了解现在何以成为现在,更何况是这样一个与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的话题。

作者简介:刘小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生

【注释】

(1)余新忠:《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94—98页。

(2)余新忠:《卫生何为——中国近世的卫生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第132—141页。

(3)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第164—17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