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凤阳巡抚
又称淮扬巡抚 (23)。
正统十四年底由山东淮扬巡抚析置 (24),辖凤阳、淮安、扬州、庐州4府及滁、徐、和3州(见图43)。《英宗实录》景泰元年十月庚辰条载“敕刑部右侍郎耿九畴曰:往者命尔巡治盐法,今持命尔不妨前事,仍兼巡抚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四府,滁、徐、和三州” (25)。《国榷》景泰元年十月庚辰条同 (26)。
景泰二年去凤阳府、滁州。《英宗实录》景泰二年十月壬辰载“敕谕右佥都御史王竑曰:先命刑部右侍郎耿九畴往淮安等府州巡抚,今已召回京。特命尔仍依前敕,总督漕运兼巡抚淮安、扬州、庐州三府并徐、和二州” (27)。《国榷》景泰二年十月辛卯条同 (28)。《明史》卷177《王竑传》则言“(景泰二年冬)耿九畴召还,敕竑兼巡抚淮、扬、庐三府,徐、和二州”。以上材料可证辖区内缩确在景泰二年十月。
三年凤阳府、滁州还属。《英宗实录》景泰三年九月庚戌载“敕总督漕运巡抚淮安等处右佥都御史王竑曰:已尝命尔总督漕运兼巡抚直隶扬州、庐州、淮安三府并徐、和二州,今复命尔兼巡抚直隶凤阳府并滁州” (29)。《国朝典汇》卷55总督巡抚略同。
天顺元年罢。
七年复置,辖区同景泰三年。天顺元年至六年《明实录》无该巡抚之记载,当罢。《英宗实录》天顺七年三月甲辰载“敕谕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竑命:特命尔总督漕运……仍兼巡抚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并徐、滁、和府州地方” (30),复置。
成化元年,应天巡抚所辖之安庆府来属,故该巡抚此时应辖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5府及滁、和、徐3州。《宪宗实录》成化元年八月己亥载“巡抚淮扬右副都御史陈泰奏:凤阳、淮、扬、安庆、徐、滁、和等府州县俱被水灾” (31)。此前安庆府属应天巡抚管辖。
四年,安庆府别属应天巡抚 (32)。
正德二年罢。
图43 正统十四年(1449)南直隶地区巡抚辖区图
五年复置 (33),即常置不罢,复置后辖区同成化四年。成化四年至崇祯十年前,有关该巡抚辖区的史料多为简省之词,只记4府,省略3州,实际3州亦在辖区之内。现简要考证如下:《明史》卷160《张鹏传》载“成化四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剿蛮有功。其冬罢巡抚官,命还理南京都察院事,改督漕运,兼抚淮、扬四府。寻解漕务,专理巡抚事”。《明史》卷205《李遂传》载“(嘉靖)三十六年,倭扰江北。廷议以督漕都御史兼理巡抚,不暇办寇,请特设巡抚,乃命遂以故官抚凤阳四府”。《明会典》卷209记凤阳巡抚辖区为“淮、扬、庐、凤四府,徐、和、滁三州” (34),此为万历十年左右时辖区。《明史》卷260《杨一鹏传》载“(杨)崇祯六年以兵部左侍郎拜户部尚书兼总督漕运,巡抚江北四府”。《明史》卷276《朱大典传》载“(崇祯)八年二月,流贼陷凤阳,毁皇陵,总督杨一鹏被逮。诏大典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郡”。综观以上五条史料,除《明会典》外,当均为简省之记载,其略去之滁、和、徐3州,亦当在该抚辖区之内。《庚巳编》卷第8内有记载可为证:“巡抚淮扬等处都御史丛兰奏,所管滁州鲍千户家母牛生一犊,两头八足两尾,共一背,出胎即亡。”丛兰任巡抚在正德十年至十五年,此条材料可证明此时滁州仍属该抚所辖,其余2州(和州、徐州)亦不应别属。此外,无任何明确记载可证明3州在此时期内曾别属其他巡抚。参见“应天巡抚”。
崇祯十年因析置安庆巡抚,庐州府别属之 (35)。
巡抚常驻淮安府,间或驻扬州府,后复驻淮安。崇祯八年移驻凤阳府。《弇山堂别集》中的《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都御史年表》载王竑任淮扬巡抚时,“以淮为治所” (36)。《明史》卷159《陈泰传》记“(天顺)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莅淮三年,谢政归”。又,《武宗实录》正德十五年九月辛酉载“上驻跸淮安,都御史丛兰,总兵官顾仁隆等进贺功金牌、花红彩帐” (37)。另据《嘉靖惟扬志》卷7公署志载:“国朝府城巡抚都察院,在府西南。嘉靖壬辰都御史刘节、知府侯秩建。”可知嘉靖时期巡抚移驻扬州府。另据《明史》卷276《朱大典传》载,大典任巡抚时“移镇凤阳”,原因是当时“江北州县多陷”。《明史》卷260《杨一鹏传》言“先是(指崇祯八年前),贼渐逼江北,兵部尚书张凤翼请敕一鹏移镇凤阳,温体仁格其议。贼骤至,一鹏在淮安,远不及救”。《皇明职方地图表》卷上《南直隶职官表》载:“漕运总督巡抚凤阳驻淮安。”此图为明崇祯九年刻本,此说反映崇祯九年前之实况,与前引史料相合。
【注释】
(1) 《国榷》卷21。
(2) 《英宗实录》卷49。
(3) 《宣宗实录》卷113。
(4) 参见上文“北直隶巡抚”“(正统)十年五月复置”段考证。
(5) 《英宗实录》卷154。
(6) 《英宗实录》卷177。
(7) 《英宗实录》卷186。
(8) 参见上文“山东淮扬巡抚”。
(9) 《宪宗实录》卷230。
(10) 《宪宗实录》卷249。
(11) 参见“顺天巡抚”“(正德)五年八月复置”段考证。
(12) 参见“登莱巡抚”。(www.daowen.com)
(13) 参见“登莱巡抚”。
(14) 《明史》卷73《职官志二·都察院·附总督巡抚》。
(15) 《明史》卷73《职官志二·都察院·附总督巡抚》。
(16) 光绪《山东通志》卷19《疆域志第三·城池》。
(17) 参见李光涛:《毛文龙酿乱东江本末》,《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9册,第384~385页;又参见《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4《毛帅东江》、《明史》卷259《袁崇焕传》。
(18) 见《熹宗实录》卷42天启三年十二月辛卯。
(19) 详见《明清内阁大库史料》第1辑下册明代《登莱巡抚杨文岳为会报失岛战没官兵数目事》第66号(崇祯十年闰四月二十日)。
(20)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4《毛帅东江》。
(21) 《清世宗实录》卷11。
(22) 参见上文“山东巡抚”。
(23) 见本节“(正德)五年复置”引(明)陆粲:《庚巳编》。
(24) 参见“山东淮扬巡抚”“(正统)十四年十二月析为山东、凤阳二巡抚”段考证。
(25) 《英宗实录》卷197。
(26) 《国榷》卷29。
(27) 《英宗实录》卷209。
(28) 《国榷》卷30。
(29) 《英宗实录》卷220。
(30) 《英宗实录》卷350。
(31) 《宪宗实录》卷20。
(32) 参见下文“应天巡抚”。
(33) 参见前文“顺天巡抚”“(正德)五年八月复置”段考证。
(34) 《明会典》卷209《督抚建置》。
(35) 参见下文“安庆巡抚”。
(36) 《弇山堂别集》卷61《卿贰表》。
(37) 《武宗实录》卷1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