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西行都司卫所沿革考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陕西行都司卫所沿革考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祖实录》记为“行都指挥使司”是不妥的,在洪武八年前应称“行都卫”。解缙在《送习贤良赴河州序》中言“国朝初置陕西行都司于河州” ,即指行都卫。该所废除时间不明。

陕西行都司卫所沿革考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三、陕西行都司卫所沿革考述

陕西行都司的前身西安行都卫最早设立于洪武七年,这一年七月《太祖实录》载“诏置西安行都指挥使司于河州,升河州卫指挥使司韦正为都指挥使” (179),即是指行都卫的设立。《太祖实录》记为“行都指挥使司”是不妥的,在洪武八年前应称“行都卫”。对于行都卫的设置时间,《大明一统志》卷37河州条、嘉靖《陕西通志》卷9建置沿革河州条、嘉靖《河州志》卷1沿革条、《雍大记》卷6河州条所载俱与之同。解缙在《送习贤良赴河州序》中言“国朝初置陕西行都司于河州” (180),即指行都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八年九月“以在外各处所设都卫并改为都指挥使司……西安都卫为陕西都指挥使司,西安行都卫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181)此时仍治河州。

洪武九年十二月行都司罢,《太祖实录》此时载“癸酉,罢西安行都指挥使司” (182),《明史》卷42《地理志三》河州卫条记载相同。

洪武十二年正月,《太祖实录》又“复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城庄浪,后徙于甘州” (183),《明会典》亦言陕西行都司“洪武十二年添设” (184),但是《太祖实录》洪武十三年正月与《皇明诏令》 (185)所录右军都督府统辖陕西、四川、江西三都司并所辖卫所,未提及陕西行都司,正德《明会典》所引《诸司职掌》载洪武二十五年时的都司时也没有记录该行都司,可以推测行都司重设后不久便又被废除。嘉靖《陕西通志》卷1地理志沿革条言“十二年革行都司及河州府县”,《大明一统志》卷37河州卫建置沿革条、嘉靖《河州志》卷1沿革条、《雍大记》卷6河州条也俱言河州之行都司是洪武十二年与河州府县一起省废的,虽然这几条都误记十二年时卫治仍为河州,但也反映出当年行都司曾被废。今查《太祖实录》所载重置行都司是在正月,而革河州府县是在七月 (186),因此可以断定洪武十二年正月重设行都司于庄浪,又于当年七月废除。庄浪即今甘肃永登。

按《大明一统志》卷37言“二十六年始于此(指甘州)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正统中刘硕所作《旗纛庙碑记》则更为详细地记载了甘州设行都司的时间,即“开设于洪武二十六年癸酉之四月十二日” (187),顺治《甘镇志》也作此载。从此行都司治所稳定下来,一直延续到清初,于雍正三年(1725)罢 (188)。甘州即今甘肃张掖

西安行都卫与洪武十二年时的陕西行都司隶大都督府,二十六年后的行都司隶右军都督府。

梁志胜在《洪武二十六年以前的陕西行都司》一文中认为“洪武十二年正月复置陕西行都司于庄浪卫,二十六年自庄浪徙于甘州……其间并未革罢”,并作出“庄浪时期的陕西行都司的情况非常特殊:它无官员,无下属机关,亦无所属卫所,仅仅是一个虚置机构”的判断,笔者认为这两点都是错误的。另外,作者仅因为有二十六年行都司在甘州设经历司、断事司的记载,从而断定在庄浪时期行都司无经历、断事二司,又进一步推出这一时期行都司无下属卫所,如此推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其文中所言“在《明太祖实录》中,洪武二十六年之前,几乎见不到有关庄浪时期的陕西行都司的任何记载。甘肃诸卫的事务多与陕西都司属卫之事务在一起……”及所引史料只能说明洪武十二年至二十六年之间行都司不存在。

河州时期的行都卫只辖有河州1卫,卫下有铁城等8千户所和归德千户所。

1.河州卫(河州左、右卫,河州军民指挥使司参见)

对于该卫的变化各史所载多一致。

河州卫设于洪武四年正月。洪武三年总兵官邓愈兵至河州,元朝土官何琐南普归附,第二年春正月“以何琐南普为河州卫指挥使司……置所属千户所八……军民千户所一……百户所一……汉番军民百户所二……仍令何琐南普子孙世袭其职” (189),《明史》卷42《地理志三》河州卫条所载与之同。卫治在今甘肃临夏市。

洪武六年正月,“河州卫请设州县,专掌钱粮,诏从其请,置河州各府州县,寻罢之” (190)

洪武十年分卫为左、右2卫。《大明一统志》卷37河州卫条、嘉靖《陕西通志》卷9河州条、嘉靖《河州志》卷1沿革条、《明史》卷42《地理志三》河州卫条均作此记。

洪武十二年又发生了变化。《明史》卷42《地理志三》河州卫条载“十二年七月,府废,改左卫于洮州,并右卫为军民指挥使司”,即是在这一年沐英攻下洮州后,调左卫去洮州新城立洮州卫。嘉靖《陕西通志》亦言十二年“以左卫调洮州,改右卫为河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191),《太祖实录》当年七月载“丁未,改河州右卫指挥使司为河州军民指挥使司,革河州府”,《大明一统志》与之同,嘉靖《河州志》反记“调右卫立洮州卫,改置左卫为河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192),实误。撰写于洪武十四年五月的河州卫《南门城楼碑记》言“……遂置河州府以治民,设河州卫以戍兵,洪武十二年诏拜为一,改曰河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193),则是左、右不分。

成化十年巡抚都御史马文升奏重设河州,于此时去“军民”二字,但是嘉靖《河州志》言设州后“卫仍为军民指挥使司,控制番夷” (194),应是指卫依然辖有大量部族,有“军民指挥使司”之实。万历《明会典》卷124河州卫条下言“旧军民指挥使司”。

洪武七年七月之前河州卫属西安都卫,七月至九年十二月属西安行都卫和陕西行都司,十年起左、右2卫及后来的河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仍隶陕西都司。

按《太祖实录》洪武四年正月“置所属千户所八,曰铁城、曰岷州、曰十八族、曰常阳、曰积石州、曰蒙古军、曰灭乞军、曰招藏军;军民千户所一,曰洮州;百户所七,曰上寨、曰李家五族、曰七族、曰番客、曰化州等处、曰常家族、曰爪黎族;汉番军民百户所二,曰阶文扶州、曰阳咓等处” (195),这些所大都设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一些百户所有可能以当地部族人口为主。9处千户所皆属于河州卫,是二级守御千户所,其中十八族、常阳、蒙古军、灭乞军、招藏军已无法得知具体治所所在,只有铁城、岷州、积石州、洮州4所可考。

铁城千户所,《明史》卷42《地理志三》言岷州卫“东北有铁州”。该所废除时间不明。

岷州千户所,《太祖实录》载洪武十一年七月“辛巳,命西平侯沐英率陕西属卫军士城岷州,置岷州卫镇之” (196),废所改卫。所治岷州。对于设所年代,嘉靖《陕西通志》、《雍大记》及康熙《岷州志》等书记载与《太祖实录》一致。

积石州千户所,元代的积石州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明初州废,该所应位于此。

洮州军民千户所,《太祖实录》载洪武十二年二月“征西将军沐英等兵至洮州故城……遂于东笼山南川度地势,筑城戍守,遣使来报捷,且请城守事宜。上曰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矣,遂命置洮州卫……” (197)所废改卫。千户所治地应在洮州故城,在今甘肃临潭县。

2.归德守御千户所

该所置于洪武八年正月,《太祖实录》这一月载“置陕西归德守御千户所一” (198),按《大明一统志》卷37、嘉靖《陕西通志》卷9河州条,该所属于河州卫,是明中后期卫下唯一的守御千户所。乾隆十三年(1748)千户彭香复在《贵德所复设民兵碑记》中亦言“八年始设所千户,改名归德,隶河州卫” (199)。为二级所。

初设时官员为蒙古人,所管之民为蒙古降人。

《大明一统志》卷37河州卫条建置沿革下言所“永乐四年建”,嘉靖《河州志》卷1城堡条言“永乐四年都指挥使刘钊奏调中左千户一所归德居住守御”,由此可见该所曾经被废除过,具体时间无考,永乐四年应为重建,并改由朝廷派正规军士守备。

清朝时改称“贵德”。所治在今青海贵德县。

民国《贵德县志》卷2地理条言“洪武三年置守御千户所”,实误。

洪武二十六年时行都司共有11卫,但是在此之前辖区内还曾拥有过其他卫所,这些卫所与二十六年时诸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洪武十二年时一些卫所也曾短暂改属过行都司,所以这里把相关的卫所一起加以考证。

1.甘肃卫、甘州左卫、甘州右卫、甘州中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甘州中中卫

甘州即今甘肃张掖,明最早置于此的只有甘肃卫,设于洪武五年十一月,《太祖实录》这一月载“壬子,置甘肃卫都指挥使司” (200)。乾隆《甘州府志》卷2《世纪下》所载设卫年代与之相同。

洪武二十三年十二月废甘肃卫,“置甘州左卫” (201),《大明一统志》卷37甘州左卫条亦言“本朝为甘肃卫,寻分置甘州左卫”。

二十五年四月又“命凉国公蓝玉核实甘州各卫军士,分置甘州中、右、中中三卫” (202)

对于甘州前、后2卫的初设时间史书记载不一,按嘉靖《陕西通志》卷9《建置沿革》载“二十四年立甘肃卫,二十五年罢,寻分置甘州左、右、中、前、后、中中六卫” (203),顺治《肃镇志》所记与其相同 (204),置左卫已是二十三年底,所以这里所说二十四年所设甘肃卫应为左卫,前、后2卫应与中、右、中中3卫同年设置。又二十五年四月《太祖实录》载“核实甘州各卫”,可见在此之前甘州已非左卫1卫,所以其他5卫应设于洪武二十五年初。

《太祖实录》二十八年六月言“初陕西甘州置左、右、中、前、后并中中六卫” (205),也可知2卫在二十八年之前已存在。《大明一统志》记甘州右、中、前、后4卫“洪武二十八年建” (206),是指公署建筑时间。《明史》卷42《地理志三》言前、后2卫建于洪武二十九年,实误。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改甘州左卫为肃州卫指挥使司,置甘州中中卫指挥使司” (207),左卫改肃州卫他史亦多记载,但是对于中中卫二十七年前已多次提到,所以从二十五年立卫之说。二十八年六月“改甘州中中卫为甘州左卫指挥使司,初陕西甘州置左、右、中、前、后并中中六卫,后改左卫为肃州卫,至是以都指挥使陈辉奏,遂改中中卫为左卫” (208)。除《明史》卷42《地理志三》左卫条言及这次变动外,他史多未记载。

嘉靖《陕西通志》载“(洪武)三十二年……仍裁革前、后、中中三卫” (209),顺治《肃镇志》沿革条亦作此载。中中卫于二十八年已改为左卫,所以这时裁革的应只有前、后2卫。对此他史亦多不书,但《太宗实录》永乐元年八月记“复甘州前、后卫” (210),可见裁革一事是存在的。

永乐元年八月前、后2卫重设后,甘州左、中、右、前、后5卫稳定了下来。

清顺治罢甘州前卫、后卫,康熙十四年(1675)罢甘州中卫,雍正三年以左、右2卫置张掖县 (211)

甘州诸卫皆治甘州,即今张掖。其中甘肃卫除洪武十二年曾属陕西行都司外,其他时间皆属西安都卫及陕西都司。其余诸卫洪武二十六年前属陕西都司,这一年起改属行都司。

2.庄浪卫、庄浪守御千户所

《太祖实录》载洪武五年十一月“置……庄浪卫指挥使司”,对此,《明史》卷42《地理志三》所载同。

《明史》卷42《地理志三》载“建文中改卫为守御千户所,洪武三十五年十月复改所为卫”,《太宗实录》洪武三十五年十月亦记“改府护卫为庄浪卫” (212),可见该卫在建文中是有过变迁的。查《太宗实录》永乐元年载“复镇番卫。建文中革卫而设守御千户所于庄浪” (213),应是调整镇番、庄浪2卫军丁设立了庄浪守御千户所。

所、卫治在今甘肃永登县,洪武三十五年重设庄浪卫后一直到明末再无变化。明代庄浪守御所只是在建文中存在了二三年。庄浪卫原属西安都卫及陕西都司,洪武十二年时改归行都司,当年行都司废,又隶都司,洪武二十六年后再次改属行都司。庄浪所属行都司。

清康熙二年改卫为所,雍正三年裁所,设平番县 (214)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577将设卫时间记为“洪武十年”,盖因十年时曾因元旧城址筑卫城,所以把此误为立卫时间。

3.西宁

《太祖实录》载洪武六年正月“己未,置西宁卫,以朵儿只失结为指挥佥事” (215),《明史》卷42《地理志三》所记相同。

卫治在今青海西宁市。始隶陕西都司,洪武十二年改属行都司,当年改回。洪武二十六年再次改归行都司。

《宣宗实录》载宣德七年十月“改西宁卫为军民指挥使司” (216),从此一直到明末未变。

4.凉州卫(西凉卫)

最早置于洪武七年十月,《太祖实录》记“甲辰,置凉州卫指挥使司,以故元知院脱林为凉州卫指挥” (217)。《明史》卷42《地理志三》将其定为“凉州土卫”,即以蒙元降人为指挥,说明此时的凉州卫由蒙古降人构成。

《太祖实录》又载洪武九年十月“置凉州卫,遣指挥佥事赵祥、马异、孙麟、左德等守之” (218),此时才由朝廷派军立卫,所以嘉靖《陕西通志》卷9、《秦边纪略》卷1均把此年作为立卫时间。

在洪武七年底至九年十月间,凉州土卫应因某种原因被废除。

卫治在今甘肃武威市。卫先属于陕西都司,洪武十二年改属行都司,当年改回。洪武二十六年再次改归行都司。

《太祖实录》多处称其为西凉卫。

5.庄浪分卫、碾北卫(又作碾伯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十年九月,“陕西都指挥使司言庄浪卫旧军四千,后增新军四千,地狭人众,难于屯种,乞将新军一千人往碾北屯守……从之” (219),十一年三月即于“庚子,置庄浪分卫于碾北” (220),七月“又置碾北卫指挥使司” (221),即由分卫改为碾北卫。《明史》卷42《地理志三》、《秦边纪略·世纪》所载年代与之同。卫治在今青海乐都县。(www.daowen.com)

碾北卫废弃时间明代史料无确切记载,洪武十二年八月明太祖曾“遣使敕庄浪、凉州、碾北三卫指挥……” (222)则此时该卫尚存。《太祖实录》卷217所载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分派冯胜等往陕西、山西、河南各卫检阅士马,未提及该卫,且正德《明会典》卷108与《明史》卷90《兵志二》所列洪武二十五年卫所也无此卫,所以在二十五年之前该卫应已废。清代《碾伯所志》沿革条载“太祖洪武五年立碾伯卫,十九年废,置碾伯右千户所”,这条史料把庄浪卫设置时间当作立碾伯卫时间,但是对废卫时间的记载应是可信的。

洪武十二年时碾北卫隶陕西行都司,其余时间与其前身庄浪分卫同属陕西都司。

6.永昌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十五年三月丁丑“置永昌卫指挥使司,隶陕西行都司” (223)。治在今甘肃永昌县。该卫最初应隶陕西都司,洪武二十六年后改隶行都司,《太祖实录》的这条记载忽略了其间的变化。

嘉靖《陕西通志》及《五凉全志·永昌县志》 (224)皆言洪武三年冯胜平定河西后即立卫,与《太祖实录》不符,洪武三年至四年间,甘州、肃州、凉州、西宁都还未设卫,不可能在此地位不甚紧要之处独自设置一卫,故今从《太祖实录》。

清雍正三年改卫为县 (225)

7.山丹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三年九月“置陕西山丹卫” (226),《明史》卷42《地理志三》所记年代与之同。卫尚在永昌西,《明史》卷42《地理志三》则言卫“属陕西都司,后来属”,正德《明会典》亦言“旧为陕西都司属卫” (227),可见该卫与永昌卫一样,初属西安都卫及陕西都司,洪武二十六年后改属行都司。卫治在今甘肃山丹县。

嘉靖《陕西通志》卷9、万历《甘镇志》沿革条均言“二十四年设山丹卫指挥使司”,按顺治《肃镇志》卷2古迹条言卫城“洪武二十四年指挥庄德展筑”,前二书应是把筑城时间当做设卫时间。

卫“调凉州卫左等三所并武功屯田官军各卫多余军士设立左、右、中、前、后五所,二十八年调前所全伍官军充甘州中护卫,三十二年以威虏卫官军补前所,本卫始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 (228)

雍正二年改为县。

洪武二十六年后陕西行都司共设过4卫、6所,其中碾伯所为二级所。

1.肃州卫

置于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太祖实录》此时记“改甘州左卫为肃州卫指挥使司” (229),《明史》卷42《地理志三》所载时间与之同。卫治在今甘肃酒泉市,隶陕西行都司。

由于设卫已是二十七年底,所以嘉靖《陕西通志》卷9与乾隆《肃州志·河西总言》记“二十八年开设肃州卫”也不为误。

2.威虏卫

具体设置年代无考,《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五年之前没有提到过该卫,《诸司职掌》亦无载,所以卫应是在二十六年之后设立。

“(洪武)三十二年以威虏卫官军补(山丹卫)前所” (230),卫被废。但是永乐元年八月又“复……威虏卫” (231)。永乐三年三月,卫再次被废,“革陕西威虏卫,军官并入肃州卫” (232),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言“闻说先年本卫军戍获功,斩虏首级,勘官御史赵春以为杀降,欲致获功官军于死地,因以致民叛乱,后招抚迁于肃州,今中右、中中所,即此卫人也” (233)

对于该卫,《明史》卷42《地理志三》只是简单记为“在肃州东北,洪武中置,永乐三年三月省”。

卫属行都司,治所在“肃州城北一百二十里” (234),在今甘肃金塔县北的威虏大庙。

3.白城子守御千户所

所置于洪武二十九年九月,《太祖实录》这一月载“‘又言白城子去肃州百有余里,北通和林亦集乃,路当冲要,今令肃州卫遣军沙山侦守,去城四十余里,尚遇烽警猝难策应,如置千户所,分拨精壮骑卒就彼屯守,庶得备御。’诏并从其言,仍命右军都督府遣军戍白城子” (235)。史书对该所记载甚少,无法考定具体废除时间,但估计在永乐元年前已被废。该所是直属行都司还是属肃州卫,也无法确知。

白城子在“(肃州卫)卫城东北一百二十里” (236),应离威虏卫不远,亦在今甘肃金塔县北,疑即金塔东北二十里白疙瘩村。

4.威远守御千户所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载“威远城,在州东北。《新唐书》:肃州有酒泉、威远二守捉城。《肃镇志》:威远城在(肃州卫)卫东北三百八十里,城筑于唐,宋、元因之,明初立为所。后因失误秋表,该部查究,风闻诛徙,人民惧,俱逃入西域。今有旗杆山,即当时招抚叛民,立旗七杆,军民竟入回夷远地,今尚有三杆峙立焉。又《西域记》云:威远汉人,今在鲁迷地方,穿衣戴帽与夷不同,衣制中国,穿则襟治于背后,网巾同汉人,戴则悬圈于额前,养食犬、豕,与夷不同俗” (237)。既然该所由汉人组成,那么应不是为安排降人而设的羁縻所,而是一个隶属于行都司的守御千户所。

由于缺乏记载,具体设废年代已无从可考,但是该所尚在威虏卫与白城子千户所以北,所以设置年代应不会比二者早,估计在永乐元年前已被废。另外从距离上判断,该所应在亦集乃附近。

5.临河卫、镇番卫

临河卫为镇番卫的前身。但是对于临河卫的始置时间史无确切记载,乾隆《五凉全志·一》卷2沿革条言“元季惟空城,明洪武二十九年设卫,改名镇番”,今查《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十年正月“改陕西临河卫为镇潘(番)卫” (238),在洪武三十年以前《太祖实录》多次提到西北诸卫,皆未言及临河卫,可以推知临河卫当是在改名前不久设立的,所以二十九年所立应为临河卫,第二年初便更名。

嘉靖《陕西通志》则直接记为“洪武二十九年开设为镇番卫”。

二卫隶陕西行都司,治在今甘肃民勤县。

改名镇番之后,该卫在建文中曾被废掉,具体年代已无可考,于永乐元年六月重设,《太宗实录》此月载“甲戌,复镇番卫,建文中革卫而设守御千户所于庄浪,至是守臣请复,上曰镇番地接胡虏,守御不可废,命兵部亟复之,选边将一人率庄浪军士戍守” (239)

《古今图书集成·舆地汇编》镇边条言“三十四年废”,但庄浪卫条记“三十一年废为庄浪守御千户” (240),两者互为矛盾。该书又记镇边卫“永乐元年改置镇边千户所,属永昌卫,后复置镇边卫”,与《太宗实录》永乐元年重建卫的记载不符,今从《太宗实录》。

永乐元年六月重置镇番卫后一直没有变化,清朝改称镇边卫,雍正三年改为镇番县。

6.镇夷守御千户所

嘉靖《陕西通志》卷9建置沿革条载“洪武二十九年都指挥马溥始于黑河之北筑堡为西北哨马营。三十年就马营展筑,开设镇夷守御千户所,三十三年革。永乐改元总兵官都督宋晟奏复置本所守御……后为黑河冲决,天顺八年(1464)镇守太监蒙泰建议移城今治”,《明史》卷42《地理志三》、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所载与之同,并言明是永乐元年重设,《太祖实录》这一年八月亦载“复……镇夷千户所” (241)

天顺八年前所治“在(高台)县西北” (242),后迁之地按《大清一统志》卷212“雍正二年裁所并入髙台县,今为镇夷营也”,即今甘肃高台县正义峡。清朝时所又称“镇彝所”。

7.古浪守御千户所

设于正统三年六月,《英宗实录》此月载“设古浪守御千户所,从镇守陕西右佥都御史罗亨信奏请也” (243),嘉靖《陕西通志》卷9建置沿革条亦言“正统三年巡抚都御史罗亨信奏设古浪守御千户所……隶陕西(行)都司”。

所原治旧城,在今甘肃古浪县治南。成化年间徐延章奏请移治,“甘肃古浪守御千户所城俱在半山中,城垣低薄,不时坍塌,且山水险恶,难为保障,宜移于东北平垣之地,仍将旧城作古浪关” (244),移所于今古浪县治。

雍正三年改为古浪县。

8.高台守御千户所

该卫置于景泰七年,嘉靖《陕西通志》卷9建置沿革条载“正统中张掖人刘宽建言于镇城西一百六十里设所,景泰七年始设守御千户所,辖十百户所,隶陕西行都司” (245),顺治《甘镇志》、《明史》卷42《地理志三》所记设所时间与之相同。《边政考》亦作“国朝景泰开设守御千户所”。

天顺《大明一统志》未载此所,盖因该书沿革部分多抄袭《寰宇通志》,后者始编于景泰五年,七年书成进上,没有录此所。

按《大清一统志》卷212雍正三年以所为高台县,即今甘肃高台县。

9.碾伯守御千户所

《明史》卷42《地理志三》载“本碾北地。洪武十一年三月置庄浪分卫。七月改置碾北卫,后废,而徙西宁右卫千户所于此,成化中更名”,首先这里所说的应是西宁卫,因为没有设过西宁右卫。嘉靖《陕西通志》卷9言“于碾伯设右所”,《边政考·西宁卷之四》亦载此。按上文所引《碾伯所志》,右所当是在洪武十九年碾伯卫被废之后迁于碾伯的,成化中升为守御千户所。治在今青海乐都。

嘉靖《陕西通志》卷9、嘉靖《雍大记》卷1、万历《明会典》卷124、顺治《肃镇志》卷1言及陕西行都司下守御千户所时都是只书镇夷、古浪、高台三所,而不录碾伯所;弘治中杨一清曾奏言“陕西行都司所属甘州一十五卫所”中亦无此所 (246)。所以该所应不是直隶于行都司的守御千户所,而是隶于西宁卫,为二级所。

陕西行都司下曾有肃府诸护卫。

甘州中护卫、甘州左护卫、甘州右护卫

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楧洪武十一年封汉王,二十四年四月,“命汉、卫、谷、庆、宁、岷六王往临清训练军士,各置护卫,汉王甘州中护卫……” (247)这是中护卫设置之始,但此时还未治甘州,而是与汉王一起在临清。

洪武二十五三月,改“汉王楧为肃王” (248)。二十六年正月,“诏肃王楧……之国……至是,甘肃以陕西各卫调戍士马未集,命肃王且驻平凉” (249),这样中护卫也就暂治平凉。当年七月“置甘州左护卫指挥使司。……调府军前卫将士之有罪者隶甘州左护卫” (250)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肃王楧始就国甘肃” (251),中护卫亦迁甘肃。

按《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六年七月载“置宁夏卫,调甘州左护卫将士守之。初发府军前卫将士之有罪者隶甘州左护卫,既而以负罪者不可为亲王扈从,遂徙之宁夏置卫,调集兵马为护卫” (252),可见左护卫二十六年设立之后立即被废,但又置一护卫,应即右护卫。从此至宣德七年,肃府一直只有中、右二护卫,所以万历《甘镇志》沿革条即言“二十八年封肃王,建府于此,设右、中二护卫”,忽略了存在时间极短的左护卫。

洪武三十一年三月,“肃王自甘肃移兰州(253),中、右二护卫随之移治。

宣德七年七月,“肃王瞻焰奏甘州中、右二护卫皆闲逸无差遣,欲止留一卫,请以一卫归朝廷助备边。上得奏复书曰:护卫以卫王国,王国以藩屏朝廷,今叔以国中无事而为朝廷虑边,足见至亲体国之笃。特遣都督佥事王彧、副都御史贾谅赍书以复,听简留一卫所,归朝廷者令挈家属赴甘州补前、后二卫守备之数” (254),右护卫被废,所以嘉靖《陕西通志》记录的只有中护卫 (255)

正德《明会典》卷108言洪武二十六年陕西都司卫所时,把甘州中护卫归入其下,由此可知洪武二十八年六月中护卫迁往甘肃之前,属陕西都司。迁甘肃后,三护卫皆属行都司。洪武三十一年肃府迁兰州后,中、右二护卫又改隶陕西都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