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建置过程
根据洪武十三年正月《罢中书省及都府诏》及正德《明会典》卷108、《明史》卷90《兵志二》所载洪武二十六年左右都司卫所的情况,洪武年间后军都督府治在南京,直接归其管辖的为南京的鹰阳卫等在京军卫,并无在外直隶卫所。
朱棣夺得皇位之初,改其统治最为稳固的北平为北京,为了增强对内及对外的军事控制,永乐元年二月庚戌,朱棣“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革北平布政司、按察司及北平都司等衙门” (342),北京及附近地区的卫所改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永乐十八年“除行在字,在应天者加南京字” (343),称后军都督府。洪熙元年(1425)三月“戊戌,将还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宣德三年(1428)八月“辛卯,罢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 (344),其后又有所变化,至正统六年(1441)“复除行在字” (345)。不管名称如何变化,从永乐元年二月起,北京周围的卫所一直隶于后军都督府。明代史书直接将此时北京的留守行后军都督府称为后军都督府。
关于北京后军都督府在外隶属卫所最早的记载是永乐元年二月,根据《太宗实录》的记载,当月有61卫、3守御千户所改隶于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以燕山左,燕山右,燕山前,大兴左,济州,济阳,真定,遵化,通州,蓟州,密云中,密云后,永平,山海,万全左,万全右,宣府前,怀安,开平,开平中,兴州左屯,兴州右屯,兴州中屯,兴州前屯,兴州后屯,隆庆,东胜左,东胜右,镇朔,涿鹿,定边,玉林,云川,高山,义勇左、右、中、前、后,神武左、右、中、前、后,武成左、右、中、前、后,忠义左、右、中、前、后,武功中,虏龙,镇虏,武清,抚宁,天津右,宁山六十一卫,梁城、兴和、常山三守御千户所俱隶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346)。其中,燕山左,燕山右,燕山前,大兴左,济州,济阳,义勇左、右、中、前、后,神武左、前、后,武成左、右、中、前、后,忠义左、右、前、后,武功中等卫治所在北京,为在京军卫;卢龙、抚宁、武清、天津右、宁山、涿鹿6卫此时还未设置,是后人在编写《太宗实录》时误记;《明实录》其他部分及明代其他史书除记载永乐三年设立的常山群牧千户所外,并无关于常山千户所的记载,应是错记;其余31卫所和该条记载遗漏的沈阳中屯卫、大同中屯卫、宣府左卫、宣府右卫、隆庆左卫、隆庆右卫、定州卫共38卫 (347),怀来、兴和、梁城3守御千户所散布在北京周边地区,环卫京师,是永乐初年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永乐元年前后,居庸关外的高山、玉林、镇虏、云川、万全、宣府等卫都曾一度被迁到关内,朱棣把这些原本属于山西行都司、护卫北边的诸多卫所调到京畿,以加强对北京的护卫。但是一旦政权稳固之后,这些卫所又被调回宣大一带,防御蒙古各部。
根据永乐元年以后后军都督府在外卫所和大宁都司的卫所驻地来看,二者的辖地在北京周围地区是交叉在一起的。大宁都司除了驻守保定府之外,营州五屯卫、宽河守御千户所都驻扎在北京周围顺天府境内,宽河所甚至与直隶于后军都督府的遵化卫、忠义中卫、东胜右卫同治于遵化城中。除大宁都司管辖地之外,当时北直隶的大部分区域和居庸关以西直至怀安的卫所尽归后军都督府直接管辖。这种军事上的交叉管理是比较少见的现象,应与永乐初年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关。当时大宁都司刚刚从塞外撤回,诸多的军兵一时无法安排,而北京周围又需要牢固的军备,所以营州诸卫、宽河所便被安置在京师附近,大宁中卫、前卫等军卫则安置在北京城中,成为后军都督府在京卫所。
永乐至宣德五年六月间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的辖区一直是跨越居庸关东西的,最西到怀安卫,与山西行都司相邻,最北是塞外的开平卫,东到山海卫长城一线。
永乐中北直隶的防守一直处于不断加强中,增设了许多卫所,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天津3卫,这3卫有拱卫河口、保障漕运的功用。对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辖区影响较大的是德州卫、德州左卫、乐安所、蔚州卫、广昌所、宁山卫、平定州所的归属。德州2卫及乐安所改为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以后,山东东北部一带在军事上不再统属于山东都司,而在行政管理上仍属山东布政司;原隶于山西行都司的蔚州卫、广昌所的归属,使得大宁都司西部在军事上被直隶于后军都督府的卫所包裹;原本隶于山西都司的平定州守御千户所的归属,使得直隶于后军都督府的卫所与山西都司犬牙交错;原隶于河南都司的宁山卫归属后府,成为一块军事飞地,嵌在山西、河南二都司之间;蔚州卫、广昌所、平定州所使得后军都督府直接辖区跨越了太行山东西,更有利于拱卫北京。诸多新设与改归的卫所使得永乐后期后军都督府直接辖区达到最大,卫所数目也达到了顶峰。永乐十八年至二十二年,有56卫、6守御千户所共62卫所为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是明代任何都司都无法比拟的(见下图)。
永乐十八年(1420)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统辖结构图(www.daowen.com)
但大量卫所迁至北直隶只是永乐时为巩固政权的权宜之计 (348),如此之多的军士与家属聚集在北直隶,既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又使宣大一带“边城空旷,守兵不足” (349),永乐年间便有万全左卫、万全右卫2卫相继回到它们在居庸关以西的原驻地戍守,但是永乐间迁回的卫所数是极少的。洪熙元年至宣德五年间大批的卫所才被迁回。
洪熙元年十一月,高山、玉林、镇虏、云川4卫迁回山西,改隶山西行都司。宣德元年为了“边备严固” (350),宣府左、右2卫迁回宣府。宣德二三年间,宣府一带诸卫增添兵马、筑城修桥、建造神坛,防守设施日益完备。
早在洪熙元年七月,薛禄就已提出移开平卫于独石 (351)。至宣德五年六月开平卫南移至独石堡守备。但是同月设置万全都司,居庸关外的14卫、2所,即万全左卫、万全右卫、宣府前卫、宣府左卫、宣府右卫、怀安卫、开平卫、保安卫、保安右卫、蔚州卫、永宁卫、怀来卫、隆庆左卫、隆庆右卫、兴和守御千户所、美峪守御千户所全部改归万全都司,宣德六年二月广昌守御千户所也改归其下。万全都司的设置使得北部边防布局更为合理,与山西行都司、大宁都司、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构成了北方完整的防御体系。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数目和辖区的最大变化即发生在宣德五年万全都司设置之时。
宣德六年之后,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除少数调整和新设外,辖区再未有过大规模的变化。当年,与迁到真定的神武右卫一起由京师调到定州的神武前卫被废除,此后直到明末新添设者均为守御千户所,倒马、白羊口、渤海、镇边城、常峪(即立即废)、潮河川6所均是为了内外长城的防守而设,沧州所则是为地方治安而设。隆庆初,隆庆卫为避讳改为延庆卫。
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是北京的重要屏蔽,万历时仍领卫39、守御千户所9 (352),占后军都督府所领全部卫所总数(包括各都司、行都司统辖的卫所)的三分之一以上。其统辖结构如下图所示。
万历年间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统辖结构图
万历《明会典》卷124及《明史》卷90《兵志二》都把宽河守御千户所归入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卫所,《明史》卷90《兵志二》对明代后期卫所的记载来自万历《明会典》卷124,而正德《明会典》卷108、《明史》卷40《地理志一》、《清通典》都提到宽河所属大宁都司。因宽河所与直隶于后军都督府的遵化卫、忠义中卫、东胜右军同治遵化,使得万历《明会典》误记宽河所入后军都督府在外卫所之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