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宁都司(北平行都司)卫所沿革考述

大宁都司(北平行都司)卫所沿革考述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西至开平卫界,东至辽东都司,南至长城,仅此一卫。《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30在北平行都司条下则只提到大宁卫。也有以大宁卫代称都司的,这在《明实录》中有所反映。2.大宁左卫《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年九月“置大宁都司及大宁中、左、右三卫”,三卫与都司同时设置,并同治大宁城。卫与行都司同治大宁城。

大宁都司(北平行都司)卫所沿革考述

二、大宁都司(北平行都司)卫所沿革考述

永乐内迁前,北平行都司前后共设立过21实土卫、2实土守御千户所、4王府护卫。

(一)都司初设时的卫所沿革

1.大宁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年八月“辛未,置大宁卫指挥使司,以将士有罪者往戍焉”,诸史对此记载无异。该卫是在都司建立之前成立的。此时,西至开平卫界,东至辽东都司,南至长城,仅此一卫。卫治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

明史》卷90《兵志二》、正德《明会典》卷108在列洪武后期北平行都司卫所时皆未提到大宁卫,《太祖实录》在言及都司设立时,只说“置……大宁左、中、右三卫” (198),亦未及该卫。因此,《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洪武)二十年八月置卫,九月分置左、右、中三卫”是合理的。

《太宗实录》载洪武三十五年“命兵部复设大宁、营州、兴州三卫,凡各卫官军先调辽东等处及在京并有坐事谪戍边者皆令复原卫屯田……” (199)明朝当在此时曾欲恢复大宁卫,但并未来得及实施,第二年行都司即迁移。

尽管该卫存在时间很短,由于其先于都司而设,且后来的大宁左、中、右、前、后5卫同治于大宁城,因此后世习惯于把大宁城称为大宁卫。《明史》卷43《地理志四》南昌条提到“永乐初,宁王府自大宁卫迁此”,朱权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大宁时,大宁卫已不存在。《太祖实录》在行都司建立后仍有几处提到“大宁卫”,笔者认为这是指大宁的其他卫,如洪武二十三年正月“赐大宁卫指挥使沙不丁……俱自滦河来归,故有是赐” (200),按沙不丁二十一年七月被授为大宁后卫指挥佥事,领其蒙古降部,在此之间并无升他为“大宁卫指挥使”的记载,此处应为后卫。《清朝文献通考》卷230在北平行都司条下则只提到大宁卫。也有以大宁卫代称都司的,这在《明实录》中有所反映。清《直隶疆域屯防备详考》卷2载“永乐元年……以大宁卫侨治保定府”,即指都司内徙。

2.大宁左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年九月“置大宁都司及大宁中、左、右三卫”,三卫与都司同时设置,并同治大宁城。

正德《明会典》载“卫后改为营州左护卫” (201),《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八年四月北平行都司调“大宁左、右二卫为宁王营州左、右二护卫” (202),则该卫于此年改为宁王王府护卫。

3.大宁右卫

其设置变迁基本同大宁左卫,与左卫同时改为宁王王府护卫。

4.大宁中卫

其设置与大宁左卫同。《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永乐元年二月……又徙中、前二卫于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大宁中卫遂改为后军都督府在京军卫 (203),不再隶于大宁都司。

5.会州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年九月置大宁都司时“会州、木榆、新城等卫俱隶之”,则会州卫至迟在二十年九月已成立,《明史》便把此作为卫的设置时间。会州在今河北平泉县南。

《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该卫“永乐元年废”,实际上永乐元年行都司内迁,卫也随之移至北京,改为后军都督府在京军卫,不再隶于大宁都司。

6.新城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年九月置都司,“会州、木榆、新城等卫俱隶之”。新城即当时所筑大宁新城。《明史》卷40《地理志一》记新城距行都司六十里,《大清一统志》卷28大宁故城条言“在平泉州东北一百八十里”,新城“在平泉州北一百里”,则卫位于大宁都司治西南,约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老哈河西岸。又据《明史》载新城卫“永乐元年废”,盖卫将士随成祖南下,于永乐元年正式废弃。

7.木榆卫

洪武二十年九月前设立。《清朝续通典》、《清朝续文献通考》记载的卫名与《明实录》同,俱作“木榆”。《明史》作“榆木”。其治无考。

(二)洪武二十一年至建文元年设立的卫所沿革

1.大宁前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一年七月“庚寅,以故元将阿速为大宁前卫指挥佥事……仍领所部”,当于此时设卫以安抚蒙古降人。卫与行都司同治大宁城。

《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永乐元年二月……又徙中、前二卫于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该卫改为后军都督府在京军卫。

2.大宁后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一年七月“庚寅,以故元将……沙不丁为大宁后卫指挥佥事,仍领所部”,所以该卫与前卫同时建立,与行都司同治。

《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此卫与左卫、右卫皆改置为宁王护卫。查《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在宁王未就国前去临清练兵时已提到置“宁王营州中护卫” (204),二十六年宁王就国,此后当用后卫代替或充入原来的营州中护卫。

3.营州后屯卫

该卫是营州5屯卫中设立最早的一卫。《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营州后屯卫” (205),《明史》卷40《地理志一》、《清朝续文献通考》对此记载与之相同。史籍对其治记载不明,按营州即今辽宁朝阳,唐时为营州,元为兴中州州城,后屯卫先于其他4卫而设,疑即治兴中州城,乾隆热河志》卷63便提到了这一点。

永乐元年行都司内徙,《太宗实录》载当年三月“调……后屯卫于三河,设左、右、中、前、后五所,仍隶大宁都司”。明代三河县即今河北三河市。

4.营州左屯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壬辰,置营州……左屯卫于塔山北”,与前、中、右3屯卫同时设置,《明史》卷40《地理志一》对设卫年代的记载与之相同。治在今辽宁建平县北,位于大宁东南。

《太宗实录》载永乐元年三月“调营州左屯卫于顺义……仍隶大宁都司”,治即今北京市顺义区。

5.营州中屯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壬辰,置营州……中屯卫于山县”,与前、中、右3屯卫同时设置。元末塞外并无“山县”,只有龙山县。《明史》即载其治为元龙山县,该县属大宁路,位于大宁城东南,在今辽宁喀喇左翼县南公营子村。

《太祖实录》载永乐元年三月壬午“调营州中屯卫于平峪……仍隶大宁都司”。《明史》卷40《地理志一》对卫的设置、变迁记载与之相同。平峪应为平谷,在北平东北平谷县。《读史方舆纪要》卷11作“在平谷县治东,永乐二年移治于此”,二年应为元年。

6.营州前屯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壬辰,置营州前屯卫于兴州”,与前、中、右3屯卫同时设置。《明实录》载永乐元年三月“调……前屯卫于香河……仍隶大宁都司”,与《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相同。

《明史》卷40《地理志一》解释“兴州”为元上都路之兴州(即兴州5屯卫设立之地),按营州指今辽宁朝阳,唐时为营州,元至元七年(1270)后为兴中州,属大宁路,洪武五年废,营州前屯卫应治在此州,《明实录》漏掉“中”字。《清朝续文献通考》亦作上都路之兴州,实误。乾隆《大清一统志》卷28兴中故城条言“明初改置五卫(指营州5屯卫)”,乾隆《热河志》卷63也认为其治应在兴中州。

卫后徙治香河县。《天下郡国利病书》卷3载“营州前屯卫永乐初开屯”,指其永乐初迁于香河县。

7.营州右屯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营州……右屯卫于建州”,元建州属大宁路,洪武中废,即今辽宁朝阳市西南喀喇城。(www.daowen.com)

《太宗实录》载永乐元年三月“调营州右屯卫于蓟州”,仍隶大宁都司,《明史》卷40《地理志一》所载与之相同。《太宗实录》在永乐元年十二月还提到“复营州右屯卫” (206),应是设卫有一过程,该卫至此才完全设置。

《读史方舆纪要》记为“在(蓟)州治北,本在大宁卫境,永乐二年移建成于此”,二年应为元年。

根据乾隆《热河志》“承德府属建置沿革表”,营州诸卫辖境相当于清建昌县、朝阳县地。

8.兴州前屯卫

《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兴州左、右、中、前、后5屯卫“洪武中置”,正德《明会典》、《明史》卷90《兵志二》在洪武二十六年初定天下卫所中皆未提到此5屯卫,所以具体设置时间不详。据《太祖实录》二十六年三月“庚戌,以施昇为兴州左屯卫指挥佥事……” (207)可知该5卫的设立不迟于洪武二十六年。原治上都路兴州,《大清一统志》卷28兴州故城条言“在滦平县西南”,即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附近。《读史方舆纪要》卷18兴州卫条言“(洪武)四年州废。改立左右中前后五卫。永乐初移入内地”,5卫即指此5屯卫。

《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卫“永乐元年徙治丰润县,直隶五军都督府”,《太宗实录》卷17永乐元年二月亦载改兴州5屯卫隶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当是此时随大批卫所内迁至京畿,不再属大宁都司。《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作永乐二年建,指公署建筑时间。

9.兴州后屯卫

设置情形与前屯卫相同。《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永乐元年二月徙治三河县,直隶后军都督府”,不再属大宁都司。

10.兴州中屯卫

设置情形与前屯卫相同。《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永乐元年二月徙治良乡县,直隶后军都督府”,不再属大宁都司。《大明一统志》作“永乐四年建”,《读史方舆纪要》言“永乐四年移至于此”,今从《明史》。

《寰宇通志》卷1言兴州中屯卫治“在良乡县东二里”,即今北京良乡城东。

11.兴州左屯卫

设置情形与前屯卫相同。《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永乐元年二月徙治玉田县,直隶后军都督府”,不再属大宁都司。《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俱作治“在玉田县东南百四十里”,《明史》卷40《地理志一》玉田条下亦称“东南有兴州左屯卫”,可见该卫不与县治同在一城,明代玉田县治即今河北玉田县,卫当在其东南。

12.兴州右屯卫

设置情形与前屯卫相同。《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永乐元年二月徙治迁安县,直隶后军都督府”,不再属大宁都司。《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永平府条下亦言其治在迁安县城。但其与《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康熙《永平卫志》俱把移建时间定为永乐三年,今从《明史》。

根据乾隆《热河志》“承德府属建置沿革表”,兴州诸卫辖境相当于清承德府本境、滦平县、丰宁县大部分(西北境为开平卫地)。

13.富峪卫

《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该卫“本富峪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置,二十四年改为卫,永乐元年二月徙置京师,直隶后军都督府,路行都司一百二十里”。《太祖实录》二十四年三月亦载“置富峪卫及左、右千户所” (208)。其治原“在平泉州北” (209),约在今河北平泉县境,永乐元年迁北京城,改为后军都督府在京军卫。

14.全宁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二年四月“诏置全宁卫,遣使赍印,往命捏怯来为指挥使,失烈门以下俱授以武职有差”,《明史》卷40《地理志一》所载设卫时间与之相同。《国榷》误写为“置大宁卫” (210)。卫治于元全宁路,约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境 (211)。辖境只包括元全宁路潢河以南地,南与大宁卫相连,西与开平诸卫相接,到达了清口北三厅东北境 (212)。《明史》卷40《地理志一》记卫“永乐元年废”,行都司内迁时废。

15.富峪守御千户所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二年二月“置北平富峪、宽河二千户所”,与《明史》卷40《地理志一》所载相同。二十四年三月改为富峪卫。

16.宽河守御千户所

与富峪千户所同时设置。治本“在平泉州南一百十里,喜峰口外。明初筑,置卫。永乐初废,今其故城周四里,四门,无楼橹,土人称之为宽城” (213),即今河北宽城县。《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永乐元年二月徙治遵化县”,并载其初改时仍属大宁都司,《寰宇通志》卷1、《大明一统志》记载同,正德《明会典》大宁都司条下有该所。

万历《明会典》、《明史》卷90《兵志二》载宽河所位于后军都督府在外卫所条下,与《明史》卷40《地理志一》、正德《明会典》等的记载不同,疑前者错记。

17.营州左护卫

为宁王王府护卫之一。《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八年四月北平行都司调“大宁左、右二卫为宁王营州左、右二护卫” (214),宁王府位于大宁,则护卫也应治于此。靖难时,该卫随宁王内迁,永乐元年二月“营州左护卫为隆庆左卫,右护卫为隆庆右卫,中护卫宽河卫” (215),不再属于大宁都司。

18.营州右护卫

设置变迁见营州左护卫。

19.营州中护卫

为宁王王府护卫之一。《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戊戌,命汉、卫、谷、宁、岷六王往临清训练军士,各置护卫……宁王营州中护卫……”此时护卫并不驻大宁,二十六年宁王就国,后改大宁后卫为中护卫。永乐元年二月改为宽河卫(见营州左护卫),不再属于大宁都司。

20.兴州中护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戊戌,命汉、卫、谷、宁、岷六王往临清训练军士,各置护卫……谷王兴州中护卫” (216),万历《明会典》卷124、《明史》卷90《兵志二》都认为其属于北平行都司。治在元兴州。洪武二十八年四月“改兴州中护卫为宣府中护卫” (217),不再隶于北平行都司。

(三)内迁后皆无实土的新附各卫所设置情况

1.保定左、右、中、前、后5卫

《太宗实录》载永乐元年三月置此5卫。治于保定府。但是《太宗实录》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已提到保定左、中、前3卫,其中变化情况不明。

2.茂山卫

弘治《易州志》载该卫景泰三年自保定府移建,治在易州州治东南。《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记该卫为景泰元年移建,今从弘治《易州志》。

3.紫荆关千户所

洪武六年四月,根据镇守北平的华云龙建议,在此设立了守御千户所 (218),《明史》卷40《地理志一》也记“(易州)西有紫荆关,洪武中置千户所于此”。紫荆关在正统十四年(1449)被也先突破,所废,景泰元年五年重新设置,这一月“设紫荆关、倒马关、白羊口三守御千户所……俱从内官武艮言也” (219)。治在今河北易县紫荆关。

《大明一统志》卷2《公署中》记为“守御紫荆关中千户所”,根据《西关志·紫荆》卷1沿革条,“景泰二年复增城池,调保定左卫中千户所官军守御本关”,可见所在景泰以后由保定左卫中所改设。

所原应隶燕山都卫,洪武八年隶北平都司,《太祖实录》卷17所记永乐元年改归行后军都督府的卫所中并无该所,可见此时隶于内迁的大宁都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