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宁都司卫所基本设置与层级关系

大宁都司卫所基本设置与层级关系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宁都司徙治之前,由于其辖地原有的府州县尽废,所设卫所俱为实土。此年,大宁都司更名为北平行都司。至建文元年,北平行都司共有17卫、1守御千户所、3护卫。五个月后,北平行都司及卫所正式内迁。只有营州5屯卫、宽河所内迁后仍属大宁都司,但全部变为无实土卫所。

大宁都司卫所基本设置与层级关系

一、大宁都司(北平行都司)卫所的基本设置情况及层级关系

大宁都司建立于洪武二十年(1387)。《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年九月“置大宁都指挥使司及大宁中、左、右三卫,会州、木榆、新城等卫悉隶入……调各卫兵二万一千七百八十余人守其城”,都司治于大宁,为元大宁路治所在,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西大明城。于洪武二十一年九月又“置北平行都司于大宁” (171),当是第二年即改名为北平行都司,与北平都司相呼应。

《太宗实录》永乐元年(1403)三月记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内迁至保定,并改“行都指挥使司为大宁都指挥使司”。《读史方舆纪要》将徙治时间作建文三年(1401) (172),与《明实录》、《明史》诸书异。考《明史稿·兵三》载,建文元年七月,靖难役起,九月,朱棣以计入大宁城,拨大宁之众俱南下,大宁徒有空城而已。至建文三年,朱棣所占城邑,兵去旋为南京所有,仅据北平、保定、永平三府,当于这时以大宁都司军据守保定,而至永乐元年正式放弃塞外大宁地。故顾氏以建文三年徙治,似更切近实际。《寰宇通志》卷2保定府大宁都司条下记为“(洪武)三十四年(即建文三年)始迁于此”,与顾氏所断相同。《万历会计录》所载大宁都司内迁时间为“永乐二年” (173),实误。

都司内迁前属后军都督府,永乐元年属北平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五月朱棣听闻大宁都卫官军多逃,就已敕北平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查问 (174)。永乐十八年,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又改为后军都督府,所以史籍中俱称其隶于“后军都督府”,忽略了这一变化情况。

大宁都司辖境在元末时为中书省大宁路全部、全宁路南部、辽阳行省宁昌路西部、上都路东部兴州、松州一带。经过战争,这一带人烟稀少,洪武二十年都司建立时这里已无府州县。在大宁都司徙治之前,由于其辖地原有的府州县尽废,所设卫所俱为实土。以下即分析内迁前的卫所设置情况。

在都司建立之前,其地已设置了一个卫,即大宁卫,治于元大宁城。洪武二十年正月,冯胜率兵出征纳哈出,三月“(出)松亭关,城大宁、宽河、会州、富峪” (175),四月纳哈出降,五月命其本官将士“各照原地方居住,顺水草以便牧放,择膏腴之地以便屯种,如北平潮河川。大宁、全宁、口南、口北旧居之人立成卫分,与汉军杂处” (176)八月,朱元璋又命其在辽阳、海州、盖州、复州、金州、崖头、大宁一带居住 (177),为了加强对其控制,设置了大宁卫,“以将士有罪者往戍焉” (178)。九月都司成立时,该卫分立为大宁左、中、右3卫。所以在始立之时,大宁都司共有6卫,即大宁左、中、右3卫,会州卫,木榆卫,新城卫。其西为北平都司开平卫、宜兴守御千户所辖地,东与辽东都司相连,南隔长城与北平都司密云诸卫相援,北部潢河以北为蒙古部落居地。一直到建文元年,其辖区无大的变化。

洪武二十一年七月,又设大宁前卫、大宁后卫,俱以故元降将为指挥佥事,“仍领所部” (179);同时,修筑了自山海关通往大宁的驿站。此年,大宁都司更名为北平行都司。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故元国公老撒率其部属入朝,“言知院捏怯来等愿于大宁等处居住屯种” (180),朝廷让其所部将校于全宁、应昌随便居住。大量的蒙古人入居,迫使明政府在此设立更多卫所,以增强京师防卫,二月在行都司南部设置了富峪、宽河2守御千户所。同年四月将来降的蒙古人编立为全宁卫。二十四年富峪千户所改为富峪卫。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明太祖封子朱权为宁王,设立了营州中护卫,作为宁王的王府护卫,但此时宁王还未就国。到二十六年,宁王就国,改大宁后卫为营州中护卫。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又封子朱橞为谷王,设立兴州中护卫。

此外,为了增加东部防守,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又设立了营州后屯卫。

《太祖实录》载二十五年十月“北平行都司奏大宁左等七卫及宽河千户所今岁屯种所收谷麦凡八十四万五百七十余石” (181),按此时共有11卫、1所(不包括王府护卫),大宁前、后,全宁3卫为安置蒙古降人所设,营州后屯卫八月才设,本年无屯田收入,则其余卫、所为大宁左、中、右卫,会州卫,新城卫,木榆卫,富峪卫,宽河千户所,与所载7卫、1所相合。

洪武二十六年又增加了营州左、右、中、前4屯卫。在南部也设置了兴州左、右、中、前、后5屯卫,但具体年代史载不详,据《太祖实录》二十六年三月“庚戌,以施昇为兴州左屯卫指挥佥事……” (182)可知该5卫的设立时间不迟于洪武二十六年。

洪武二十八年,“调大宁左、右二卫为宁王营州左、右二护卫”,同时“改兴州中护卫为宣府中护卫” (183),不再隶于北平行都司。

至建文元年,北平行都司共有17卫、1守御千户所、3护卫。

建文元年,靖难兵变,朱棣以“大宁军马牵制吾后” (184),首攻大宁。攻下大宁城之后,“拨大宁之众及宁王权皆回北平”,大宁徒有空城,这是行都司内迁之肇始。(www.daowen.com)

建文年间,诸卫所军兵随燕王作战,驻扎之地不定,处于混乱时期。但是北防的重要性并未因之减弱,在夺取政权之后,朱棣曾力图恢复原大宁一带的卫所建置,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十月“命兵部复设大宁、营州、兴州3卫,凡各卫官军先调辽东等处及在京并有坐事谪戍边者皆令复原卫屯田” (185),实际上此令并未得到实施。五个月后,北平行都司及卫所正式内迁。

靖难之役中,行都司部分卫所曾与保定原有诸卫守御重镇保定,洪武三十五年朱棣曾“升北平行都司都指挥佥事张忠为都指挥使,营州中护卫指挥使朱珤为都指挥佥事,旆其守城功也,保定左卫指挥使王刚、保定中卫指挥使潘礼、保定前卫指挥使尹整俱为北平行都司指挥佥事,初刚等守行都司,与敌相距四十余日,卒完其城” (186)。至永乐元年,正式放弃塞外之地,置行都司于保定,并将其名回改为“大宁都司”。

内迁后,大宁都司原辖卫所或迁或废。其中全宁卫、木榆卫、新城卫3卫被废,营州左、右2护卫改为隆庆左、右卫,中护卫改为宽河卫,与兴州5屯卫、大宁前卫、大宁中卫、会州卫、富峪卫俱内迁至京畿附近,不再隶于大宁。只有营州5屯卫、宽河所内迁后仍属大宁都司,但全部变为无实土卫所。永乐元年三月又增保定左、右、中、前、后5卫,“设保定左、右、中、前、后五卫,俱隶大宁都司,调营州左屯卫于顺义,右屯卫于苏州,中屯卫于平峪,前屯卫于香河,后屯卫于三河。卫设左、右、中、前、后五所,仍隶大宁都司” (187)。洪武六年所设的紫荆关守御千户所亦归其统辖。内迁初,都司共有10卫、2所。景泰三年(1452)又置茂山卫,所以景泰以后大宁都司共有11卫、2所。

清朝文献通考》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时期》北平行都司图把开平卫,开平左、右、中、前、后5屯卫,兴和千户所,宜兴千户所俱归入北平行都司辖境内。开平卫设于洪武二年,在大宁都司成立前应有所归属,《明史》卷40《地理志一》开平卫条即言:“洪武二年为府,属北平行省,寻废府置卫,属北平都司。”若其后属于大宁都司,明代史书也应有所记载,因为该卫地位非常重要。宜兴卫、宜兴千户所成立亦很早。但实际上正德《明会典》在洪武年间“计定天下卫所” (188)中列北平、大宁2都司卫所时皆未提到宜兴卫、所,给人们留下了疑团。

今查明代基本史料,并无开平等卫所隶属于北平行都司或大宁都司的记载,从一些零星资料中所反映的情况分析,开平6卫,宜兴卫、所应属北平都司。上文所提到的洪武二十五年北平行都司屯田的7卫、1所,不包括设立很早的开平卫、宜兴所、兴和所。据《太祖实录》卷249洪武三十年正月载“先是上命中军都督同知盛熙调用山海卫五所官军往开平立卫,发北平都司属卫军士城之,至是讫工,复命熙分调北平等都司军马屯守……”又《北中三路志》记“洪武二年兵至开平……置开平卫指挥使司,三年取云州,诸县皆附,废诸县,隶北平都司” (189),说明洪武初年该卫属北平都司。洪武二十九年八月又“置开平左、右、前、后四屯卫指挥使司。初,诏立开平中屯卫,至是北平都指挥使司奏已立中屯卫于沙峪,今议立左屯卫于七合营,右屯卫于军台,前屯卫于偏岭,后屯卫于石塔,俱从之” (190),当年九月,户部尚书郁新言“近置开平卫军士粮饷皆仰给于北平” (191),可见开平诸卫的设立、屯守及日常军需与北平都司关系密切。此时大宁都司已成立多年,若开平隶属于它,则应从大宁调兵。《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十一年正月“上谕户部尚书郁新曰:‘大宁、开平二卫盐粮若储已多,则令商人输粟于东胜、西河以备军饷。’新言:‘大宁储粟六十二万余石,开平止二万五千八百石。……’上曰:‘大宁姑罢,若开平储至四十万,亦宜止之……’” (192)这段对话也说明了这一情况,当时大宁卫已不存在。又据周振鹤《明代卫所屯田的典型实例》 (193)一文所提到的广宁诸卫中原额粮食最多的是广宁左卫,为二万多石,以此为例,即使加上朝廷所输之粟,一卫要储六十二万石也是很难的,所以此处应指大宁诸卫,即行都司辖下所有卫分,开平则还包括诸屯卫。行都司诸卫与开平诸卫同提,可见二者并无隶属关系。

兴和所亦是如此,洪武三十年正月“庚辰,置兴和、怀来二守御千户所,调大兴左卫、永清右卫官军守之” (194),兴和所应与大兴左卫、永清右卫同属北平都司。

按《明史》卷40《地理志一》在提到北平都司时曾说“卫所有实土者附见,无实土者不载”,与此同时,开平及诸屯卫、兴和千户所、宜兴千户所条下均是“距都司××里”,而行都司条下其他卫所皆为“距行都司××里”(宽河所条下漏“行”字),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开平诸卫及二所是作为北平都司的实土卫所附在文后的。由上所述大致可以推定,在洪武时期,北平行都司西界在开平左屯卫、宜兴千户所辖地之东。明清两代一些文献之所以把北平行都司与开平6卫、宜兴所、兴和所混在一起,这6卫、2所与行都司同时内迁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它们处于同一地理形势之下,内迁后都造成极大影响,明中后期的文人在文章中经常把其放在一起大加感叹,久而久之,后人就误以为二者有隶属关系了。

嘉靖杨守谦《大宁考》 (195)甚至把卢龙卫、东胜卫亦归入大宁都司,卢龙卫永乐四年建,直隶后军都督府,东胜卫则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初改直隶后军都督府,可见时人对卫所隶属关系已不大清楚了。

《万历会计录》卷38载“永乐二年……徙大宁都司于保定府,领卫所十二”,其徙治年代误,但领有卫所数是正确的。

大宁都司西面的开平卫、宜兴卫设于洪武二年,东部在洪武四年已置定辽都卫,设置了一系列卫所,为什么元大宁路附近这一较狭长地带的卫所设立较迟呢?洪武初年,此地尽管已归明所有,并一度置过府州县,但是北退的元人及纳哈出等部仍不断骚扰。所以明曾在此驻扎大军,多变的环境尚不容许设立卫所。洪武二十年纳哈出降,一些故元官员、蒙古部落相继降附,战事大大减少,地面逐渐安宁,乃设都司及卫所进行常规防守与管理。

关于内迁的原因,在明代史籍中有朵颜、泰宁、福余三蒙古卫在靖难兵变时追随朱棣作战,立下功劳,成祖遂以北平行都司地与之的说法,这是不成立的。景泰年间,三卫乞居大宁废城,“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 (196),说明在此之前三卫虽已在大宁一带活动,但仍是非法的,明朝廷仍要他们回到潢河以北。内迁的主要因素在前文已提到过,是因为建文初朱棣起兵时,“兵克大宁,招诸部及护卫官校戍卒皆从,遂空其地” (197)。永乐初,战事停休,但是政权尚不稳固,主要威胁来自内部,成祖把政权中心放在起兵之地——北京,为了保证其安全,尤其是出于军事重镇保定的防守,便把都司迁到了保定。全部卫所皆处于北直隶境内,不再领有实土。且北平都司已于同年撤销,再称为北平行都司已不合适,所以改用洪武二十年的旧名——大宁都司。

因为两次更名,人们遂不分时代,将北平行都司与大宁都司混称,又因内迁前都司治大宁,亦有用“大宁卫”代替都司之称的(详见下文之大宁卫考)。

内迁前北平行都司在最盛时有17卫、1守御千户所、3护卫,明规定一卫5 600人、一所1 100人,明初卫所处于始建阶段,人员配置较严,大宁又在蒙古威胁之下,是拱卫北平的重地,其军士数目不应与规定之数相差太远,则大宁都司军士不少于10万人。由于明制卫所军士应携家属前往驻地,如一个核心家庭至少3口,则在内迁前都司下辖人口已达30万。作为实土机构,北平行都司及所属卫所不仅负责军事防守,还要管理这30多万人口及地方居民(包括汉人及蒙古内附人口),而成为特殊的地方行政组织。建文元年其统辖关系如下图所示。

建文元年(1399)大宁都司卫所统辖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