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同都卫及山西行都司沿革考述

大同都卫及山西行都司沿革考述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史》卷41山西行都司条载大同都卫治于白羊城,洪武二十五年以后行都司才迁往大同府。1.蔚州卫蔚州卫的归属经历了大同都卫、山西行都司—直隶后军都督府—万全都司三个阶段。此卫先隶大同都卫及山西行都司。大同都卫还曾拥有过2羁縻卫、6羁縻千户所。

大同都卫及山西行都司沿革考述

三、大同都卫、山西行都司及所辖卫所沿革考述

大同都卫、山西行都司是其所防卫地区的高层军事管理机构,又为边防重地,曾拥有大量卫所,情况复杂。

(一)大同都卫及其卫所沿革考述

大同都卫置于洪武四年正月。《太祖实录》此月丁未载“置大同卫都指挥使司” (32),但很多史书皆不云大同卫,实际上只有都卫才能与都指挥使司并称,一般的卫不能与都指挥使司并提。《明实录》其后亦多次提到“大同卫”,但其官员耿忠、曹兴等俱为都指挥使,故四年所置实为大同都卫,而非大同卫。《明史》卷41载四年置“大同都卫” (33),是正确的。

《太祖实录》载洪武八年十月“癸丑,以在外各处所设都卫并改为都指挥使司。……太原都卫为山西都指挥使司……大同都卫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 (34),《国榷》、《明史》亦作此载。

《明史》卷41山西行都司条载大同都卫治于白羊城,洪武二十五年以后行都司才迁往大同府。成化《山西通志》白羊城条言,“府城西一百四十里,即大同卫旧城” (35),也说明了这一点。按正德《大同府志》卷3公署条载,大同左卫、云川卫“俱大同城西白羊城”,2卫治在今山西左云县城,可见白羊城在今左云县附近。

大同都卫除羁縻卫所外,曾拥有6卫,逐个考述如下。

1.蔚州卫

蔚州卫的归属经历了大同都卫、山西行都司—直隶后军都督府—万全都司三个阶段。

《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年春正月“置蔚州卫指挥使司” (36)。《读史方舆纪要》卷44载卫置于“洪武七年”,实误,《大清一统志》沿袭了这种说法。光绪《蔚州志》金石志下所引《明重修蔚州城楼记》言“甲寅始设卫所”,甲寅即为洪武七年。乾隆《蔚县志》艺文志中所录明代《创建鼓楼记》载“洪武七年正月,怀远将军周公房掌蔚州卫” (37)。查成化《山西通志》卷3城池条亦言,“蔚州城……七年设卫”。诸条皆与城池修建有关。按《宣大山西三镇总图说》卷2《大同镇图说》,该城“砖包于洪武七年”,这一年,周房开始修建城池,卫治亦迁于城内,所以诸书将此作为卫设立的时间,引起人们的误解。这种以城当卫的说法,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蔚州卫的重要性。

此卫先隶大同都卫及山西行都司。

《太宗实录》载永乐六年十月“戊子,改蔚州、德州二卫及乐安守御千户所俱隶后军都督府” (38),从此该卫不再归山西行都司。对永乐六年改隶的情况除《明实录》、《明史》有记载外,各史书多不言。

成化《山西通志》载卫“永乐七年改隶万全都司” (39),但此时万全都司尚未设立,是将改归后军都督府误为归万全都司,且时间上也有误差。实际上该卫由直隶后军都督府改归万全都司是在宣德五年,《读史方舆纪要》卷44载该卫“宣德五年改隶万全都司”是正确的。

虽然蔚州卫屡次改属,但是其治所在明代蔚州,洪武四年三月后在行政区划上一直属于大同府,即今河北蔚县。

该卫介于大同、宣府之间,南有紫荆、倒马,“山川险固,关隘深严,控燕晋之要冲” (40)

2.大同左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年春正月“置大同左、右二卫” (41),二十五年九月“改大同左卫为大同中护卫,以代王分封其地故也” (42)。初该卫和大同都卫一起治于白羊城,洪武二十五年后迁往大同城。

《明史》卷41《地理志二》言该卫置于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查《明实录》这一年本是准备在大同城立5卫,实际上次年二月只立了大同后卫1卫。

永乐元年九月“丁亥,设大同左、右二卫” (43),重置该卫,治大同城。

《太宗实录》永乐七年四月载“敕镇守大同江阴候吴高曰:‘……所奏欲徙前大同左、右二护卫于定边、镇朔备御,可即行之’”,又载五月“改大同左、右二护卫为大同左、右二卫”,所以在永乐元年至七年间,大同左卫应有所变化,但是史书缺乏记载。按代王于永乐元年复旧封,重设护卫,应是又将新置的大同左、右2卫改为护卫。永乐七年,新设的大同左卫治原镇朔卫城,即今山西左云县治。成化《山西通志》把这作为建卫时间。

3.大同右卫

该卫建置时间、地点与大同左卫同。《明史》卷41《地理志》言“三十五年罢”,永乐元年九月重新设卫。同左卫一样,永乐初改为代府护卫。永乐七年五月改大同右护卫为大同右卫。这以后卫治原定边卫城,即今山西右玉城镇,在右玉县北部,外临长城

4.大同前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七年二月“置大同前卫” (44),所载与《明史》卷41《地理志》同。该卫治所变化同大同左卫。

嘉靖二年(1523)九月前下辖左、右、中、前、后5所,此时又“于高山设中右所,隶大同前卫” (45),所以这以后该卫辖6所。高山即今山西大同市西高山站。

5.朔州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年八月“丙寅,置朔州卫” (46),万全《山西通志》卷24武备条也载“洪武三年,指挥郑遇春开朔州卫”。

6.东胜卫

《明史》卷41《地理志二》东胜卫条言“洪武四年正月州废,置卫”,《太祖实录》这一月载“升东胜卫指挥佥事程暹为巩昌卫指挥使” (47),可见该卫此时的确存在。卫始隶大同都卫。卫治在今黄河东岸托克托附近。

《明史》卷41《地理志二》言“二十五年八月分置东胜左、右、中、前、后五卫,属行都司,二十六年二月罢中、前、后三卫” (48)。今查《太祖实录》,二十五年八月令冯胜等在山西各地籍民,准备在大同立16卫,其中东胜立5卫,次年二月共设17卫,他地置15卫,东胜只立左、右2卫,则2卫军士为原东胜卫和这次所籍一卫之民。

永乐四年九月,太宗“敕宁夏总兵官左都督何福曰:‘尔奏欲立东胜卫,此策甚喜,须俟镇虏、定边诸卫皆定,然后立之,则永远无虞。’” (49)由此知,此时欲复立该卫,但未实施。《明史》卷41《地理志二》东胜卫条言“正统九年复置,后仍废”,他书无载。

大同都卫还曾拥有过2羁縻卫、6羁縻千户所。由于蒙古人的游牧习惯,再加上永乐以后明朝对山西长城以北实际已丧失控制,所以关于边墙外的羁縻卫所记载不多,无法知其详细变迁情况。

1.官山等处军民千户所

《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年九月“己丑,故元宗王扎木赤……等……自官山来降……立官山等处军民千户所”,其后变化史书无载,疑洪武八年三月编入官山卫。

官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一带。

2.失宝赤、五花城、幹鲁忽奴、燕只、瓮吉剌5千户所

《太祖实录》洪武四年春正月载“故元枢密都连帖木儿等自东胜州来降,诏置失宝赤千户所一,百户所十一,五花城千户所一,百户所五,幹鲁忽奴千户所一,百户所十,燕只千户所一,百户所十,瓮吉剌千户所一,百户所六” (50),其治皆在东胜州附近,属大同都卫。

诸所废弃年代史书缺载,应是在建文末东胜诸卫内迁后失去控制。

3.察罕脑儿卫

《太祖实录》洪武七年七月载“诏立察罕脑儿卫指挥使司,以塔剌海等二人为指挥佥事,以来降副枢撒里答答为卫镇抚” (51),察罕脑儿元时建有行宫,治在今内蒙古察汗淖附近,此卫的隶属情况鲜有记载,按其位在天城卫正北,应隶大同都卫、山西行都司。该卫亦为羁縻性质,设置后的变化情况不详,在建文末东胜诸卫内迁前已不存在。

4.官山卫

《太祖实录》洪武八年三月载“故元知院不颜朵儿只等来降,赐罗绮衣服有差,不颜朵儿只者即元国公乃儿不花也,于是诏置官山卫指挥使司,隶大同都卫,以乃儿不花为指挥同知” (52)。官山等处军民千户所亦可能隶于该卫。九年四月,“官山卫指挥同知乃儿不花叛入沙漠,大同卫指挥使周立率大同、振武等卫将士讨之,追及白寺塔滩,获其辎重,乃儿不花遁” (53),卫灭。卫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一带。

(二)山西行都司及其卫所沿革考述

洪武八年十月大同都卫改为山西行都司,《太祖实录》此月载“癸丑,以在外各处所设都卫并改为都指挥使司。……太原都卫为山西都指挥使司……大同都卫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 (54),《明史》卷41《地理志二》载其治于白羊城,二十五年徙治大同府城。隶后军都督府。

《读史方舆纪要》卷9言山西行都司置于洪武四年,是把大同都卫设立视为其建置之始。

山西行都司卫所设废频繁,其中蔚州卫、朔州卫、大同左卫、大同右卫、大同前卫、东胜卫及官山、察罕脑儿、失宝赤等羁縻卫所在前已述,现将其他卫所分地域分类考述如下。

宁武以北、天城卫以西(包括天城卫)、黄河以东的地域在行都司的历史上尽归其守御,洪武八年大同都卫改山西行都司后直至宣德元年前,该地设立了大批卫所。

1.广昌守御千户所

《太祖实录》载洪武十二年九月“丙申,置山西广昌守御千户所” (55),始与蔚州卫同隶于山西行都司。卫治广昌县在今河北涞源县。

成化《山西通志》卷3言“广昌守御千户所……原隶山西行都司,永乐六年改直隶万全都司”,当时万全都司还未设立,应是与蔚州卫一起改为直隶行后军都督府。宣德六年二月,“以直隶广昌守御千户所隶万全都司。初万全都司奏广昌千户所寓治万全(指该所在都司军事辖境内——作者注),城中军马粮料皆从本司行移支给,乞令就本司为便。上谕行在兵部尚书许廓曰:‘万全即立都司,广昌千户所岂可不受节制,其改隶之。’” (56)

2.东胜左卫、东胜右卫

《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记置东胜左、右2卫 (57),属山西行都司,治东胜,即今内蒙古托克托。洪武三十五年,“命……东胜左卫于永平府,东胜右卫于遵化县” (58),《太宗实录》卷17永乐元年二月载改2卫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3.宣德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立宣德卫于大同之西,所记与《明史》卷41《地理志二》相同。按《明史》卷41《地理志二》,其治在元宣宁县,成化《山西通志》卷7古迹条言,“宣宁废县,在大同府城西北八十里,本宣德县……元同之,国朝省”,具体地点应在今内蒙古凉城境内。该卫废弃年代不详,疑建文末东胜等卫内迁时被废,但史书无载。

4.大同后卫

《太祖实录》记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该卫,《明史》卷41《地理志二》言“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寻罢,二十六年二月复置”,《太祖实录》所载二十五年八月籍民本是要“大同在城立五卫” (59),实际上大同前、左、右3卫已存在,且二十六年只提到置后卫1卫,所以该卫确切而言置于二十六年。

对于后卫治所,《明史》卷41《地理志二》载,“治行都司东,后仍徙于行都司城”,盖治于城东时间极短,所以《大明一统志》等书无载。

嘉靖二年九月前大同后卫下辖左、右、中、前、后5所,此时“于聚落设中左所,隶大同后卫” (60),所以这以后该卫辖6所。聚落在大同东。

5.阳和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立该卫,属山西行都司。对此,明代诸书记载相同。卫本治于“白登之阳” (61),即今山西阳高县南,“洪武三十一年废白登,命中山王徐达筑阳和城” (62),即今阳高县治所在,卫也迁至此地。

6.天城卫

洪武二十六年置,治于今山西天镇县,隶山西行都司。

乾隆《天镇县志》卷1沿革言“明初仍为天城县,洪武三十一年改为天城卫”,查《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卷2天城条载“本城砖建于洪武三十一年”,前者实把建城时间当作立卫之日。

7.高山卫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属山西行都司,治“在大同府城西八十里” (63),即今山西大同高山镇一带。洪武三十五年九月,迁“高山卫于保定府” (64),改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永乐末洪熙时,在大同总兵官郑亨屡次奏请下,该卫于洪熙元年十一月迁回至阳和卫治地屯守,并“改高山、玉林、镇虏、云川四卫经历司隶山西行都司……复调大同左、右、天城、阳和屯守” (65)。治在今山西阳高县。

8.玉林卫

洪武二十六年置,属行都司。治在今山西右玉县西边墙外不远。三十五年,迁“玉林卫于定州(66),改直隶行后军都督府。洪熙元年十一月,调至大同右卫城,仍属行都司,治在今右玉县北右玉城镇。

《明史》卷41《地理志二》言该卫“宣德元年还旧治……正统十四年徙治旧定边卫城,与大同右卫同治”,而《宣宗实录》卷11洪熙元年十一月记玉林诸卫是“复调大同左、右、天城、阳和屯守”,成化《山西通志》卷7亦言“宣德初以卫调附大同右卫城”,所以该卫是直接调至大同右卫城的。查《英宗实录》正统七年二月载“大同参将都指挥石亨奏:‘奉敕分守西路兼督屯种,然大同右卫屯堡皆临极边,耕获之时,军士散处,莫为保障。看得忙牛岭外有玉林故城,相去右卫五十里,与东胜单于城相接。其地有险可据,又水草便利,乞拨军官筑立烽墩哨瞭,仍于故城择取一隅,修为营垒,以驻往来哨马。既得以保障边方,亦可以防护屯种。’” (67)可见此时玉林故城已无兵屯守,所以该卫不可能是正统十四年才内迁的。但是在明中后期便有玉林、云川诸卫为正统十四年再次内徙的说法,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卷2便有“正统后玉林卫内徙附焉”、“正统后云川卫内徙附焉”之语。

9.云川卫

该卫设置、变迁年代、隶属变化俱同玉林卫。原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洪武三十五年徙“云川卫于雄县” (68),改直隶行后军都督府。洪熙元年十一月,移回大同左卫城,又属行都司。治即今山西左云县。

10.镇虏卫

该卫变迁同高山卫。洪武二十六年置于和林格尔南,属山西行都司。三十五年徙“镇虏卫于涿州(69),改直隶行后军都督府。洪熙元年十一月,移至天城卫城,又属行都司,治即今山西天镇县。(www.daowen.com)

镇虏卫,清《续通典》作“镇远卫”,又称“镇鲁卫”。

11.镇朔卫

洪武二十六年置,治在今山西左云县,隶山西行都司。三十五年,移“镇朔卫于蓟州” (70),永乐元年二月改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71)

《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言卫建于永乐间,应为移治。

12.定边卫

该卫变迁同镇朔卫。原治在后来大同右卫地,即今山西右玉县北右玉城镇。与镇朔卫同年徙往通州 (72),永乐元年二月改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73)

13.大同中卫

《明史》卷41《地理志二》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置,与行都司同城,后罢”,但《明史》卷90《兵志二》、正德《明会典》卷108在洪武二十六年行都司卫所中都未提到该卫,成化《山西通志》、《大明一统志》也均无记载,所以应是与东胜中、前、后3卫一样准备立而实际未立之卫,存疑。

天城以东、怀来以西的地域永乐元年前隶于山西行都司,共设有6卫。

1.怀安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辛巳置该卫。治在宣府城西元怀安废县,即今河北怀安县南部怀安城(今怀安县治为明代柴沟堡)。永乐元年前隶山西行都司。

民国《怀安县志》卷1记卫始建时“以北平都指挥使司领之”,是不正确的。从地理上看,此卫尚在宣府、万全等卫西,且洪武四年“以北平兴和府天城、怀安二县隶山西大同府” (74),在此立的卫应属山西行都司,《明史》卷41《地理志二》所载是正确的。

《太宗实录》卷17提到永乐元年二月怀安卫改隶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改隶万全都司。

《畿辅通志》卷17载“洪武初废怀安县为卫,属万全都指挥使司”。按洪武三年县废,卫立于二十六年,已是洪武中后期之事。其对卫所隶属的记载也不完全正确,忽略了其中的变化。

王圻《续文献通考》中提到该卫初为守御千户所,永乐十六年才改为卫,与《明实录》、《宣府镇志》、《大明一统志》所记洪武二十六年置卫不同,他史也未提及。

2.万全左卫、万全右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辛巳置……万全左、右卫” (75),2卫在永乐元年前隶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

《明史》卷40《地理志》记2卫“三十五年徙治山西蔚州。永乐元年二月徙治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大明一统志》亦载“后调蔚州,又调通州”。但《明史》所言徙治蔚州的时间有误,今查道光《万全县志》卷8艺文中所引明嘉靖朱藻所作《重修万全右卫文庙记》言,“按志万全右卫洪武二十六年设,三十三年调蔚州,永乐元年始复之”,所以2卫应于洪武三十三年改调,永乐元年又调通州。

按《明史》卷40《地理志二》载,2卫调通州后“寻改故治”,又移回万全。史籍对这次变化的年代记载模糊,《大明一统志》、《寰宇通志》记为永乐元年,且《大明一统志》、乾隆《万全县志》、《明史》卷41《地理志二》均载永乐二年万全右卫又移治至德胜口,可见2卫永乐元年二月移至通州并于当年移回,但仍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右卫治所在之德胜口即今河北万全县。

宣德五年,2卫改属万全都司。

3.宣府左卫、宣府右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宣府左、右二卫于大同之东” (76),2卫在洪武二十八年四月前属山西行都司,治今河北宣化。

洪武二十八年四月“(改)宣府左、右二卫为谷王宣府左、右二护卫” (77),三十五年十一月“改宣府护卫为长沙护卫,仍隶谷王府,以宣府所余官军设宣府左、右二卫,左卫于保定卫屯守,右卫于定州屯守” (78),2卫重设后调往京畿,改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宣德元年三月,太子太保薛禄奏“左、右二卫今屯定州,请令复还宣府” (79),宣宗谓行在兵部尚书张本,“定州畿内地,以宣府两卫屯彼者,永乐初权宜耳,宜今复旧” (80),可知2卫永乐初都改调定州屯守。宣德元年军士陆续返回宣府。至宣德二年冬十月,“命宣府左、右二指挥卫官还宣府。永乐中以二卫官军屯定州,后以口外少军守备,令悉还宣府,而二卫掌印指挥、千、百户、经历等官、新收太原护卫官军三千人尚皆在定州,至是指挥黄辅等言不便行事,遂命俱还宣府莅事” (81),至此2卫官军俱回。《明史》卷40《地理志二》言其“宣德五年六月还故治”,实误。迁回后2卫仍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宣德五年六月改属万全都司。

4.宣府前卫

《明史》卷40《地理志二》宣府前卫条言“洪武二十六年置,治宣府城,属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二月直隶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改属”。《寰宇通志》卷4、《大明一统志》亦言其置于洪武二十六年,但《太祖实录》此年无载。宣德元年三月,薛禄奏“宣府临边重镇,洪武中置六卫戍守,后皆改调,惟存宣府前一卫……” (82),可见该卫的确是洪武中置,今从《明史》。

宣府前卫于永乐元年二月改隶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又改隶万全都司,其治一直都在宣府,即今河北宣化。

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65载宣府3卫为“洪武十六年建”,漏“二”字,应为“二十六年”。

除以上军事性质的卫所外,这一地域还设置了一些屯卫,可考的有6个。

1.大同中屯卫、大同左屯卫、大同右屯卫、大同前屯卫、大同后屯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八年九月“置大同中、左、右、前、后五屯卫” (83),目的是为了解决代王府的粮食供应问题,“上以代王之国大同,粮饷艰远,复命立卫屯种以纾转运之劳” (84)

对于永乐前5屯卫的废弃情况,史无确载。按洪武三十二年,“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 (85),5屯卫应于此时废。

《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复……大同、沈阳二屯卫,俱隶北平都司” (86),根据《寰宇通志》中屯卫“在(河间)府治西,俱永乐元年建” (87),应是复设中屯卫,治于河间府,改隶北平都司。永乐元年起北京周围的卫所改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大同中屯卫应同时改隶,正德、万历《明会典》俱记该卫为后军都督府在外直隶军卫。

2.安东中屯卫

该卫始置年代、地点各史书皆无载。查《太祖实录》洪武三十年夏四月载,“置安东、沈阳二郡牧千户所,时韩府、沈府护卫官军先往东胜立卫,特置二所隶之” (88),应即是调二卫官军在东胜立安东中屯卫等,所以设卫时间在洪武三十年左右。《应州志》卷2言卫“初为东胜州”,《宣宗实录》又载“朔州卫军士白荣言:‘大同、蔚、朔,古云中之地,西北皆沙漠。国朝设行都司于大同,又设东胜、高山等十卫缘边守御。建文中诸卫皆入内地,惟留安东中屯卫于朔州’” (89),可以推测卫治始在塞外东胜州。同时还可能设有左屯卫、右屯卫等,史书缺载。

《太宗实录》载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复安东中屯卫,大同、沈阳二屯卫,俱隶北平都司” (90),与上引白荣所言相对照,可知该年卫由塞外迁至朔州,“俱隶北平都司”仅指后两卫而言,此卫则仍属于山西行都司。从永乐元年至洪熙元年,其治一直在朔州,但下辖的5千户所却是分调各处。永乐二十一年八月,怀仁县城修缮完毕,大同镇总兵官奏“宜拨安东中屯卫军一千屯守” (91),得到批准。成化《山西通志》卷4载“后所守怀仁县”;二十二年十一月,又“分安东中屯卫之左、右二千户所守应州,中、前二千户所守浑源州” (92)。随后,卫治也于“洪熙元年改调本州” (93),迁往应州。从此以后,其治所稳定了下来。

宣德元年以后,行都司卫所趋于稳定,只添置过2卫、3所。

1.威远卫

《英宗实录》载正统三年三月“丙戌,设大同威远卫。先是行在刑部尚书魏源、兵部左都督陈怀等言:‘大同净水坪系鞑贼出没要地,宜设军卫。’事下行在兵部议行。适巡按监察御史陈谷奏平定州、蒲州二守御所军有全伍,今又增寄操军千四百六十余人,宜调补他处。兵部遂请以二所多余军调净水坪立威远卫。从之” (94),治于净水坪,即今山西右玉县威远堡镇。《明史》卷41《地理志二》所载设卫时间与《英宗实录》相同。

2.平虏卫

《宪宗实录》载成化十七年三月“设山西平虏卫” (95),以“大同地方自威远城历老军营、奶河堡以至老营堡,俱路当要冲” (96)而置,万历《山西通志》、《明史》卷41《地理志二》所载与之同。《明史》卷41《地理志二》又言卫“与行都司同城,嘉靖中徙今治……领千户所一”,查正德《大同府志》卷2城池条载“平虏卫城,成化十七年筑”,且太监汪直奏立该卫时就要求在威远城与老军营之间设卫,所以该卫从设立起,就应治于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北部的平鲁城镇。

平虏卫清朝时又称“平鲁卫”。

3.山阴守御千户所、马邑守御千户所

《宣宗实录》载宣德七年五月“大同总兵官武安侯郑亨奏山阴、马阴二县虽在大同之南……请修筑二城,各置千户所屯守为便。上从之” (97)。山阴所治即今山西山阴县东南山阴城,马邑所治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万历《山西通志》卷25言山阴所立于宣德三年、马邑所立于宣德九年,皆误。

4.井坪守御千户所

《宪宗实录》载成化二十年七月“设山西井坪守御千户所。初总督军务户部尚书余子俊奏偏头关东路地名井坪堡,北到平虏六十里,南到朔州五十里,于此设千户所,不惟于平虏、朔州声势连络,而乃河、老营等堡有急亦可相缓。事下兵部议。从之” (98)。《明史》卷41《地理志二》所记相同。治即今朔州市平鲁区所在地。

万历《山西通志》卷2言“成化二十二年又加设井坪守御千户所”,实误。

除以上卫所外,山西行都司还曾拥有过以下6个王府护卫。

1.大同三护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乙卯,命徐膺绪为大同护卫世袭指挥佥事” (99),九月“改大同左卫为大同中护卫,以代王分封其地故也” (100),二十六年元月“置大同左护卫” (101),则前一年八月徐氏所在应为右护卫。

《明史》卷4《恭闵帝纪》载建文元年(1399)夏四月“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此年三护卫俱废。永乐元年正月“复……代王桂旧封”,又复三护卫。永乐七年,左、右二护卫调至定边、镇朔,改为大同左、右卫,按《明史》卷117《诸王传二》载“已复有告其不轨者……召入朝,不至,再召,至中途,遣还,革其三护卫及官属”,此事应发生在永乐七年。永乐十六年四月,“复代府护卫” (102)。至于这三护卫最终何时被废,史书无载,万历《山西通志》在提到山西各王府护卫时言“惟护卫独沈府有之,余皆以事削去” (103),查成化《山西通志》卷4宗藩条在讲到代府僚署时未提到三护卫,成化《山西通志》修于成化十年,所以代府护卫应在此之前已被废。

2.宣府三护卫

《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八年四月“宣府左、右二卫为谷王宣府左、右二护卫” (104),《明史》卷102《诸王世表》记“谷……洪武二十八年就藩宣府” (105),所以应是在就藩时立二护卫。洪武时规定一王府三护卫,则谷王原有的兴州中护卫改为宣府中护卫 (106)。当时宣府诸卫皆隶于行都司,这三卫也应同属。三护卫治在今河北宣化县。

《太宗实录》载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改宣府护卫为长沙护卫,仍隶谷王府” (107),即谷王迁长沙时带走了三护卫。

四、山西行都司卫所的性质

山西行都司所设的众多卫所,除羁縻卫所和王府护卫外,按其治地与地方行政区划之关系可分为实土、准实土、无实土三类。

1.实土卫所

洪武四年以后,顺宁府及塞外的东胜州、云内州、丰州陆续废除,此后东胜卫,宣德卫,以及永乐内迁前的东胜左卫、东胜右卫、玉林卫、镇虏卫、云川卫、安东中屯卫、怀安卫、万全左卫、万全右卫、宣府左卫、宣府右卫、宣府前卫诸卫皆为实土。永乐元年后,除宣德至正统年间塞外一度设置丰州、云内县外,行都司军事辖界与大同府边界基本重合,所以名义上再无实土卫所。

2.准实土卫所

此类卫所名义上虽无实土,但远离府州县治地,实际上有一定的辖区。阳和卫,天城卫,永乐元年以前的镇朔、定边2卫,永乐七年后的大同左、右2卫,及洪熙元年调回的玉林、云川、高山、镇虏诸卫,正统、成化间添设的威远卫、平虏卫、井坪守御所,均是此类卫所。大同左、右、前卫在洪武二十五年前治于距大同府城西一百四十里的白羊城,除军事职能外,也是当地的主要行政管理机构,所以3卫在洪武二十五年前为准实土卫所。宣德以后,蒙古各部入侵不断,这些卫所的职能更加突出。嘉靖桂萼所著《广舆图叙》在凡例中言其所录“卫所并大小土司衙门但系统有地方……若卫所寄治有司城池,原无统辖地方者虽直隶不书”,可见图中所标卫所应有一定辖区,具有实土性质,在山西图中,该书绘出大同左、大同右、威远、平虏、阳和、天城诸卫,由此可知虽名义上大同府西到右卫边墙,东至天城东,但辖区广阔,洪武初人口大量内迁,一直到永乐中仍是“居民鲜少” (108),偏远卫所军士、家属成为所在地的主要人口,各个卫所又有自己的管辖范围,其职能相当于县级政区,所以山西行都司中不与府、州、县同治的卫所实际上也具有实土性质,这当然与其为边疆地区有很大关系。

山西行都司实土及准实土卫所各自为实土的时间参见表5。

表5 山西行都司实土及准实土卫所实土时间表

续 表

3.无实土卫所

蔚州卫,朔州卫,洪武二十五年至永乐七年间的大同左、右2卫(这之间有过废置变化),二十五年后的大同前卫、后卫,内迁后的安东中屯卫及后设的山阴、马邑2守御所均属这一类,地方民事由州县管理。

虽然行都司卫所大致可以分为这三类,但由于皆为边地卫所,普通居民又少,各个卫所在当地的管辖职能都很重要。

山西行都司曾经置废过大批卫所,故行都司军事辖区也随之盈缩,如本节第二部分所述,边界变化主要发生在其北部和东部。在盈缩过程中,其东界曾与北平都司、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万全都司相接,时间如下:洪武中至三十五年,与北平都司相接;永乐元年至宣德四年,与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诸卫所相接;宣德五年至六年,与万全都司、直隶留守后军都督府蔚州卫、广昌所相接;宣德七年至明亡,与万全都司相接。

其中向东扩展最多的是在与北平都司接界的时期,其界在今河北宣化以东。永乐元年,天城卫以东怀安、万全诸卫尽归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从此,除了永乐六年蔚州卫、广昌所划出去外,行都司东界再无大的变化。

行都司的军事辖区与大同府的行政辖区在大多数地方是重叠的,但二者边沿并不完全吻合。洪武早中期,其卫所属于初创,分布零星。经过洪武二十六年设立大批卫所之后,行都司辖区才稳定下来。至永乐前,与大同府相比,行都司北面、东面都要更为辽阔,北面主要是东胜诸卫,东面则是怀安、万全、宣府诸卫,都不在大同府内。永乐元年至五年,二辖区完全重合。永乐六年由于蔚州卫、广昌所改属,行都司在东南部少了这一卫一所管地。宣德至正统年间塞外一度设置丰州、云内县,属山西行都司辖地。景泰以后山西行都司辖区再无变化。

至明中后期,大同镇的声名盖过了山西行都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