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山西行都司及其卫所设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山西行都司及其卫所设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洪武八年至建文初,是山西行都司卫所设置的鼎盛期。诸多卫所的设立,使得山西行都司辖区向东扩展至宣府,长城南边卫所林立。朱棣把山西行都司诸多卫所调至京畿,无疑是要加强其统治中心的防守,以稳固刚刚夺得的政权。如此,则永乐二年至五年,山西行都司仅存蔚州卫、朔州卫、大同

山西行都司及其卫所设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二、山西行都司及其卫所的设置

山西行都司是明代山西北部的重要机构,一直存在至清初。改名之始,行都司领有蔚州、朔州、东胜、大同左、大同右、大同前6卫及官山卫、察罕脑儿卫、失宝赤诸所。从洪武八年起,行都司卫所设废频繁,可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也是与行都司统辖面积的伸缩变化相适应的。

从洪武八年至建文初,是山西行都司卫所设置的鼎盛期。行都司下大部分卫所都形成于这一阶段,这二十多年也是其控制面积向东延伸最多的时期。

最初,洪武九年四月,“官山卫指挥乃儿不花叛入沙漠……追及白寺塔滩,获其辎重,乃儿不花遁去” (16),卫废。该卫的存在说明洪武早期的军事控制能力较强,是后世缩于长城之内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卫及官山所存在时间短,尤其是官山卫只存在一年时间,犹如昙花一现,且为羁縻性质,距长城很远,极易被人忽视,正德《大同府志》,成化、万历《山西通志》皆未提到该卫。

洪武十二年九月,置广昌守御千户所。设此所与广昌所处的军事地理位置有关。广昌位于蔚州之南,东临太行山浮图峪、插箭峪、紫荆关等隘口,是通往北平的要冲。蔚州卫偏北,不足为凭,只有再增设卫所守备。该所于永乐六年(1408)同蔚州卫一起划归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里是北直隶西部的门户,对京畿的重要性胜于对山西的作用。正德《明会典》卷108、《明史》卷90《兵志二》在罗列洪武年间行都司卫所时都未提到该所,而是把其归入山西都司门下,实为谬误。广昌本为蔚州属县,隶大同府,在洪武时卫所异属尚不多见,广昌所也应与蔚州卫一起同属于行都司,且成化《山西通志》卷3亦言其“原隶山西行都司”。

从洪武十二年起,一直到二十五年之前,除羁縻卫所外,行都司只拥有6卫、1守御千户所。洪武中,北方不断遭受蒙古人的进攻,大同一带降人也常常为乱,其附近仍驻防了其他军队,或由朝廷临时派将领兵出击,卫所并不是主要的军事力量。洪武二十余年后,形势趋于稳定,卫所更适合于该地的日常防守,这样便开始广置卫所。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太祖命大批官员前往山西各府州县籍民,“阅民户四丁以上者籍其一为军,蠲其徭役,分隶各卫,赴大同等处开耕屯田” (17),并打算用这些兵于“东胜立五卫,大同在城立五卫,大同迤东立六卫” (18),期望造成“尔等立屯既成,率十万众,飚驰雷击,猎虏庭,耀张威武,不亦壮哉” (19)的局面。按《太祖实录》卷223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对这次籍民的统计,其抽丁范围涉及山西宁武以南的各州县,共籍了十六卫的军,约8万余人,而这一月全国的在外军士共有992 154人 (20),这次所籍占其8%有余。二十六年二月,“置大同后卫及东胜左、右,阳和,天城,怀安,万全左、右,宣府左、右十卫于大同之东;高山、镇朔、定边玉林、云川、镇虏、宣德七卫于大同之西,皆筑城置兵屯守” (21),则是用这次所籍16卫兵与原东胜卫军士立17卫,其中大同西及东胜立9卫,大同城1卫,其东立7卫,与最初籍民为军时的打算不尽相同。当年还设立了宣府前卫。这是行都司历史上置卫最多的一年(见图13)。

早在洪武二十四年,朱桂改封代王,二十五年就藩大同府,设左、右、中3王府护卫,其中中护卫由大同左卫改。

正德《明会典》卷108、《明史》卷90《兵志二》载明初卫所,言为“洪武二十六年定” (22),但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新设之卫、护卫皆未列入其内,早期设置的东胜卫、广昌守御所及羁縻卫所亦无载。

诸多卫所的设立,使得山西行都司辖区向东扩展至宣府,长城南边卫所林立

洪武二十八年,谷王朱橞改封宣府,并于同年就藩。其原有的兴州中护卫改为宣府中护卫,宣府左、右2卫也变为左、右2护卫。同时,为了保障代府的粮食供给,“以纾转运之劳” (23),在大同置左、右、中、前、后5屯卫。此年行都司有卫20、护卫6、屯卫5、守御千户所1、羁縻卫1、羁縻千户所5。

图13 洪武二十六年(1393)山西行都司图

洪武三十年,为了增加东胜的防守,又调韩府、沈府护卫官军立安东中屯卫。既有中屯,也许还应有左、右或前、后等屯卫,但史书无载,只能作为一个推测。这一年是行都司历史上卫所数最多的一年,见载的有6屯卫,其他同于二十八年。

建文元年(即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代王桂被废为庶人,大同3护卫及5屯卫相应废除。其余大部分卫所一直到洪武三十四年皆稳定无变。但是在靖难之乱中对塞外的控制放松,虽然史书缺乏记载,但可以估计宣德卫、察罕脑儿卫皆于此间不废而亡,使得行都司北界向南大大收缩。

这一阶段记载中的问题即宣府诸卫在永乐以前的归属情况。《明史》卷41《地理志二》把其归入山西行都司,但也有史书把其列入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今查《太祖实录》洪武三十五年九月载“命都督陈用、孙岳、陈贤移山西行都司所属诸卫官军于北平之地设卫……其天城、阳和、宣城前三卫仍复原处”,这是建文中调用诸卫兵丁所带来的变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存在的宣府前卫是属于山西行都司的,那么宣府城中的其他卫及其以西诸卫也应同属。因此《明史》卷41《地理志二》所载是正确的。

在第一阶段中,前后设立的卫所数不低于46个次,是行都司的建置期。

洪武三十五年至洪熙元年(1425)是山西行都司的废迁期,卫所的迁徙、改隶、废、置情况复杂,行都司辖区大大缩小。

首先是东胜左、右,云川,玉林,高山,镇朔,镇虏,定边,宣府左、右及万全左、右共12卫全部迁往北京,改为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其中前8位是洪武三十五年直接迁走的,宣府左、右2卫是当年重设并迁徙的,而万全左、右2卫则是先于洪武三十三年徙往蔚州,永乐元年才移治通州并改隶的。怀安卫虽未迁,但也改直隶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朱棣把山西行都司诸多卫所调至京畿,无疑是要加强其统治中心的防守,以稳固刚刚夺得的政权。

东胜诸卫内迁后,对失宝赤5所也丧失了控制;宣府3护卫因谷王改封长沙而调走;塞外的安东中屯卫调至朔州。大批卫所的迁徙使得行都司的防守力量大为削弱,不得不在永乐元年重设大同左、右2卫(大同右卫洪武三十五年被废),但是这一年又复代王旧封,再次将左、右2卫改为护卫。如此,则永乐二年至五年,山西行都司仅存蔚州卫、朔州卫、大同前卫、大同后卫、阳和卫、天城卫、安东中屯卫、广昌守御千户所7卫、1所及大同左、右、中3护卫。详见下图。(www.daowen.com)

永乐五年(1407)山西行都司卫所统辖结构图

永乐六年,蔚州卫及广昌所亦改直隶后军都督府,行都司包括护卫只剩9卫,是行都司历史上卫所数较少的年份。

蔚州、广昌改属后,行都司的军事辖区稳固了下来,东至天城卫境,与怀安卫相接,西至黄河,南北以内外长城为限,东南则不包括蔚州卫、广昌所境。一直到明末,其辖境未发生过改变。

从图14中可以看出,在大批卫所迁、罢之后,行都司剩下的卫所主要分布在大同城及其东部、南部,以大同为支点,呈“”状,且大同城本身就拥有5卫,东、南二向各有2卫。永乐初,北部蒙古人极少南下,且明朝卫所战斗力还很强,这种分布尚能维持防守。但整个大同西部无兵可守,尤其是东胜一带暴露于外,无疑是一大隐患。

图14 永乐七年(1409)山西行都司图

东胜诸卫本为山西、陕西塞外防守重地,与大同、榆林互为犄角。其迁徙使黄河以南神木、榆林一带压力增大,洪武初神木每岁从绥德卫调兵防守,“遂罢神木戍兵,今东胜卫率调永平、遵化,神木虽如旧戍守,兵少不足以制寇” (24),“兵屯东胜,故不但榆林无镇,即延绥亦无兵焉” (25),“东胜存则山陕有变应而甘肃之左臂伸” (26)。这些都说明了诸卫对陕北的重要性,没有东胜诸卫,河套之利也丧失了。对山西自身来说,与东胜相唇齿的偏头、宁武、雁门一线便“独当其冲” (27),成为重险,史称“内边”。

东胜与大宁都司大宁诸卫的内迁,揭开了明北边军事政策由攻向守转变的序幕。

明朝统治者不久后也意识到大同西部军事布防的空虚,又开始增设军卫。永乐七年,革代府3护卫,左、右2护卫改为大同左、右2卫,调至原镇朔、定边卫地防守(即今左云、右玉)。永乐十六年,又复建代府3护卫。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宣宗将高山、镇虏、玉林、云川4卫迁回行都司,其中高山卫调与阳和卫同治,镇虏卫与天城卫同治,玉林卫迁大同右卫城,云川卫迁大同左卫城,大同东西一线诸卫均匀分布,军事实力大增。虽然增加了这4卫,但皆在长城以南,于行都司军事辖区则无甚变更。

同年,安东中屯卫治地由朔州迁至应州,其下5所分别于应州、怀仁、浑源三地守备,这是在行都司内部的调动。该卫的迁移使得本地区卫所的分布更趋于均匀。

至宣德初,行都司所辖卫所如下图所示。

宣德初山西行都司卫所统辖结构图

除3护卫外,行都司共有12卫。《宣宗实录》宣德七年九月载“参政沈固上言四事:……其二山西行都司所辖12卫,俱临极边” (28),也证明了这一点。

从宣德元年始,山西行都司卫所进入稳定期,除3王府护卫于成化十年(1474)前被废外,其他再无废迁,只是增设2卫与3守御千户所,皆是为了增加中西部防守。

永乐以后,大同西南部的防守因塞外东胜诸卫的内移而显得重要起来。宣德七年,“郑亨奏:‘山阴、马邑二县虽在大同之南,实虏寇必至之地,旧城久废,每有边警,官民辄携家弃走,请修筑二城,各置千户所屯守为便。’上从之” (29),因置山阴、马邑2千户所。正统三年,陈怀等言“大同净水坪系鞑贼出没要地,宜设军卫” (30),立威远卫。此时除护卫外,行都司有13卫、2所,一直延续到成化十六年未变,即天顺时修撰的《大明一统志》在卷19里提到的山西行都司卫所。正统以降,瓦剌、孛来、毛里孩等诸部相继南下骚扰,威远卫以南直至老营堡未设卫所,不利日常守备,成化十七、二十年又分置平虏卫、井坪守御千户所,以与朔州声势联络,“乃河、老营等堡有急亦可相援” (31)

成化二十年之后,山西行都司下再未设过卫、守御千户所,一直到明末将近一百六十余年中,其卫所稳定在14卫、3所,即正德《明会典》卷108、万历《明会典》卷124、万历《山西通志》卷25所载之卫所。

宣德以后,大同一带卫所的设置趋于缓慢,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已有众多卫所,数量已近饱和,另一方面也与卫所战斗力下降、行都司地位日衰的情况相关。

从永乐初始,山西行都司长城以北再无卫所,其所属卫所皆分布于内外两道长城之间,使得行都司防区成为一个独立的军事地理单元。在其内部,沿外边长城以南一线卫所最多,其余则大多分布在大同南下的通道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