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西行政区划史-明代广西布政司

广西行政区划史-明代广西布政司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四章广西布政司洪武二年三月癸丑设广西行省之初,其管辖的地理范围包括元末广西行省及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地,雷州半岛、海南岛、钦廉之地的高州、雷州、钦州、廉州、琼州5府俱属广西。洪武九年六月改广西行省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嘉靖八年之后,广西布政司下有11府。万历三十八年之后广西布政司的政区基本没有变化,下文以此为时间断限叙述其沿革。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壬申全州及灌阳县改属广西桂林府。

广西行政区划史-明代广西布政司

第十四章 广西布政司

洪武二年(1369)三月癸丑设广西行省之初,其管辖的地理范围包括元末广西行省及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地,雷州半岛、海南岛、钦廉之地的高州、雷州、钦州、廉州、琼州5府俱属广西。当年六月,5府改归广东行省,自此明代的广西行省成了内陆省。洪武九年六月改广西行省为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及布政司治在今广西桂林。

元代广西拥有多个直隶州,洪武二年时,大多数直隶州变为了府下的属州。洪武二年底,广西行省有静江、平乐、浔州、梧州、南宁、庆远、田州、来安、镇安、思明、太平、柳州12府,奉议州1直隶州。

12府中,除来安府于洪武七年被废,静江府洪武五年改名为桂林府,田州府在嘉靖七年(1528)改为田宁府,八年又改田宁府为田州直隶州外,其他9府直至明末没有发生变化。在明朝二百多年中,广西布政司只在正统四年(1439)增设了一个府级政区——思恩府。嘉靖八年之后,广西布政司下有11府。

从洪武七年至嘉靖年间,除奉议州外,广西先后增设过11个直隶州,其中思恩州后升为府,利州在嘉靖二年废除,而奉议州也于嘉靖六年改属思恩军民府,此后广西有田州、龙州、思陵、都康、泗城、向武、凭祥、归顺、江州9个直隶州。

与内地政区成熟、稳定的省份不同,广西在洪武之后直至嘉靖、万历年间,仍不断地对政区进行调整。虽然与贵州相比,广西的政区在明代相对成熟得多,但毕竟地处西南边疆土司众多,所以广西政区在明代仍处于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之中。

明代广西除设布政司进行行政管理外,广西都司的卫所也具有一定的行政管辖权,尤其在设立土官衙门的地方表现更为突出。虽然从《明史》卷45《地理志六》等文献的记载来看,明代广西的土府、土州、土县、长官司名义上皆属布政司管辖,但“争论词讼就所近卫所理之” (1),所以明代广西的行政实际上是由布政司与都司共同掌控的。

万历三十八年(1610)之后广西布政司的政区基本没有变化,下文以此为时间断限叙述其沿革。《明史》卷45《地理志六》广西卷首记明末广西州“四十有八”,实际明末有9直隶州、37属州,共46州,《明史》误将宣德年间废入安南的西平州、禄州也计算在内。

(一)桂林府

洪武二十七年之前的桂林府继承了元代静江路的临桂(附郭)、兴安、灵川、阳朔、永福、古、义宁、理定、荔浦、修仁10县,除古县于洪武十四年改名为古田县外,其余9县均无变化。洪武二十七年之后的桂林府政区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变化,都引起了管辖区域的改变。

为了管理上的便利,洪武二十七年七月湖广永州全州及其下的灌阳县改属桂林府,使本府的辖区在东北有了很大的扩展。

弘治四年(1491),荔浦、修仁2县改属平乐府,桂林府的东南界缩减。成化十三年(1477)二月至弘治五年六月间,永安州及后由其改设的永安长官司一度属于桂林府,后也改隶平乐府。

除此之外,桂林府辖区内的县也有一些小的变化。正统五年九月理定县省。隆庆五年(1571)古田县升为永宁州,永福、义宁2县改属其下。此后桂林府的州县再无变化,领4直辖县、2州、3州辖县。

桂林府,洪武元年改元静江路为静江府,二年三月属广西行省,五年六月戊戌改名为桂林府。治在今广西桂林市。隆庆五年三月后领州2、县7。

临桂县,倚。治在今桂林市。

兴安县,治在今广西兴安县。

灵川县,治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三街镇。

阳朔县,治在今广西阳朔县。

1.全州(全州府、清湘县参见)

洪武元年为府,领清湘(附郭)、灌阳2县,属湖广行省。九年四月甲午“改全州府为全州,隶永州府,革所属清湘县” (2),州下只领灌阳县。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壬申全州及灌阳县改属广西桂林府。全州府、全州、清湘县治在今广西全州县。

灌阳县,洪武元年属湖广全州府,九年四月起属永州府全州。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属桂林府全州。县治在今广西灌阳县。

2.永宁州(古田县参见)

元古县,洪武十四年改为古田县,直隶桂林府。隆庆五年三月丙戌升为永宁州。旧治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古城,洪武初,南移八里,即今永福县西北白果;成化十八年又移治今永福县西北寿城。永宁州领县2。

永福县,原直隶于桂林府,隆庆五年三月丙戌改属永宁州。治在今广西永福县。

义宁县,变迁同永福县。治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

理定县,本直隶于桂林府,正统五年九月丙辰省。治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北里定。

修仁县、荔浦县、永安州、永安长官司一度属桂林府,后皆改属平乐府。见平乐府。

(二)平乐府

洪武元年因元平乐府设府,治在今广西平乐县。元代府下的平乐(附郭)、恭城、龙平、立山4县设置依旧。

洪武二年贺州怀集县改直隶于本府,它是平乐府在外的飞地,与府的大块辖区之间隔着浔州府贺州。十年五月,贺州降为县,寻与富川县一起改隶于平乐府,但同时怀集县改隶梧州府。贺县、富川县的改隶以及弘治四年修仁县、荔浦县的改属使平乐府的辖区大为扩展。

成化十三年划归桂林府的永安州是在洪武十八年所废的立山县地基础上设置的,弘治五年重归本府。龙平县也于洪武十八年被废除,万历四年四月于其地设昭平县。万历四年四月之后,平乐府下领7直辖县、1州。

平乐县,倚。治在今广西平乐县。

恭城县,治在今广西恭城自治县。

富川县,元属贺州,洪武二年九月戊申隶浔州府贺州,十年五月戊寅改直属浔州府,后属平乐府。旧治在今广西钟山县,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癸巳移治霭石山下,即今广西富川自治县。

贺县(贺州、临贺县参见),元末为贺州直隶州,领临贺(附郭)、富川、怀集3县。洪武二年九月戊申贺州改属浔州府,以州治临贺县省入,怀集县改直隶平乐府。十年五月戊寅降州为贺县,后改属平乐府。贺州、临贺县、贺县治在今广西贺州市东南贺街。

荔浦县,旧属桂林府,弘治四年改属平乐府。旧治在今广西荔浦县西林塘,景泰七年(1456)移于后山,即今县治。

修仁县,旧属桂林府,弘治四年改属平乐府。旧治在今荔浦县西三里,景泰初迁今荔浦县城南三里,成化十五年迁于五福岭,即今荔浦县西南修仁。

昭平县(龙平县参见),本龙平县,元直属府,洪武元年依旧,洪武十八年废。万历四年四月乙亥析平乐、富川二县地置昭平县。二县治均在今广西昭平县。

永安州(立山县、永安长官司参见)

元立山县,直属府。洪武初依旧,十八年废为立山乡,属桂林府荔浦县。成化十三年二月甲申置州,名永安,属桂林府。弘治三年九月戊寅改为永安长官司,五年六月甲辰复为州,改属平乐府。治在今广西蒙山县。

怀集县,洪武二年九月至十年五月属平乐府,详见梧州府。

(三)梧州府

元代梧州路的设置非常简单,只领附郭的苍梧县,管辖面积也较小。洪武元年在苍梧县基础上改元梧州路为府,治在今广西梧州市。洪武二年十月梧州府以南的藤州、郁林州、容州3州及其辖县改属本府,使梧州府的管辖范围大为扩大。此时除苍梧县外,府下有3州,以及岑溪、北流、陆川、兴业、博白5州辖县。

洪武十年五月,藤州、容州降为县,岑溪县改直隶于府,北流、陆川2县改隶郁林州,原隶于平乐府的怀集县也于同时改直隶本府。此后,明代梧州府的5直辖县、1州、4州辖县再未发生过变化。

苍梧县,倚。治在今梧州市。

藤县(藤州、镡津县参见),元藤州直隶州,领镡津(附郭)、岑溪2县,洪武二年九月省州治镡津县入州,十月戊寅藤州改属梧州府。十年五月戊寅降为县,直隶梧州府。治在今广西藤县。

容县(容州、普宁县参见),元容州直隶州,领普宁(附郭)、北流、陆川3县。洪武二年九月戊申省普宁县入州,十月戊寅容州改属梧州府。十年五月戊寅降为容县,直隶梧州府。治在今广西容县。

岑溪县,元属藤州,洪武二年十月属梧州府藤州。十年五月废州后,岑溪县改直属梧州府。治在今广西岑溪市。

怀集县,元属贺州,洪武二年九月戊申改直隶属平乐府。十年五月改属梧州府。治在今广东怀集县。

郁林州(南流县参见)

元为直隶州,领南流(附郭)、兴业、博白3县。洪武二年九月以州治南流县省入,十月州改属梧州府。洪武十年五月容州降为县后,其下的北流、陆川2县改属郁林州,郁林州下遂领4县。州、南流县治在今广西玉林市。

博白县,隶属随州变化。治在今广西博白县。

兴业县,隶属随州变化。治在今玉林市西北兴业县。

北流县,元属容州,洪武二年十月属梧州府容州,十年五月戊寅改属郁林州。治在今广西北流市。

陆川县,隶属变迁同北流县。治在今广西陆川县。

(四)浔州府

洪武元年改元浔州路为府,治在今广西桂平市,仍领桂平(附郭)、平南2县。二年十月贵州直隶州降为县,与贺州及所属富川县、横州及所属永淳县一起改属本府。洪武十年五月横州降为县,改属南宁府,其下的永淳县省入横县;贺州降为县,与富川县不久也改隶平乐府。此后至成化三年前府下领桂平、平南、贵3县。成化三年至万历末年府下一度设武靖州。明末仍领3县。

桂平县,倚。治在今广西桂平市。

平南县,治在今广西平南县。

贵县(贵州直隶州参见),元为贵州直隶州,洪武二年十月戊寅降州为县,改属浔州府。治在今广西贵港市。

武靖州,成化三年置,万历末废,为土州。治在今桂平市北武靖。

贺州、富川县洪武中一度属本府,见平乐府。横州、永淳县一度属本府,见南宁府。

(五)柳州府

明代的柳州府是在元柳州路和融州、象州、宾州3直隶州的基础上形成的。洪武元年改元柳州路为府,洪武二年十月3州及所属6县即改隶于柳州府,加上从元代柳州路继承而来的马平(附郭)、洛容、柳城3县,柳州府拥有的3州、9县数及辖区是元柳州路所无法相比的。此后,柳州府的辖区再也没有大的变化。

洪武十年五月,融州降为县,与原属于州的罗城县改直隶于府,怀远县被废,象州来宾县也改直隶于府。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怀远县,直隶于府。这之后除武仙县于宣德六年(1431)改名武宣外,柳州府的7直辖县、2州、3州辖县再无变化。

柳州府,洪武元年改元柳州路为府。府治在今广西柳州市。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后府领州2、县10。

马平县,倚。洪武元年徙府治于县,在今柳州市。

洛容县,旧治白龙岩,在今广西鹿寨县中渡附近。天顺中,徙于朱峒,在今鹿寨县西北中渡。正德时,为瑶、僮所据,嘉靖三年十一月复县。万历四年正月迁于灵塘,即今鹿寨县西南洛容。

柳城县,旧治龙江南,在今广西柳城县南凤山柳江西岸,洪武元年迁治今凤山。

罗城县,洪武二年十月戊寅以罗城乡置,属柳州府融州。十年五月戊寅,融州降为县,罗城县则改直隶于府。治在今广西罗城自治县。

怀远县,元属融州直隶州,洪武二年十月戊寅属柳州府融州,十年废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改直隶于府。初治于今广西三江自治县,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县时,治在今三江自治县南古堡,万历十九年迁治三江自治县南丹洲镇。

融县(融州直隶州、融州、融水县参见),元为融州直隶州,领融水(附郭)、怀远2县。洪武二年十月戊寅州改隶于柳州府,以州治融水县省入州,同时新置罗城县。十年五月戊寅降州为融县,怀远县废,融县与罗城县改直隶于府。融州、融水县、融县治在今融水自治县。

来宾县,元属象州直隶州,洪武二年十月戊寅属柳州府象州,十年五月戊寅改直隶于府。治在今广西来宾县城厢乡。

1.象州(阳寿县参见)

元末为象州直隶州,领阳寿(附郭)、来宾、武仙3县。洪武二年九月戊申阳寿县省入州,十月戊寅州改隶于柳州府。十年五月来宾县改直隶于府,州下仅领武仙县。宣德六年改武仙县名为武宣。州、阳寿县治在今广西象州县。

武宣县,元名武仙,隶象州直隶州。洪武二年十月起隶柳州府象州。宣德六年更名为“武宣”。旧治阴江,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南旧县,宣德六年三月徙于高立,即今武宣县。

2.宾州(岭方县参见)

元为宾州直隶州,领岭方(附郭)、上林、迁江3县。洪武二年九月戊申以州治岭方县省入州,十月戊寅州改属柳州府。治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北宾州镇。

迁江县,元末宾州直隶州,洪武二年十月起隶柳州府宾州。治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

上林县,隶属变迁同迁江县,为土县。治本在今广西上林县南,万历间迁今上林县东北上林旧治。

(六)庆远府

明代庆远府是在元末庆远南丹安抚司的基础上设置的。元代庆远南丹司的土州、土县数目众多,至洪武元年开设庆远府时,许多州县被废,根据《明史》卷45《地理志六》等文献推测,洪武初年庆远府至少还有宜山(附郭)、天河、忻城、河池、思恩5直辖县,西兰、安习、忠、文、永、銮、福、延8州,洪武元年还在元那州、地州基础上新设了那地州。洪武七年七月设南丹州时,永、銮、福、延省入南丹州;十二年设东兰州时,西兰、安习、忠、文4州省入。洪武十二年设东兰州后,庆远府有5直辖县,那地、南丹、东兰3州,此后府的州县变化较小。

除洪武十七年、二十一年增设过荔波县、程县外,府下再未新设过县。程县于宣德元年改隶泗城直隶州。弘治十七年河池县升为州,正德元年(1506)思恩、荔波2县改隶其下。弘治年间府下还析置永顺、永定、永安3长官司。弘治九年以后,庆远府下领3直辖县、4州、2州辖县、3长官司。隆庆三年至万历六年一度设置的八寨长官司亦应属于本府。

庆远府,洪武元年改元庆远南丹安抚司为府。二年正月壬戌改府为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三年六月庚午复为庆远府。治在今广西宜州市。弘治九年以后领州4、县5、长官司3。

宜山县,倚。治在今广西宜州市。

天河县,县治旧在高寨,即今广西罗城自治县天河镇西;洪武二年迁于兰石,正统七年又迁甘场,都在今罗城自治县西;嘉靖十三年又迁福禄镇,在今罗城自治县天河镇西南;万历十九年始移天河镇。

忻城县,治在今广西忻城自治县,县官员土流兼用。

1.河池州(河池县参见)

河池县为元庆远司属县,明初依旧。弘治十七年五月甲寅升为州。县旧治在今广西河池市河池镇北,天顺六年(1462)迁屏风山,在河池镇东;成化十三年还旧治;嘉靖四年又迁凤仪山南,在河池镇北。正德元年后领思恩、荔波2县。

思恩县,旧属庆远府,正德元年二月庚申改属河池州。旧治在今广西环江自治县城关,永乐末迁于今县东南清潭,宣德三年十一月迁于白山寨,成化八年迁于欧家山,即今环江自治县。

荔波县(荔波州参见),元为荔波州,洪武初省入思恩县,洪武十七年九月癸卯析思恩县地置荔波县,直属府。正统十二年二月甲辰改属南丹州。成化十一年九月己未又直属府。正德元年二月庚申属河池州。治在今贵州荔波县北旧县。

2.南丹州

洪武七年七月甲戌置,二十八年废,寻复置。州为土州,正统十二年二月至成化十一年九月曾领荔波县。治在今广西南丹县。

3.东兰州

洪武十二年置,省元末西兰、安习、忠、文4州入州。州为土州,州治在今广西东兰县。

4.那地州

洪武元年改元那州、地州置。州为土州,治在今南丹县那地。

5.永顺长官司、永定长官司

2司皆弘治六年五月戊寅析宜山县地置。永顺司治在今广西宜州市西龙头乡,永定司治在今宜州市南石别镇三寨村。

6.永安长官司

弘治九年九月壬子析天河县十八里地置。治在今宜州市东北后甫。

程县,洪武至宣德初曾隶于庆远府,详见泗城直隶州。

永州、銮州、福州、延州,元庆远司属州,洪武初隶庆远府。洪武七年废入南丹州。

西兰、安习、忠、文4州,元庆远司属州,洪武初隶庆远府。洪武十二年废入东兰州。

八寨长官司,隆庆三年设,万历六年废。治在今广西忻城县南,应隶于庆远府。

(七)南宁府

洪武元年改元南宁路为南宁府,路下的宣化(附郭)、武缘2县归于府下。明代南宁府由于不断有周边其他府的州县的改隶,辖区渐渐扩大。

洪武中南宁府辖区的扩大主要是由于东面横州的归属。洪武十年五月横州降为县后改属本府。十三年横县又升为州,同时其下复置永淳、宁浦2县,宁浦县寻废。此后至弘治十七年底,南宁府下的州县没有发生变化。

弘治十七年十二月之后,周边思明府和田州府下的上思、归德、果化、忠州4州相继归属本府。嘉靖四十三年镇安府下雷峒地归本府,万历十八年在此设下雷州,成为南宁府的飞地。这些州的改属使南宁府的辖区逐渐增大。

嘉靖十二年、隆庆六年府下析置隆安县和新宁州。万历五年武缘县划归思恩府。万历十八年设下雷州后,南宁府的2直辖县、7州、1州辖县再无变化。

南宁府,洪武元年改元南宁路为府。治在今广西南宁市。万历十八年后领州7、县3。

宣化县,倚。治在今南宁市。

隆安县,嘉靖十二年四月丙申析宣化县那久地置。治在今广西隆安县。

1.横州(横县、宁浦县参见)

元末为横州直隶州,领宁浦(附郭)、永淳2县。洪武二年九月戊申改属浔州府,宁浦县省入州,州下只领永淳县。十年五月戊寅降州为横县,改属南宁府。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州,仍置宁浦县、永淳县隶于州,寻废宁浦县。横州、横县、宁浦县治在今广西横县。

永淳县,元末属横州直隶州,洪武二年九月属浔州府横州,十年五月省入横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属南宁府横州。治在今横县西北峦城。

2.新宁州(www.daowen.com)

隆庆六年二月己丑以宣化县定禄洞地置。治在今广西扶绥县。

3.上思州

元末属思明路,洪武初废。洪武二十一年正月复置,属思明府。弘治十七年十二月己巳改属南宁府。治本在今广西上思县明江南岸,弘治十七年十二月迁于今上思县。本为土州,弘治十八年改土归流

4.归德州

元末属田州路,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弘治十八年改属南宁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归德。

5.果化州

元末属田州路,洪武二年属田州府,《明史》卷45《地理志六》记州“嘉靖九年十二月来属(南宁府)”,《世宗实录》这一月辛巳提到州改属南宁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平果县西北大平屯。

《粤西文载》中的《左江土司志》及《大清一统志》卷364等均言弘治年间改归南宁府,误。

6.忠州

元末属思明路,洪武初废。洪武二十一年正月复置,属思明府。万历三年九月丁未改属南宁府。州为土州,治在今扶绥县西南旧城。

7.下雷州

元末为镇安府下雷州,洪武初因失印降为峒,地属镇安府。嘉靖四十三年改属南宁府。万历十八年升为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为南宁府在外的一块飞地。

武缘县,万历五年十月前属南宁府,见思恩军民府。

(八)思恩军民府(思恩州、思恩直隶州、思恩府参见)

本为元田州路思恩州,洪武二年属田州府,永乐二年八月丙子直隶广西布政司。正统四年十月丙戌升为思恩府,十一年十一月甲申升军民府。本为土府,弘治十七年改土归流。旧治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旧城,正统七年迁今广西马山县西南乔利,嘉靖七年七月又迁今广西武鸣县北府城。

思恩州、思恩府均为土州、土府,府下本无州县,改土归流后至正德六年始设凤化县,嘉靖八年即废。嘉靖、万历年间,周边奉议州、上林县、武缘县相继改属本府,万历三十二年新设上映州也属本府,思恩府的管辖范围逐步扩展。万历三十二年之后,府下领2直辖县、2州。

上林县,元属田州路,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嘉靖七年七月改属思恩军民府。县为土县,治在今广西田东县思林镇南、右江南岸。

武缘县,元属南宁路,洪武元年属南宁府。万历五年十月乙未改属思恩军民府。治在今广西武鸣县。

1.奉议州(奉议直隶州参见)

元末为直隶州,明初依旧,洪武五年省入来安府,七年二月己亥复置,直隶广西行省。二十八年复废,寻复置,直隶广西布政司。嘉靖六年二月己巳改属思恩军民府。本为土州,明末改设流官。洪武初迁治于今广西田阳县西南奉议旧城。

2.上映州

元属镇安路,明初属镇安府。洪武五年废为峒,地属镇安府。万历三十二年复置州,为土州,属思恩军民府,为飞地。治在今广西天等县西上映。

凤化县,正德六年七月癸酉置,嘉靖八年十月丙子废。初治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乔利,为思恩军民府附郭县,嘉靖七年迁于今广西上林县东北三里镇。

(九)太平府

洪武二年七月丁未改元太平路为太平府,领崇善(附郭)、陀陵、罗阳、永康4直辖县和左、养利、太平、思城、安平、万承、全茗、镇远、茗盈、龙英、结安、结伦、都结、上下冻、思同、龙16州。除龙州是由元龙州万户府改设,上下冻州由龙州万户府改隶本府外,其余4县、14州均为元太平路旧有。洪武九年龙州改直隶州,此后至万历十六年前除永康县于成化八年改名为同正县外,太平府的州县再未发生过其他变化。

万历二十八年思同州被废,同年同正县升为永康州。万历十六年和三十八年,思明府思明州、上石西州相继改隶于太平府。万历三十八年后府领3直辖县、17州。府治本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驮卢镇,洪武二年徙于今崇左县。

崇善县,倚。元太平路属县,明初属太平府。县设土知县,宣德三年改设流官。旧县治在府西北,在今崇左县西北新和,嘉靖十九年迁入府郭内,即今崇左县。

陀陵县,元太平路属县,明属太平府。县为土县,治在今崇左县东北那隆。

罗阳县,元太平路属县,明属太平府。县为土县,治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中东镇旧城屯。

1.左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本为土州,设有黄姓土知州,成化十三年改设流官。州治本在崇左县东北左州镇东,成化十三年迁于思崖村,正德十五年迁于今崇左县东北左州。

2.养利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本设有土知州,宣德初改设流官,治本在今广西大新县北,弘治年间迁至今大新县。

3.永康州(永康县、同正县参见)

元永康县,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成化八年改名同正县,万历二十八年六月丙戌升为永康州。永康县、同正县设有土知县,成化十八年改设流官。原治在今扶绥县中东镇北旧县,万历中迁于扶绥县北中东镇。

4.上石西州

元属思明路,明初属思明府。洪武末省,永乐二年复置,仍属思明府。万历三十八年改属太平府。本设土官知州,成化十三年正月改设流官知州。州治在今广西凭祥市东南上石。

5.太平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大新县西南雷平镇太平街。

6.思城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大新县西南思城。

7.安平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大新县西南安平。

8.万承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大新县东北龙门。

9.全茗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大新县北全茗。

10.镇远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进远。

11.茗盈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大新县东北旧茗盈。

12.龙英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龙英街。

13.结安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结安。

14.结伦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进结镇。

15.都结州

元太平路属州,明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隆安县西都结。

16.上下冻州

元属龙州万户府。洪武初改属太平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

17.思明州

元属思明路。洪武二年属思明府,万历十六年四月辛酉改属太平府。治在今广西宁明县。州为土州。

思同州,元太平路属州,洪武元年属太平府。万历二十八年六月省入永康州。州为土州,治在今扶绥县西北思同。

龙州,洪武二年七月至洪武九年属太平府,后改直隶州。详见龙州直隶州。

(十)思明府

根据《明史》卷45《地理志六》关于广西布政司的记载和其他文献推测,洪武二年七月设思明府时,应有上石西、下石西、西平、禄、思明、江、思陵7州,原有的忠州、上思州当年被废除。洪武三年西平州、禄州、思陵州也被省废,加上新置罗白县,当年府下共有1县、4州,辖区基本与元思明路相当。

洪武三年之后,思明府的辖区不断缩小,“日割月蹙” (3),其下州县或弃入安南,或改为直隶州,或改隶周围他府,宣德二年明朝退出安南时,放弃了复置的西平州、禄州;江州,思陵州,永乐二年新设的凭祥县改州后皆改为直隶州,罗白县也随江州划出;忠州、上思州相继改属南宁府,上石西州、思明州则在万历年间改归太平府。万历三十八年之后,思明府只余下石西州1州。

思明府,洪武二年七月丁未改元思明路为府,直隶广西行省。九年直隶广西布政司。府为土府,治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万历三十八年后领州1。

下石西州

元属思明路。洪武二年属思明府。州为土州,治本在今广西凭祥市夏石南旧州,万历间迁今夏石。

西平州,元属思明路。洪武二年属思明府,三年省。永乐二年复置。宣德二年与安南。治在今越南谅山北。

禄州,元属思明府。洪武二年属思明府,三年省。二十一年正月复置,寻没于交阯。永乐三年复置。宣德二年与安南。治在不明。

江州、罗白县、思陵州、凭祥县明初一度属思明府,详见下文直隶州。上思州、忠州见南宁府。思明州、上石西州见太平府。

(十一)镇安府

元镇安路,洪武二年为镇安府。领上映州,元安德、归顺等州俱废。洪武五年上映州亦废。这些州的废除对镇安府的辖区影响不大。府为土府,治本在今广西那坡县,洪武二年徙于废冻州,即今广西德保县。

弘治九年八月至嘉靖初,复置后的归顺州曾隶于镇安府,后改为直隶州。嘉靖四十三年下雷峒地改属南宁府,成为南宁府飞地,万历三十二年之后上映州地改归思恩府,也是一块飞地。

归顺州见归顺直隶州,上映州见思恩府,镇安州见南宁府。

除以上提到的府级政区外,明代广西行省及广西布政司下还曾设有来安府、田州府、田宁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钦州府、琼州府。田州府、田宁府见田州直隶州,高州、雷州、廉州、钦州、琼州5府见“广东布政使司”。

来安府,洪武二年七月丁未改元来安路为府,七年省入田州府。府治在今广西田阳县。《元史》卷63《地理志六》对来安路的属州没有记载,根据《明史》卷45《地理志六》等中相关资料可知元代来安路下州数众多,除泗城州、利州确定在明代设置过外,其他属州或在洪武初年被废,或明初虽设,但洪武七年随府一起省入田州府。泗城州见泗城直隶州。

利州(利州直隶州参见),土州。元属来安路,洪武初属来安府,洪武七年十一月辛卯直隶布政司,正统六年五月徙治泗城州古那甲,嘉靖二年废。治在今广西田林县东利周。

直隶州

(一)田州直隶州(田州府、田宁府、田州参见)

元田州路,洪武二年七月丁未为田州府,领上林县、上隆州、恩城州、都康州、归德州、果化州、思恩州、向武州及所属富劳县、武林县,府治在今广西田阳县。府设土官。富劳县与都康州在洪武中为“夷僚”所据,向武州也于洪武二十八年废,建文中俱复置,向武、都康2州复置后改为直隶州,武林、富劳2县永乐初被废入向武州。永乐以后至嘉靖七年之前,田州府下的思恩州改为直隶州,归德州改隶南宁府,上隆州、恩城州则废。至嘉靖七年六月丙午田州府降为州,徙治八甲,而置田宁府于府城,七月上林县改隶思恩军民府,田宁府余田州、果化州。嘉靖八年十月,田宁府废,以田州为直隶州,复还故治,果化州后改隶于南宁府。

上隆州,元属田州路,洪武二年属田州府。成化三年徙治浔州府东北,更名武靖州,改属浔州府。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百色市龙川。

恩城州,元属田州路,洪武初属田州府,弘治五年废,地入田州。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圩南。

向武州、都康州、富劳县、武林县洪武年间一度归田州府,详见下文。归德州在弘治十八年前、果化州在嘉靖九年前属田州府、田宁府,详见南宁府。思恩州在永乐二年前、上林县在嘉靖七年七月前属田州府,详见思恩军民府。

(二)归顺直隶州(归顺州参见)

元属镇安路,洪武初废为峒。弘治九年八月壬寅复置州,属镇安府。嘉靖初,改直隶布政司。州为土州,治所本在今广西靖西县南旧州圩,天启间移治今靖西县城。

(三)泗城直隶州(泗城州参见)

元属来安路,洪武五年归明朝,设土官。初属来安府,洪武七年直隶广西行省。九年直隶布政司。旧州在今广西凌云县西南,洪武六年移于今凌云县。

程县,洪武二十一年以泗城州之程丑庄置,属泗城州,寻属庆远府,宣德初,还属州。正统中流官为土司所逼弃官逃走,县已名存实亡,嘉靖元年正式废除。治在今凌云县东北。

安隆长官司永乐后一度属泗城州,详见下文。

(四)向武直隶州(向武州参见)

元属田州路,洪武二年七月属田州府,领富劳、武林2县。二十八年州废,富劳县也为“夷僚”所据。建文二年(1400)复置州,直隶布政司。州为土州,旧州治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万历四十五年迁于乃甲,在天等县西北向都。

富劳县,元属田州路,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向武州,寻为“夷僚”所据,建文四年复置,寻并入向武州。县为土县,治在今广西天等县向都东北。

武林县,元亦属田州路,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向武州,洪武二十八年改直属田州府。永乐初省入富劳县。治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宁干。

(五)都康直隶州(都康州参见)

元属田州路,洪武二年属田州府,后为“夷僚”所据。建文元年复置,直隶布政司。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都康。

(六)龙州直隶州(龙州参见)

元龙州万户府,洪武二年七月丁未仍为州,属太平府。九年六月壬子直隶布政司。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龙州县。

(七)江州直隶州(江州参见)

元属思明路,明初属思明府,洪武二十年直隶布政司。明朝时设土知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崇左县南江州。领罗白县。

罗白县,洪武三年置,属思明府,后来属本州。县为土县,治在今崇左县东南罗白。

(八)思陵直隶州

元属思明路,洪武三年省入思明府,二十一年正月丁亥复置,直隶布政司。州为土州,治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思陵。

(九)凭祥直隶州(凭祥县参见)

永乐二年五月以思明府之凭祥镇置凭祥县,属思明路。成化十八年升为州,直隶布政司。县、州相继有李姓土知县、土知州。治在今广西凭祥市。

长官司

安隆长官司

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辛酉置安隆长官司,属泗城州,后直隶布政司。治在今广西隆林县。

上林长官司,永乐七年以上林洞置,直隶布政司。万历中,省入泗城州。治在今广西田林县东南老街。

金筑安抚司,洪武十九年十二月至二十七年属广西布政司,详见“贵州布政司”贵州军民府。

【注释】

(1) 《宣宗实录》卷84。

(2) 《太祖实录》卷105。

(3) 《粤西文载》卷57《思明府土官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