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代京师:北平布政司到行在再到京师

明代京师:北平布政司到行在再到京师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京师从明正统六年十一月起,在经过“行在”、“京师”的几度名称变化后,洪武年间曾称作北平布政司的高层政区最后定名为京师,历史上又称为“北直隶”。洪武三年至五年间,北平行省辖区的最大变化就发生在这一区域。永乐元年二月庚戌建北京于顺天府,改布政司为“行在”。十九年正月初一改北京行在为京师。正统六年十一月甲午罢称行在,定为京师。在北直隶地区,明初针对元代的政区弊病采取了几项措施。

明代京师:北平布政司到行在再到京师

第二章 京  师

从明正统六年(1441)十一月起,在经过“行在”、“京师”的几度名称变化后,洪武年间曾称作北平布政司的高层政区最后定名为京师,历史上又称为“北直隶”。正统六年之后的北直隶管辖区域是在洪武二十年(1387)之前基本固定下来的。该区域于洪武元年四月分属河南、山东二行省,洪武二年三月癸丑置北平等处行省(又称北平行省),治北平。原先属于山东、河南的北平府等府州县俱改属北平行省。

洪武二年北平行省设置之初,领有北平、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平滦、顺宁、开平10府,此时北平行省的辖区并不像洪武二十年之后的北平布政司、行在、京师那样只辖有外长城以南的地域,而是因开平府和顺宁府的设置辖有了后来所修的外长城以北及居庸关以西的广阔地域。洪武三年至五年间,北平行省辖区的最大变化就发生在这一区域。洪武三年开平府被废,但是其南部的四州三县改属北平府,北平行省只失去了开平府的中北部;同年改开平府以西的原元代兴和路为兴和府。由于当时塞外仍是战争不断,“密迩虏境,虽已招集来归,未见安土乐生” (1),所以洪武四、五年间,居庸关以西的顺宁、兴和2府及州县陆续废除,当地的人口被迁移到内地,至永乐十二年、十三年重设隆庆、保安2州之前,这一带没有政区设置。

洪武四年平滦府改名为永平府,永平府在洪武初年辖有山海关以东原属于大宁路的瑞州。

洪武九年六月甲午改北平行省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十二年十一月,明朝大军平定大宁,设置大宁府与其所属州县,归北平布政司管辖。洪武二十年设置大宁都司之前府州县被废除,北平布政司退回山海关之内。

明代永乐以后,居庸关以西及山海关以东的大部分地区没有府州县设置,而是归实土的山西行都司、万全都司、辽东都司的卫所管理,加之洪武初年这一带的府州县存在时间很短,史书又缺乏记载,当地在明初的政区设置极易为人忽视。

大宁府废除后,北平布政司领有北平(永乐元年改顺天)、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永平8府,直至明末未改。

永乐元年(1403)二月庚戌建北京于顺天府,改布政司为“行在”。十九年正月初一改北京行在为京师。洪熙元年(1425)三月戊戌,仍称行在。正统六年十一月甲午罢称行在,定为京师。

永乐十二、十三年在居庸关西重新设置隆庆(隆庆元年改名延庆)、保安2州,直隶于北直隶。

在北直隶地区,明初针对元代的政区弊病采取了几项措施。首先是废除府辖州的附郭县。这是因为元代的州级政区辖区不大,无需附郭县;许多元代的州因地位下降,管辖的地域与人口都与县相去不远,所以在洪武初年大量的州改为县;元代行省南部政区边界混乱,有的地方犬牙相入过甚,又有众多的飞地,所以明初另一项重要措施是调整府级政区的边界与辖区,使之有利于有效的地方管理。

正德九年(1514)之后,北直隶“府八,直隶州二,属州十七,县一百一十六” (2),这个数目至明末未变。万历中东明县改隶开州,此后北直隶的府州县隶属也再未变化。以下即以万历末年为断限叙述北直隶各府州县的变迁。

(一)顺天府

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军队在徐达的率领下进入大都城,元朝残部北退,古北口以南迅速平定。为了加强对大都附近的管理,当月,明朝改元大都为北平,设北平府以辖地方行政,十月,以北平府属山东行省,而其以南的河间、大名、真定诸府俱属河南分省,山东行省与北平府地理上并不相连,这当是刚刚攻下北平后的权宜之计。

洪武年间北平府的管辖范围以下属的州县治地而言,与元朝大都路相同。根据资料推测,洪武元年底北平府共有12府辖县、5州、11州辖县,比元代大都路州县总数有所减少,主要是范阳、渔阳、潞、益津4个与州同治一城的附郭县被废,东安、固安、顺、檀4州被改为县。东安等4州改为县与州的地位下降有密切关系,元代部分不辖县的州地位已与县级政区相等,所以洪武元年底对这种州进行了整理,“时廷议以各处州治有连辖数县、有不辖县而亲隶民事者,于体未善。诏从其议,于是凡州之不辖县治而改为县者六十有五” (3)。洪武元年底北平府州县如下。

府辖县: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宝坻县、顺义县、密云县、怀柔县、昌平县、新城县。

州及州辖县:通州——三河县,漷州——香河县、武清县,霸州——文安县、大城县、保定县,涿州——房山县,蓟州——玉田县、丰润县、遵化县、平谷县。

当时北平府直接管辖的县主要分布在北平的北部与东南,其中宝坻县与北平城被漷州、通州隔开,调整漷、通2州,使北平府的管辖在地域上更加合理,就成为洪武中北平府变化的关键

洪武元年底至永乐元年北平府改顺天府之间,北平府居庸关以东、古北口长城以南的州县变化不大。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漷州及与其相关的几县的隶属变化。洪武十年,原直隶于府的宝坻县与隶于漷州的武清县改属通州;原隶于漷州的香河县废入漷州,洪武十三年复置后改直属于府,漷州下再无属县,管辖地域缩小,洪武十四年改为通州下的漷县。这几次调整理顺了通州、漷州、宝坻县的地域关系,使直隶于府的县、州的分布趋于合理。

霸州保定县与蓟州平谷县分别在洪武七年、十年废入霸州、三河县,怀柔县也一度废除,十三年十一月3县得以复置。

洪武初年北平府辖区及州县最大的变化是洪武三年七月开平府下兴州、云州、宜兴州、隆庆州及望云县、兴安县、怀来县的归属。这一年开平府因远在塞北、人口稀少而被废除,其下靠近北平府的这四州三县改属北平府。洪武五年七月,又因这些地方位于边界,战事不断,人民无法安生,明政府下令废除四州三县,全部人口内迁至居庸关以东安置。

洪武六年五月,新城县改属保定府,八年四月至十年五月间静海县属北平府。

洪武十四年漷州改县后,北平府有府辖县11、州4、州辖县12,即正德《明会典》卷17所录《诸司职掌》记载的洪武中期的“顺天府”。

永乐元年朱棣建北京,改北平府名为顺天府。此后至正德元年之前的百年间,顺天府的州县设置与隶属没有发生过变化。

昌平县是明朝永乐之后历代皇帝灵寝所在,与灵寝有关的各项杂役众多,“供亿滋烦,民不聊生” (4)。正德元年七月,在当时的南京吏部尚书林瀚奏请下,直隶于顺天府的昌平县改为昌平州,府下的顺义、密云、怀柔3县改由昌平州管辖,以分摊杂役,并废除了原昌平县养马的杂差。既而宛平、大兴2县也以差役过重要求免除养马,太仆寺以为此例不可开,于是朝廷下令恢复昌平的各项差役,并于正德三年十二月癸未仍改州为县 (5),与顺义等3县一起又改直属于顺天府。正德九年,昌平县丞又以百姓差役过重、生活困苦上奏,四月朝廷下令仍复置州 (6),顺义等3县再次改属其下。昌平州的设置使得北京以北的各县不再直隶于顺天府。正德九年之后至明亡,顺天府下的州县再无变化,这期间顺天府的22县中,只有北京城南、东南的良乡、宛平、固安、东安、大兴、永清、香河7县直属于府。

顺天府(北平府参见),洪武元年八月壬午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 (7)。十月庚寅属山东行省 (8)。二年三月癸丑改属新设的北平行省,九年六月属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元年正月辛卯升为北京,二月庚戌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府治在今北京。

正德九年之后府领州5、县22,其中府直辖县7。

大兴县,倚。治在明代北京城东南。

宛平县,倚。治在明代北京城西南宛平。

良乡县,治在今北京西南良乡。

固安县(固安州参见),元固安州。洪武元年十二月丙戌降为县。治在今河北固安县。

永清县,治在今河北永清县。

东安县(东安州参见),元东安州,洪武元年十二月丙戌降为县。原治在今廊坊西旧州,洪武三年徙治于今河北廊坊市东南旧安次。雍正《畿辅通志》卷13记东安州“中统四年(1263)升为东安州,属大都路。明洪武九年改为东安县,属北平府,后属顺天府”,与《太祖实录》洪武元年十二月“丙戌改顺州为顺义县,东安、固安及河南辉州、淇州俱为县” (9)及《明史·地理志》的记载不符。

香河县,元属漷州。洪武十年二月己未省县入州。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县,改直属府。治即今河北香河县。

1.通州(潞县参见)

元通州领潞县(附郭)、三河县,洪武初,省潞县。洪武十年、十四年,武清县、宝坻县、漷县相继属本州,州遂领4县。州及潞县治即今北京市通州区。

三河县,治即今河北三河市。

武清县,元属漷州,明初依旧。洪武十年二月己未来属通州。治在今天津市武清区西北旧武清。

漷县(漷州参见),元漷州,明初仍为州,依旧领香河、武清2县。洪武十年二月废香河县。十四年二月乙未降州为漷县,改为通州属县。漷州、漷县治在今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

宝坻县,元直隶大都路,洪武元年直隶北平府。洪武十年二月改属通州。治在今天津市宝坻县。

2.霸州(益津县参见)

洪武初,以州治益津县省入,州领文安、大城、保定3县。保定县洪武七年至十三年一度被废。州与益津县治在今河北霸州市。

文安县,治在今河北文安县。

大城县,治在今河北大城县。

保定县,洪武七年九月省入霸州。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治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新镇。

3.涿州(范阳县参见)

元涿州,领范阳(附郭)、房山2县,洪武初省范阳县入州。州及范阳县治在今河北涿州市。

房山县,治即今北京市房山区城关镇。

4.昌平州(昌平县参见)

元昌平县,直隶大都路。明初依旧设县,直隶北平府,后隶顺天府。正德元年七月癸卯升为昌平州,三年十二月癸未又降州为县,九年四月己亥再升为州。旧治白浮图城,景泰元年(1450)筑永安城于东,二年迁县治于此,即今北京市昌平区。领县3。

顺义县(顺州参见),元顺州。洪武元年十二月丙戌改为顺义县,直属府。正德元年七月癸卯改属昌平州,三年十二月癸未改直隶顺天府,九年四月己亥又改属昌平州。治在今北京市顺义区。

怀柔县,洪武元年十一月省入檀州,十二月复置,直属府。《太祖实录》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又记置怀柔县,则县在此前曾被废,具体时间不明。正德元年七月后隶属变化同顺义县。治在今北京市怀柔县。

密云县(檀州参见),元代檀州置密云县为附郭县。洪武元年十一月省县入州,十二月丙戌复置县,废州,县改直属北平府。正德元年七月后隶属变化同顺义县。檀州及密云县治在今北京市密云县。

5.蓟州(渔阳县参见)

洪武初,以附郭的渔阳县省入州,州领玉田、丰润、遵化、平谷4县。平谷县洪武十年二月至十三年十一月间一度废除。蓟州及渔阳县治在今天津市蓟县。

玉田县,治在今河北玉田县。

丰润县,治在今河北丰润县。

遵化县,治在今河北遵化市。

平谷县,洪武十年二月己未革县,省入三河县。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治在今北京市平谷县。

新城县,洪武六年五月前属北平府,详见保定府。静海县,洪武八年四月至十年五月间属北平府,详见河间府。兴州、云州、宜兴州、隆庆州、望云县、兴安县、怀来县属北平府,洪武三年七月至五年七月,详见开平府。

(二)保定府

明初的保定府是洪武元年在元朝的保定路基础上设置的,但有所变化。根据史书的各种记载推测,洪武元年底保定府的州县结构如下。

府辖县:清苑县、满城县、唐县、庆都县、遂县、行唐县、曲阳县、新安县。

州及州辖县:安肃州,易州——定兴县、涞水县,雄州——归信县、容城县,完州,祁州——博野县、蒲阴县、深泽县、束鹿县,安州——葛城县、高阳县。

洪武元年,保定府共有8直隶县、6州、10州辖县。洪武二年三月之前,保定府属河南分省。

元代的保定路与真定路犬牙交错,保定路的深泽、束鹿和行唐、曲阳分别向南、西南伸入真定路境,洪武元年设置保定府时继承了这种交错之势。为了统治上的便利,第二年便进行了调整。原属于保定府的曲阳、行唐改属真定府,而真定府蠡州则改属保定府,保定府只剩下深泽、束鹿依然伸入真定府。

洪武二年保定府隶属州县的另一个大的变化是改安肃州、完州为县,而归信、蒲阴、葛城3县被废,这与洪武元年底易县被废除的原因是一样的。元末明初,经过战争洗涤的河北平原人口大量减少,洪武初年各府“所属州县户量多不及数” (10),许多州因此被降为县,而其附郭县则多省并入州。这种省并的趋势一直延续至洪武十三年之前。洪武七年雄州降为雄县,八年蠡州降为蠡县,在这两年中容城县、新安县、遂县、高阳县相继被废,十年满城县废,后5县并不是州的附郭县,其地并入附近的雄县等县,使得雄县等的管辖地域大增,管理不便,所以洪武十三年十一月除遂县外,其余4县均得以复置。

由于原属于各州的县不断改直隶于府,保定府下直辖县的数目在洪武初是不断上升的。洪武元年初设府时,府下直辖县多在府治以西地区,洪武二年起府治以东原隶于各州的县纷纷改直隶于府。洪武十三年十一月之后直至明亡,保定府的州县再也没有发生过变化,府下有12直辖县,3个州下仅辖有5县。

保定府,元保定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九月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来属北平行省,后隶北平布政司及京师。治在今河北保定市。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后领州3、县17。

清苑县,倚。治在今河北保定市。

满城县,洪武十年五月戊寅省入庆都县。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治在今河北满城县。

安肃县(安肃州参见),元保定路安肃州,洪武二年七月己亥降州为县,直隶保定府。治在今河北徐水县。

定兴县,元属保定路易州,明初属保定府易州。洪武六年五月壬寅改直属府。治在今河北定兴县。

新城县,元属保定路雄州,洪武初改属北平府,洪武六年五月壬寅改属保定府。治在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南新城镇。

雄县(雄州、归信县参见),元保定路雄州,领归信(附郭)、容城、新城3县。洪武元年州属保定府,新城县改属北平府。洪武二年七月己亥省附郭归信县,州只领容城县。七年四月甲寅降州为县,直隶保定府。雄州、雄县、归信县治在今河北雄县。

容城县,元属雄州,明初依旧。洪武七年四月甲寅省入雄县,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直属于府。旧治在拒马河南,景泰二年迁于河北,即今河北容城县。

唐县,治在今河北唐县。

庆都县,治在今河北望都县。

博野县,元末直隶保定路,洪武元年改属保定府祁州,六年五月壬寅改直属府。治本在今河北蠡县,洪武元年迁今河北博野县。

蠡县(蠡州参见),元真定路蠡州,洪武元年十月起属真定府,二年七月己亥改属保定府,洪武六年五月至八年正月间高阳县曾隶于本州。八年正月辛未降州为县,直隶于府。治在今河北蠡县。

完县(完州参见),元保定路完州,洪武元年属保定府。洪武二年七月降州为县。治在今河北顺平县。

遂县,元为保定路遂州,洪武初降为县,直隶于府。八年二月己亥省入安肃县。治在今河北徐水县遂城釜山村。

曲阳县、行唐县见真定府。

1.祁州(蒲阴县参见)

元末祁州领蒲阴(附郭)、深泽、束鹿3县,洪武元年九月州隶保定府,博野县改隶州下,州领4县。二年七月己亥省蒲阴县入州,六年五月壬寅博野县也改直隶于府。此后,州下余深泽、束鹿2县。州及蒲阴县治在今河北安国市。

深泽县,治在今河北深泽县。

束鹿县,治本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天启二年(1622)徙东南新城。

2.安州(安县、葛城县参见)

元末安州领葛城(附郭)、高阳2县,洪武元年九月州隶保定府,领县依旧。洪武二年七月己亥省葛城县入州。六年五月高阳县改直隶于府。七年七月丁卯降州为安县,直隶于府。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升为州,高阳、新安2县来属。安州、安县、葛城县治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

高阳县,元属安州,明初依旧。洪武六年五月壬寅改直属保定府,寻属蠡州。八年正月辛未省入蠡县。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仍属安州。旧治在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化龙村,洪武三年圮于水,迁于今高阳县。

新安县,元直隶保定路,洪武初直隶保定府。洪武七年七月丁卯省入安县。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县,来属安州。治在今河北安新县。

3.易州(易县参见)

元易州领易(附郭)、定兴、涞水3县。洪武元年九月州隶保定府,十二月丙戌省易县入州。洪武六年五月壬寅定兴县改直属府,此后州只领涞水县。州及易县治在今河北易县。

涞水县,治在今河北涞水县。

(三)河间府

根据《明史》卷40《地理志一》记载,明朝洪武十三年十一月之后,除无棣县于永乐元年因避朱棣的讳改名庆云外,河间府的10直辖县、2州、6州辖县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河间府的主要设置变化都发生在洪武十三年十一月之前。

明朝的河间府是在元代河间路基础上设置的,最初隶属于河南分省,洪武二年三月改隶北平行省。洪武元年设河间府时从辖区上废除了元代河间路下所辖的具有飞地性质的齐东、临邑、青城3县,并将南部的陵州、乐陵县划入山东济南府与济宁府,同时废除了清州兴济县。洪武元年年底,河间府有3直辖县、5州、14州辖县,与洪武十三年十一月之后的形势完全不同,如下所示。

府辖县:河间县、肃宁县、宁津县。

州及州辖县:献州——交河县、乐寿县,景州——蓨县、吴桥县、东光县、故城县、阜城县,莫州——莫亭县、任丘县,清州——会川县、静海县,沧州——清池县、南皮县、盐山县。

河间府直辖地除肃宁和附郭的河间2县外,还有位于府南界的宁津县,在地理上宁津县并不与河间、肃宁2县相连。

洪武二年,河间府沧州、景州、清州、莫州、献州的清池、蓨、会川、莫亭、乐寿5附郭县被废除。这之后的主要变化发生在洪武七、八年,这两年中,随着献州、清州被改为县和莫州的废除,它们所辖的任丘、交河2县与景州阜城县改直隶于府,静海县一度改隶于北平府,景州东光县则被废。交河县在洪武十年被废,静海县又改直属河间府。十三年十一月交河县、兴济县与洪武七年被废的景州东光县一起复置。这之后,河间府的州县再无大的变化。

河间府,元河间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十月为河间府,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改属北平行省。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后领州2、县16。府治在今河北河间市。

河间县,倚。治在今河间市。

献县(献州、乐寿县参见),元河间路献州,领乐寿(附郭)、交河2县,洪武元年十月州隶河间府。二年省乐寿县入州。八年四月辛丑降州为县,直隶于府。献州、献县、乐寿县治在今河北献县。

阜城县,元属河间路景州,明初属河间府景州。洪武七年七月庚辰改直属府。治在今河北阜城县。

肃宁县,治在今河北肃宁县。

任丘县,元属河间路莫州,洪武元年随州属河间府。洪武七年七月庚戌改直属府。治在今河北任丘市。

交河县,元属献州,洪武初依旧。洪武八年四月改直属府。十年五月戊寅省入献县。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仍直隶于府。治在今河北泊头市西交河。

青县(清州、会川县参见),元为河间路清州,领会川(附郭)、靖海、兴济3县。洪武初州属河间府,废兴济县,改靖海县为静海县。二年废会川县。八年四月辛丑降州为清县,寻改清为青。清州、青县、会川县治在今河北青县。

兴济县,元属清州。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直属府。治在今河北沧州市北兴济镇。

静海县,元为清州靖海县,洪武初更名静海。八年四月辛丑改直属北平府,十年五月戊寅改直属河间府。治在今河北静海县。

宁津县,治在今山东宁津县。

1.景州(蓨县参见)

元末河间路属州,辖蓨(附郭)、故城、阜城、东光、吴桥5县。洪武初景州属河间府,二年省蓨县入州。七年七月庚辰阜城县改直属府,省东光县入之。十三年十一月又复置东光县。此后州领3县。州及蓨县治在今河北景县。

吴桥县,治在今河北吴桥县东吴桥镇。

东光县,洪武七年七月庚辰省入阜城县,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治在今河北东光县。

故城县,治在今河北故城县东北故城镇。

2.沧州(清池县参见)

元末为河间路属州,辖清池(附郭)、乐陵、南皮、无棣、盐山5县。洪武元年州隶河间府,废无棣县,乐陵县改隶济南府。二年省清池县入州。洪武六年六月复设无棣县,永乐初改名庆云县。此后州领3县。沧州旧治在今河北沧县东关,洪武二年六月“迁沧州治于长芦” (11),即今河北沧州市。

南皮县,治在今河北南皮县。

盐山县,治本在今河北海兴县,洪武九年移于今河北盐山县。

庆云县(无棣县参见),《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洪武六年六月析山东乐安州北地置,来属”,《太祖实录》洪武六年六月乙卯亦曰“置山东乐安州,以所属之地……北析为庆云县,隶沧州” (12),据《大清一统志》卷17,“明永乐初避讳改曰庆云,仍属沧州”,庆云之地本为元代无棣县,洪武六年六月所设应为无棣县,至永乐元年避朱棣之讳改名庆云县。根据洪武六年六月设县的情况推断,在此之前无棣县应被废除。元代沧州无棣县在今盐山县庆云东北,洪武六年所设无棣县及庆云县治在今盐山县东南庆云。

乐陵县、青城县见“山东布政司”。

莫州(莫亭县参见),元河间路属州,领莫亭(附郭)、任丘2县。洪武元年州属河间府,二年省莫亭县入州。洪武七年七月庚戌废州,任丘县改直隶于府。莫州、莫亭县治即今任丘市北莫州。

(四)真定府

洪武元年十月开设的真定府是在元代真定路的基础上设置的。元代的真定路下有犬牙突入保定府的蠡州和飞地涉县,北部有只领2县的中山府,另外西侧还有一广平路的飞地井陉县。洪武二年明朝就开始对真定府的州县进行调整,正月即改中山府为定州,四月划出涉县改属他府,而纳井陉县入本府,七月蠡州改属保定府,而保定府与真定府交错的行唐县、曲阳县改属真定府。洪武元年赵州附郭的平棘县,二年冀州附郭的信都县、晋州附郭的鼓城县、深州附郭的静安县,三年定州附郭的安喜县都相继废除。通过这些调整,真定府的辖区与政区结构趋于合理,并且基本稳定下来,奠定了明代真定府的地域基础。

洪武四年之后真定府只有无极县和赵州隆平县发生过变化。明初被废的无极县洪武四年七月重置,隶定州,七年四月改直隶于府,隆平县则于六年九月废入柏乡县,十三年十一月复置。这之后至明末除隶于定州的行唐县在正统十三年(1448)改直隶于府外,真定府的州县数目及隶属情况再未发生过其他变化。

真定府,元真定路,洪武元年十月为府,属河南分省。二年正月属山东行省,三月癸丑改属新设的北平行省,九年六月属北平布政使司,后属京师。治在今河北正定县。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后领州5、县27。以下为正统十三年之后的州县。

真定县,倚。治在今河北正定县。

井陉县,元为广平路威州的飞地井陉县。《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县“洪武二年来属”,根据《太祖实录》洪武二年四月甲戌所载“改……广平府之威州俱为县” (13),井陉县当是此时改属真定府。治在今河北井陉县西井陉。

获鹿县,治在今河北鹿泉市。

元氏县,治在今河北元氏县。

灵寿县,治在今河北灵寿县。

藁城县,治在今河北藁城市。

栾城县,元朝时即为真定路属县,明朝属真定府。《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县北有故城,今治洪武初所徙”,据《大清一统志》卷18,“栾城县城……明洪武十年土筑”,至迟在洪武十年县治已由北部迁到了今栾城县治所在。

无极县,元属中山府,洪武元年裁县,地入中山府。洪武四年七月戊辰“置……汝宁府汝阳县、真定府定州无极县” (14),复置县,属定州。洪武七年四月辛酉“以定州无极县隶真定府” (15)。县治在今河北无极县。

平山县,治在今河北平山县。

阜平县,治在今河北阜平县。

行唐县,元属保定路。洪武二年改属真定府定州,正统十三年十月戊午直隶真定府。治在今河北行唐县。

涉县,元代为真定府飞地,洪武二年四月甲戌“改……真定府涉县隶磁州”,不再隶于真定府。治在今河北涉县。

1.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参见)

元末真定路中山府,领安喜(附郭)、新乐、无极3县。洪武元年依旧为府,裁无极县。因当时明朝刚刚占领华北,还未来得及对元代复杂的多级政区进行全面调整。至洪武二年正月癸亥“改中山府为定州,隶真定府,复以真定府隶山东” (16),定州领安喜(附郭)、新乐、行唐、曲阳4县。洪武三年省安喜县入州。四年复置无极县,在洪武七年四月前该县隶于定州。行唐县正统十三年十月戊午改直隶真定府。此后州下余新乐、曲阳2县。中山府、定州、安喜县治即今河北定州市。

新乐县,元中山府属县,洪武二年正月起隶定州。治在今河北新乐市东北新乐镇。

曲阳县,元属保定路,洪武元年底属保定府。《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洪武二年来属”,改属真定府定州。治在今河北曲阳县。

2.冀州(信都县参见)

元末冀州,领信都(附郭)、南宫、枣强、武邑、新河5县,明初州隶真定府,领县仍旧。《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洪武二年以州治信都县省入(冀州)”,此后州领4县。冀州、信都县治即今河北冀州市。

南宫县,原治即今河北南宫县西旧城,成化十六年(1480)后治即今南宫市。

新河县,治在今河北新河县。

枣强县,治在今河北枣强县。

武邑县,治在今河北武邑县。

3.晋州(鼓城县参见)

元末晋州,明初属真定府,仍领鼓城(附郭)、安平饶阳武强4县。《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洪武二年以州治鼓城县省入”,州始领3县。晋州、鼓城县治即今河北晋州市。

安平县,治在今河北安平县。

饶阳县,治在今河北饶阳县。

武强县,治在今河北武强县西南武强。

4.赵州(平棘县参见)

元末赵州,明初属真定府,领平棘(附郭)、宁晋、隆平、临城、柏乡、髙邑、赞皇7县。《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洪武元年以州治平棘县省入”,州始领6县,其中隆平县在洪武六年九月至十三年十一月间一度被废。赵州、平棘县治即今河北赵县。

柏乡县,治在今河北柏乡县。

隆平县,洪武六年九月“甲寅,并真定府赵州隆平县于柏乡县” (17),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真定府赵州之隆平县” (18)。治在今河北隆尧县。

高邑县,治在今河北高邑县。

临城县,治在今河北临城县。

赞皇县,治在今河北赞皇县。

宁晋县,治在今河北宁晋县。

5.深州(静安县参见)

元末深州,明初属真定府,领静安(附郭)、衡水2县。《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洪武二年以州治静安县省入”,深州、静安县治原在今河北深州市南古静安,永乐十年迁州治于今深州市。(www.daowen.com)

衡水县,《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故城在县西南,永乐十三年迁于今治”,原治在今河北衡水市西南旧城,永乐十三年后治即今衡水市。

蠡州,洪武二年七月前属真定路,见保定府。

(五)顺德府

洪武元年设置的顺德府下的9县与元代顺德路的9县完全相同,除广宗县曾在洪武十年六月至十三年十一月间一度废除外,明代顺德府的县数与名称再未发生过变化。

顺德府,元顺德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为府,十月庚寅与真定府等同属河南分省 (19)。二年三月改属北平行省。治在今河北邢台市。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后领县9。

邢台县,倚。治在今邢台市。

沙河县,《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弘治四年(1491)以沙壅迁县于西山小屯。十八年六月复还旧治”,“旧治”即今河北邢台沙河市北沙河城,“小屯”在沙河市西新城。

南和县,治在今河北南和县。

任县,治在今河北任县。

内丘县,治在今河北内丘县。

唐山县,治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尧城。

平乡县,治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

巨鹿县,治在今河北巨鹿县。

广宗县,洪武十年六月庚申“革顺德府广宗县,以其地分隶平乡、巨鹿二县” (20)。十三年十一月庚戌复置 (21)。治在今河北广宗县。

(六)广平府

明代的广平府是在元代广平路的基础上设置的,是北直隶面积较小的府。元末广平路有直辖县5、州2、州辖县5(威州的洺水县至元年间废),其中威州的井陉县是一块飞地,远在真定府的西边。

洪武元年设置广平府,府属河南分省。在设府的同时,磁州的邯郸县改直隶于府,同时废除了成安县。广平府的最大变化发生在洪武二年,三月府改隶北平行省;四月间,威州改为威县,其下的飞地井陉改属真定府,而磁州改隶于彰德府,同时废滏阳县。广平府此时只有永年、曲周、鸡泽、肥乡、广平、威、邯郸7个直隶于府的县,府下至明末再未设州。

洪武四年复设成安县,直隶于府。六年九月改属广平府的清河县本是大名府在外的一块飞地。从此至明末广平府一直领有9县。

广平府,元广平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元年改为广平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改属北平行省。治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永年。洪武六年九月后领9县。

永年县,倚。治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永年。

曲周县,治在今河北曲周县。

肥乡县,治在今河北肥乡县。

鸡泽县,治在今河北鸡泽县。

广平县,治在今河北广平县。

成安县,元属磁州。《明史》卷40《地理志一》记“洪武初废”,洪武四年六月“己亥,置广平府成安县” (22),直隶于府。治在今河北成安县。

威县(威州参见),元广平路威州,领洺水(附郭)、井陉2县。《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至正间,省州治洺水县入州”,洪武二年四月甲戌“改……广平府之威州俱为县” (23),威县直隶于河间府,井陉县改隶真定府。威州及威县治在今河北威县。

邯郸县,元属磁州。洪武元年属广平府。治在今河北邯郸市。

清河县,元属大名路。洪武元年属大名府,洪武六年九月“丙辰,以大名府清河县隶广平府” (24)。治在今河北清河县西城关。

井陉县,洪武二年四月前属广平府威州。沿革见真定府。

磁州、武安县、滏阳县,武安县、滏阳县元朝为广平路磁州属县,洪武元年与州同隶广平府,洪武二年四月甲戌“以广平府磁州及武安县隶彰德府……并……滏阳县于磁州”。滋州及滏阳县治在今河北磁县,武安县治在今河北武安市。

(七)大名府

大名府是明代北直隶最南端的府,伸入河南、山东之间,为犬牙交错之地。大名府是在元代大名路的基础上设置的,甚至元代大名路的飞地清河县在明初也仍隶于大名府,明代大名府辖域变化主要是由于洪武六年九月清河县改属广平府引起的。

洪武元年大名府下共有开州、浚州、滑州3州。浚州在元末便没有属县,所以洪武二年四月即降为浚县。滑州下的附郭县白马县洪武二年被废后,州下仅有一远在大名府中部的内黄县,为了便于管理,洪武七年三月内黄县与开州清丰县同时改直隶于府,滑州也降为滑县。此后至明末,大名府下州只有一个开州。开州本有4县,附郭的濮阳县洪武二年四月废,北部的清丰县洪武七年三月改直隶于府,东明县洪武十年五月废入长垣县,弘治三年重设时隶属于府,所以洪武十年之后直到万历年间东明县重新隶于开州之前,开州只有长垣1县。

本是大名府下附郭的大名县在洪武十年至十五年间也一度被废。

万历以后大名府下有8直辖县,开州1州,开州下有2县。

大名府,元大名路,洪武元年为府,十月属河南分省。二年三月改属北平行省。治本在河北大名南旧治,洪武三十一年迁今大名。弘治三年后领州1、县10。

元城县,倚。在元代即为大名路附郭县,洪武三十一年城圮于卫河,与府徙至今大名。

大名县,元代与元城县同为大名路附郭县,洪武十年五月戊寅“并大名县入魏县” (25),十五年二月庚午“置大名府大名县” (26),复置县。县原与府同治于今河北大名县南旧治,洪武三十一年同迁至今大名,永乐九年迁回原治。

魏县,旧治在今河北魏县西南,洪武三年迁于今魏县。

南乐县,治在今河南南乐县。

清丰县,元属大名路开州,明初属大名府开州。洪武七年三月“丁丑,以滑州内黄县、开州清丰县俱隶大名府,寻改滑州为滑县” (27)。治在今河南清丰县。

内黄县,元属大名路滑州。洪武初年属大名府滑州。洪武七年三月丁丑改直属大名府。治在今河南内黄县。

浚县(浚州参见),元为大名路浚州,洪武二年四月甲戌“改大名府之浚州……俱为县” (28)。《明史》卷40《地理志一》载“治在浮丘山之西。洪武二年四月降为县,徙治于山东北之平坡。嘉靖二十九年(1550)复徙城于山巅,即今治也”,嘉靖二十九年之后的县治即今河南浚县。

滑县(滑州、白马县参见),元代大名路滑州,下有内黄县和附郭的白马县,洪武元年州隶大名府。洪武二年四月甲戌,“并……白马县于滑州,俱隶大名府” (29)。七年三月丁丑降滑州为滑县。明代滑州、白马县、滑县治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

1.开州(濮阳县参见)

元末大名路开州,下有濮阳(附郭)、东明、长垣、清丰4县。洪武元年州属大名府。洪武二年四月甲戌“并濮阳县于开州……俱隶大名府” (30)。洪武七年三月清丰县改直隶大名府。这之后开州领2县。州治在今河南濮阳市。

长垣县,旧治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柳冢,洪武二年以河患迁于古蒲城,即今长垣县。

东明县,洪武十年五月戊寅“以……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为县都十二,县并者六十……大名府开州析东明县二乡入长垣县” (31),同时废东明县。弘治三年九月戊寅复置县,改直属府。万历中,仍改属开州。其旧治在今山东东明县南东明集镇。洪武初,向西迁徙,据《大清一统志》卷22,“明洪武初徙治云台集,寻废,今曰西东明集,在县西十五里”,清代东明县治即今山东东明县,则洪武至弘治三年前的县治在今县西“十五里”。弘治三年始徙于今治。

清河县,洪武六年九月改属广平府,见广平府。

(八)永平府

元代的永平路在洪武二年被改为平滦府,四年三月改为永平府。除元代大宁路的瑞州在洪武七年七月之前属永平府外,明永平府下的州县数目变化仅发生在滦州义丰县上,作为滦州的附郭县,该县洪武二年九月被废除。洪武七年七月后至明亡,永平府始终领有4直辖县、1州、1州辖县。

洪武七年七月瑞州的废除,使得永平府的辖境退入山海关以内。

永平府(平滦府参见),元代中书省永平路,洪武二年六月乙丑“以……崔文耀署平滦府事,文耀先守平滦,以其州县来降,故有是命” (32),是改永平路为平滦府,四年三月壬寅“改北平平滦府为永平府” (33)。治在今河北卢龙县。洪武七年七月后领州1、县5。

卢龙县,倚。治在今河北卢龙县。

迁安县,治在今河北迁安市。

抚宁县,《明史》卷40《地理志一》记“旧治在阳河西,洪武六年十二月所徙,十三年又迁于兔耳山东”,这里的“旧治”指洪武六年十二月至十三年之间的县治,根据《大清一统志》卷14所载“抚宁故城,今抚宁县治。……旧志明洪武十三年移治县西北兔耳山东,永乐三年于故县置抚宁卫,成化三年议者请复县于旧址,乃于卫东立县,合为一城,即今治也”推断,抚宁故城即金至明代洪武六年十二月之前的县治与成化三年之后的县治同在一地,即今河北抚宁县,在洋河之东。成化十三年之前县治发生过两次变动,即洪武六年十二月迁治于洋河西岸,十三年又迁往兔耳山东。

昌黎县,治在今河北昌黎县。

1.滦州(义丰县参见)

元末滦州领有义丰(附郭)、乐亭2县,洪武二年九月“戊申,并义丰县于滦州,以乐亭县隶之” (34),后州一直领乐亭县。滦州、义丰县治在今河北滦县。

乐亭县,治在今河北乐亭县。

瑞州,元代瑞州属大宁路,明初属永平府。《明史》卷41《地理志二》载“广宁前屯卫,元瑞州,属大宁路,洪武初属永平府,七年七月州废”,《太祖实录》载洪武七年七月“辛卯,革永平府之瑞州” (35)。州下无属县。治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

直隶州

(一)延庆直隶州(龙庆州、隆庆州参见)

据《明史》卷40《地理志一》,“元龙庆州,属大都路。洪武初,属永平府。三年三月属北平府,寻废。永乐十二年三月丁丑置隆庆州,属北京行部”,“永平府”应为“开平府”。《太祖实录》洪武五年七月记“戊辰,革妫川、宜兴、兴、云四州,徙其民于北平附近州县屯田” (36),妫川在河北怀来县东南怀来,明初有龙庆州怀来县,且他史在记载明初历史时均未提及“妫川州”,应是《太祖实录》误记,这里应指龙庆州,州和所属怀来县在洪武五年七月与兴、云等州同时废除。永乐十二年设置的隆庆州为直隶州,领永宁县。隆庆元年(1567)因避讳改州名延庆,州治在今北京市延庆县。

永宁县,永乐十二年三月丁丑置县。治在今延庆县永宁镇。

怀来县,元属龙庆州。《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洪武二年属永平府。三年三月属北平府,寻废”,“永平府”当为“开平府”,洪武三年七月随龙庆州一起改属北平府,五年七月州废,人口内迁,县应于此时一同废除。治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怀来。

(二)保安直隶州(保安州参见)

元属上都路之顺宁府,明初仍为顺宁府保安州,领永兴县。洪武四年三月乙巳“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奏:山后顺宁等州之民密迩虏境,虽已招集来归,未见安土乐生,恐其久而离散,已令都指挥使潘敬、左傅高显徙顺宁、宜兴州沿边之民皆入北平州县屯戍,仍以其旧部将校抚绥安集之,计户万七千二百七十四,口九万三千八百七十八。上可其奏” (37),保安州、永兴县与顺宁其他州县一起废除。永乐十三年正月壬戌复置为直隶州。旧州城在西南山下,在今河北涿鹿;景泰二年移于雷家站,即今怀来县西北新保安。

永兴县,元代保安州下仅有永兴县1县,明初依旧,洪武四年三月州县俱废。治在今河北涿鹿县。

洪武三年后其他被废府、州、县

元朝在隆庆、怀来以西,大都路以北有上都路、大宁路等设置,洪武初年随着明朝军队的推进,这里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顺宁府

隆庆、怀来以西、以北是元代上都路顺宁府之地,洪武四年三月之前这一带尚处于元兵与明军来回争战之地,明朝洪武二年占领顺宁之后依元朝旧置而设的顺宁府的统治并不稳定,所以洪武四年三月乙巳徐达奏请将这一带的居民内迁,当地的府州县俱废。顺宁府在元代隶中书省上都路,洪武二年三月癸丑置北平等处行中书省,顺宁府应属北平行省。根据《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太祖实录》等推测顺宁府在明初的变化如下。

顺宁府,元属上都路。洪武四年三月府废。治在今河北宣化县。洪武四年三月之前领宣德、顺圣、宣平3直辖县,保安州、蔚州2州,保安州下有永兴县,蔚州下有灵仙、广昌、灵丘、广灵4县。

宣德县,倚。洪武四年三月废。治在今河北宣化县。

顺圣县,洪武四年三月废。治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北东城。

宣平县,洪武四年三月废。治在今河北怀安县左卫西。

1.保安州

永兴县,考证见前文“保安直隶州”。

2.蔚州

《明史》卷40《地理志一》大同府蔚州条言,“元属上都路之顺宁府。至大元年(1308)十一月为蔚昌府,直隶上都路。洪武二年仍为州。四年来属”,即明初仍设蔚州,属顺宁府,洪武四年三月顺宁府被废时,州改属山西大同府,治在今河北蔚县。元代州下有灵仙(附郭)、灵丘、飞狐、定安、广灵5县,其中定安县明代未设,灵仙县洪武四年废,飞狐明代更名为广昌。

灵仙县,倚。《明史》卷41《地理志二》记载洪武四年蔚州改属大同府时,“以州治灵仙县省入”。治在今河北蔚县。

广昌县,本元代飞狐县,明代更名为广昌县。治在今河北涞源县。

灵丘县,治在今山西灵丘县。

广灵县,治在今山西广灵县。

(二)开平府

明朝永乐以后的北部边界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外长城为界,长城以外是蒙古游牧之地,开平卫所在的独石堡以南宣府镇一带没有府州县设置,卫所均为实土。但是在洪武二年之后一段短暂时间内,长城南北一度在元上都路的基础上设置过开平府,管辖上都路原有的部分州县,其中开平县直隶于府,另有云州、宜兴州、兴州、龙庆州4州和望云、兴安、怀来3州辖县。洪武三年七月前开平府废,开平县也随之废除,其他的州县则全部改隶北平府。

开平府,《明史》卷40《地理志一》记“开平卫,元上都路,直隶中书省。洪武二年为府,属北平行省,寻废府置卫”,明军洪武二年六月克开平,应是此时改元上都路为开平府。据嘉靖《宣府镇志》载,洪武二年常遇春克开平,“因置开平卫指挥使司”,则卫亦于洪武二年设置,所以府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明史》卷40中提到洪武二年兴州、宜兴州、云州、延庆州及其属县“属永平府”,应为“开平府”。这几州县都是在洪武三年七月改属北平府的,则开平府应在这之前废除。府治在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

开平县,倚。元为上都路附郭县,明初变化史书无载,但是明初的许多设置是依元之旧,所以开平府应也设有开平县。洪武三年七月前与府同时废除。

1.云州(望云县参见)

元属上都路。洪武二年改上都路为开平府时,云州当依旧开设。至洪武三年七月辛卯“以古北口外云州、兴州隶北平府” (38),改隶北平府。五年七月“戊辰,革妫川、宜兴、兴、云四州,徙其民于北平附近州县屯田” (39)。元末州领有望云县,《大清一统志》卷24记“明初州县俱废”,县当亦于洪武五年七月被废。州治在今河北赤城北云州,望云县在今赤城县西南龙关。

2.兴州(兴安县参见)

元属上都路。洪武二年兴州依旧设置,属开平府。洪武三年七月辛卯改属北平府。五年七月废。元末兴州下有兴安县,明初当依旧设置,洪武五年七月同州一起废除。州治在今河北承德市滦河镇西南,兴安县为兴州附郭县。

3.宜兴州

元属上都路。洪武二年依旧设置。根据《明史》卷40载州“属永平府,三年三月属北平府。……五年七月,州废”。“永平府”当为“开平府”,“三年三月”应为“三年七月”,州明初本属开平府,后与兴、云2州一起改属北平府,洪武五年七月同时废除。州治在今河北滦平县北兴洲。

4.龙庆州、怀来县

洪武三年七月前属开平府,沿革见前文“延庆直隶州”。

元末上都路下尚有松州、桓州,明初设置不明。

(三)兴和府

洪武三年明在北部依元朝兴和路设置了兴和府,管辖4直隶县和1州,洪武四年府州县俱废。

元末为兴和路,《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洪武三年为府,属北平布政司。四年后,府废”,“四年后”应指洪武四年,因兴和府南的顺宁府在洪武四年三月裁撤,兴和府也当于此时废除。元末兴和路下有4县、1州,即高原县、威宁县、天成县、怀安县,宝昌州,洪武三年当依旧设置。洪武四年之后州县俱废。府治在今河北张北县。

高原县,倚。洪武三年设,四年废。治在今河北张北县。

威宁县,洪武三年设,四年废。治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

天成县,洪武三年设,四年废。治在今山西天镇县。

怀安县,《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洪武三年属兴和府,改属山西大同府,寻废”,改属大同府当在洪武三年设兴和府后不久。洪武四年怀安以东的顺宁府及以北的兴和府俱废,怀安县亦当于此时废除。治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南旧怀安。

宝昌州

洪武三年设,四年废。治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

(四)大宁府

明初大宁一带战事不断,其南部瑞州早已为明军控制,改为永平府瑞州,而其北部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十一月才彻底平定。平定之后,改大宁路为大宁府,属北平布政司。史书对于明初大宁府及其下州县的记载甚少,疑除瑞州外,基本沿袭元代的设置。洪武二十年设大宁都司之前府州县俱废。

大宁府,元末为大宁路,属辽阳行省。《明史》卷40《地理志一》言“洪武十三年为府,属北平布政司,寻废”,明朝军队洪武十二年十一月平大宁,大宁府当于此后设置。元末大宁路下有7县、7州,其中瑞州在洪武初年设置之后改归永平府,洪武十三年设府时亦当继承了瑞州以外的部分州县,但州县的名称与数量已不可考。洪武二十年八月置大宁都司之前大宁府及其下的州县已废。府治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名城。

大宁县,元末为附郭县。明洪武十三年至二十年之间设置情况不明,存疑。治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名城。

惠和县,存疑。治在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

武平县,存疑。治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白塔子村。

和众县,存疑。治在今辽宁凌源市西。

龙山县,存疑。治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村。

金源县,存疑。治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喀喇沁。

富庶县,存疑。治在今辽宁建平县东。

髙州,存疑。治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

锦州,存疑。治在今辽宁锦州市。

利州,存疑。治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惠州,存疑。治在今河北平泉县南察罕城。

川州,存疑。治在今辽宁北票市东北。

建州,属大宁路。洪武中,州废。治在今辽宁朝阳市西南喀喇城。

【注释】

(1) 《太祖实录》卷62洪武四年三月。

(2) 《明史》卷40《地理志一》。

(3) 《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丙戌。

(4) 《武宗实录》卷111正德九年四月己亥。

(5) 《武宗实录》卷45。

(6) 《武宗实录》卷111。

(7) 《太祖实录》卷34。

(8) 《太祖实录》卷35。

(9) 《太祖实录》卷37。

(10) 《太祖实录》卷112洪武十年五月戊寅。

(11) 《太祖实录》卷43。

(12) 《太祖实录》卷83。

(13) 《太祖实录》卷41。

(14) 《太祖实录》卷67。

(15) 《太祖实录》卷88。

(16) 《太祖实录》卷38。

(17) 《太祖实录》卷85。

(18) 《太祖实录》卷134。

(19) 《太祖实录》卷35。

(20) 《太祖实录》卷113。

(21) 《太祖实录》卷134。

(22) 《太祖实录》卷66。

(23) 《太祖实录》卷41。

(24) 《太祖实录》卷85。

(25) 《太祖实录》卷112。

(26) 《太祖实录》卷142。

(27) 《太祖实录》卷88。

(28) 《太祖实录》卷41。

(29) 《太祖实录》卷41。

(30) 《太祖实录》卷41。

(31) 《太祖实录》卷112。

(32) 《太祖实录》卷43。

(33) 《太祖实录》卷62。

(34) 《太祖实录》卷45。

(35) 《太祖实录》卷91。

(36) 《太祖实录》卷75。

(37) 《太祖实录》卷62。

(38) 《太祖实录》卷54。

(39) 《太祖实录》卷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