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影响

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影响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斯大林提出这样的对日出兵条件,是有其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思想根源的。斯大林给其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冠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他说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他和莫洛托夫将难于对苏联人民解释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理由。

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影响

二、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

战时苏联对华政策是有其历史根源的,那就是沙俄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从历史上看,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与沙皇俄国在几百年的侵略扩张中形成的民族优越心理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沙俄是侵略中国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帝国主义国家。从17世纪中期起到20世纪初,沙俄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先后从中国掠夺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攫取了诸多在华特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严厉谴责过沙俄推行的对华侵略政策。沙俄长期对外侵略的历史在俄国社会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是在十月革命后也仍然不断出现。苏俄政府在两次对华宣言中曾明确表示:摒弃沙俄的对华侵略政策,建立两国间平等友好的关系,但部分苏联领导人却在对华政策的外交实践中,保留了一个“肮脏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大海”,甚至有一部分工人也“沉没在这个肮脏的大海里”。[33]列宁曾多次提醒布尔什维克要警惕大国沙文主义,要“特别坚决地反对‘俄罗斯’共产党人的大俄罗斯帝国主义思想和沙文主义思想的残余”[34]。1922年10月6日,列宁在《关于反对大国沙文主义给政治局的便签》[35]中写道:“我宣布同大国沙文主义进行决死战。我那颗讨厌的蛀牙一治好,我就要用满口的好牙吃掉它。”[36]令人遗憾的是,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爱国主义同沙文主义、国际主义同大国主义混淆起来,致使苏联领导人头脑中继承了沙俄时期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并把它作为苏联传统的对华政策保留下来。

1944年12月14日,美国哈里曼大使会见斯大林,探询其对日作战的意向。斯大林向盟国方面亮出“底牌”,明确提出对外蒙古、千岛群岛及库页岛、旅顺大连、中东铁路等的具体要求。斯大林提出这样的对日出兵条件,是有其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思想根源的。据莫洛托夫在战后回忆,斯大林曾不止一次说过,俄国打赢过多次战争,但却不善于利用胜利的果实。俄国人打仗很出色,但不善于缔结和约,在分享胜利果实时总被抛到一边,让人宰割。[37]由此不难看出,斯大林在参加对日作战之前就提出这样的政治条件,显然他是吸取了过去的教训的。他力图避免重蹈俄国的老路,以确保苏联在取得对日作战胜利之后稳收好处。斯大林给其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冠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他说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他和莫洛托夫将难于对苏联人民解释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理由。他进一步指出,苏联人民谅解对德作战是由于德国威胁苏联的生存。相反,对于为什么要同没有更大纠纷的国家进行战争,却是难以理解的。假如这些政治条件能得到满足,苏联人民就会懂得宣战是为了国家利益,而且比较容易向最高苏维埃会议解释这一决定。(www.daowen.com)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反法西斯战争后期始,斯大林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就是保证战后苏联的安全问题。苏联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以及它实际所处地缘政治环境的严峻性,迫使斯大林开始加强了对这方面的思考。这一核心思想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即通过无限地扩大领土以及在相邻国家和地区制造大量的中间地带(势力范围),以保障中央俄罗斯地带的安全。[38]苏联对华政策的原则是:在东亚建立一个安全带、缓冲带,它首先是针对日本,但也用于对付美国和即将变得强大的中国,为此,斯大林要创造条件,向东亚和太平洋扩展苏联的势力,这同时也应为增强其全球地缘政治地位增加筹码。为了弥补俄国因1904年日俄战争失败而蒙受的损失,斯大林要把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并入苏联,并在新疆保持较大影响,以确保对外蒙古的“保护国”地位,并阻止美国在中国大陆的军事存在。在苏英美三国首脑参加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以维护外蒙现状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首要条件,迫使英美对此做出让步,同意苏联的条件,签订了《雅尔塔协定》,与英美最终达成包括中国蒙古等问题在内的整个远东地区的一种初步的战略安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