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七七事变后苏联与外蒙古关系深化

七七事变后苏联与外蒙古关系深化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苏联政府还利用各种国际会议谴责日本,呼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制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面对共同的敌人,中苏进行了建立互助关系的谈判。在暂时得到日本不发动侵苏战争的承诺后,苏联继续加速对蒙古的社会主义改造并顺带将中国的唐努乌梁海据为己有,苏联在外蒙古的影响日益加深。

第二节 七七事变后苏联与外蒙古关系的深化

七七事件爆发后,苏联政府看到远东形势急剧恶化,采取了坚持谴责日本侵略者和同情中国的立场。1937年7月9日,苏联《真理报》在刊登事件报道时指出,日本利用演习,制造借口,向中国军队进行挑衅,意欲借此向中国提出种种无理要求。7月11日,《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指出卢沟桥事件系由日军挑起,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7月22日、25日和30日,《真理报》连续发表文章,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同时,苏联政府还利用各种国际会议谴责日本,呼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制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在紧急严峻的形势面前,中苏两国都切身感受到了日本的威胁。面对共同的敌人,中苏进行了建立互助关系的谈判。8月21日,南京政府外交部长王宠惠和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在南京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尽管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中国抗战以牵制日本,防止日本北进,但却在客观上有力地推动了苏中关系的发展,加强了苏中合作,给中国以巨大的影响。苏联在中华民族最感困难之时大力改善苏中关系,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在精神、道义和政治上给予中国巨大的支持。而对于日本而言,条约的签订本身就是对日本侵略者的严正警告,是对日本称霸远东政策的沉重打击。法国《巴黎日报》称赞苏中缔约实为“插入日本蛮牛颈中的第一支火箭”。《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地位,免除了中国抗战的后顾之忧,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斗志,有利于中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www.daowen.com)

此后,苏联大力采取的援华抗日实际行动,更是雪中送炭,让中国感激不尽。在条约签订前后,尤其是条约签订以后,苏联曾给予中国以坚定的政治支持、强大的军事贷款援助和军事物资援助。[16]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和西方国家袖手旁观的情况下,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宝贵的援助,两国携手,共同打击侵略成性的日本帝国主义,这段历史是永远值得两国人民回味和牢记的。1945年,冯玉祥将军深有感触地说:“当灌满美国汽油的日本飞机向中国的和平居民投下用美国钢铁制造的炸弹时,苏联给我们运来了武器弹药和志愿飞行员,帮助我们顶住外国侵略者,我亲眼见到一些受伤的苏联飞行员死在中国的野战医院里。是美国人一直把钢铁和汽油卖给日本,而把药品卖给中国,以便医治他们的炸弹所造成的创伤。”[17]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却使苏联将外蒙古视为一个独立国家提供了条约保障。在此后的苏日边界冲突中,苏联更是将它视为一个被保护国加以“呵护”;在《苏日中立条约》中,又以承认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为筹码换取日本对外蒙古独立的承认。在暂时得到日本不发动侵苏战争的承诺后,苏联继续加速对蒙古的社会主义改造并顺带将中国的唐努乌梁海据为己有,苏联在外蒙古的影响日益加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