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巴尔干:20世纪历史的分与合

巴尔干:20世纪历史的分与合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尔干的分与合——20世纪巴尔干历史回溯金重远一、伊利里亚主义:联合的旗帜19世纪初,随着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巴尔干半岛北部和沿亚得里亚海的某些地区也都纳入了法国的版图。随着巴尔干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斗争事业的蓬勃开展,南部斯拉夫人要求联合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与此同时,巴尔干各国政府也以各种形式设法促成本地区的联合。

巴尔干的分与合——20世纪巴尔干历史回溯

金重远

一、伊利里亚主义:联合的旗帜

19世纪初,随着拿破仑帝国的不断扩张,巴尔干半岛北部和沿亚得里亚海的某些地区也都纳入了法国的版图。卡林西亚、卡尔尼奥拉、达尔马提亚、伊斯的利亚和克罗地亚的一部分在1809年组成了一个行政单位,它以古罗马帝国时的伊利里亚[1]命名。拿破仑在那里推行各种改革,将《民法典》和种种法国法律均付诸实施,什一税封建制度都被取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自公元6世纪便来到这里的南部斯拉夫人,如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塞尔维亚人首次有机会进行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培养起共同的民族感情。此后他们对法国占领的这一“伊利里亚”时期始终保留了极为美好的记忆[2]

19世纪30—40年代,一股名之为伊利里亚主义的思潮在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其他南部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广泛传播开来。那里的居民在行政和教育方面广泛使用拉丁语,由于拉丁语通用于当时的国际舞台,于是他们便大力提倡拉丁语,用以抵制匈牙利语和德语。不久,伊利里亚一词又用来代表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塞尔维亚,以此证明南部斯拉夫人均源起于伊利里亚人,旨在通过从亚得里亚海到多瑙河地区南部斯拉夫人语言和文化上的统一来促成他们在政治上的统一,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思潮和运动,其具体内容为以伊利里亚语为统一语言,在文学和新闻方面体现出伊利里亚主义的精神。

1838年在萨格勒布等地出现了宣传伊利里亚主义的文化团体,如“伊利里亚阅览室”等,此后又相继发行《柯罗舞》、《金盏花》等杂志,宣扬民族主义,开展民族复兴运动。

著名的文学家和语言学家盖伊倡导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他十分醉心于塞尔维亚的诗歌与歌曲,力图借助于文学和历史的研究来证明南部斯拉夫人实乃伊利里亚人的后裔,早在德国人和匈牙利人来到之前已定居于此,该地区包括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黑山、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的北部和匈牙利的南部。1835年,他发行《克罗地亚新闻》和《晨星》等杂志,不遗余力地宣扬伊利里亚主义[3]

另一位鼓吹伊利里亚主义的是曾在巴黎受过教育的博学之士德拉斯科维奇,他在1832年便断言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均系伊利里亚人,应尽快团结起来,还主张在奥地利帝国范围内实现克罗地亚的独立[4]

伊利里亚主义主要在克罗地亚颇有声势,但在其他南部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则不那么流行,因为虽然有不少人在鼓吹伊利里亚主义,但却很少有人真正相信南部斯拉夫人和古代伊利里亚人会有什么血缘或文化上的联系。塞尔维亚人对此更表怀疑,再加奥地利政府自1843年起便下令禁止使用“伊利里亚”一词,使伊利里亚主义发展的势头遭到了不小的打击。1848年革命中,克罗地亚人曾试图建立起一个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和斯洛文尼亚的联盟,但未能成功。革命失败后,伊利里亚主义开始逐步退潮。尽管这种思潮缺乏科学根据,甚至带有某种神秘主义的色彩,但它却显示了自己的生命力,表明南部斯拉夫人都渴望能实现某种政治上的联合[5]

随着巴尔干各国人民争取独立斗争事业的蓬勃开展,南部斯拉夫人要求联合的呼声也日益高涨。1870年12月,南部斯拉夫人居住地区的各政治团体代表和知名人士在斯洛文尼亚首府卢布尔雅那召开关于南斯拉夫各民族统一的大会,表达了南部斯拉夫人迫切要求统一的愿望。与会者提出各种联合的方案,曾有人建议首先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达尔马提亚联合成一个政治实体,然后再逐步扩大。

与此同时,巴尔干各国政府也以各种形式设法促成本地区的联合。1859年在法国和撒丁王国的共同推动下,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曾试图建立起一个多瑙河联邦。1866年,塞尔维亚大公米哈依洛奥布廉诺维奇建立由塞尔维亚、黑山和希腊共同组成的联盟,随后罗马尼亚也加入,准备反抗土耳其统治的起义。当时塞尔维亚政治家加拉沙宁和克罗地亚民族党领导人特罗斯马耶尔一致同意要建立一个独立于奥地利和土耳其之外的南部斯拉夫人的联邦国家。加拉沙宁甚至宣称:“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是一个民族,即南斯拉夫民族……宗教把我们一分为三,使我们彼此分离,因此宗教不能成为我们联合成一个国家的原则,只有民族才能起这一作用,因为我们是一个民族。”[6]1868年米哈依洛奥布廉诺维奇被刺杀后,该联盟宣告解体,其间塞尔维亚和希腊,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也都曾作过某种结盟的尝试[7]

1891年,希腊曾向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建议建立三国联盟,但未得到后两者的响应。1897年,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曾签订有关马其顿问题的协议。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巴尔干各国都在试探建立起某种联盟,以推动该地区的联合。

二、巴尔干同盟:昙花一现的联合

19世纪70年代,巴尔干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俄国在1877年开始的反对土耳其的战争在巴尔干各国人民的支持下很快取得了胜利。罗马尼亚、黑山和塞尔维亚纷纷取得独立,不仅促成巴尔干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有了迅速的改观,而且还使巴尔干的国际舞台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

保加利亚对1878年柏林会议所作的决定深为不满,对一个大保加利亚前景的瞬息即逝更是痛惜不止,于是在1885年便冒着很大的风险和东鲁米利亚合并。1908年10月,保加利亚宣布独立,翌年4月便得到俄、英等列强的承认。

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巴尔干国家,保加利亚急欲在国际舞台上寻找可靠的盟友,1904年便和塞尔维亚签订了密约。1908年奥匈突然吞并波黑之举使巴尔干各国大为震惊,加速了它们之间相互接近和结盟的过程。面对奥匈的巨大压力,塞尔维亚很希望能得到保加利亚的支持。而保加利亚的国王斐迪南虽系奥地利王室萨克森科堡科达亲王之子,素怀仇俄亲奥之心,但也认识到和塞尔维亚结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两国在反对外来威胁上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然而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结盟却好事多磨,并不一帆风顺,因为两国结盟的目标并不尽然相同,可说是各有各的打算。保加利亚把土耳其视为头号敌人,还想借塞尔维亚之助去取得马其顿和色雷斯;而塞尔维亚则把奥匈视作最大的威胁,同时也想染指马其顿,因此双方未能一拍即合。

1909年11月,斐迪南国王专程访问了塞尔维亚,未取得积极后果。奥匈在闻讯后乘机进行干预,极力从中破坏,告诫斐迪南不可指望在未来的战争中会从塞尔维亚那里得到任何援助,而且允诺一旦土耳其进攻保加利亚,那么维也纳方面决不会坐视不救,而且还会协助保加利亚一起和塞尔维亚瓜分马其顿。德皇威廉二世对巴尔干各国的结盟也持反对态度,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接近产生了很大的麻烦[8]

但此时塞尔维亚却对与保加利亚的结盟产生很大的兴趣。国内形势对此有很大的影响,当时许多激进组织,如“不联合毋宁死”等纷纷要求政府尽快与其他斯拉夫国家结盟,以共同对付奥匈和土耳其。此外也是出于对外政策的需要,塞尔维亚当时力图巩固在巴尔干的地位,为此便极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照塞尔维亚外交大臣米拉诺维奇的说法,如再不和保加利亚联合起来,那么从此也就无法向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施加影响了[9]。由于保加利亚政府发生了变动。在1911年由盖朔夫领导的人民党和由达内夫为首的亲俄的进步党上台组成的联合政府,一改以往的消极态度,开始和塞尔维亚就结盟问题进行认真的谈判[10]

1911年4月,塞尔维亚激进党人帕西奇与保加利亚驻塞尔维亚大使托塞夫谈话时强调,两国一旦结成同盟,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反对共同的敌人,同时也在于用瓜分土耳其在欧洲领土的办法来扩大两国的版图,以此定下塞保结盟的基调[11]。帕西奇这里所说的将被瓜分的土耳其领土显然是指马其顿,由于其境内杂居着南部斯拉夫人、希腊人、土耳其人、阿尔巴尼亚人……于是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对这块领土都有自己的要求,希望如不能全面控制,那么至少也得到其中的一部分。保加利亚方面对帕西奇的意见表示赞同,此后双方的谈判遂得以加速进行。

欧洲列强,尤其是俄罗斯的态度对保塞接近,对巴尔干同盟的最终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俄罗斯赞同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结盟,自1910年起即与保加利亚进行广泛的接触。由于保加利亚急欲重圆“大保加利亚”的美梦,希望得到俄罗斯的支持,因此也积极靠拢俄罗斯。但在谈判的过程中,双方才发现在战略目标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差距:首先是保加利亚的期望值过高,希望借俄国之助取得萨洛尼卡和亚得里亚堡,而俄国则担心会因而对保加利亚承担过多的义务,使自己卷入与欧洲列强的冲突中去,这是俄罗斯最不愿意看到的后果;其次是俄罗斯坚持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结盟,矛头应针对奥匈,不应与土耳其为敌,而这又遭到保加利亚宫廷的回绝。这样一来,俄保的谈判也就陷入僵局。

但自1911年起,俄罗斯对保加利亚的态度又变得热络起来,努力推动塞保接近,并且强调只有在塞保结盟的条件下,俄罗斯才可以考虑和保加利亚结盟,从而对塞保谈判注入了强心剂。不仅如此,俄国驻塞尔维亚大使哈特维格和驻保加利亚大使聂赫留道夫还开始积极参与到塞保结盟的外交谈判中去,为当时最棘手的马其顿问题提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希腊取得马其顿的南部,北部的西北角归塞尔维亚,东南角则归保加利亚,两者之间的一块土地(包括斯科普里)的归属则将来由俄国沙皇去裁定[12]。俄国驻保加利亚军事武官罗曼诺夫斯基还就此建议的许多细节进一步加以阐明。马其顿问题的解决为塞保结盟扫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

阿尔巴尼亚人民在1910、1911和1912年接连举行武装起义,而且规模一次大过一次,使巴尔干各国人民深受鼓舞,认为最终摆脱土耳其人统治的时刻已到[13]

1911年9月,意土战争爆发,巴尔干各国一方面宣布中立,另一方面也判定土耳其必将进一步遭到削弱,因此都摩拳擦掌,准备一举清除土耳其在欧洲的殖民势力。保加利亚担心在未来的冲突中会陷于孤立,主动向塞尔维亚提出结盟的备忘录,建议两国中的一国如遭到进攻,以及奥匈试图占领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时均应立即共同采取军事行动,马其顿实行自治,如无法实现则将其瓜分。

1912年3月12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正式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其内容除两国中的一国遭到攻击应相互承担军事义务外,还规定应结束土耳其在科索沃和马其顿的统治,并就瓜分马其顿达成秘密协议。条约所附的军事条款规定一旦战争爆发,保加利亚应提供20万人的兵力,塞尔维亚则应提供15万人的兵力共同作战,其中10万人应派往马其顿[14]

俄国政府对这一条约十分满意,外交大臣萨松诺夫闻讯后喜不自禁地说:“好!再好也没有了!现在有50万把刺刀来保卫巴尔干了——它将永远堵塞德国渗透和奥地利入侵的道路!”[15]

保加利亚除积极谋求与塞尔维亚订约外,还力图和希腊结盟。1910年,维尼齐罗斯就任希腊首相后,对保加利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成立了由10名著名政治家组成的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如何改善两国的关系,并提出了多种具体的方案。1911年,保加利亚和希腊进行谈判,触及马其顿问题,虽未能达成协议,但却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保塞条约的签订,以及意大利威胁要炮轰达达尼尔海峡促使希腊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1912年4月,维尼齐罗斯提出希保两国结盟的方案,随后又应保加利亚方面的要求,就马其顿问题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由维尼齐罗斯一手操办,在希腊政府也不知情的情况下,保希两国在绝密状态中进行谈判,最终于1912年5月29日签订保希防御同盟条约,规定两国中的一国在遭到攻击时应立即进行军事上的相互支援。不久该条约又附上具体的军事条款,规定在和土耳其作战时,保加利亚应提供30万人的兵力,而希腊则提供12万人的兵力[16]。1912年夏,希腊又与塞尔维亚进行谈判,并提出具体的联盟草案,但未达成最终的协议。

在保塞和保希相继结盟后,如何促成黑山加入这一同盟的问题自然也就提上日程。事实上,黑山早就跃跃欲试了,早在1908年10月便和塞尔维亚签订了反对奥匈帝国的同盟条约;同年11月,塞尔维亚和黑山甚至还试图和土耳其结盟,因后者坚持保加利亚和希腊均应加盟才告吹。1911年1月和6月,黑山国王尼古拉先后向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提出结盟的要求。1912年5月,保加利亚征询俄国方面的意见,可否将黑山吸收加盟,俄方未表同意,其理由是黑山在国际事务中表现过于激进,而且有极其明显的反土倾向,与巴尔干同盟应将矛头指向奥匈帝国的大方向不符。直到1912年8月和9月,也就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前,黑山才次第与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通过口头协议订立矛头指向土耳其的政治军事同盟。

欧洲列强中除俄国外,英国也对巴尔干国家的结盟甚感兴趣,但在同盟形成的过程中,俄罗斯借助于和其他巴尔干斯拉夫国家之间的传统关系,得以发挥极大的作用。然而最终形成的巴尔干同盟却并不完全符合俄罗斯的心愿,因为俄罗斯所希望的是组成一个矛头针对奥匈的同盟,但后来这个同盟却首先是反对土耳其的,这就违背了俄罗斯的初衷。再加上俄罗斯最强大的盟友法国对这一同盟也持有异议,时任总理的普思加莱认为保塞同盟是“一个准备打仗的协定”,而法国舆论是不允许政府“单纯为了巴尔干问题而决定采取军事行动的。”但此时俄国已无力改变这一同盟的性质,更无力阻止它径直走向战争。

1912年10月9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这些巴尔干同盟的成员国同时向土耳其宣战。保加利亚投入了35万人的兵力,塞尔维亚动员了23万人,希腊军队达11万人,即使小小的黑山也提供了3.5万人的兵力[17]。战争爆发时,土耳其尚被牵制在意土战争中,一时无法脱身。而同盟军则士气高昂,节节取胜:塞尔维亚和黑山军队进占马其顿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加利亚军队则控制君士坦丁堡以西地区,希腊军队也占领爱琴海地区。土军屡战屡败,溃退至本土的埃迪尔内和阿尔巴尼亚境内的斯库台,完全失去了进一步作战的能力,只得求和。

在欧洲列强的调解下,巴尔干同盟诸国于1913年5月30日在伦敦和土耳其签订和约。据约,土耳其将自爱琴海至黑海的米诺亚一线以西的全部欧洲领土(阿尔巴尼亚除外)以及克利特岛的一切权利均让与巴尔干各国。阿尔巴尼亚和爱琴海各岛的地位则有待欧洲列强来决定。后经奥匈与意大利倡议,阿尔巴尼亚获得自治。

伦敦和约的墨迹未干,保加利亚便和塞尔维亚因领土问题发生激烈的争执,此外保加利亚对希腊取得萨洛尼卡也感到愤愤不平,而塞尔维亚则因一个自治的阿尔巴尼亚的出现失去出海口而大为不满。伦敦和约签订后的第二天,即6月1日,希腊便和塞尔维亚签订矛头针对保加利亚的密约,商定在战胜保加利亚后由希塞两国来共同瓜分马其顿。

于是昔日的同盟者很快反目为仇,展开了一场血腥的大残杀。保加利亚自恃兵力雄厚,在1913年6月3日首先进攻塞尔维亚和希腊,黑山和罗马尼亚随即加入反保阵营,土耳其也趁火打劫,向保加利亚宣战。四面受敌的保加利亚寡不敌众,只得节节败退:塞尔维亚人深入马其顿,希腊人横扫色雷斯,罗马尼亚人渡过多瑙河直逼索菲亚,土耳其人乘机夺回亚得里亚堡……

四面楚歌的保加利亚只得吞下战败的苦果,根据1913年8月签订的布加勒斯特和约,塞尔维亚取得了马其顿的北部和中部,新帕扎尔州则由塞尔维亚和黑山加以瓜分;希腊取得了色雷斯的西部,马其顿的南部和伊庇鲁斯的大部;多布罗加的南部则落入罗马尼亚之手[18]

巴尔干同盟只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炮火声中寿终正寝。建立巴尔干同盟费时费力,旷日持久,而其瓦解速度之快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令人无不感到震惊。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巴尔干各国虽纷纷摆脱土耳其的统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其宗教、文化、民族诸方面的矛盾并未因此而消失,历史上的种种恩恩怨怨依然存在,一有机会就会爆发出来;其次是独立后的巴尔干各国均有很强的民族主义意识,力图在本地区内称王称霸:保加利亚力图把圣斯特方诺和约中勾画出的大保加利亚变成现实;塞尔维亚在这方面不甘落后,1911年出现的秘密组织“不联合毋宁死”主张把巴尔半岛上的所有东正教徒都团结在“大塞尔维亚”的旗帜下,其范围包括波黑、黑山、科索沃、马其顿、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伏伊伏丁那,达尔马提亚……它们都将成为塞尔维亚的各个行省;再次是土耳其的统治虽告结束,但欧洲列强又纷至沓来,争先恐后在这里划分势力范围,把名义上独立的巴尔干各国变成手中的工具,相互进行激烈的斗争,使巴尔干国家无法实行联合。

两次巴尔干战争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野心勃勃的奥匈把迅速强大起来的塞尔维亚视为眼中钉,欲先除之而后快。1914年6月28日奥匈皇太子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事件成为奥匈向塞尔维亚寻衅的绝好借口,后者虽忍辱负重,但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仍步步为营,进行顽强的抗争。7月28日,气势汹汹的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3日向法国宣战,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战争伊始,奥匈志在必得,集中第五和第六两个集团军向塞尔维亚猛攻。塞尔维亚动员40万人与之抗争,虽装备极差,但仍英勇抗战,寸土必争。经数月奋战,在毙伤敌人10余万人后,终将奥匈军队全部逐出国土,此后双方即转入僵持状态。

1914年8月,土耳其和德国秘密结盟,10月29日向协约国宣战。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失利,对塞尔维亚满怀怨恨的保加利亚早就在寻找复仇的机会,1914年2月便试探和奥匈帝国及德国结成同盟,未获成功;1915年9月在获得同盟国将给予马其顿和部分塞尔维亚的土地后便宣布加入同盟国阵营。本属同盟国的罗马尼亚经过长期摇摆,在获得协约国的慷慨许诺后,终于在1916年8月改换门庭,投奔到协约国一边。希腊直到1917年6月才加入协约国集团。这样以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为一方,以保加利亚、土耳其为另一方便分属两个集团,相互厮杀,使巴尔干陷入前所未有的大分裂局面。

1915年10月,沉寂已10多个月的巴尔干又重燃战火,塞尔维亚遭到德国、奥匈和保加利亚三国军队的联合猛攻,不久贝尔格莱德即告陷落。塞军虽奋力抗战,最后只得弃守本土,向黑山和阿尔巴尼亚方向退却,沿途饥寒交迫,死伤无数,撤退时为42万人,到科索沃时已减少至30万人,到阿尔巴尼亚时仅剩22万人。最终约有15万人退守至科孚岛,仍继续抗战[19]

罗马尼亚军队由于装备极差,缺乏重武器,所以参战数月在奥匈和德国军队的打击下便溃不成军,伤亡和被俘逾25万人。到12月初,罗军仅剩下7万人,首都布加勒斯特也告失守。1917年夏秋之交,罗军再遭重创,无力再战,只得在12月9日经协约国同意后与同盟国签署停战协定。直到1918年11月10日,也就是一次大战结束的前一天才重新向同盟国宣战,勉强挤进战胜国的行列[20]

保加利亚在参战后曾一度派兵攻入塞尔维亚境内,随后又进军罗马尼亚,占领了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然而这些胜利都是暂时的,不久战局便发生逆转,保加利亚陷入经济困境,再加人员大批伤亡,只得于1918年9月29日请求停战。保加利亚在这次极其残酷的战争中共有15万人死亡,另有20万人伤残,20—50岁的劳动力大致损失了1/3,其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之不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巴尔干各国人民相互残杀。而南部斯拉夫各族人民之间可说是骨肉相残。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的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在战场上和塞尔维亚人对阵。同时在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则掀起一股反对塞尔维亚人的狂潮。克罗地亚宣布废止基里尔字母,而《克罗地亚报》则公开号召和塞尔维亚人作殊死斗争,甚至攻击塞尔维亚人都是毒蛇,“只有砍掉他们的脑袋”才能使克罗地亚的安全有保障。波黑境内还设置了大批集中营,自1915年12月至1917年7月共有3万多塞族人被囚禁。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巴尔干分裂所造成的悲剧。

三、两个“协约”:艰难图存的联合

尽管在两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巴尔干都战火纷飞和陷于分裂,但浓浓的硝烟并未能阻止联合的思想继续传播,也未能中止各种政治力量开展联合的行动。

在克罗地亚、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出现许多从事文化宣传活动的协会和组织,仅在伊斯特利亚就有200多个。在萨格勒布的南斯拉夫科学院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的各种文学出版社也在为南部斯拉夫人的联合而奔走呼号,它们一方面致力于巴尔干斯拉夫人的团结,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加强与俄罗斯及东斯拉夫、西斯拉夫民族的联系。还在一战前,萨格勒布的南斯拉夫科学院和斯洛文尼亚文学出版社便和塞尔维亚科学院计划出版南斯拉夫百科词典,后因战争爆发而中断。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达尔马提亚等地的话剧院和歌剧院每逢节日便相互访问演出,加深了彼此的了解。230多位著名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作家呼吁所有的南部斯拉夫人都使用一种文字,而另一些人则主张加强南部斯拉夫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21]

在联合呼声高涨的情况下,又再现新伊利里亚主义。1848年革命后,伊利里亚主义并未完全消亡。克罗地亚境内的天主教神父约瑟夫斯特洛斯梅依尔和法兰科拉斯基仍不倦地宣传和发展伊利里亚主义,他们认为伊利里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联合奥匈帝国境内的所有南部斯拉夫人,然而这还不够,必须把巴尔干半岛的所有斯拉夫人都联合起来,这种思想被命之为南斯拉夫主义。这种思想的鼓吹者都强调语言和文化上的统一,同时还要消除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在宗教上的差异。斯特洛斯梅依尔和拉斯基都主张成立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联邦,克罗地亚则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22]

然而新伊利里亚主义也有其很大的缺点,即它仅局限于一小部分知识分子,对广大的群众影响很小。于是一批斯洛文尼亚知识分子便组成一个名叫《复活》的团体,出版《复活》杂志,鼓吹通过暴力手段消灭奥匈帝国,实现南部斯拉夫人的大联合。另有一些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发行名为《祖国》的杂志,为南部斯拉夫人的联合而奔走呼号。

不仅在思想上和文化上存在着一股强大的要求联合的潮流,要求实现南部斯拉夫人政治上统一的有识之士也大有人在。达尔马提亚的新闻记者苏皮洛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奔走呼号于欧洲各政府之间,不遗余力地宣扬南部斯拉夫人统一的思想。最初他劝说英国驻罗马大使罗德爵士,力图博得后者对“南斯拉夫理想”的同情,后来又到波尔多游说法国外交部的官员,甚至风尘仆仆地赶到伦敦和彼得格勒去会晤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和俄国宫廷要人,请求他们支持南部斯拉夫人的统一大业。苏皮洛的直率和热情打动了许多人,塞尔维亚首相帕西奇在听完他的一番话后便保证以塞尔维亚的名义为南部斯拉夫人做到撒丁王国为意大利人所做的一切[23]。1915年,苏皮洛在巴黎建立南斯拉夫人委员会,开展统一南部南斯拉夫人的活动。

针对南部斯拉夫人要求统一的活动,奥匈帝国的统治集团十分惊慌,抛出了一个三元君主国的方案,试图以给南部斯拉夫人类似马扎尔人自治的办法来解决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但因种种因素未能付诸实施。

南部斯拉夫人则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两种联合的方案:一是把南部斯拉夫人中的东正教徒都统一在塞尔维亚的旗帜下,其中包括塞尔维亚、黑山、达尔马提亚南部、波黑的大部、克罗地亚东部等,而天主教徒则被排除在外,也就是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二是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

最后是第二种方案占了上风。1917年7月20日,塞尔维亚首相帕西奇和南斯拉夫人委员会主席特鲁姆比奇签署“科孚岛宣言”,宣布支持所有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在卡拉乔治王朝[24]统治下组成一个单一国家,新国家将是“一个民主的和实行议会制的国家”。

1918年12月1日,摄政王亚历山大面对来自波黑、黑山、伏依伏丁那代表团宣布正式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起称南斯拉夫王国,本文以下均简称南斯拉夫)[25]

南部斯拉夫人终于有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这是巴尔干联合的第一步,然而一战后巴尔干仍面临一个分裂的局面。

首先是另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国家保加利亚作为战败国长期被排除在巴尔干事务之外。1920年11月27日签订的纳依条约使保加利亚失去了西色雷斯(交与希腊)、南多布罗加(交与罗马尼亚)和西南部的一部分土地(交与塞尔维亚),把1/3的人口都划了出去,以致元气大伤,并种下了对周边国家的仇恨,成为妨碍巴尔干国家联合的一个因素。

巴尔干的另一个国家土耳其也是战败国,一战后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色佛尔条约,本土也面临被分割的危险。随后又遭到英、法支持的希腊的进攻,直到1922年才在希土战争中取得胜利,1923年7月签订的洛桑和约也改善了自己的处境。但此后土耳其和其他巴尔干国家,尤其是和希腊的关系一直比较冷淡,对巴尔干国家的联合自然也不感兴趣。

罗马尼亚的情况则很不一样,作为战胜国,它从苏俄手中得到比萨拉比亚,从匈牙利手中得到特兰西瓦尼亚,从保加利亚手中得到南多布罗加,又从希腊手中得到西色雷斯,领土大为扩张。它和新建立的南斯拉夫在一起,反对任何修改一战后签订的和约的企图,主张维持现状。

随着一战的结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也相继瓦解,干预巴尔干事务的外部势力大为减弱。但对凡尔赛体系不满的意大利却取而代之,急欲在巴尔干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仅用武力夺取阜姆,而且还力图瓦解新成立的南斯拉夫,其办法按意大利副总参谋长巴多里奥的说法为:挑拨塞尔维亚人不信任克罗地亚人,煽动克罗地亚人的霸权主义和鼓动斯洛文尼亚人的分离主义。

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巴尔干的某些国家,首先是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为制止奥地利和匈牙利复辟奥匈帝国的图谋,同时也是为了对付意大利的威胁,决定寻找同盟者。1920年4月,另一个在奥匈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斯拉夫人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怀着同样的目的首先向南斯拉夫提出了建立名为小协约国的军事同盟方案。南斯拉夫立即予以积极的回应,同年8月14日,捷南两国便签订了同盟条约,规定缔约的一方如遭到匈牙利的进攻,另一方应立即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不久罗马尼亚也加入了这一同盟,于1921年4月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包括军事协定在内的同盟条约。接着罗马尼亚又和南斯拉夫在同年6月签订了类似的同盟条约,不仅针对匈牙利,而且还防范来自保加利亚的威胁。尽管捷克斯洛伐克在东欧,但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都在巴尔干,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大战后在巴尔干最早建立起来的政治军事同盟,也是巴尔干国家最早的联合。

法国由于十月革命而失去了在东欧的一个强大的盟友俄罗斯,因而急欲在那里寻找新的同盟者,所以对小协约国的建立自然抱欢迎的态度。1924年、1926年和1927年,法国先后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使整个小协约国都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并在巴尔干找到了支撑点。

小协约国成立后一度很活跃。1923年夏,小协约国举行外长会议,三国共同签署军事合作条约,迫使意大利放弃对南斯拉夫所持的咄咄逼人的态度。小协约国的活动提高了巴尔干在国际上的地位,1925年10月底,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曾和英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国的使节就有关将洛迦诺公约扩及巴尔干的设想进行过磋商[26]

1928年3月,小协约国外长在日内瓦会晤,就国际形势和该组织的未来交换意见;同年6月,小协约国外长重申将坚持已制定好的政治路线,并同意加入白里安—凯洛格公约。1933年2月,由于希特勒的上台,欧洲局势顿趋紧张,小协约国为加强团结,签订了“组织公约”,将过去的双边同盟条约续订为永久条约,并建立一个常设委员会来协调三国的外交活动。3月18日,墨索里尼向英国提出由英、法、德、意签订为期10年的四强公约,其主要内容为四大国主宰欧洲事务,并可在国联范围内修改一战后签署的各种和约。小协约国闻讯后立即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常设委员会于3月29日在日内瓦召开紧急会议,坚决反对任何修约的行为,并委托罗马尼亚外交大臣蒂图列斯库与各大国进行严正交涉[27]

蒂图列斯库不辱使命,立即出使英、法等国。他正告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四强分约将摧毁国联,引起战争”,同时又提醒法国,如法国加入四强公约,则小协约国必将改变传统的亲法政策,转而倒向德国。在小协约国的压力下,法国经再三权衡,终于向英、德、意提交了自己的修正案,明确规定四大国无权处理欧洲中小国家事务的权利。该修正案被英、德、意等国接受(该约正式名称为《协调与合作条约》)。后因德国于1933年10月退出国联,该约又未被英、法议会批准,只得不了了之[28]

小协约国在国联中支持苏联提出的关于侵略定义的草案,1933年7月和苏联、土耳其等国签署了侵略定义协定。

1933年5月底,小协约国常设委员会在布拉格开会,决定成立经济委员会,以加强彼此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该年年底,罗马尼亚外交大臣蒂图列斯库和捷克外长贝奈斯会晤,重申反对任何修约的企图。

自1930年起,为改善巴尔干各国之间的关系,又开始召开巴尔干国家会议,保加利亚也应邀出席。在1931年10月君士坦丁堡召开的第二届巴尔干国家会议上,就建立一个巴尔干国家组织——巴尔干协约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并建议每年举行一次巴尔干国家外长会议。在1933年召开的第三届巴尔干国家会议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希腊和土耳其就建立巴尔干协约一事达成协议,但保加利亚却拒绝参加。第四届巴尔干国家会议主要讨论经济问题,表示要在经济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29]

1934年1月,小协约国常设委员会研究了有关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是否加盟巴尔干协约的问题。2月9日,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土耳其和希腊在雅典签署巴尔干协约,决心加强四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合作,规定缔约国不相互攻击,而在遭到某个巴尔干国家或非巴尔干国家攻击时则应立即提供援助。这样,一个巴尔干地区性的组织终于诞生了,它标志着巴尔干国家在合作的道路上又迈开了重要的一步。

1934年5月,罗马尼亚、土耳其和南斯拉夫表示愿意在它们之间签订双边或多边的军事协议。6月召开的小协约国常设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指出国际形势正在恶化,必须加强合作。11月,巴尔干协约常设委员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巴尔干协约和巴尔干协约协调经济委员会的章程。

在国际舞台上,小协约国和巴尔干协约也相当活跃,对当时复杂多变的形势频频亮相表明自己的立场。1935年初它们对法国和意大利签订的有关阿比西尼亚的“罗马条约”提出批评。随后又就斯特莱莎会议发表相关评论,表示有兴趣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在东欧和东南欧建立起一个有保障的安全体系。1936年初,它们都同声谴责德国占领莱茵非军事区的违约行动。

1934年,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积极响应法国外长巴尔都提出的缔结东方公约的倡议。该年4月,罗马尼亚外交大臣蒂图列斯库应邀访法,就当时的国际形势交换看法,达成广泛共识。6月,巴尔都到罗马尼亚进行回访,蒂图列斯库明确表示支持巴尔都有关签署东方公约的构想[30]。南斯拉夫的态度则更积极,使巴尔都深受鼓舞,然而他与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于1934年10月在法国马赛港被刺杀的事件却使东方公约的计划顿时付诸泡影。但是此后小协约国仍积极谋求接近法国,1936年6月在小协约国国家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与法国签订同盟的决议,但却未获响应。

但面对德意轴心国的巨大压力,小协约国和巴尔干同盟却未能联合起来共同对敌,再加内部矛盾重重,终至各成员国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罗马尼亚自1933年起在经济上便逐渐为德国所控制,1936年8月蒂图列斯库被解除外交大臣一职后,罗马尼亚开始放弃亲英法的政策而倒向德意,1937年拒绝法国提出的签订两国同盟条约的建议。南斯拉夫自亚历山大国王被刺身亡后开始疏远法国,并于1937年3月和意大利签订了友好条约。

1938年苏台德危机爆发后,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都未能对其盟友捷克斯洛伐克履行应尽的义务,南斯拉夫政府在1938年4月便宣布除非匈牙利卷入,否则南斯拉夫不会过问苏台德危机。5月初,在小协约国常设委员会会议上,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的代表都强调苏台德问题纯系捷克斯洛伐克的内政,只有通过与德国的协商才能予以解决[31]。而到了8月,当苏台德危机发展到最高潮时,小协约国常设委员会在开会时竟没有就捷克斯洛伐克面临的威胁作出相应的决议。9月29日,也就是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前一天,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甚至对德国驻罗马尼亚公使法布里乌斯说,罗马尼亚眼下所唯一关心的便是希望和匈牙利一样维持好与德国的关系,只字未提苏台德问题。意大利外交大臣对上述事态所作的评价是,小协约国事实上已瓦解。

1940年2月,巴尔干协约四国外长在贝尔格莱德开会,发表一篇声明,宣告巴尔干协约的终结。(www.daowen.com)

小协约国的瓦解和巴尔干协约的无所作为终于使整个半岛再现分裂,在新的世界冲突中重演一次大战时相互残杀的悲剧。

1939年4月,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随后又于1940年10月入侵希腊。1940年11月,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1941年3月,保加利亚也参加轴心国集团。南斯拉夫虽在1941年3月25日迫于德意的压力宣布加入轴心国,然在国内随即发生政变,并与4月5日和苏联签订《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次日,德国即伙同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向南斯拉夫和希腊发动进攻,使战火燃遍整个巴尔干半岛。1941年6月,罗马尼亚追随德国进攻苏联,巴尔干所有国家(除土耳其外)均置身于二次大战之中。

在战争中,巴尔干分成两个阵营:一是南斯拉夫、希腊和阿尔巴尼亚奋起反抗德意的占领,掀起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二是罗马尼亚为德国侵略苏联提供炮灰,而保加利亚则在巴尔干扮演维持占领秩序的警察的角色。战争的结果是南斯拉夫、希腊和阿尔巴尼亚成为战胜国,而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则成为应受惩处的战败国。土耳其在战争上实际上倾向德国,但却始终保持住所谓“中立国”的地位,得以逃脱这场战火。

四、巴尔干联邦:胎死腹中的联合

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安东奈斯库政权,加入反法西斯阵营;9月9日,保加利亚人民也通过武装起义建立祖国阵线政府,掉转枪口与德国作战。1944年10月,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解放贝尔格莱德,1945年3月成立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民主联邦政府,南斯拉夫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取得了全面胜利。1944年11月,阿尔巴尼亚人民经过多年苦战,终于先后将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军逐出国土,建立起人民的政权。至此在巴尔干出现一批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巴尔干联合的思想重又浮现,而这次是由巴尔干国家的共产党人提出来的。

早在20世纪30年代,巴尔干国家的共产党人就在酝酿巴尔干联合的思想了。共产国际当时曾号召巴尔干各国的共产党人争取无产阶级专政的胜利,把各国人民团结在“一个巴尔干联邦制的、社会主义的苏维埃共和国内,或在一个巴尔干——多瑙河联邦制的、社会主义的苏维埃共和国内”。1920年6月,南共在党的二大通过的纲领中提出的任务为:建立“南斯拉夫苏维埃共和国,这个南斯拉夫苏维埃共和国将加入巴尔干苏维埃联邦,最终将加入世界共产主义联盟”[32]

这一思想以后继续有所发展,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尔干国家的一些共产党便陆续提出战后实现联合的种种设想。1943年春,南共领导表示希望看到处于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希腊境内的马其顿人都能在“一个实行联邦制的南斯拉夫的体制中联合起来”。1944年4月,南共领导更明确表示:“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巴尔干联邦,其第一步,将由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结成联盟;第二步,我们将邀请阿尔巴尼亚加入,它将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权利”,至于希腊,它可以加入联邦,也可以和联邦结成永久性的联盟。

1944年9月保加利亚获得解放,南斯拉夫人民的最终胜利也指日可待,于是双方就建立联邦问题开始加紧进行磋商。11月,以卡德尔为首的南共代表团访问索菲亚,提出一个具体的建议,即保加利亚境内的皮林马其顿和南斯拉夫境内的马其顿共和国合并,然后保加利亚再以第七共和国的身份加入南斯拉夫联邦。保加利亚对此持有异议,它赞同两个马其顿合并,但认为保加利亚应和南斯拉夫以平等的身份加入联邦,即联邦应由两个平等的实体组成。然而南斯拉夫则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指出塞尔维亚和黑山都是独立的国家,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保加利亚则是在战争行将结束时才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的,在未来的联邦中无权与南斯拉夫平起平坐[33]

1945年1月,保南双方由于争执不下,只得派出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请联共(布)领导就此作出裁决。据说苏联在此问题上也摇摆不定,最初支持保加利亚的立场,后又突然倾向于南斯拉夫的方案。英国在得悉此事后表示坚决反对,一来因为这一联合势必会威胁到希腊未来的安全,二来也是为了防止保加利亚可借此逃避一个希特勒盟国应受的惩处。苏联为了避免与西方大国因此而发生不必要的摩擦,为此要求将此问题暂搁一旁。于是保、南两国代表团遂在会谈后发表一项共同声明,表示双方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一个南斯拉夫各民族的联邦,而未触及其细节,具体的方案只好有待未来去解决。

二战结束后,巴尔干各人民民主国家纷纷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不断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于是建立一个巴尔干联邦的计划遂又重新浮出水面。1947年6月,铁托向保加利亚报界人士宣称:“自由的巴尔干各国人民”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坚如磐石的统一体。”随后季米特洛夫又于7月底前往南斯拉夫进行访问,并于8月1日签订布莱德协定,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保南两国在贸易、关税等方面的合作。季米特洛夫还就此很乐观地预言建立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联邦仅是一个时间问题。铁托于11月前往保加利亚去完成在布莱德所开始的工作时更宣称:“合作是如此全面、如此密切,以致联邦问题将是一种形式而已。”不久,保加利亚部长会议副主席科斯托夫又断言:“在不久的将来将成立所有南部斯拉夫人的联盟,并建立一个共同的南斯拉夫国家。”[34]

事态发展如此之迅速,以致人们都觉得成立一个巴尔干联邦似乎已是朝夕可待的事。1948年1月,季米特洛夫访问罗马尼亚,期间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月27日回到索菲亚后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季米特洛夫特别强调罗保条约“不仅对巴尔干国家有重大意义,而且具有国际意义。实现这个条约意味着将来在巴尔干和多瑙河、在欧洲以及全世界建造一座宏伟的民主大厦构筑了一个结实的骨架”。而在记者问及是否可能在最近期间建立巴尔干联邦时,季米特洛夫更明确地指出:“一旦时机成熟(成熟是必然的),我们的人民,和各人民民主国家,也就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等国和希腊(请你们注意,还包括希腊)将会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将决定联邦还是邦联,并决定什么时候建立和怎样建立?”

而此时却突然响起莫斯科的声音。苏联对此事最初的反应是相当温和的。1948年1月初,斯大林在和南共领导成员德热拉斯谈话时还主张南斯拉夫应和阿尔巴尼亚联合在一起[35]。1月23日,《真理报》又不加评论地全文发表了季米特洛夫在21日的讲话,似乎完全赞同建立巴尔干联邦的计划。但事隔仅5天,《真理报》便忽然变脸,猛烈抨击这篇讲话,并强调指出巴尔干各国“所需要的既不是一个靠不住的和臆想出来的联邦或邦联,也不是关税同盟,而是动员和组织国内的人民民主力量来加强和捍卫本国的独立和主权”。对于热心宣传巴尔干联邦的铁托和季米特洛夫来说,《真理报》的这番话无异于是浇了一盆冷水。

2月10日,以季米特洛夫为首的保加利亚代表团和以卡德尔为首的南斯拉夫代表团(铁托托故未来)被紧急召唤至莫斯科。斯大林对季米特洛夫大发雷霆,横加指责,认为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关税同盟和联邦简直是胡闹,但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联邦却是可取的[36]

斯大林和联共(布)领导层在巴尔干联合问题上的180度大转弯,使巴尔干的共产党人都惊愕不止。斯大林这样小题大做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可能他担心一个联合起来的巴尔干会给苏联今后在东欧推行自己的政策带来麻烦,此外也显然为南共,尤其为铁托本人在巴尔干威望的迅速增长而感到不安。还在1947年8月,联共(布)中央外交政策部所拟定的机密文件在肯定南共功绩的同时也激烈批评南共领导居功自傲,目空一切,企图领导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37]

不久爆发的苏南之间大规模的争论和冲突很快冲淡了巴尔干联邦这个问题,并使它消失得无影无踪。巴尔干又发生了新的分裂,这一次是在人民民主国家之间,在共产党人之间发生的,似乎更不可思议。

由苏联领导的经济互助委员会首先对南斯拉夫实施经济封锁,经互会的各成员国都大幅度削减同南斯拉夫的贸易来往,其中波兰和南斯拉夫的贸易量减少到以前的1/3,而苏联、匈牙利和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则完全中止。在政治上的压力则更大,苏联和它在巴尔干的盟国先后废除了它们和南斯拉夫签订的各种友好关系,阿尔巴尼亚走得更远,甚至完全中断了它和南斯拉夫的外交关系。

更可怕的则是最初在报刊和电台展开的相互攻击最后竟演变成为边境上的武装冲突,造成大批人员伤亡。根据南斯拉夫方面提供的资料,自1948年7月1日至1949年9月1日,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四国便挑起219起涉及使用武器的边境事件,此外还发生69起侵犯南斯拉夫领空的事件。铁托后来在南共六大上所作的报告更指出,上述四国所挑起的边境事件1949年为936起,1951年为1 517起,1952年头9个月即达1530起[38]

而在此前进行的希腊内战也使巴尔干失去了联合的最后一点希望。从1946年开始的希腊内战虽然在1949年便告结束,但却大大恶化了它与包括南斯拉夫在内的所有巴尔干人民民主国家的关系。

所以二战后的巴尔干和一战后的巴尔干一样,同样是一个分裂的局面。

五、巴尔干同盟:无疾而终的联合

由于和苏联以及它在东欧的盟国发生冲突,南斯拉夫只得承受巨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压力,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为防止可能的入侵,军队长期保持在50万人左右,对于一个不到2 000万人的小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军费开支占国民收入的23%左右。据南斯拉夫在1950年所公布的资料称,经济封锁给南斯拉夫造成的损失达4.29亿美元,因外来压力而增加的国防费用及其他开支达14.07亿美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8.8亿美元,总共达27.16亿美元。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减慢,自1948年至1952年总共才增加了1.8%[39]

在此情况下,南斯拉夫开始接受西方国家的援助。1950年美国提供价值为9 250万美元的粮食无偿援助,1951年又签订军事协定。1951—1954年,美、英、法三国提供的援助达4.069亿美元,其中美国政府提供的占82.5%。

在接受西方援助的同时,南斯拉夫也积极谋求在政治上改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1950年,南斯拉夫便和美国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随后又和英、法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1953年3月,铁托访问了美国,受到丘吉尔首相的热情接待,两人还称在战争期间便已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西方大国给予南斯拉夫以援助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南斯拉夫能在重重的封锁和包围下得以继续生存下去,以牵制住苏联。美国对南斯拉夫的这种民族共产主义大加赞扬,并且希望通过援助能达到控制南斯拉夫的目的。

南斯拉夫在接受西方国家援助的同时也十分注意保卫国家的主权,不允许西方大国侵犯自身的利益。为了摆脱孤立状态,南斯拉夫开始努力改善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希腊自然是它首选的对象。由于在希腊内战期间,南斯拉夫一贯支持希腊共产党,因此和希腊政府长期不和。1949年7月,南斯拉夫政府宣布不再支持希共,使双方对立的情绪有所缓和。自1950年起,南斯拉夫和希腊频繁接触,逐步消除种种误解,并于该年11月恢复外交关系,使双方的关系完全正常化。

此后南斯拉夫开始积极谋求和希腊建立某种更密切的关系,于1951年4月通过驻雅典公使询问希腊政府:在南斯拉夫遭到攻击时,希腊将采取何种行动?希腊政府随即表示,南斯拉夫、希腊、土耳其三国应撇开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进行密切合作,从而对南斯拉夫的询问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1952年2月,希腊和土耳其同时加入北约,此时美国确曾希望希腊能和南斯拉夫组成某种军事联盟,甚至认为如有可能在的里雅斯特问题解决后最终形成一个南斯拉夫、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的四国同盟,以加强北约的南翼。但同时美国又考虑到如南斯拉夫和希腊组成某种同盟,那么一旦南斯拉夫遭到进攻,北约势必将承担起某种保卫南斯拉夫的义务,从而和苏联发生正面冲突,这又是美国极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此外南斯拉夫和意大利在的里雅斯特的矛盾又久久未得解决,美国决不会因南斯拉夫而去损害与意大利的关系。美国对是否要组成南、希、土三国同盟一时举棋不定,态度转向消极。

1952年4月,希腊政府向南斯拉夫政府建议召开希、南、土三国军事会议以制订共同的防御计划,但南方出于国内局势的考虑,未及时予以回应。6月初,南政府的态度有所改变,表示对三国的军事合作甚感兴趣,但土耳其此时却慑于美国的态度,迟久未作答。这样事情便拖了下来,只有到该年秋季,越来越希望能与希腊和土耳其组成某种军事同盟的南斯拉夫才采取了相当积极的态度,三国关系于是出现新的发展。自9月起,南希两国代表团频繁互访;在此过程中,南斯拉夫建议签订三国军事协定,其内容既应包括一国遭受进攻时其余两国应以武力相助的总承诺,也应包括如何协调作战行动的具体细节。

后因美国方面对此持有异议,南斯拉夫遂采取更灵活的态度,转而提出以下的建议:缔约一方遭到进攻时,三国应进行磋商,不包括具体的军事承诺。在此基础上,1953年初,南、希、土三国经多次会谈后于2月28日在土耳其的安卡拉签订了为期5年的三国友好合作条约,经三国议会批准后于同年5月29日生效。该约的主要内容为:三国就涉及共同利益的一切问题,特别是防务问题,进行协商与合作,三国外长将定期会晤,三国参谋长则进行合作,并向三国政府提出有关防务的共同建议[40]。此后三国军事代表便频频会晤,进行磋商,讨论有关防务方面的共同问题。

1954年4月,铁托访问土耳其,期间发表公报,宣布南、土两国决定将安卡拉条约转变为军事条约。7月初,南、希、土三国完成同盟条约草案,并宣布三国外长将于7月17日签署该约。美国虽对草案的某些条款提出批评,但已起不了作用。1954年8月9日,南、希、土三国外长终于在南斯拉夫的布莱德签署了三国同盟、政治合作和互相援助公约。该约有效期为20年,它规定:任何一个缔约国遭到武装侵略时,其他缔约国经共同协商后应立即采取一切措施,包括使用武装力量,予以援助;设立由三国外长为主体的常设理事会,负责保证有效地执行该约中的条款[41]

此后三国关系又有所发展,1955年3月,南、希、土三国决定建立巴尔干协商会议,以进一步推动三国以安卡拉条约和布莱德条约为基础的合作。

此后不久国际形势便发生很大的变化。1955年5月赫鲁晓夫率党政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和苏联以及东欧国家的关系也随之正常化,它所处的国际环境极趋改善,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土耳其及希腊两国的支持了。同时,土、希两国的关系都因塞浦路斯问题的争执不下而日趋恶化。于是巴尔干同盟也因此失去意义,终至完全停止存在[42]

六、南联邦解体:一个分裂半岛的再现

随着1989年东欧的剧变、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原来显得很平静的巴尔干忽而又动荡起来,新的分裂又开始了!这种新的分裂是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南联邦)的解体为标志的。经历过苏南分裂考验的南斯拉夫走上社会主义自治的道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住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然而终未能逃脱20世纪90年代初这场社会变革的大风暴。

自1990年4月起,南联邦的6个共和国均先后举行自由选举,结果除塞尔维亚社会党(原塞尔维亚共盟)和黑山共盟各自在自己的国家取胜外,其他4个共和国的政权均落入民族主义政党之手。到该年年底,南境内竟然涌现出248个政党,联邦政府对国内的局势已完全失控。

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同时宣布独立;同年10月15日和11月20日,波黑和马其顿也先后宣告独立。这4个国家的独立随即便引发了南斯拉夫人之间的第一场内战。在南斯拉夫人民军的支持下,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人与克罗地亚武装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到该年年底虽相继宣布9次停火,但均未严格执行,形成旷日持久的停停打打的局面。直至1992年2月,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后,才最终平息了克罗地亚境内的战斗,但其1/7的领土却在克拉伊纳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控制下,成为那里一个不安定的因素[43]。近一年的内战给克罗地亚造成2万余人的死亡和3万多人的失踪,另有50多万人无家可归,物质损失则逾700亿美元[44]

虽说南斯拉夫境内的第一场内战总算过去了,但南斯拉夫的解体已成为不可避免之事。1992年1月15日,欧共体继德国和梵蒂冈之后也承认了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独立,统一的南斯拉夫事实上已不存在。1992年4月1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只得无可奈何地承认现实,宣布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这样,从1918年以来曾有过的一个统一的南部斯拉夫人国家便从地图上消失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克罗地亚境内的硝烟甫散,1992年4月又爆发了规模更大的波黑内战。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面积总共不过5万余平方公里,90年代初人口约440万,其中43.7%为穆斯林,31.4%为塞尔维亚人,17.3%为克罗地亚人,长年来素为民族冲突和宗教矛盾所困扰,并不太平。南联邦的解体和各种矛盾的激化终于引发出一场大规模的兄弟相残的悲剧[45]。以塞族人为一方,以穆族和克族为另一方的内战因双方势均力敌而相持不下,不仅如此还很快便带上国际冲突的色彩。波黑塞族得到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支持,而波黑穆族也得到国外大量的援助,其中沙特阿拉伯在1992年便提供了3 700万美元,仅国王本人即捐献了800万美元,科威特艾米尔也慷慨解囊数百万美元。不仅如此,许多伊斯兰国家还向波黑派遣大批所谓“志愿兵”,1993年即达8 000余人[46]

旷日持久且异常残酷的波黑内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1992年8月,联合国和欧共体组成南斯拉夫问题指导委员会,企图进行调解。1993年初,该委员会主席,即前美国国务卿万斯和英国外交大臣欧文提出了解决冲突的方案,建议未来的波黑为一个分权制的共和国,共辖10个省,其中塞族得3个省,穆族得3个省,克族得1个省,此外穆族和克族还共得1个省,萨拉热窝也为1个省,属非军事开放省。在军事上占有优势的塞族坚决回绝了这一方案[47]。同年7月和11月,指导委员会和欧共体都曾提出过解决冲突的方案。随后联合国曾派出蓝盔部队,北约也进行过军事干预,但因交战各方均坚持己见,热衷于武力解决,因而均未有结果。

1994年初,俄罗斯在国内政局趋稳后,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也开始介入波黑内战的解决,曾一度发挥积极作用,促成塞族和克族在萨拉热窝停火[48]。随后俄罗斯又加入美、英、法、德等国的联络小组,在波黑内战中继续扮演一个调停者的角色。

1995年战场的形势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4年的内战共造成20多万人的死亡,100多万人沦为难民和逾千亿美元的损失。不仅塞族,而且穆族和克族也都精力耗尽,无力再战。该年10月,在美国的主持下,南联盟总统米洛什维奇、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和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经过20多天的艰苦谈判,终于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空军基地达成一项旨在结束波黑内战和平协议。同年12月14日,三国总统又在巴黎正式签署了《波黑和平协议》,其主要内容为:占51%领土的穆克联邦和占49%领土的塞尔维亚共和国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波黑国家,由穆克联邦的两名代表和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名代表组成中央执行主席团,三人轮流主持主席团工作,设有中央政府、宪法法院、中央银行,两个实体均可保留自己的军队。北约在波黑部署6万名的维和部队,以监督和平协议的执行。

1995年后,波黑局势渐趋平静,但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使巴尔干局势又骤然激烈动荡起来。科索沃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90年代时人口约200余万,其中90%为阿尔巴尼亚人。最初科索沃在南联邦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1990年被取消,引起阿族居民的强烈不满。1991年,阿族居民经过全民公决,宣布科索沃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科索沃虽宣布脱离南联盟而独立,但只得到一个阿尔巴尼亚的承认。

自1991年起,科索沃的阿族组成非法武装,不断进行恐怖活动,自1991年至1998年初共逾200余次。1998年春,非法武装“科索沃解放军”四出活动,燃起激烈的战火。南联盟政府遂调动2.6万名军警在重武器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在科索沃境内进行清剿,猛烈打击阿族非法武装,取得了一定的战果[49]

但此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采取偏袒科索沃阿族非法武装的政策,向南联盟政府施加粗暴的压力,直至无视南联盟的主权,在1999年初竟然提出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的要求,在遭到理所当然的拒绝后于3月24日对南联盟实施大规模空中打击,给南联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经国际社会多方斡旋,6月9日,南联盟和北约代表签署协议,南联盟军队被迫撤出科索沃。6月11日,联合国通过关于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一场大规模的流血战争至此才告一段落,南联盟蒙受重大损失:平民死1 800人,伤6 000人,军人阵亡500余人,物质损失2 000亿美元[50]

经过克罗地亚、波黑、科索沃三场战争,巴尔干又分裂了,除原有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阿尔巴尼亚,又出现了南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黑5个国家。国家越变越多,而且还越变越小,出现了比阿尔巴尼亚还小的斯洛文尼亚,只有20 251平方公里。

虽然三次战争的硝烟已经散,但巴尔干的局势并未完全平静下来,动荡的潜流依然存在。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大批北约维和部队进驻,然而种族冲突却时有发生,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从1999年6月12日至2000年1月13日便发生阿族极端分子制造的恐怖事件3 688起,造成684名塞族人和黑山人死亡,5万余间房屋被毁,同时还有15万塞族人和黑山人外逃[51]。以致法国的《新观察家》杂志指出,科索沃依然在进行种族清洗,不过角色变换了,现在是阿尔巴尼亚人在残杀塞尔维亚人[52]。而某些美国学者则指出,科索沃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停止对塞族人使用暴力,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科索沃也就永远不会有民主,不会有光明的前景[53]

尽管5年过去,大批维和部队仍驻扎在科索沃,但种族迫害仍继续存在。2004年3月,阿族极端分子杀害了12名塞族平民,另有4千名塞族人被驱逐出境,1 000多座塞族居民住房和30多座东正教堂被毁。

2001年10月和2004年10月,科索沃已举行过两次议会选举,塞族居民绝大多数都采取抵制态度。第一次10万塞族居民中仅有1 000人登记选举,而第二次塞族登记选民只占其总人口的0.35%。南联盟政府和塞黑政府都不承认选举的结果。

在两次选举中获胜的民主联盟都宣布将全力争取科索沃的独立。西方大国虽口头上表示反对,但美国却在科索沃租借了一个名为邦德斯蒂尔的军事基地,可驻兵2 000人,为期50年,看来准备在那里长期留下去,根本不考虑科索沃未来的地位如何[54]?再加上南联盟已在2002年6月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难道科索沃真还可能去和它们再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吗?但是,无论科索沃独立也好,或是和阿尔巴尼亚合并也好,都将给巴尔干带来很大的麻烦。

事实上,梦想建立一个大阿尔巴尼亚的阿尔巴尼亚极端分子已经给巴尔干造成很大的威胁,因为他们曾在2001年把马其顿搞得天翻地覆,一时无法安宁。

马其顿在1991年独立时面积仅有2.5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有200余万,其中马其顿人占67%,而阿族人则占23%,其余则为塞族人和吉普赛人,在南斯拉夫解体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平静,被人誉之为“巴尔干的绿洲”。但2001年夏,对马其顿人掌握治理国家大权素来心怀不满的阿族人在来自科索沃的阿族非法武装的支持下频频闹事,甚至多次制造流血冲突[55]。后在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和北约的调解下,通过修改宪法扩大阿族人的权利的途径才使紧张的局势逐渐平息下来。然而马其顿人和阿族人的冲突仍时有发生并造成人员伤亡[56]

阿尔巴尼亚人在科索沃和马其顿闹事,再加上阿尔巴尼亚自1997年金融危机后局势一直不稳,大批武器流入民间,走私和贩毒现象极为普遍,已成为匪帮的天堂,因此阿尔巴尼亚问题也更形突出[57]

科索沃战争后,南联盟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米洛什维奇在2000年9月的总统选举中失败下台,随后又于2001年被送往海牙去接受“前南战犯国际法庭”的审判,从而开创了一个国家将自己的国家元首送往国外受审的先例。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所施加的粗暴压力下进行的,严重地损害了塞尔维亚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然而面临最大的威胁则是新的分裂,也就是黑山要求独立的问题。黑山面积仅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60余万,其中黑山人约38万,余则为塞尔维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和穆斯林,1992年与塞尔维亚共组南斯拉夫联盟。自1996年起,由久冈诺维奇领导的“黑山胜利”党要求黑山独立。1997年,久冈诺维奇当选为黑山总统,与塞尔维亚的关系急剧恶化[58]。此后黑山加速向西方靠拢,采用马克作为国家货币以取代南斯拉夫的第纳尔,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离心倾向进一步加强。

科什图尼察取代米洛什维奇出任南联盟总统后力图改善双方关系,表示两国关系既可以通过民主对话,也可以通过在两个共和国分别举行全民公决来加以解决,甚至宣称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来阻止黑山独立,因为必须尊重黑山人民的意志[59]

2002年3月14日,塞尔维亚和黑山签署了一个建立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的松散联合国家的协议,它规定这两个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共和国将在国防和外交上分享权力,如将轮流向联合国派代表,同时保持经济、货币、海关的独立性,不仅如此,3年后双方都可组织全民公决,选择独立或退出。

这一协议固然缓解了两国紧张的关系,但也给未来增添了不少悬念。如果3年后黑山一旦通过全民公决决定退出,那么岂不剩下了一个孤零零的塞尔维亚。不仅如此,到那时,谁又能阻止匈牙利人群居的伏伊伏丁那也脱离塞尔维亚呢?无怪乎它引起了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塞尔维亚激进党认为它是极其愚蠢的:“像这样一个畸形的国家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协议是在美国、北约、欧盟鼓动下才拿出来的”;而在黑山,久冈诺维奇则被自由党指责是“叛徒”[60]

塞尔维亚是个民族主义情绪很浓的国家,尽管在2000年发生了政权更选,但民族主义依然存在。正如一位南斯拉夫政论家斯泰万诺维奇所言:“塞尔维亚人头脑中一直活跃着民族主义。许多人希望摆脱米洛什维奇是因为他没有成为他们所希望的救星。而他们现在衷心呼唤的是另一个救星。”[61]美国权威刊物《大西洋杂志》也在“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罪恶”的标题下指出,米洛什维奇被赶下台,并非因为他带领国家打了4场战争,而是因为他打输了这些战争[62]

塞尔维亚人真的开始迷惘和痛苦了,在2002年10月和12月的两次总统选举中,均因参加投票的选民未达登记注册选民的50%而宣告无效,而在12月的议会选举中,身在海牙受审的米洛什维奇却当选为议员。直到2004年6月,民主党的塔迪奇才当选为塞尔维亚总统,结束了这个国家长期无总统的历史。

如果还要分裂,那么在巴尔干就会出现一个国土仅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最小国家。然而真如马其顿总统特拉依科夫斯基大声疾呼的那样:决不能按种族的标准来建立越来越小的国家,如果这样巴尔干就无法作为一个地区再存在下去[63]

看来巴尔干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不能仅依靠该地区四分五裂的国家了。1999年6月10日,根据德国的倡议,在德国举行的巴尔干国际会议上通过了《东南欧稳定公约》。该公约的目的是通过在巴尔干地区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及建立地区性安全协作关系等措施来实现该地区的长期稳定与安全。该年7月30日,《东南欧稳定公约》首次首脑会议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举行。除南联盟以外的巴尔干国家、欧盟国家、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共45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的筹委会主席,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耶拉维奇称,《东南欧稳定公约》将加快该地区所有国家加入欧洲——大西洋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加快该地区国家成为欧盟成员国和北约和平伙伴关系国的进程。南联盟在米洛什维奇下台后也加入了《东南欧稳定公约》[64]

目前,斯洛文尼亚已加入欧盟;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已加入北约。此后还有更多的巴尔干国家将加入上述两个组织。看来,只有在这些组织里,巴尔干国家才能实行自己的联合。

欧洲有4个半岛,其中的亚平宁半岛只有一个意大利,在伊比利亚半岛有着两个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它们之间虽有纷争,但自进入近代以来一直和平相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存在着挪威、瑞典和芬兰3个国家,尽管它们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彼此间却能友好相处,开展合作。二次大战后,在冷战和美苏对峙的复杂情况下,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仍顶住压力于1953年2月13日成立北欧理事会(芬兰在1955年10月加入),不仅在社会、经济、立法和文化方面展开紧密的合作,而且还在防务方面相互支持,从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巨大的作用[65]

然而回顾巴尔干半岛近一个多世纪来的历史,我们却会发现一种迥然不同的情况。正如上述,尽管巴尔干国家也力图联合,建立某种地区性组织,开展合作,但结果却都失败了,人们所看到的依然是一个分裂的半岛。在整个20世纪,巴尔干合在一起的时间少,而分的时间则长;合是相对的,而分则是绝对的。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民族杂居,民族概念混乱,民族关系复杂。巴尔干民族可分四大支:希腊人、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南部斯拉夫人。其中南部斯拉夫人又可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黑山人、保加利亚人……他们无论从血缘上或文化上都是如此相近,以致很难区分,于是塞尔维亚人把马其顿人称为南方的塞尔维亚人,把黑山人称为大山中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把斯洛文尼亚人称为阿尔卑斯山区的克罗地亚人,把塞尔维亚人称为信奉东正教的克罗地亚人……如此既紧密而又混乱的民族关系极易导致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

二、宗教和文化的割裂。11世纪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其影响波及巴尔干,以其中部为界,西部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接受天主教和拉丁字母,落入西欧文化圈;而东部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则接受东正教和基里尔字母,归属东欧文化圈。随着土耳其人的来到,伊斯兰教也被引入,带来了东方文化。三种不同的宗教、三种不同的文化圈把巴尔干各国深深割裂开来,很难形成统一的局面。

三、小国竟圆大国梦。巴尔干国家虽领土狭小,人口稀少,但却都欲割据一方,称霸于半岛。自19世纪70年代起,大保加利亚主义、大塞尔维亚主义、大克罗地亚主义、大阿尔巴尼亚主义……先后显现,相互交替,引发出无穷尽的领土之争: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争夺多布罗加、希腊和保加利亚争夺色雷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以及希腊争夺马其顿……往往为此而大动干戈,在此情况下何来联合?

四、大国的争夺与控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竞相争夺巴尔干。一次大战后,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取而代之,逐鹿于半岛。二战后,巴尔干又成为两大阵营较量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大国的阴影下,巴尔干四分五裂,无法长期形成一个联合的局面。

塞尔维亚和黑山是分是合?科索沃何去何从?一个分裂的巴尔干仍将给21世纪的世界带来极大的悬念!

(金重远,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