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服色、花纹与印绶的意义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服色、花纹与印绶的意义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官僚政治体制中,官员的服饰、颜色、花纹和印绶,无不是其政治地位和官阶品秩的标志。印绶是权力的象征。光武帝建立东汉后认为汉应火德而有天下,以红色为尊,在车旗服饰上用红色取代西汉黄色。百官服色分五色,随季节更换,与四时迎气之制相适应。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服色、花纹与印绶的意义

三、服色、花纹与印绶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官员的衣冠服色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区别社会等级、官员尊卑和维护皇权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在官僚政治体制中,官员的服饰、颜色、花纹和印绶,无不是其政治地位和官阶品秩的标志。《后汉书·舆服志》对服饰的功能说得十分明确:“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利也。顺则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缛。故圣人处乎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所以付其德,章其功也。”

1.秦汉之制

周朝时天子处于社会的顶点,掌握着国家最高的权力,在服饰标志上自然最为尊贵。周代有天子专用的衮冕服,《左传·桓公二年》载:“衮黻珽,带裳幅舄,衡纮,昭其度也。火龙黻黻,昭其文也。”衮,即画卷龙于衣;冕,即头上戴的冠类首服;黻,即佩带下的蔽膝;裳,即下身着的裙子;舄,即厚底鞋;衡,即维持冠者;,即悬瑱的丝绳;纮,即垂绕笄的饰物;,即冕板。这些饰物从上到下起着明制度,示尊卑等差的作用。尽管后世历代的衮冕服有所演变,但帝王唯以衮冕为尚,无论是祭祀天地,还是参加朝会、册封、登基之时,都要使用冕服,成为区别等级的政治工具。

秦并天下后采用邹衍的终始五德之说,以为秦得水德,认定“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46]。但秦尚黑色,不是衣服旌旗一切皆黑,而是“唯为玄衣绛裳,一具而己”[47]。“绛”,深红色,“玄”,为黑色带红。这种黑色带红,以红色为绛裳的装束,在秦始皇陵出土的彩绘武士陶俑中得到了佐证。秦百官的袍服采用深衣制,秦始皇规定高级官员服绢制绿袍深衣,庶民只准穿白袍。

秦天子戴通天冠,太子有远游冠。百官可考证的有高山冠、獬豸冠和鹖冠。高山冠为谒者仆射、行人等官所戴;獬豸冠为御史之冠;武官则戴鹖冠。

汉承秦制,百官服色虽有四时服色,但朝会仍穿黑衣。汉武帝自谕黄帝,确立汉居土德,尚黄,黄色于是成了汉代皇权的象征,皇帝祭后土、禅泰山、祀宗庙等典礼时均“衣上黄”。

汉代还有冠带、佩饰制度。天子戴通天冠,诸侯王戴远游冠,近臣谒者戴高山冠,诸文臣戴进贤冠,执法吏戴獬豸冠,侍中、中常侍戴冠,武官戴武冠、鹖冠。此外,朝会、祭祀时,为显礼仪隆重,必佩有珩与璜组成的玉佩。天子系玉佩用白珠,公卿诸侯则用彩丝绳。佩玉除表明身份地位,还标志佩者的道德涵养和才能,如“修道无穷则佩环,能大道德则佩琨,能决嫌疑即佩玦”。

印绶是权力的象征。汉制,凡官吏外出或审堂决案,须将官印佩在腰间,印绶则垂在外边。绶带的颜色因官职的高低而不同,如诸侯王佩金印(绿)绶,丞相、侯、大将军佩金印紫绶,秩中二千石、九卿、郡太守等佩银印青绶,秩千石之尚书、御史中丞、将军之长史、中谒者、郡国长史、丞等佩铜印黑绶,秩四百石之丞尉、六百石之县国守宫令、三百石之丞尉等,佩铜印黄绶。

光武帝建立东汉后认为汉应火德而有天下,以红色为尊,在车旗服饰上用红色取代西汉黄色。百官服色分五色,随季节更换,与四时迎气之制相适应。所谓五色朝服,即:春用青色,百官戴青帻,穿青衣,立青色幡;夏用朱色(郡县官吏服色为黄);秋用白色;冬用黑色。礼仪迎毕再换成绛红色。

东汉的冠冕之制也较完备。皇帝礼冠十二旒,三公、诸侯九旒,卿七旒。冠帽式样繁多,仅《后汉书·舆服志》记载的就有玄冠、长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法冠、进贤冠、武冠、高山冠等十六种之多。不同的冠服都与一定的身份、级别相符合,不能违制。如通天冠为皇帝所戴,玄冠为公卿所戴,爵弁为低级官吏所戴,进贤冠为文吏、儒士所戴,巧士冠为宦官所戴。

2.魏晋之制

西汉以后,阴阳五行学说逐渐过时,人们对服饰颜色的要求已不像秦汉时那样严格。魏晋南北朝时分裂割据时间较长,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使服饰方面有较大的变化。魏晋时受玄学和佛道的影响,上至王公名士,下至黎庶百姓,皆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服装色彩崇尚素雅。在民族文化交流方面,不少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服饰,如北魏孝文帝服衮冕服饰;而汉人也多穿北方民族习于骑马的“裤褶服”,即上身着褶,下身穿裤的服饰衣着。北朝时,服色更为混杂,百官的朝服用各种颜色,没有固定的等级服色标记。到北周时,才用五色或红、紫、绿等色来区别官品等级,并镶滚以杂色的领边和衣裙,称为“品色衣”,是朝会时的官服。

南朝的衣式大抵沿袭魏晋时崇尚的宽衫大袖,人们虽穿着衫、袄(襦)、裤等,外面必以裙笼之,服饰受东晋影响较大,色彩崇尚素雅,以白色为多。帝王百官们平时穿一种类似短袖的衣着,称“半袖”,颜色用缥色(淡青色)。这种谓之“服妖”的服饰反映了当时色彩的随意和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远离。

3.隋唐之制(www.daowen.com)

隋统一全国后,在服饰上作了较大的改革。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下诏:“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五品以上,通着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48]从此,人们改变了以“五德终始说”来确定服色的做法,而代之以按品级不同各具色彩,紫色成了高级官僚的特许服色。正如后人所说:“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本非先王之法服,亦非当时朝祭之正服,今杂用之,亦以其便于事而不能改也。”[49]

唐承隋制,服饰仍以“贵贱士庶,较然殊异”为目的,不仅颜色有严格的区分,且更注重质料、形制。一般说来,凡达官贵人和富室之家的服装均以丝绸锦绣制成,而庶民百姓则只能穿着麻布之衣,被称为“布衣”或“麻衣”。唐高宗武德四年(621年),对文武百官和庶民的服饰质料和颜色作过如下规定:“三品以上,大科䌷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以上,小科䌷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以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双,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石。流外及庶人服䌷、、布,其色通用黄,饰用铜铁。”[50]贞观四年(670年),唐太宗下令:“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服青。”[51]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又下令:“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金带;五品服浅绯,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52]

值得注意的是,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因洛阳县尉柳延服黄色衣服夜行,被击殴,后禁止着黄,“自非庶人,不听服黄”,成为定制。黄色只有皇家可用,天子常服赤黄、浅黄袍衫,黄袍逐渐成为皇帝的专用服饰,“黄袍加身”就意味着登上皇位。明代又将黄色的禁忌进一步扩大,官民一律禁用黄色,黄色成了皇权最高等级的象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

唐官员常服品第[53]

4.宋明之制

宋代的公服(也叫从省服)继承唐制服色来区别官职的大小,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宋神宗元丰年间服色略有更改,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54]南宋时,百官的衣服由公服改为紫窄衫,称为“穿衫尽巾”,有时甚至“公卿皂隶,下至闾阎贱夫,皆一律矣”[55]

明朝对“冠服之制”十分重视,洪武元年(1368年),针对元朝所流行的服饰,下诏“复衣冠如唐制”,即恢复汉人服饰。洪武三年对皇帝的冕服、后妃的礼服、文武百官的冠服,以及士庶的巾服等都有明文规定。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对服饰用料、颜色、花纹图案等都加以严格限定,“冠服之制”从此确定下来。

文武百官的冠服有朝服、公服和常服等。朝服冠上的梁数表示官员品级的高低。一品官有七梁,二品官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品、七品二梁,八品、九品只有一梁。凡出席重大的典礼都须穿朝服。公服在早晚朝奏,以及侍班、谢恩等场合穿着,以颜色、花纹及花径的大小显示品级的高低。一品至四品,绯色;五品至七品,青色;八品、九品绿色;未入流的杂职官和八品、九品相同。袍上的花纹,一品用大独科花,花径五寸,二品至七品花径大小依次递减,八品以下无花纹。束带,按品级也有区别。如在馆署内处理公务时穿的常服,一品用玉带,二品用花犀,三品用金花,四品用素金,五品用银花,六品、七品用素银,八品、九品用乌角。

明文武官常服花纹、腰带[56]

此外,常服之冠称乌纱帽,是由唐代幞头演变而来的一种圆顶官帽,后来引申为官职的代称,如称保住官职叫“保住乌纱帽”,革职罢官称“丢了乌纱帽”。

5.清代之制

清代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后,强制汉人剃发,易冠服,改变传统习俗,服饰带有满族的风格。文武官员的朝冠朝服有冬夏之别:冬天朝冠用黄貂皮制作,顶为镂花金座,饰有东珠或红宝石,品级高下顶饰也有区别;夏朝冠以丝绸代之,其余饰品与冬朝冠同。因朝冠顶披红缨,故俗称红缨帽。顶珠也叫“顶子”,材料、颜色不同,以区别戴冠者的不同品级。根据规定,朝冠顶子,文武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顶,九品则用阳文镂花金顶,未入流者,同文九品;进士,状元顶用金三枝九叶,举人顶金雀,生员顶银雀。清代冠顶在各时期略有更改,但均按品级戴用,不得僭越,所谓几品顶带,就是看他的帽子是什么顶子。官员若被罢免官职,就称“革去顶戴”,必须将帽子上的顶珠取下,表示已不带官职。

清代皇帝朝服

与顶珠相连的翎枝,亦称翎子。在顶珠之下,装有二寸长短用白玉、翡翠或珐瑯做成的翎管,管内插以翎羽。清代翎子一般分花翎和蓝翎两种,五品以上用“花翎”,六品以下用“蓝翎”。花翎用孔雀翎毛制成,蓝翎以鹖羽制。在清朝,花翎极为重要,以插翎的“眼”之多寡来区别官员的品级。孔雀翎中,以三眼最贵,唯宗室中的贝勒可戴,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附戴二眼孔雀翎,内大臣,一等、二等、三等侍卫和前锋,诸王府长史等戴一眼。总之,花翎在清朝不仅是荣贵或显赫战功的象征,更是社会地位、官秩品级的标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