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九品中正制的利弊及演变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九品中正制的利弊及演变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至东晋中后期弊端丛生,九品中正制成为加强门阀统治的一个工具。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尚能重乡议,品评人物注意品德和才能,门第还未作为唯一的选士标准。九品中正制已走到了尽头,继之而起的是延绵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九品中正制的利弊及演变

三、九品中正制的利弊

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目的有二:一是纠正汉末以来察举、征辟的腐败现象;二是改变察举、征辟为地方世族所操纵的局面,以中正立官立言,杜绝朋党,权收中央。它在建立之初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1)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汉代的察举、征辟制是选士与选官结合,士人只要被地方长官察举,就可任官,权在地方。隋唐后的科举制将选士与选官分开。士人科举考试合格仅取得做官资格,正式任命还要吏部批准,权在中央。而九品中正制选士与选官呈半分离状态,推荐和品状士人权在中正,而任官权在尚书吏部。因此九品中正制在选官制度上是从两汉察举制到隋唐科举制的过渡形式,在选官权力上则是由地方转向中央的中间环节。

(2)人分九等在人才学分类上是一创新。中正品第人物,以九品区分人才的高低,这在人才学分类上有进步意义。虽然三等九级之间还缺乏严密的界限和标准,仅分上、下二品,但以九品评定人物,而且每隔三年“清定”一次,品评时又可根据被评者的实际行为和表现予以升降赏罚。这无疑起着考核人才、激励人心、劝导风俗、诱发人们奋发向上的作用。这种品评人才的办法,由于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后来被借用于官阶品位的分级。

(3)选才标准趋于周密。考察先秦至两汉时的选官方式,或为世袭,或为推荐。世袭重血缘、出身,推荐则重德行。“德行”有时代的局限,缺乏客观、统一标准。而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薄阀”(门第、出身)和“状”(才德),要讲出身、门第,但以门第、才德和乡议舆论等多项为选官标准,无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个人。这些方法也常为后世选官所沿用。(www.daowen.com)

但至东晋中后期弊端丛生,九品中正制成为加强门阀统治的一个工具。其主要弊端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中正权重,品评随意。如前所述,魏设中正之本意是想把地方乡议评论的权力收归中央,即所谓“置州郡(中正)者,本取州郡请识,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18]。但在执行过程中,中正对其所褒贬的人物,起初还负有连带的法律责任,到后期这种法律责任逐渐消失。中正在评定品状时,常根据个人的主观意愿,任意决定品第高低,“今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威福,夺灭朝权势,爱恶随心,情伪由己”[19]。中正握权过重,必影响人才的选拔和政治的修明。

第二,世族门阀,控制选举。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尚能重乡议,品评人物注意品德和才能,门第还未作为唯一的选士标准。可是九品中正制规定,州中正官必由二品以上高官担任,在门阀统治森严的魏晋南北朝,这无疑给门阀统治创造了条件。因为在此时能担任二品以上高官者必为世族,有些世族武断乡里,控制选举。魏晋时期的世家大族正是利用九品中正制加强和巩固了门阀统治,维护了等级特权。到后期评定人物唯家世阀阅,才能品德已抛之九霄,其结果必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20]。九品中正制已走到了尽头,继之而起的是延绵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