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隋朝行政制度的失败与隋末乱局的关系

隋朝行政制度的失败与隋末乱局的关系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即位不久,他便宣布废谏议大夫,后又撤司隶台,隋的监察体制遂遭败坏。隋末大乱,但没有陷入魏晋时的分裂,而且很快又出现了大唐的统一,这与隋的统一及其监察制度对政制的作用有关。

隋朝行政制度的失败与隋末乱局的关系

一、隋朝行政监察制度

隋军于589年攻陷建康,俘虏号称“无忧天子”的陈后主陈叔宝,结束了魏晋以来四百余年的分裂状态,重新统一了全国。这次统一给监察制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隋文帝建朝后,“依汉、魏之旧”在中央设立御史台,掌“纠不当者,兼纠弹之”[27]。台主为御史大夫,从三品,下有治书侍御史二人,从五品,侍御史八人,从七品,殿内侍御史(即殿中侍御史,隋炀帝时省去,从七品)和监察御史(炀帝时增为十六人,从七品),以及录事、主簿等属吏。其监察职能与前代相仿,但属员不随台主更换,而由吏部铨选,颇似现代文官制,体现了行政对中央监察制度控制的加强。

隋极重视对地方的控制。隋炀帝大业年间设立司隶台,专掌州县的监察。司隶大夫为台主,正四品,掌诸州县巡察,下有别驾二人,从五品,分掌畿内监察;刺史十四人,正六品,巡察畿外。其所掌仿汉制,刺史每年二月乘轻车出巡郡县,十月还朝入奏,亦以六条问事,其六条如下:“一察品官以上理政能不;二察官人贪残害政;三察豪强奸猾,侵害下人,及田宅逾制,官司不能禁者;四察水旱蝗灾,不以实言,枉征赋役,及无灾妄蠲免者;五察部内盗贼,不能穷逐,隐而不申者;六察德行孝悌,茂才异行,隐而不贡者。”[28]隋的六条比起汉的六条更强调社会的稳定和对人才的选拔。(www.daowen.com)

与司隶台同时建立的还有谒者台,“掌受诏劳问,出使慰抚,持节察按,及受冤枉而申奏之”[29]。谒者大夫为台主,正四品,司朝谒者文人为副台主,从五品,属官有丞、主簿、录事等,处理台内日常事宜。御史台、司隶台和诸者台,史称“三台”,构成隋代中央与地方的监察体系。

始于秦代的谏官谏议大夫,隋沿旧称,隶属于“掌献纳谏正”的门下省,但在履行其职权时,又不受门下省长官纳言之约束。隋文帝时谏官尚能驳正君主违失,封驳违失诰令,隋炀帝上台后,拒谏抗言,公然宣称“我性不喜人谏”[30]。因此即位不久,他便宣布废谏议大夫,后又撤司隶台,隋的监察体制遂遭败坏。隋朝短命似秦,其政制对后代的影响,堪与秦媲美,在监察制度上虽建树不多,但影响甚大,以至于有人称,隋“实是中国监察史上由衰还盛的一个转枢”。隋末大乱,但没有陷入魏晋时的分裂,而且很快又出现了大唐的统一,这与隋的统一及其监察制度对政制的作用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