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辽代北南官制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的地位

辽代北南官制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的地位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统治属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类型的各族人民,辽国逐步建立起一套双轨制的统治机构,即北、南面官制。北、南面官制的建立,是辽国中央政权组织的重要特点。继大王院后,北、南宰相府与北、南枢密院是辽代最高的行政、军事机构。辽代宰相府、枢密院官制示意

辽代北南官制在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中的地位

二、辽代的北、南面官制

契丹族原是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游牧部族,后逐渐向西发展,并夺得宋燕云十六州大片土地。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公元916年统一契丹族,947年改国号辽,建立政权。为了统治属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类型的各族人民,辽国逐步建立起一套双轨制的统治机构,即北、南面官制。北面官实行的是一套原契丹族的政治体制,管理着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主要实行的是唐宋汉制,管理着汉人、渤海人的事务。北、南面官制的建立,是辽国中央政权组织的重要特点。《辽史·百官志一》云:“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1.捺钵制

契丹族首领在阿保机称帝前称可汗,他们居住在宫帐(契丹语:“斡鲁朵”)内,每年春夏秋冬四季都要按时前往四方巡狩,巡狩驻所称“捺钵”。这是游牧部随水草而居的一种习俗。这种“随阳迁徙”的捺钵制是流动的,宫帐也就成为契丹族的统治中心。因为可汗每到一地,除操办国事外,主要是行猎饮宴,以此为手段来笼络各部族酋领,许多重大国事外交都在行猎迁徙中完成,中枢文武百官也随之迁移办公。“斡鲁朵”也就成为契丹族流动的政治中心。

虽然辽先后建有五京——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和南京析津府,并以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为国都,建有城池宫殿。但这只是形式上的政治中心,皇帝偶然在上京和中京举行大典、朝会或接见使臣,而实际的政治中心仍是随皇帝转移的宫帐。辽圣宗以后,随着军事上的胜利,辽人的逐渐汉化,皇帝经常居住在皇都之中,宫廷朝觐与“捺钵”制混合使用,而政治地域重心也逐渐由北而南移。南京与西京原是统治汉人的政治中心,最后也成为正式都城,“捺钵”制逐渐取消。而在辽代,真正起中枢机构的是北、南面官。

2.北面官

北面官是契丹族政治组织的主要形式,由契丹可汗直接统辖,主要有大王院、宰相府、枢密院、宣徽院等机构,是辽代最高行政、军事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在北面官中,同是一机关中又有北、南两院(府)之分。如北、南大王院,北、南宰相府,北、南枢密院等。这是因为“辽俗东向而尚左”,可汗的宫帐(斡鲁朵)坐西朝东日出之方。诸文武、宫帐也随侍左右,在大帐之左方,北者为北院诸官,右方则为南院所在。北院地位职权常在南院之上。这是辽代北、南院之由来。

契丹最早建立的中央政府机构称大王院,初名“迭刺部夷离堇”。后辽太祖阿保机将其分为北、南两院,太宗时改“夷离堇”为大王,分掌部族军民之政。大王之下又有太师、太保、司徒司空,附设机构有“都统军司”、“详隐司”、“都部署”等。北、南两大王院官职相同,机构庞大。其后,仿汉制建宰相府、枢密院,大王院职权渐被分割,仅掌民事。

继大王院后,北、南宰相府与北、南枢密院是辽代最高的行政、军事机构。宰相府是仿汉制建立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北、南两府,下均置左右宰相,下有总知军国事、知国事等官,总掌辽代军国政务。北宰相官由皇族世选,南宰相官由国舅世选。中国历史上以宰相为官名的仅辽代设置的宰相府。(www.daowen.com)

北、南枢密院是仿唐宋制而建的最高中央军事机构,北枢密院掌兵机、武官铨叙与军马,而南枢密院则掌民政,管理契丹人的部族丁赋与文官铨选。枢密院机构庞大,诸枢密使与知院事之下,有承旨、抹牙、头子、郎君、通事等职。

宣徽北院相当于唐宋的“工部”与“少府”、“监作”两监,设北院宣徽使、知北院宣徽事、北院宣徽副使、同知北院宣徽事等官。宣徽南院设置同宣徽北院,掌南院诸事。

在北面官系统中,还有大于越府,设大于越,如唐宋之三公,无职掌,不常置,位在百僚之上,非有大功德者不授,为辽代的尊官。

除以上外,还有夷离毕院,掌刑狱,相当唐宋的刑部和大理寺;敌烈麻都司,掌礼仪,相当于唐宋的礼部和太常寺;大林牙院掌文翰之事,相当于唐宋秘书省与翰林学士;大惕隐司,为太祖建国时首设机构,掌皇族政教,相当于唐宋的宗正卿。

3.南面官

这是契丹族夺得宋燕云十六州后增置的中央行政机构,仿唐宋官制定名置官,以汉人或熟悉汉事的契丹人为主管,用以统治汉人与渤海人,其权集中于“中书宰相”。中书省原称政事省,中书令称政事令,中书舍人称政事舍人,太祖时置。兴宗(在位1031—1054年)改称中书省。此外,又在三省六部诸寺监外,置“汉人行宫都部署院”及“十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是汉人参与契丹本部宫卫组织的机构。总之,辽代“因俗而治”的两种体制,为辽代的政治、经济发展和军事扩张,起了积极的作用,可谓“得其宜矣”。

辽代宰相府、枢密院官制示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