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事堂与同平章事
隋唐三省制的建立在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但三省制在制令、审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相互会有牵制、制约、推诿和颉颃现象。唐太宗对这种情况曾表现出忧虑:“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被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49]为缓和这种矛盾,唐初就使中书、门下两省联合议政,这就是政事堂的设置。(www.daowen.com)
政事堂,即议政决策的厅堂,又称“政事院”、“政府”,最初设在门下省,随着政事向中书省转移,中宗时裴炎为中书令时移至中书省办公。玄宗开元时,张说为中书令,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下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至此,政事堂已从议政之所变成宰相机关了。在政事堂(中书门下)议政的数位宰相之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玄宗时李林甫、杨国忠二人先后窃居此职,专权用事,导致社会危机四伏。故肃宗即位后为“惩林甫及杨国忠之专权”改为宰相每隔十天轮流执笔,德宗时又改为每日一人轮流秉笔,其用意在于防止宰相专权。
参加政事堂议政的起初是三省长官,但国君为了广泛延揽人才参与朝政,同时为了避免宰相年龄结构的老化,于是对一些资历较浅又取得皇帝信任的官员,以特别名义和头衔给他们以参政的机会。这就是“参知机务”、“参议得失”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官衔的出现。这种以皇帝近侍的低级官员参与中枢政务,目的无非是想控制元老重臣,防止他们擅权。这一做法与汉代的中朝制有相似之处。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大臣或以“专典机密”、“参掌机密”、“参预机务”、“参与政事”等名义,参加政事堂会议,皆成为真宰相。贞观八年(634年)尚书仆射李靖以足疾上表要求辞职,太宗不允,下诏“疾小愈,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50]。这是用“平章事”名号之始。从字义上解释,平有治、定的意思,章,别也,明也。平章即辨别而章明,即指议论、辨别、裁决政事要公平、明著。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在立晋王李治为太子的同时,又以李为太子詹事并加号“同中书门下三品”(唐前期,侍中、中书令皆正三品,中叶后升至从二品),使其预宰相事,从此便有了“同三品”的名号,到高宗时“同平章事”和“同三品”都成了宰相的官衔。此后,凡带有“同平章事”和“同三品”衔者为宰相,即使是素享“真宰相”的中书令、侍中也必带此衔,而不加此衔者,即使是尚书仆射,也会最终被挤出宰相行列。这样唐代宰相府的组成少者二三人,多者八九人,睿宗时增至十七人[51],成为集体议决军国大政的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