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位继承中的争斗
然而,建立在“子以母贵”基础上的嫡、庶划分标准,却由于内部或外部的因素,使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变数。拥有三宫六院众多妃妾的皇帝的喜新厌旧,以及一些政治因素,使皇后废立无常,长期不册立皇后的做法也时有发生,加之后妃的干政,常使嫡庶界线模糊不清。再如,皇帝如对嫡长子不满,或嫡长子的才能不为父皇所赏识,或皇太子夭逝、皇后无子以及围绕着宫闱深院内之间的争斗、废立等诸因素,都可能影响皇储嫡庶的排列和继承。汉景帝时,薄皇后无子,其他妃妾所生的14个庶子就成为皇储激烈的竞争者。按嫡长子继承原则,栗妃所生的临江闵王刘荣最长,应立为太子。但刘启迟迟不封栗妃为后,结果是刘荣的皇太子地位让给了排行第九的胶东王刘彘。刘彘被立为太子后,改名刘彻,最后登上帝位,是为汉武帝。武帝晚年,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丧身,余下五子,即齐怀王刘闳、燕刺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及幼子刘弗陵。刘闳早逝,燕王旦最长,例应立为太子。但他因上书求宿卫,有野心,引起武帝不满而失宠。刘胥好倡乐逸游,行为不守法度,也为武帝不悦。刘髆体弱多病,且早亡。武帝最后立了赵婕妤(即钩弋夫人)所生的八岁弗陵为太子,后即位为汉昭帝。这种更嫡立庶的做法,在封建社会里也屡见不鲜。有人对秦汉两代共二十六个皇帝作了统计,以嫡子继承皇位的西汉时只有三位,东汉皇帝竟无一人嫡出,两宋的十八个皇帝中也仅有三位嫡出,明代十六个皇帝倒是有五人嫡出[30]。
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出现了多种其他的皇位继承方式。
(1)虚位制,亦即未预立太子制。在位时未预立太子的皇帝不多。权力欲极强,一心求道成仙要找长生不老药的秦始皇,最忌讳死,故未预立太子。结果他突发急病,死于外出巡视途中,临终之际才下令召回在外戍边的长子扶苏继位。但诏令被少子胡亥、近臣赵高以及丞相李斯隐匿不发,“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并下令将扶苏赐死[31]。这场宫廷政变不仅导致了秦帝国统治的动荡不定乃至迅速崩溃,更令后世对虚位制引起的政局不安有直接的认识。汉初,刘邦在立太子问题上犹豫不决,叔孙通对他说:“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32]立太子即所谓“国本”之策的思想为历代帝王所重视。
历史上实施虚位制的还有清初。满人入关前,开国之君努尔哈赤临终前曾选定王位继承者,根据传统的风俗,嫡子七人都有可能继承王位,明争暗斗的结果是由八子皇太极即位,是为太宗。而长子代善和深受宠爱的少子多尔衮等均告失败,多尔衮日后曾回忆道:“太宗文皇帝之即位,原系夺立。”[33]
(2)兄终弟及。如前所述,夏、商前期王位继承多为兄终弟及,西周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后,这种形式已不为大多数君王所采用。汉初还把此定为禁律。汉景帝时曾有意把帝位传给其弟梁孝王刘武,遭到窦婴等的反对:“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34]因此,秦汉以降,作为皇位继承的兄终弟及制已明显退出历史舞台。但一种制度的消失不是绝对的,后来,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几次皇位兄弟相传的例子。西晋时皇帝就多兄终弟及。晋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魏政。晋惠帝以太子、太孙俱薨,立弟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即位为顺帝。成帝崩,立弟司马岳为帝,是为康帝;哀帝崩,立弟司马奕为帝,是为废帝。之后的恭帝也由弟即位称帝。在西晋一百五十五年的十五帝中,父死子继者六帝,兄终弟及者五帝;此外,叔死侄继者一帝,侄崩叔继者一帝。北宋时,宋太祖赵匡胤虽然对其弟晋王赵光义不以为然,但考虑到北方强敌压境,还是舍弃由自己的幼子即位,而传位给在朝廷颇有影响的赵光义。唐代也出现过敬宗无子,传位于兄弟文宗,文宗又无子而传位于另一兄弟武宗的情况。(www.daowen.com)
另一方面,君主专制的特点虽决定了皇帝治理天下,集大权于一身,但那些昏庸无能的帝王,却会大权旁落,只能委政于他人。帝之母、帝之后妃及依附于后妃周围的戚贵,自然成了控制朝政的主要人物。废立太子就成为他们控制朝政的重要活动。东汉时,皇统屡衰,权归后妃。后妃为把持朝政,就拥立年幼的皇子为帝。例如,东汉殇帝即位时,年仅八岁;殇帝死后,邓太后迎立安帝,年仅十三岁;阎太后立顺帝,年仅十一岁;梁太后立冲帝,年仅二岁;冲帝死后,梁太后与兄梁冀又迎立质帝,年仅八岁;质帝死,太后又立十五岁的桓帝;桓帝死,窦太后与其父迎立十二岁的灵帝。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皇室内部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或策划于密室,或密谋于东窗,或喋血于宫闱,争夺皇位之激烈、频繁、残酷,令人触目惊心。为了争夺帝位,发生在兄弟、叔侄、父子、母子之间的流血斗争也是层出不穷。汉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唐初的“玄武门之变”,以及明初的“靖难之役”,无不都是觊觎帝位而发生在同姓骨肉之间的流血战争。生在帝王之家的子孙,有很多在争夺王位中成了牺牲品。南朝刘宋武帝九子、四十余孙、六七十位曾孙中,死于非命者十之七八。文帝十九子,除二子嗣位,其余皆不得善终。孝武帝二十八子,夭伤者十,为前废帝所杀者二,为明帝所杀者十六,子孙已被诛尽。有人统计,古代王室两千年间,皇子被杀者十之七八,善终者不过十之二三。所以乾隆痛切地说:“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
(3)少数民族政权中的贵族会议推举法。相对于汉族建立的政权来说,少数民族政权中的皇位继承问题,显得较为灵活。他们大都采用在皇族血缘近亲中由贵族会议来确定皇位继承人的做法,带有酋邦社会长老议事会的痕迹。辽、金、元三代的皇位继承人大多是这样产生的。契丹辽太祖阿保机死,由贵族大臣会议共推次子耶律德光继位,史称辽太宗;德光死,又经会议决定推选其侄耶律阮继位,史称辽世宗。金太祖阿骨打死后,由贵族议政会推选其弟完颜旻继位,史称金太宗;太宗生前,由贵族大臣议定,预立阿骨打之孙完颜亶为“储君”,即以后的熙宗。蒙古成吉思汗死后,诸王百官大会遵从遗诏,立三子窝阔台为汗,史称元太宗;窝阔台死,遗命立皇孙实勒们继位,但因未取得贵族会议通过,最后由会议决定另立窝阔台长子贵由为汗,史称元定宗。这种贵族百官会议推选继承人的做法,也反映了贵族上层派系和实力的较量,其倾轧冲突仍然是激烈的。
(4)密建皇储制。清入关后也受到汉族“立嫡立长”的礼法影响。玄烨(清圣祖康熙)生了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其中儿子长大成人的有二十位。在他登位十四年后,立第一个皇后所生的长子胤礽为皇太子。可是太子成年后,扩展势力,培植私党,与康熙不断发生冲突,造成胤礽两立两废。而在这场废立过程中,其他诸子为争夺皇位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皇长子胤禔(非皇后所生)迷信法术,企图用诅咒的办法,使竞争者死亡。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密切结合,组成集团,结交党羽,窥测时机。以至于康熙晚年为了对付皇子夺嫡争位而愤懑抑郁,心力交瘁。也许正是目睹了上代皇位继承中的血腥教训,为了减少在皇储废立中的纷争,雍正即位起就下令废预立嫡长继承制的传统做法,改行密建皇储制。这是宫廷内皇位继承制度中的一项重要改革。此制不预立太子,而是在诸皇子中选定一继承者名单,预先由皇帝写好藏于密匣,贮于乾清宫最高处“正大光明”匾额后,秘而不宣,再写一道内容相同的密诏,封入盒内,随身携带,以备必要时勘对之用。待皇帝弥留之际或死后,当众打开密匣,宣布皇位继承人。这种不分嫡、庶、长、幼,相对唯才贤为选的密建皇储制,是清代中后期较成功的一种立嗣方法。它避免了因明立太子而引起的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也避免了储君与皇帝间的争权。乾隆遵照前制,并敕撰《古今储贰金鉴》,列举古今因立储君不当而导致的祸乱,以警戒子孙。此后清帝大多遵照此制产生。乾隆为雍正四子,嘉庆为乾隆十五子,道光为嘉庆次子,咸丰为道光四子。从这四届皇帝的交接看,百余年间密建制执行得还比较顺利,未发生重大皇位倾轧事件。但咸丰死后,其子载淳六岁即位,政权掌握在其生母那拉氏之手。慈禧以皇太后、太皇太后身份又立光绪、宣统两帝,破坏密建制,出现了后妃专权,垂帘听政的局面。
清嘉庆皇帝的立储密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