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积淀深厚的民风民俗
古都邢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民风淳厚,人心古朴。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积淀深厚的民风民俗文化,既与华夏文化一脉相承,又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
桃树坪村舞龙表演
一、与华夏一脉相承的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是指在一年的时序中民间流传的岁时民俗。邢台县民间传统民俗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等。
民间大秧歌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称“除夕”,俗称“过年”。从这一天起,每个人都要增加1岁,这一年出生的孩子都有一个统一的生肖属相,为同龄人“注册”一个相同的标记。其实,农历十二月下旬就开始筹备过节了,民谣唱到:“腊月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打糕粉稷米;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磕响头。”除夕夜接灶神,拜祖宗,阖家吃年夜饭。晚上放爆竹,守灯不睡觉,俗称“守岁”。初一早晨家家起五更吃饺子,饭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未成年的晚辈“压岁钱”。拜年时,先给祖宗案磕头,然后给男的磕,再给女的磕。但未出嫁的闺女不磕头。对卧床不起的病人不磕头。在较大村庄,兄弟、妯娌们率领自己的子女,成群结队沿街拜年。彼此相逢,男人抱拳作揖,互道一声“恭喜发财”,女人们则互相说笑,赠对方子女以糖果。即使双方有宿怨,一声问候也就尽释前嫌。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午时方休,午饭后不拜年。初二至十五依然为拜年日,通常是依照亲戚远近安排拜年时间。1980年代后,随着电视的普及,除夕夜大多以看电视的方式“守夜”。初一早晨起床拜年渐晚,驻市机关、单位住宅区往往以团拜方式祝贺,距离较远的改用打电话、发短信方式拜年。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人们习惯在元宵夜观灯赏景,故又称灯节。县内元宵节多自正月十二日始,十六日达到欢乐高潮。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是一种糯米粉食,形圆音圆,取团圆之意。元宵节还有捏面灯的习惯,用蒸熟的黏米面捏成鸡、狗、鱼、龙之类的动物,脊背留一圆坑,用以插灯捻、浇食油,于当晚点燃。十六日晚上(有的地方在凌晨太阳升起之前)有“烤杂病”的习惯,即在街上点燃柴草、柏灵和破衣、烂鞋,烘烤全身,说是烧掉破烂,祛除百病。元宵节期间,各种民间乡艺一起上街,走乡串村,互相演出,晚上村村户户都要挂花灯,有的村庄还要放焰火。其中,流传于市郊的长信排鼓列入河北省、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传于路罗、桃树坪一带的庆祝活动“串黄河”,2010年列入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信排鼓
串黄河
清明节 清明节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作为节日始于周代,系祭祀节日。清明前一日,古时叫做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文公身边的功臣介子推。介子推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他宁可在山里被烧死,也不下山接受封赏。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死难这一天不许动火,大家都吃冷食,并且留下了为死者祭祀的规矩。寒食与清明相连,人们到墓前除草添土,烧纸献祭,祭祀祖先,便成了清明节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在清明节扫墓,把亲情从家庭延伸到国家,扩大了人们的眼界和心胸,告诉后人过上幸福生活,不要忘记前人的辛劳和牺牲。清明节还有一个主题是体育健身。到郊外踏青春游,登山戏水,呼吸新鲜空气,是人们最大的乐趣。
清明祭祖图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清康熙壬子年《邢台县志》记载:“五月端阳节包角黍馈节,悬艾虎,饮雄黄葛蒲酒,小儿背缠五彩索。”
角黍即粽子,系用苇叶包黏米(黍米、糯米)、红枣、红小豆、红糖等做成的菱角形食品。端午节吃粽子,相传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大诗人、政治家屈原。
艾草
悬艾虎(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虎形,称为艾虎)源自燕王扫北的故事。据传燕王朱棣杀人如麻,路遇逃亡农妇,怀抱五六岁男孩,手拉二三岁男孩,问其何以如此。答曰:大的系邻人之子,父母双亡,无人照管,小的系我亲生。燕王听后甚为钦佩,折艾苗赠之,嘱农妇插于门楣,可免杀祸。消息传开,家家门头插艾。此日正值端午,这一风俗便流传下来。另一说是五月蚊蝇渐多,艾叶有味可驱之。
“五彩索”是用彩色布条缝制的带缨穗的小动物,或五角形、或三角形,内装香蒿(一种含香味的药材),俗称“香包”。自端午日起佩带在小孩的臂上或挂在胸前,可防瘟疫及蚊虫叮咬。此外,本县还盛行在这一天为婴儿穿上“五毒鞋”的风俗。所谓“五毒鞋”即在红色鞋面上用五彩丝线绣上蟾蜍、蛇、壁虎、蝎子、蚰蜒等五种有毒动物,以及艾叶、蒲棒两种用以驱毒、止血的植物,以求吉利。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赏月是中国人在中秋节最传统的节目。十五晚上,秋高气爽,月挂中天,家家在院中放上桌凳,摆出月饼、水果,一家人围坐一起,团聚赏月。老年人向小孩讲述“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此俗沿袭至今。
月饼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重阳节又是登高节,在这一天登高远游,赏菊花,喝菊花酒,吃菊花糕,主题是健康防病,强壮身体。1989年,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届时,常组织一些老年人参加体育比赛、书画展览和保健知识讲座等活动,有的单位入户慰问老干部、老职工。
重阳节饮菊花酒图
以上提到的节日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世代传承,沿续至今。其实邢台县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比如二月二、七夕节、鬼节、冬至、腊八节等等。所有这些节日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着广大群众文化娱乐的精神需求,促进着家庭社会的和谐,反映着当代群众的生活习惯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增的法定节日有元旦、三八妇女节、植树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盛行的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也开始兴起。
二、北方婚俗文化发源地
婚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形式。普遍流传于华北的婚俗风尚源自邢台县桃花女破周公的传统文化。
周公桃花村迎亲场面
周公与桃花女婚俗文化(人生礼俗)的发源地是邢台县南石门镇周公村与大桃花村、小桃花村,起源于西周初年周公和桃花女的传说故事。相传周公喜得两卷天书,一卷是天书,上言天文,可推算阴阳运转;一卷是地书,上言地理,能破解沉浮祸福,两卷合二为一,便可天下无敌。不料地书落入桃花女手中,周公数番索要遭拒。为索回地书,周公假意迎娶桃花女为妻。在迎娶过程中,施计布法,想要制服桃花女,都被桃花女识破。桃花女进门后,就像现实中的两口子一样,经常拌嘴吵架,周公处处设计陷害她,都被她一一识破。后,周公终于被桃花女的真情打动,成为一对恩爱夫妻,给世人留下一段浪漫的爱情佳话。在这之后的民间婚嫁中,周公迎娶桃花女这一娶亲过程中的所有细枝末节,均被认为大吉大利,被世人所沿习,逐渐形成了现今的婚俗文化。如:男方求婚时,要“下庚贴”、“送食箩”。新娘出嫁时,要“穿红袄”、蹬“黄套鞋”、戴“护心镜”、蒙“红盖头”。迎亲途中要“鸣锣放炮”,娘家兄弟要“送亲押轿”,遇到奇石怪树、井台磨坊要贴“红喜贴子”。迎亲队伍“不能走回头路”,新娘在婆家门口下轿(车)时,要“拉弓射箭”、“过马鞍”、“踩红毡”,新郎家门前则点“长明灯”、撒“门卫子”、竖“秆草杆儿”,门头上放“黏糕”,天地桌上要放“斗”、搁“秤”,拜堂时要“撒草料”,新娘入洞房后要“面对墙角坐”等等。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种婚俗形式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世代相承,表达了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祈盼。2010年周公与桃花女婚俗文化和传说故事均被列入邢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公旦
有了这样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作底蕴,邢台一带男婚女嫁便渐渐形成了特殊的习俗,并慢慢扩散到整个北方,得到世代沿袭和推广,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了。随着社会发展,婚嫁礼仪不断简略,一些习俗已经改变,但那些有象征意义的习俗还是流传了下来。这些保留下来的习俗表现了民众追求美好,摒弃邪恶,扬善求安,救危济难的心理。
在邢台县的历史上,还真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周公。他就是周公旦,西周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当国。其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辅佐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感谢周公对整个国家的贡献,周成王把邢国设为周公第四子姬苴的封国,邢国先后传20世,历500余年,国都邢台。疆域主要在太行山以东,滹沱河以南,漳河以北,古黄河以西,包含今邢台全部,兼涉石家庄、衡水、邯郸、临清等地,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姬苴受封时尚年幼,邢国就由周公来治理,那么周公推行的礼乐,必然先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实施,这大概便是邢台县成为北方婚俗文化发源地的成因吧。
三、牛郎织女和七夕文化
七夕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现在又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的形成源自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而邢台县的天河山就是牛郎织女传说故事的原生地。
天河山位于白岸乡清泉村,距邢台市区65公里,这一带不仅广泛流传着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而且拥有大量的文化遗存。天河山主峰天河梁海拔1750米,是邢台县境内第二高峰。当地人说,那是上天的桥,就起了个名儿叫“天河梁”。传说天河梁就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地方。
相传牛郎出生在天河梁背面的牛郎峪,爹娘死得早,跟着哥嫂过日子。他从十二三岁就开始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后被兄嫂逼迫分家,赶着老牛翻过天河梁独自生活。后来牛郎生活的地方就叫牛郎庄。
天河山牛郎织女岩雕
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在荒地上披荆斩棘,盖起茅屋,耕田种地,勉强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相当寂寞。
有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石头后面,等候仙女的降临。
不一儿,仙女们果然翩翩而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池中。牛郎便从会石头后面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慌忙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要求织女做自己的妻子。织女见牛郎既实诚又和气,便含羞答应了他。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双儿女,十分可爱。
牛郎织女男耕女织图
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可是,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它临死前说,要我在它死后,将它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疑惑。老牛是被贬下天庭的金牛星,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生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往天庭飞去。
飞着飞着,织女突然听到了牛郎的喊声:“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了。孩子们张开了双臂,大声呼喊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可就在这时,王母娘娘驾着祥云赶来,她拔下头上的金簪,在牛郎织女中间一划,霎时,一条天河波涛滚滚,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
牛郎织女鹊桥会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一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王母见此情景,也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
从此,牛郎和孩子们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夜晚满天的繁星中,我们至今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双儿女。
七夕节文物“摩诃罗”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无数成群的喜鹊会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怀抱着他们的儿女,倾诉着无尽的情爱。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留下了千古绝唱《鹊桥仙》,来歌颂他们的爱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全国流传甚广,妇孺皆知。世人为了传颂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故事,庆祝他们鹊桥相会,祈求婚姻美满、平安富贵,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七夕节”。
在我国广大地区,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是过去未出嫁的姑娘们最为重视的节日。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女孩们对着满天繁星,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幸福美满。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在“七夕”的夜晚,人们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若是在葡萄架下静静地聆听,还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蜜语。
据老人们说,这一天村里看不到一只喜鹊,它们都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
四、卧牛城和牛文化
邢台城别称邢襄,雅号“卧牛城”。据史书记载:邢台城为春秋时邢侯所建,十六国时期由后赵皇帝石勒扩修,北宋时又进行重修。城墙周9里13步,阔6步,上可卧牛,故俗称“卧牛城”。
卧牛雕塑
此外,民间还有几个美丽的传说。一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处于太行山前的邢台一带土地肥沃,水草丰盛。姬运、姬生兄弟俩经常在太行山上打猎,一天下山时,看到一头神牛从天而降,头南尾北,席地而卧。神牛四周,沃野无际,百泉竞流。古时,牛是丰收吉祥的象征,于是姬运、姬生兄弟率领民众在神牛卧过的地方修建城池,繁衍生息。人们为了纪念这头带来祥兆的神牛,都亲昵地称这座城为“卧牛城”。
还有一说,远古时期,有一对年轻夫妇从外地来到邢台,见古邢地山青水秀,沃野无边,胜似仙境,遂伐木筑屋,在此居住,他们披星戴月,不辞辛苦,刀耕火种,坚强生活,后感动天帝降神牛来帮助他们耕种。从此生产日盛,人丁繁衍,逐渐形成城镇。此后,山洪暴发,洪水多次逼城,神牛便卧在城头,水涨城高,于是百姓免遭水灾,安居乐业。为了纪念神牛的功绩,遂以卧牛名之。
在历史记载中,邢台与牛有很深的渊源。在人类没有到达古邢地之前,牛的祖先们就已经在洪荒的古邢地上生活了数千年。6000年前,牛成为最早与人和睦相处的家畜之一。但真正把牛作为家畜饲养的,是在商末周初。周朝建立后,一种便于家养的牛从高加索以及中亚地区引进中原,由于牛在当时比较珍贵,一直是周朝的专用国祭祭品。邢国(今邢台)是周公儿子的封国,且气候适宜,水草丰美,有地理上的优势,故受封为养牛之地。牛是王室的特有“物品”,邢国受命养牛,等于代管国宝,无形中提高了邢国的地位,也由此留下牛城之称的源头。
仿生牛城示意图
古邢台人对牛的偏爱和崇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牛对水的适应性和对洪水的敏感性。在多年的驯养中,人们发现牛水性好,无论体格大小都不畏水,都能在水中游弋自如。更为奇特的是,牛能预知洪水,在洪水到来之前,会发出异常的举动,或自行躲避。这对饱受洪水之苦的古邢台人来说,是一个福音,是一个无法破解之谜。所以古邢台人一直把牛看成自己生活中的保护神而非常崇拜。实际上,牛对水灾、地震等灾害的预知是一种本能,它能感知人类无法感知的来自地面的次声波,特别是当它静卧地面时,感觉更为灵敏。
十六国时期,石勒占领中原,建都襄国(今邢台)。石勒出身游牧民族,对牛马牲畜有特别的偏爱。他听说襄国曾是国宝牛的养殖地和输出地,称为牛城;牛又是镇水之神,可庇护免灾,很对自己的心思。石勒手下谋士张宾也认为,地上有牛城,天上有牛宿,在襄都建造“卧牛城”是天意,意为后赵国泰民安。卧牛头南尾北,寓意邢台之水由南而来,神牛迎面面对;再者后赵有敌国东晋,卧牛面南有震慑之意。
打开邢台市旧城区地图,会豁然发现一头卧牛头南尾北覆盖着邢台古城区。城南,有东牛角村和西牛角村;城北,牛尾河蜿蜒数里,自西而东贯穿整个老城区;卧牛的头,在邢台影院和市新华造纸厂一带,古人称作“拴牛橛”的地方;卧牛的肠由南而北纵穿老城区,南为南长(肠)街,北为北长(肠)街;卧牛的蹄子在老城区的四个地方,即旧时的四大水坑,被古人称为牛蹄坑。(www.daowen.com)
如今走进邢台老城区,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些历史的痕迹。市南面有东牛角村、西牛角村,市北面有牛尾河横穿东西,市内有牛市街、拴牛橛、牛心坑、牛蹄坑、南长(肠)街、北长(肠)街等。象征邢台的“卧牛城”雕塑,曾经横卧在市中心,如今迁居到达活泉公园,为邢台这座古城增添了新的风采!
五、慷慨悲歌的燕赵遗风
自古以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古邢台曾为赵国国都30多年、陪都50多年,并一直是赵国辖地。古老的燕赵文化造就了邢台一脉相承的侠义之风,豫让刺襄子和赵氏孤儿的故事,在这块大地上世代流传,为人称颂。
豫让雕像
豫让刺襄子
豫让是晋国人,晋国大臣智伯非常尊宠他,称他为国士。智伯征伐赵襄子没有成功,被赵襄子战败身亡。豫让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他改名换姓,躲在赵襄子分封的邢邑(即今邢台市)以待时机。
一次,他携带匕首藏在赵襄子的茅厕中意欲行刺,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念他忠于故主,乃忠义之士,就把他释放了。豫让为再次行刺,就遍体涂漆,引起满身疮疖,口中吞炭,破坏了自己的嗓音,灭须去眉,改变了自己的容貌,只身潜藏在邢邑北边的芦苇荡中。有一天,赵襄子骑马到这里巡游,豫让便藏在石桥下意图再次行刺赵襄子。马到桥头,蓦地惊叫起来,豫让又被发现。赵襄子说:“你为何如此忠于智伯,给他卖命?”豫让说:“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所以用国士的壮举回报他。”赵襄子叹息了一声,流着泪说:“念你是忠义之士,第一次杀我,我不忌恨,把你放了。这次你又来杀我,我怎好再放你呢?”豫让知道赵襄子是一位宽宏大量的贤明君主,便对赵襄子说:“我听说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过去你宽赦我,天下没有不称赞你的。今天我罪当处死,只请求你把衣服脱下来,让我用剑砍几下,以满足我为智伯报仇的愿望,我便死而无憾了。”赵襄子随即脱下衣服传给豫让,豫让奋起举剑,跳起来连砍数下,大呼一声:“我可以到九泉之下向智伯回报了!”说完就伏剑自杀了。
豫让刺襄子壁画
豫让大义凛然以死报主的故事世代流传,并留下了“士死知己”的著名典故。豫让桥也成为邢台的名胜而闻名四方。如今豫让桥建有一处豫让公园,以纪念豫让的忠义之举。
唐代诗人胡曾游历各国,路过豫让桥,写下《过豫让桥》一诗,歌颂豫让。
豫让酬恩岁已深,名垂千古到如今。
年年桥上行人过,惟有当年国士心。
赵氏孤儿
晋景公三年(前597),晋景公听信权臣屠岸贾谗言,致使赵氏家族300余口满门抄斩,赵氏家族遭难。当时只有赵朔的妻子幸免于难,由于她是晋成公的姐姐,在宫中避祸。赵朔妻身怀六甲,假设生男孩,则赵氏不灭。所以,保全和绝灭赵氏的双方,都盯住了这个尚未出生的遗腹子。
程婴,春秋时期晋国卿赵朔的友人。公孙杵臼,赵朔的门客。他们二人为保全赵氏后代结成生死之交。 孩子出生后,他们把其带出宫门,并商量万全之策,让程婴假意告密婴儿的藏身之地,公孙杵臼带着婴儿被搜出后惨遭杀害,其实被杀婴儿为程婴的亲儿子。
《赵氏孤儿》剧照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调包计成功,人们都以为赵氏最后一脉已被斩断,那些附和屠岸贾的人都很高兴,以为从此再不会有人找他们复仇了。程婴背着卖友的恶名,忍辱偷生,设法把真正的赵氏孤儿带到了太行山东麓一带(今邢台赵孤庄),隐姓埋名,历经十几年辛苦,抚养他成人。
15年以后,知情人韩厥利用机会,劝说晋景公勿绝赵氏宗祀。景公问赵氏是否还有后人,韩厥提起程婴保护的赵氏孤儿。于是孤儿被召入宫中。孤儿此时已是少年,名叫赵武。晋景公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其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攻杀屠岸贾,诛其全族。赵武三传至赵襄子,建立赵国。
赵武20岁那年,举行冠礼,标志着进入成年。程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夙愿,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了却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之情。其实也是以一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苟活于世,决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赵武啼泣顿首劝阻,终不济事,程婴还是自杀了。
《赵氏孤儿》剧照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事迹广为后世传颂,元代时期被编成戏剧《赵氏孤儿》出现在舞台上,甚至流传到海外异邦。他们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钦敬。程婴忠实于友谊,公孙杵臼不忘旧主的品格,也为人们津津乐道。今邢台市西部有程婴墓,赵孤庄村古有三贤祠纪念程婴、公孙杵臼、韩厥这3位忠义之士。赵孤庄村也因此而得名。
六、太极武术之乡
邢台县是著名的武术之乡,其民风淳朴豪爽,自古多壮怀激烈、行侠尚武之士。民间的各种拳社,如梅花拳、洪拳、查拳、太极拳、八卦拳等武术组织是广大民众强身健体、切磋武艺乃至保家护院、除暴安良的主要社会形式。尤其是太极拳的传播和发展,对邢台县影响最为深远。永年县是杨式和武式两派太极拳的发源地,而邢台是永年太极拳向外发展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在太极拳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出现了一大批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太极高手。
太极图
太极神手“狗不吞儿”
“狗不吞儿”原名张正学(1836~1913),邢台县郭村人,江湖人称“狗不吞儿”。张正学幼年孱弱多病,到处寻医问药,却收效甚微。后访得邢台县龙华寺少林武僧“三和尚”并拜其为师,习练少林武功10多年,身体才逐渐强壮,并练就了一身少林功夫。
三和尚圆寂之后,张正学为谋生计到了北京。因久闻礼王府管家太监刘进保(杨氏太极创始人杨露禅的弟子)练得一身太极拳,功夫十分高强,张正学又拜刘老公为师学习太极拳。因张正学有很好的少林拳功底,又加刘老公精心调教,几年后拳技炉火纯青,技艺精湛。
杨式太极拳
一日,礼亲王让张正学去另一王府结账。他不知这家王府刚购进八条狼狗用以看家护院,见大门没锁,也没卫兵,便轻推大门,迈步进院。院内群狗见有来人,便一齐扑来,张正学顺势抓住两条狗的前腿,左右轮摔、击打相继扑来的恶狗,同时用脚踢中两条狗。狗被踢出一丈多远,疼得在地上打滚,四散逃窜,不敢靠近。卫兵们听得群狗狂吠,打开二门来看究竟,八只狗蜂拥向内院急逃。王爷见张正学毫发无损,敬佩之余,情不自禁地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狗不吞儿”。“狗不吞儿”打斗八条狼狗的故事在北京城不胫而走。那时,杨班侯(杨露禅的次子)还在瑞王府教太极拳。人们在称赞杨班侯的同时,也称赞张正学谓“快手杨班候,神手‘狗不吞儿’”。
杨露禅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攻下通州,直抵京门。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及王公大臣纷纷外逃。因家中有老有小,又不知联军打到哪里才肯罢休,张正学对家里放心不下,便向礼亲王提出要回家乡邢台。王爷十分理解,满口答应,并嘱咐事后再回北京,临行赠以重金,并送三件礼物以做纪念:一件是乾隆朝缅甸国进贡的一把宝刀,一件是一对鎏金铜响铃健身球,一件是一副前朝张天师避灾驱邪的符咒。
杨班侯
从北京回邢后,张正学曾在潭村开办武术场,后在家务农,课徒教子,弘扬杨式太极拳法。其主要传人有郑宝庆、程有亮、张炳恒等。
太极专家张钦霖
张钦霖(1887~1969),邢台县大石头庄村人。天资聪颖,自幼习武,在家乡拜一位洪拳师傅为师。后去河南少林寺拜师学艺,也曾去过武当山、五台山拜师求学。1906年去北京谋生,拜杨澄甫(杨露禅之孙、杨健侯之子)为师,学习杨式太极拳,是杨澄甫的入室弟子。
张钦霖
为了谋生,张钦霖通过比武进了北京“会友镖局”。在镖局,又拜“神拳”宋迈伦为师,学习三皇炮锤。直到1921年北京“会友镖局”解散,张钦霖又随杨澄甫在北京教拳。教拳期间,结识了著名武术家、自然门传人万籁声、“金丹派”左一峰练习吐纳术,因其能与太极拳贯通运用,自此拳技更增。1925年,张钦霖到太原传拳,与刘东汉(任县拳师刘瀛州之子)兄弟相称。1928年3月14日,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成立,张钦霖在庆祝大会上表演了杨式太极拳。张钦霖偶遇黄山道长并拜其为师,后来道长见他悟性很高,便传其一套罕见的太极套路与练法。此套太极拳在套路、练法和技击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从此张钦霖武功愈进。
1929年,中央举办国术会考,由全国各省、市均推选徒手及器械各一人,至南京参加比赛。张钦霖轻取山西省徒手冠军,在首都比试时,又获全国徒手冠军。由此,张钦霖名声大振,登门比武拜师者甚多。河北王善之、李云龙及山西刘志亮等人都是张钦霖的门生。
1930年代初,张钦霖应山西省政府聘请,到阎锡山麾下担任武术教官。“九一八”事变后,北京一个叫武田西的日本军官力大如牛,摆摔跤擂场,连连摔伤中国人。张钦霖前去打擂,大败武田西,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后由于特务告密,张钦霖被一个叫板田的日本大佐抓去要求比武,如果张钦霖赢了就可以获释,输了就要给板田磕头拜师。比武开始后,张钦霖运用太极拳的高超技术,直打得板田筋疲力尽,狼狈不堪,板田只好认输。此后,许多义士要求张钦霖留在北京教拳,但因屡遭日本特务追杀,张钦霖又回到太原。
张钦霖与其师杨澄甫合影
抗战前夕,张钦霖已然名震山西,人称太极专家。太原沦陷前,日本人在太原摆擂,激怒了整个山西武术界。张钦霖与弟子商量后决定应战。张钦霖上台后,只一掌就将日本武士井田一郎打翻在地,日本武士随后上来两个,接着是五个,都被张钦霖打倒。日本宪兵立即包围了擂台,阎锡山手下的重要人物秃九峰及时带兵赶到,成功解救了张钦霖,并请求拜张钦霖为师。
张钦霖所传太极拳与其师杨澄甫不同,他把左一峰所传“金丹派”内功与太极拳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周恩来、贺龙都曾看过张钦霖的表演,赞赏有加。张钦霖一生轻财重艺,去世时身无余财,只留下一套与世不同的太极拳套路和习练方法。
太极圣手李宝玉
李宝玉(1889~1961),字香远,邢台县会宁镇人。父亲李德恒以行医为业。李宝玉自幼喜武,早年拜任县著名镖师刘瀛州为师,习练三皇炮锤。后刘瀛州让其子刘东汉与李宝玉拜永年杨振远(杨露禅长孙、杨凤侯之子)为师,学习杨式太极拳。杨振远是当时国内著名太极高手,可惜时已年迈。当李宝玉学完一趟太极拳架之后,杨振远便已罹(lí)病卧床。其间郝为真(武式太极第三代传人)曾前往探视。杨振远自知寿命将终,便托付郝为真教授李宝玉太极拳术。杨振远命人寻找茔地,李宝玉将家中10余亩田产变卖,帮师操办。
李宝玉
杨振远辞世后,李宝玉回归故里。因家财耗尽,只好搭一茅庐以打短工度日。青黄不接之时,竟靠乞讨为生。郝月如(郝为真之子)到会宁目睹了李宝玉家境的惨状,并知其有再访名师之意,便告知李宝玉,其父郝为真在永年广府家中等他。
李宝玉见到郝为真后,郝为真极力称赞他为杨振远所做的一切,并收其为入室弟子,不仅分文不收,还管吃穿住用。由于李宝玉具有良好的天分,加之原来的武功基础,且对郝为真敬重有加,深得郝为真喜爱,郝为真遂授以太极真谛。李宝玉练功颇为刻苦,每日潜心研究,日练拳30余趟,后因其功夫纯厚而名噪一时,成为武式太极拳的佼佼者,被后世誉为“太极圣手”,被蒋介石称为“天下第一神拳”。
李宝玉的第一个弟子是任县北街人董文科(董英杰)。1929年,董文科特荐李宝玉到苏州吴谷宜家执教。3个月后,李宝玉应南京国术馆邀请前往南京教拳。不久,便推荐同门师兄郝月如到南京传艺。他本人则到山西太原教拳。如今山西省昔阳县赵庄乡赵庄村、南横村和昔阳县城内还有不少人练武式太极拳,当地著名拳师乔显峰、胡天俊等人的师祖便是李宝玉。
郝为真
1930年,英国人在南京设擂,且口出狂言,目中无人。李宝玉应董文科请求,与李见性一同再赴南京。开擂前,他帮助董文科仔细研究英国人的特点,并对董文科进行了短暂而严格的战前训练,使得董文科将英国大力士打下擂台。
1932年,太原县警察局局长李槐荫(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李亦畬长孙)顺应时代需求,与胞弟李棠荫积极联络各界人士,组建“山西省国术促进会”,聘请郝为真曾孙郝长春教授武式太极拳。后又聘李宝玉、张振宗、韩钦贤及李召荫(李启轩之孙)、张旗等到山西教拳。为扩大影响,山西省国术促进会还举办了百日擂台赛,李宝玉被公推为台主。各地赴晋武林人士不下千余人,王子平、孙禄堂等武师也闻讯前来参加。
李宝玉在山西教拳多年,回到邢台后闭门谢客,很少与人来往。晚年以做小生意为生,时常得到任县石逢春的帮助。出于感激,李宝玉悉心向石逢春传授了太极拳。石逢春为人忠厚,学拳也肯下苦功,晚年教了许多徒弟,在家乡颇有名气。
曹珂
一代宗师曹珂
曹珂(1893~1972),字紫玉,邢台县北良舍村人,家景贫寒,幼年丧母。为谋生计,少年曹珂随父到西部山区一带掌鞋糊口。曹氏几代单传,人丁稀落,父亲恐其日后不成器,就鼓励他从小习拳练武,强身御侮。
此时,刘瀛州父子在西山稻畦开办拳社,课拳授徒。曹珂遂到老拳师处递帖投师,习练三皇炮捶。曹珂一入拳门就痴迷上了武术,显示出极高的天分,一学就会,一点则通。刘老前辈甚是喜欢,又推荐他到杨振远门下专习杨式太极。杨老先生在亲授的同时,又让得意弟子刘东汉代师传艺,如此三年,功夫日臻精熟。后曹珂与张正学之子张炳恒义结金兰,“狗不吞儿”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曹珂学到了张家的太极拳和梨花大枪。其中一套太极子龙枪最负盛名,成为他的看家功夫之一,素有“四支枪”之称。
为了追求太极拳的真谛,曹珂还到北京向杨澄甫学艺,得杨氏太极第二代宗师杨健侯(杨露禅三子)定式的杨式大架。年轻得志的曹珂24岁被刘瀛州定为太原武术馆馆长。曹珂是刘家的得意弟子,也是刘家最好的“顶门棍”,凡找刘东汉比拳者,刘东汉总是让曹珂出阵。
曹家拳表演
后来曹珂到石家庄传拳。当时石家庄有7个拳场,曹珂的拳场最出名,人称曹珂是“子龙将”,坐头把交椅。1929年,陈发科(陈氏太极拳大师)赴北平教拳,曹珂即刻向陈发科求学,一年后,功夫大长,难有人敌。
此后,曹珂还在郑州、南京、安徽设场。回邢台后在火车站设拳场。不久又去石家庄教拳,后再到太原。1937年,日寇侵华,太原失守,曹珂仍以教拳为业,并创建“中华武馆”。号称“华北第一跤”的小东门日军头目找曹珂比武,曹珂以太极之妙将其制服,大扬了我中华国威。
1949年,太原解放。曹珂回到家乡邢台县北良舍村,在本村建立武术学校,招收四乡百姓数十人练武。1953年,曹珂在邢台市区教拳,学拳者众多。
曹珂习拳70余载,传拳60多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曾先后传拳于邢台、辛集、北京、太原、长治、石家庄、郑州、蚌埠、南京等地。传于后世的套路有三皇炮锤、杨式老架太极拳、蛟龙太极、张式太极、陈式一二路、形意、八卦,还有少林拳法及太极刀、太极枪、子龙枪、梨花枪、五虎断门刀、双钩、双锏、花子棍、大杆、绳标等。尤以大枪最威。他集数十年之纯功,以三皇炮锤为母拳,以杨式太极为本,兼容陈式太极、形意、八卦诸家之长,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曹式”套路。在山西传人众多,有“曹珂派”之称。
曹珂不仅武术技能高强,而且医道甚妙。在传拳授艺的同时,还利用自己高超的医术为人治病,深受人们称赞,曾当选邢台县政协委员。
1991年,为纪念曹珂,人们在北良舍村口为其树立了纪念碑。
太极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