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邢台县驰誉中外的地方特产

邢台县驰誉中外的地方特产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章驰誉中外的地方特产邢台不仅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且有许多驰誉中外的地方土特产品。另外,这一带苎麻产量巨大,畅销中外。时至今日,邢台县又增加了枣仁、板栗、苹果、核桃、柿饼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

邢台县驰誉中外的地方特产

第七章 驰誉中外的地方特产

邢台不仅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且有许多驰誉中外的地方土特产品。

早在夏禹时期,邢地酿酒工艺就很发达,邢酒甘甜醇美。夏商时期,邢地的制陶业已经非常先进。西周时期,邢地玉石雕琢与漆器制作空前兴盛。汉魏时期,邢台已出现冶铁业,到唐宋,冶铁业空前发展。北魏时期,襄国出产的丝织品做工精巧,工艺精湛。北齐时,邢台开始生产白瓷,到唐代,邢瓷进入黄金时代。明朝中叶,顺德府的蚕桑养殖业发展很快,丝织品是本地向明王朝的常贡。顺德府的皮毛制革和编织业也开始发展。清代,邢台的皮毛业、棉织业、丝织业、陶瓷业、冶炼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另外,这一带苎麻产量巨大,畅销中外。苇制品也非常丰富。

时至今日,邢台县又增加了枣仁、板栗、苹果核桃、柿饼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

一、酒祖夷狄与邢台酒

邢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运用酿酒技术的地方之一。

夷狄酿酒图

据《战国策》记载:“昔者,帝女令夷狄造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夷狄而绝旨酒。”

“夷狄”,原是生活长江以南地区的苗民,是一个擅长酿酒的氏族部落。尧舜时期,尧的长子丹朱不问政事,痴迷棋术,被尧贬到南方苗民地区。丹朱到南方后,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转而关心政务,注重社会治理,受到苗民拥戴。后来,丹朱听说舜囚禁尧并逼尧禅位于他,便率“三苗”之兵伐舜,结果被舜打败。丹朱死后,葬在离尧都不远的东阳地区(南宫)。为了祭祀自己的首领丹朱,一部分苗民便悄悄来到邢地,在邢台西部夷仪山(浆水)隐居下来,他们被称作“夷狄”。禹执政后,社会清明,百姓安居乐业,隐居在邢台的夷狄苗民,才敢公开身份。为了感谢禹帝,他们制作美酒,敬献禹帝。

丹朱

史书记载:“酒之所兴,肇(zhào)自上皇,成于夷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夷狄将这些造酒方法总结出来流传于后世的。因为夷狄造酒比杜康还早400年,因此夷狄被称作“酒祖”。

邢侯墓出土的酒器

到了商代,井方酋长“井伯”施行“井田制”,粮食丰收,社会富有。井伯把夷狄酿酒人聚集起来,开设酒坊,大量酿造,规模为殷商之最。井伯的女儿妇妌(jìng)嫁给商王武丁时,把美味的邢酒带到京城,使得王朝君臣大开眼界,争相饮用,“井酒”(邢酒)之名大噪。

至周代,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邢酒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商、周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盉(hé)、陶瓮等盛酒器具。

《北山酒经》金波曲的记载

隋唐时期,邢酒得到空前发展。到宋代,邢酒达到鼎盛。据《宋实录》记载:宋熙宁十年(1076),仅官方记载,邢酒酒课近10万贯,邢酒年产量170万升左右。宋代一斗粮酿一斗酒,邢州每年仅酿酒就耗粮170万斤左右。宋代每文钱约合0.3元人民币,酒价由几文钱到几百文钱,也就是邢州酒酒价每斤高达几百元。据《北山酒经》和宋代张能臣《酒名记》记载,邢州酿造出的名酒“金波”和“沙醅”,是向宋室宫廷进贡的御酒。今邢台出土的邢州金波酒和邢州酒瓶即是邢酒的历史铁证。

3500多年的邢酒历史和酒文化是邢台人的骄傲和自豪,历朝历代各阶层饮用邢酒的轶事也很多。

汉代才女卓文君司马相如的故事家喻户晓。相传卓文君祖籍邢台,与司马相如私奔后,家境窘迫,不得已在成都当垆卖酒。卓文君的曾祖父是赵国时期古沙河綦村一带人,系有名的采矿冶炼富豪,家仆上千,富可敌国。卓文君的曾祖父喜欢饮酒,特别喜欢古邢台老家的酒。卓文君的祖父便投重金建造私家酒坊,派人从古邢台老家雇佣酒师,购买酒曲、酒料、制酒用具,用邢酒工艺酿造家酒,自名为“邢酒”或“卓家老酒”。卓文君的爷爷为使家酒工艺长期保留,让卓文君的奶奶管理酒坊,学习制造技术。文君自幼跟在奶奶身边,耳濡目染掌握了酿酒工艺。所以,最初的“文君酒”,就是古邢台人做的。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历史学家和文坛盟主,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1251年,62岁的元好问来邢州看望州官张耕和刘庸,张、刘二人钦佩元好问的才能,也知道他嗜酒如命,故用珍藏的邢州“金波酒”、“沙醅酒”招待他。元好问曾是金朝重臣,自然知道“金波酒”和“沙醅酒”的名贵,每次宴饮,非“金波酒”、“沙醅酒”不饮,否则罢宴。

元代名相刘秉忠一生喜欢饮酒,即使在26年的和尚生涯中,每天都要小酌。在他的诗文中,也多有表述。如:“亭前桃李水边楼,与客携壶慰倦游。眼底谁知花妩媚,人间惟有酒风流。情元易感千年任,愁不难消一醉休。传与京华美年少,莫将白发博封侯。”刘秉忠跟随忽必烈南征北战,随身带的一直是老家产的邢酒。郭守敬拜师的时候,其祖父郭荣款待刘秉忠的也是保存了几十年的邢州老酒“金波酒”。刘秉忠在大都、元都定居后,弟弟刘秉恕专门在邢地定制“金波酒”供哥哥饮用。

“金波酒”金色透明,精心选用党参当归、五味子、红山枝、杜仲等36味名贵中药,以传统秘方精制而成,有延年益寿、驻颜健体的特殊功效,曾成为千金难求的酒中珍品。

经过历代酿酒大师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时至今日,邢台的古顺酒、巨鹿的水仙花酒、隆尧的隆泉洒、宁晋的泥坑酒都源于同一个酒祖,即邢酒或者叫夷狄酒。

二、驰名中外的邢州白瓷

西坚固瓷窑遗址

邢窑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窑之一,代表了隋唐两代白瓷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邢窑遗址主要位于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和邢台市区,主要分布在临城县西双井以南、邢台县西坚固以北长约60公里、宽约30公里的狭长地带内。邢窑白瓷的烧制被称为陶瓷史上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邢瓷最早出现在北魏,到中唐达到了鼎盛时期。邢白瓷的发明与烧制,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南青北白”格局。唐代“茶仙”陆羽在其《茶经》中称“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还有的书中记载邢州白瓷“色如玉,击之声如磬”。

邢窑产品种类丰富,胎质坚实细腻,装饰技法精美,其产品种类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邢瓷从瓷质上分成三个品种:粗白瓷、细白瓷和透影细白瓷。其中透影细白瓷工艺最为精良,弥足珍贵,唐宋时就被作为贡品,大量运往京师并远销海外。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古代遗址中,都曾发现有邢窑白瓷。

顺德路瓷窑出土的瓷器

邢窑透影细白瓷的烧制成功,填补了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项空白。这类精细白瓷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与现代高级细白瓷的胎质、釉色相比绝无逊色。研究发现,这种白瓷的胎釉中加入了钾长石石英两种硬度很高的瘠性材料。这种现象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中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文化价值。

邢白瓷的出现是我国制瓷工艺的一大飞跃,技术难度相当之高。即必须在原料加工和烧制时,将胎和釉中的含铁量有效地控制在1%以下,方能烧成上乘白瓷。邢窑窑工们率先掌握了这种绝技。不仅如此,还在目前已出土的邢瓷残器标本中,发现了那种品质精良的“透影瓷”和“类银”、“类雪”的细白瓷。这种白瓷,白如凝脂,半透光中呈暖色调,光洁莹润,庄重大方,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堪称瓷中精品。时人赞之谓:“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如雪”。有的甚至薄如蛋壳,其瓷化程度,给人一种胎釉合一、内外不分的感觉,其精湛的工艺和优良的品质令人叹为观止。邢窑白瓷是陶瓷史上的一大创举,邢窑透影瓷更使中国白瓷的“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白釉翰林罐

唐白釉高足杯

邢窑白瓷在我国不仅烧造时间最早,而且烧造时间长达600年之久,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体系,对后代陶瓷烧制影响巨大。邢窑原始制瓷技术经过现代人的挖掘,已得以恢复和传承,为世界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突出贡献。

邢窑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邢州四贡之一——邢州文石

文石,是指带有纹斑的一种石灰石,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大理石。根据地质勘查,带有纹斑的文石资源,在今天的邢台区域分布甚广。邢台、临城、内丘、沙河、隆尧的西部丘陵地带储量相当丰富。这些文石可以根据成块大小,加工成各种规格的建筑装饰大理石材雕刻成工艺品。该石在磨光面上,表现出花纹独特、颜色素雅、结构细腻如玉、抗压及抗折强度高和抛光性能好等特点。

英谈龟背石

根据出土文物,最晚在西汉时期,邢台文石即被人们认识和利用。例如1977年在邢台市南郊发现的西汉“南曲炀(yánɡ)侯”刘迁墓,除出土青铜器、铁器、玉器等外,还出土了一件“大理石案”。这件石案依文件所记,名称即为文石案,呈正方形,边长69厘米,厚4厘米,四角下附案腿,案面平整光滑,在深灰色的底色中显映着红黄斑点。

文献记载,邢州文石资源被大量开采利用,是在距今1700多年的后赵时期。据《晋书》记载,石勒建立后赵定都襄国(邢台)后,曾在襄国大兴土木,先后营建了建德殿、徽文殿、太武殿、崇训宫、单于庭、灵台、百尺楼、观雀台等。这些建筑物采用了大量的邢州文石。

龙泉寺文石

邢州文石自后赵被大量开采后,经历北朝和隋朝绵延未断,到唐代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唐代,邢州文石在全国极富盛名,是邢州四贡(邢州绢、邢白瓷、邢文石、襄国刀)之一。

唐朝有300多个州府,作为宫殿建材,除徐州、沂(yí)州、兖州进紫石和淄州进理石外,文石被唐代列入贡品的只有邢州一地。由此可知,邢州文石在唐代时期为天下之最。以文石为原料雕刻的艺术品也被列为贡品。《元和郡县志》记载“开元贡,文石狮子”,便是这方面的有关记载。

邢台文石在宋代仍享有盛名。元明清时期,邢台文石走入低谷,原因是三代宫室用石从喜用文石转为喜用白色大理石。(www.daowen.com)

四、琢玉良品——解玉砂

解玉砂是一种矿砂,又名金刚砂,产于邢台县皇寺谈话一带冈丘砂岩中。因质地坚硬,是打造玉器的研磨工具,也是中国玉文化得以形成的重要元素。今仍用于砂轮制造和玻璃制品的冲磨材料。

解玉砂

宋史地理志》记载:解玉砂是邢州三大贡品“贡绢、白瓷盏、解玉砂”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邢台县志》记载:“惟解玉砂产皇寺,攻玉者用之。”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描述先民琢玉技术时说:“冶铁为圆盘转,添砂剖玉,遂忽划断。中国解玉砂,出顺天玉田与真定邢台两邑。其砂非出河中,有泉流出,精碎如面,借以攻玉,永无耗折。”(“真定邢台”实为“顺德邢台”之误。)

据出土文物考证,中国的玉器生产始于新石器时期。玉石硬度一般在2.5~6度间,相当坚硬。古人在未发现金属前,加工制造玉器一是打制,二是钻、磨、切割。玉泉特产解玉砂便成了古代中国玉匠攻玉之必备品。所谓“如琢如磨”的“磨”,用的就是解玉砂。

玉工琢玉刻画纹饰图案时,先用硬度强大的“火石”把大的玉石分割开,然后再用解玉砂雕琢。邢台西部山区产玉和火石,玉泉又产攻玉良品解玉砂,玉器生产也就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邢台西周文化遗址以及葛家庄西周墓地出土的玉环、玉璧、玉饰等玉器,雕琢精美,大方实用,说明当时邢台的玉石雕琢与石器加工业相当发达。

五、顺德皮毛冠天下

邢台皮毛制革业始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盛于清朝,至同治年间(1862~1875), 顺德府南关成为全国最大的皮毛集散地,超过张家口。皮毛货源来自陕西、青海及内蒙古等地。

邢台县城西南诸乡土地瘠薄,不宜耕种。农民为了谋生,便在农闲时鞣制毛皮,所得收入足以养家,因此吸引了愈来愈多的人投入此业。

大约从清同治末年开始,当地出现了生皮不敷使用的情况,农民便结队赴山西、张家口、内蒙和西北各省贩运皮毛,归而出售。最初在集日摆摊交易,到了光绪初年出现皮店,逐渐形成了皮毛集散市场,伴随着天津通商口岸的发展,邢台皮毛开始走出国门。

明清时,西北留、王村及周边村的皮毛业已经驰名中外,其皮毛加工技艺十分高超,俗称该技艺为“熟皮子”。当时民谚这样说:“四留一王村,熟皮最养人,学会皮手艺,终身不受贫。”该技艺采用当地产的优质黍子面或小米面与硝灰、盐混合做发酵物,清洗去脂后,装入铁锅,每天低温加热数次。一周后取出,掸下兽皮上的混合物,经晾晒定型等工序,即为半成品。经该技艺加工过的毛皮,绒毛通顺,光泽洁白,平光似缎,轻暖宜人。据统计,1920年代,顺德城关及城西王村、刘家庄、西北留等村共有熟皮作坊400余家。每坊工人三五人至三四十人不等,工人总数在两三千人以上。各皮制成之后,再交给女工们依照样式缝制成各种成品。参加这种工作的乡村妇女有三四万人之多,每日可得铜元百枚,成为农村妇女春秋农闲时期最重要的一项副业收入。鼎盛时期,皮毛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500万两白银,其中熟皮300万两。皮毛运销与加工业的兴旺,带动了该地布匹业、杂货业、金融业、服务业的发展与繁荣,使顺德府发展成为天津重要的畜产品出口来源地和杂货销售市场之一,也使顺德府逐步坐上了冀南第一商业重镇的交椅。当时,不止陕、甘、晋、绥等省的皮货集中到邢台,离天津极近的唐山、遵化等地的皮毛,也要先集中到邢台,再回卖到天津,因为大洋行、大商行照例是到邢台成批订货的。

邢台皮毛厂生产的皮衣

老式羊皮袄

那时与外国人做生意的皮店叫“洋庄”。“洋庄”生意一年多达百万两白银,好年份可达150万两。当时,来自各国的皮毛商纷纷搭乘火车赶到邢台,再换乘轿车来到皮毛市场。根据西北留村的记载,仅该村一处市场,最多时外商轿车就达三四十辆,从村口一直排到村中关帝庙,遇到皮货紧张,他们还要等上几天。鼎盛时期,邢台出现了“男女老少齐上阵,亲戚朋友皆熟皮”的繁荣兴旺景象,仅西北留村熟皮作坊的用工人数就多达四五千人。由于本地人手不够用,就到辛集、大营等地大量招募工人,来邢的外地务工人数在2万人以上。这些人学会了熟皮技术,不断传播到其他地方。今天辛集皮毛业的繁荣,其根源于当时在邢台学习技术的大批工人。

皮毛业是近代邢台的特色产业,也是影响邢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937年邢台沦陷后,日寇在这里成立了顺德府皮毛株式会社,把皮毛列为军用物资,不准民间经营,并且将各皮店和作坊的货物低价收购。大部分业主一夜之间变成贫民,一些人携款外逃,异地谋生,邢台的皮毛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1945年邢台解放,皮毛业得以新生。邢台西南乡的多数农民又重操旧业,皮毛作坊日渐兴隆。当时解放战争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前线需要大量的皮毛制品,邢台民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把大批的皮毛制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邢台主要生产革皮、裘皮和皮筒(半成品),发往山东等地的军工厂。经过二次加工制成各种皮衣、皮鞋供给军队,其中进藏部队战士们穿的皮衣、皮鞋,赴朝作战飞行员穿的皮夹克等,均产自邢台。

邢台皮毛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手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崛起与兴衰。在昔日的皮毛之乡西北留,有这样一首顺口溜,形象地表述了邢台早期皮毛业发展的盛况:

往昔全盛期,广收天下皮;宁夏滩羊俏,甘肃绵羊肥;

榆林黑化秀,西宁紫羔美;口羔似天成,象羔如麟生;

狐狸黄鼠狼,猞猁扫雪稀;聚我顺德府,入我皮池里;

男丁缸中翻,妇人灯下缝;细鞣作轻裘,化为御寒衣;

美欧连洋庄,华夏走南北;贵妇红狐围,官人细毛衣;

紫羔滩二毛,如珍藏箱底;穷汉少银钱,老羊遮寒体;

顺德皮毛盛,四海共赞誉。

六、安神良药——邢枣仁

邢枣仁

历史上,邢台被誉为酸枣之乡,酸枣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占很大比重。枣仁,是酸枣树之果实,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惟独“顺德府枣仁最佳”。

邢枣仁最早产于邢台西山四梅花(黄梅花、李梅花、韩梅花、尚梅花)一带,明代《中国药典》称其为“梅花枣仁”,以仁饱、色红、长期不蛀、质地优良而著称。后枣仁遍产邢台,改称“邢枣仁”。

邢枣仁是邢台县的土特产。西部浅山丘陵区盛产的酸枣颗大粒圆,紫红如玉,酸甜适口;枣仁色泽好、杂质少、药效高,是枣仁中的上上佳品,也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神农《本草经》中说,酸枣仁补中益气,坚筋骨,助阴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此也有专门的论述。现代医学也证明枣仁有补肝胆、宁心神、敛汗、健胃、镇静、滋养、安眠等多种医疗作用。

酸枣

邢枣仁还有一个最大的功用,就是能有效治疗南方的山瘴雾气。山瘴雾气据说有毒,使人胸闷、头晕、呕吐、腹疼。这种病吃什么药都不见效,惟独枣仁一吃就好。

关于邢枣仁,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邢台人带着枣仁到南方做买卖。一天走到了云南潞西地带,住店后就得了重病,头晕脑胀,昏昏沉沉,腹疼、胸闷、呕吐,茶饭不思,浑身没劲,一连几天都不好。店家对他说:“看你的样子,像是中了山瘴雾气,需要吃活潞桔才能治愈。这药很贵重,幸好我这里还有点,给你吃吧,救命要紧。”只见店家从一个罐子里摸出了三四颗药粒给了他,他拿到手心一看,这不是枣仁吗。没想到吃了后还真管用,不久症状就消失了。邢台人告诉老板活潞桔就是枣仁,他就是来这里卖枣仁的,这次带了上千斤,并带老板去看货。当老板看到那么多邢枣仁时,很是惊奇。邢台人盛了满满两升枣仁来感谢老板。后来老板帮他租了地方开了药店,邢台人以卖枣仁为生,发了大财。

七、干果之王——板栗

板栗,又名栗子,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其树名栗树,为山毛榉落叶乔木植物,是中国培育最早的果树之一。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便有“树之榛栗”的记载。《史记》一书还讲了板栗的经济价值。

太行板栗

自古以来,邢台县就是太行板栗主产县,有近5000年的种植史。邢台县西部山区位于太行山南端东麓,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板栗生长,所产的“大明板栗”、“贡栗1号”、“丰收2号”、“前南峪3号”等系列板栗,色泽光亮,味道甘甜,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经技术部门鉴定,果实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钙、铁、锌、磷、钾等多种矿物质。蛋白质含量与面粉近似,比大米高30﹪;氨基酸比玉米、面粉、大米高1.5倍;脂肪含量比大米、面粉高2倍;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梨的5~10倍。既可鲜食、糖炒、烘食,又可制作罐头、糕点等。传统中医认为吃食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是老幼皆宜的健胃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曾写诗称颂栗子的食疗功效:“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

栗树木材致密坚硬、耐湿,可做车辆、器具用材,还可做枕木、矿柱。栗花可加工成蚊香。幼枝叶、树皮、栗蓬含鞣质12%以上,可提制栗胶。2004年,邢台县山区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板栗之乡”。板栗种植面积达40多万亩,年产量7000余吨。

在太行山所产系列板栗中,前南峪板栗是其中的优良品种。前南峪有一片上万株的板栗树林,其中大部分是唐代栽种的,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说,前南峪板栗是当时的“贡栗”。

前南峪板栗王

前南峪村有一棵树龄约1400多年的板栗树,长势旺盛,年产板栗达100公斤,人称“板栗王”。据传武则天当上皇帝后,专门派京官到浆水镇一带考察栗树种植和管理情况,将前南峪村半山腰的这棵大板栗树御封为“板栗王”,还把邢州官府每年奉送的优质板栗定为宫廷御品,把板栗面做成的窝窝头列入御膳房食谱。

关于板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九龙峡正南3华里处,有一个栗树坪村,村西有个志高庵,相传浆水板栗是由志高师傅带来的。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凡是没生过龙子的妃子,都要被贬到佛寺去当尼姑。武则天去了感业寺,志高和武则天是好友,也来到西坪建庵,并在庵旁栽了许多栗子树(示意“利子”——顺利生子),以此祈祝娘娘多生贵子,不再受出家人之苦。从此,西坪村民为了纪念他,将村名更名为栗树坪村。栗子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在年轻人结婚的时候,同大枣、花生、桂圆、核桃一起扮演着“早生贵子”的角色,被人们称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