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邢台县历史名人盛世风华

邢台县历史名人盛世风华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章灿若星辰的历史名人邢襄大地,人杰地灵。同时,各诸侯国对王朝心悦诚服,从无反叛事件发生。武丁妇好武丁的第一位妻子是妇好。嫁给武丁后,她多次率兵出征,保护边疆国土。她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33岁时死于难产。妇井去世后,为了祭祀她,祖庚或祖甲铸造了司母戊鼎。商王朝历任31个君王,妇井的儿子祖庚和祖甲先后为王。

邢台县历史名人盛世风华

第五章 灿若星辰的历史名人

邢襄大地,人杰地灵。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邢台县涌现出的帝王将相、民族英雄、科技精英、能工巧匠数不胜数。他们在若干年后的今天,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在众多的历史名人中,祖乙、妇井、石勒、孟知祥、孟昶、柴荣、刘秉忠、郭守敬、王本固、王同春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一、商代中兴之王——祖乙

邢台历史上第一次建都源自商代。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从公元前1600年到前1046年,期间自汤王始至纣王终,共17世31王,历时600年。公元前1438年,祖乙即位,为第7世第14位商王。

祖乙

祖乙是一位年轻有为颇具英才伟略的国君。在他即位之初,便面临着多重危机:王都相地黄河泛滥,洪水暴发,相城被毁,难以再为都城;同时,王室内部围绕王位继承问题的权力之争尚未平息。一些贵族势力以祖乙是继其父河亶(dǎn)甲之位,有违“兄终弟及”之惯例为由,对王朝心怀不满。

相传邢台古地当时发现了一条长相似龙的青墨色鱼,众臣以龙鱼现世,邢台将成为龙腾之地报请祖乙。祖乙非常高兴,于是命宰相巫贤来邢察看。

商朝战士

巫贤是一个善于占星卜筮(shì)的人。为实现商朝中兴,他奉祖乙之命,从河南的相地沿太行山东麓北上寻找都址圣地。当巫贤巡游到邢台古地后,便被这里的环境迷住了。他登上一座山峰眺望四周,只见西侧的太行山脉巍峨挺拔,气象万千;南北两侧涧水环绕,碧树依依;俯视东侧,湖泊平川,森林无际,祥云袅袅,瑞气萦绕。巫贤异常惊喜,这里良好的自然生存条件和能攻易防的地势天险,是再适合做都城不过了。

巫贤回到都城后,向祖乙禀报了实情,详细地陈说了邢台发现“龙鱼”的故事。此时的邢地,经过长期开发建设治理,政治经济文化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况且邢地西倚太行,东傍黄河,位于西高东低之广阔台地,可以避免黄河泛滥成灾。于是,祖乙决定迁都于邢。

王都迁邢后,祖乙的王位得以巩固,始见衰落的商王朝又得以中兴。祖乙以邢为都,励精图治,成果丰硕,为商王朝的历史书写了新的篇章。他知人善任,重用贤臣治理国家。他利用邢台的有利条件发展农牧业,使邢台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几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夷族对商的威胁。故史有“祖乙之世,商道复兴”之誉。

祖乙不仅是一位政绩卓著的圣君,他还是“春节”的发起者。有一个月夜,祖乙和国师万年登上城楼,万年指着空中的圆月对祖乙说:“今天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想了想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春节”由此而始。后来万年又尊其圣旨,在商都完成了太阳历,后人又称“万年历”。

祖乙在位期间,商王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同时,各诸侯国对王朝心悦诚服,从无反叛事件发生。全国上下,一派兴旺发达、天下太平之盛况。因此,古史把祖乙同商汤、武丁三王并称为“天下之圣君”,孟子也将其列入商朝的“圣贤之君”。

二、司母戊鼎的主人——妇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珍存着一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又称司母戊大方鼎,现在改称后母戊鼎。此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公斤,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其造型厚重典雅,气势宏大,纹饰美观庄重。

司母戊鼎

“鼎”是古代最早的炊器(煮肉用的锅),后逐步演化成为礼器,以供祭祀之用。再后来,“鼎”的用途被当作权力的象征或者用以纪录事情的载体。司母戊鼎的“司”是纪念、祭祀的意思;“母”是母亲;“戊”是这位母亲去世之后的庙号。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妇井而铸造的。

妇井(通邢),也写作妇妌,她出生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井地,是邢台古地最高行政长官“井伯”的女儿。妇井长得很漂亮,十几岁嫁到商都,成为商王武丁的第二位妻子。

武丁是商朝第23位国王。他勤于政事,任人唯贤,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武丁

妇好

武丁的第一位妻子是妇好。妇好来自周边部落母系部族,是一位英勇善战的部落首领。嫁给武丁后,她多次率兵出征,保护边疆国土。她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还精于祭祀占卜,一直担任着国家的最高祭司。妇好33岁时死于难产。因她死亡的时间是辛日,故她又被称为妣(bǐ)辛或母辛。我国的“母亲”一词,有可能源自母辛。

妇井在妇好去世后嫁给武丁,在朝中主司农耕、织纺、贡品登记等事项。妇井与妇好的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所拥有的知识才干也有所不同。她来自井方之地,又是井伯之女,从童年起就耳濡目染了井方农业生活的经营方式、管理经验以及日常礼节。进入王室后,她驾轻就熟,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深得武丁敬重。

尺牍妇井娩

武丁有50多个儿子,正妻生的嫡子仅有3个,分别是祖己、祖庚和祖甲,其余的都是妾妃所生,称为庶子。庶子无权竞选王位,一般死后不入祀典。祖己是妇好所生,曾被封为太子,但他与后母妇井不和,常常遭受妇井的排挤和打击。武丁既疼爱长子祖己又宠爱妇井,为了调和俩人的关系,他让祖己暂时离宫到外地就职,祖己想不通,郁闷而死。祖己死后,妇井生的大儿子祖庚被封为太子。

祖庚被封为太子不久,妇井又生了一个儿子叫祖甲。祖甲自幼聪明,处事果敢,深得武丁喜爱。与祖甲相比,祖庚显得愚笨而怯懦。在祖甲近20岁的时候,武丁下决心废太子祖庚,改立祖甲为太子。祖甲听说后,认为父亲这样做是违礼之举。他与哥哥一母同胞,情同手足,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亲哥哥也走祖己的老路,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背着朝中家人,悄悄离开王都,隐居民间。对于祖甲的做法,祖庚十分钦佩,万分感激。他继承王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弟弟祖甲为王位继承人。他艰难执政7年后,患病去世。祖甲听说哥哥去世后,才从民间回到王都,继承了王位。

祖甲和祖庚兄弟俩的友情是一段历史佳话,但功劳也有他们的母亲妇井一份。祖甲继位后,仁义治政,史称明君。他在位33年,进行了许多改革,其中就有祭祀制度的改革。妇井去世后,为了祭祀她,祖庚或祖甲铸造了司母戊鼎。

妇井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商王朝历任31个君王,妇井的儿子祖庚和祖甲先后为王。祖庚和祖甲为她、为她的娘家邢台古地争足了荣誉。特别是因她而铸造的司母戊鼎,更让邢台的历史熠熠生辉。

三、客籍皇帝——石勒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国领袖毛泽东曾评价一位皇帝是“老粗出能人”,这个老粗就是石勒。

石勒(274~333),字世龙,羯(jié)族,上党武乡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位从奴隶到皇帝的人。

石勒

石勒是匈奴别部羌渠部落的后裔,祖父和父亲都曾为部落小头目。《晋书》记载,石勒出生的时候,红光满室。十四岁时,跟同乡到洛阳做贩卖营生,曾倚上东门长啸,被尚书左仆射王衍看到,很惊奇,跟左右说:“刚才那个胡人的小孩子,我听他的声音似有奇志,恐怕将来会扰乱天下。”派人去抓他,而他已先离开。及至稍长,健壮有胆力,善于骑射,很有才干。石勒的父亲性格凶恶、粗野,与胡人不合群,常常让石勒去代为管理所部胡人,石勒很得人心。

年轻的时候,并州地方闹饥荒,石勒和部落失散了,曾经给人家做过奴隶、佣人。有一次,石勒被乱兵捉住,关在囚车里,正好他的囚车旁边有一群鹿跑过,乱兵纷纷去追捕鹿群,石勒才趁机逃走。

后来,石勒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名叫汲桑。公元305年,石勒与汲桑一同在黄河北起兵反晋,他被任命为前都督。公元307年,石勒兵败,没有出路,就招集一群流亡的农民,组成了一支强悍的队伍。刘渊起兵以后,石勒投奔汉国,在刘渊部下当了一员大将。

石勒从小没有受过文化教育,目不识丁。他担任大将后,渐渐懂得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光靠武力不行,所以他就任用汉族士人张宾,采取了许多政治措施。他还收留了一批北方汉族中贫苦的读书人,组织了一个“君子营”。

由于石勒骁勇善战,加上又有张宾等一批谋士帮他出谋划策,石勒的势力更加强大。公元318年,匈奴族的汉国国主刘聪病死,汉国内部发生分裂,刘聪的侄儿刘曜(yào)接替了国主的地位。石勒攻入汉国都平阳,焚烧了宫室,同刘曜断绝了君臣关系。公元319年,刘曜建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前赵)。石勒也自称赵王(后赵),定都襄国(今邢台)。经过10年攻战,石勒终于杀了刘曜,灭掉前赵。公元330年,石勒统一中国北部后称帝,年号建平,与东晋以淮水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石勒见佛图澄

石勒在位时,崇尚儒学,大兴教育。石勒自己没有文化,但是却十分重视读书人。他自己不识字,就找一些读书人把书讲给他听,一边听,一边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还亲自到学校里考核学生的学习,对成绩好的赏帛奖励。

不仅如此,石勒还信奉佛法,宠信天竺僧人佛图澄。石勒是一位马上皇帝,征战中曾嗜杀成性,但经佛图澄劝阻,许多无辜生命幸免于难。而石勒之所以信奉佛图澄,是因为佛图澄有许多不可思议之处。有一次,佛图澄对石勒手下大将郭黑略说:“今晚敌人要来劫营!”郭禀知石勒。入夜,果如佛图澄所言,因有准备,不但未遭敌人暗算,反而大败敌军。

石勒觉得养这么一个料事如神者在身边,心中不踏实,于是准备除掉佛图澄。佛图澄早已悄悄躲到郭黑略家中,对弟子说:“若石公问我的去处,就说不知道。”结果使者四处搜寻,也没有找到佛图澄。使者回报石勒,石勒一惊:“我对圣人心存恶意,他怎会不知道呢?一定是离我而去了。”整夜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想马上见到佛图澄。佛图澄知道他已有悔意,一早便去拜访他。石勒一见,又惊又喜:“昨晚大师到哪里去了?叫我好找。”佛图澄却哈哈大笑:“公心存怒意,所以权且避了一避,公现在心意已改,我就回来了。”石勒一听,脸上挂不住,只得尴尬地打哈哈:“哪里哪里,大师误会了。”从此对其深信不疑。

石勒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对魏晋以来繁重的贡赋制度做了调整,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石勒心胸开阔,礼贤下士。有一次,他要出去打猎,主簿程琅(lánɡ)谏阻,理由是要防刘曜的刺客,再者纵马疾驰时碰到枯木朽株也可能发生意外。石勒自负本领高强,怒道:“你只懂点文书而已,用不着管这等事情!”可这天偏偏发生了意外,石勒飞马追猎物时,马撞到树上死掉,他本人也险遭不测。他醒悟道:“不听忠臣之言,是我的过失。”立即奖赏程琅,从而使官员都愿向他进谏。

石勒还曾在晚上化装外出,检查守卫情况。他贿赂守门官,要求放行。守门官王假拒绝贿赂,而且要把他抓起来,因从者赶到,才把事情弄明白。次日,石勒就给王假升官封爵。

石勒宴请上党的乡亲父老

石勒知道参军樊坦清贫,特地给他升官。樊坦参见时,石勒见他穿戴得破烂不堪,惊道:“樊参军怎么穷得这样厉害?”樊坦脱口而出道:“刚才碰到横行不法的羯贼,把我家里抢光了!”石勒不生气,笑道:“羯贼抢得那么厉害啊!赔给你好了。”樊坦这才想到不该当着羯族皇帝骂羯贼,心中害怕,连忙跪下请罪。石勒却说:“孤的法令只防俗人,和卿等老书生无关。”随即赏钱300万,让他去购置车马衣服。

石勒有个老邻居李阳,贫贱时因事和他冲突打过架。石勒做了赵王,李阳很害怕。石勒却把他请来,吃酒谈笑,拉着他的膀子,笑道:“孤往日饱受卿的老拳,卿也尝够孤的毒手!”石勒不记旧怨,赏了他一所住宅,还给了他个官做。

由于石勒重用人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又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赢得了众多汉人的支持,后赵初期出现了兴盛的气象,石勒成为“五胡十六国”时期杰出的统治者之一。

建平四年(333),石勒卒。遗诏“后事从俭”,葬高平陵(在今邢台),谥明皇帝,庙号高祖。

四、后蜀创建者——孟知祥

孟知祥

后蜀创建者孟知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邢台县籍皇帝。

孟知祥字保胤,邢州龙冈(今邢台县)人。五代时蜀国创建者,公元934年在位,终年61岁。

少年时的孟知祥颇具才干,为晋王李克用所赏识。李将其侄女嫁与孟知祥为妻,并予重用。后擢升他为中门使,掌管枢密。孟知祥于公元934年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

孟知祥初到成都时,农民因苦于前蜀暴政,群起反抗。孟知祥选择廉吏治州县、除横贼、安抚流散的百姓,并颁布了许多有利于民的政策,使社会逐渐稳定下来。他又在褒中兴修水利工程,发展了后蜀的生产力。

芙蓉花

孟知祥还动员市民百姓在成都遍种芙蓉,美化城市。每当九月花开,全城上下一片锦绣。今成都简称蓉城,当从孟知祥种植芙蓉始。

在两川地区,孟知祥还实行了一些惠民措施,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减轻了百姓的沉重负担。他修缮了水利设施,促进了农业生产。他还整顿了地方政治,派遣清廉官员上任,收揽民心,巩固两川的统治。

在当时极其混乱的政局中,孟知祥能以超人的智慧、冷静的头脑、勇敢的胆略,统一两川,使蜀中免受战乱,难能可贵。他实行较为开明的政治,能够善待臣民百姓,使蜀中经济得到发展,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从这些方面来看,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五、毁誉参半的亡国之君——孟昶

孟昶(919~965),初名仁赞,字保元,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的第三个儿子,后蜀末代皇帝,在位31年,享年47岁。

孟昶

孟昶即位初年,勤于政事,颇具治国才干和智慧。他即帝位时,年仅16岁,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赵季良、李仁罕、赵廷隐、王处回四大臣辅政。久而久之,老臣们难免倚老卖老,无视幼主的存在。尤其是大将军李仁罕,自以为功高,根本不把孟昶放在眼里。他霸占民田,广修屋宇,公开扒坟掘墓,甚至向孟昶索要掌管六军的权力。孟昶欲擒故纵,先答应了李仁罕的要求,并封他为中书令,暗中却派人搜集李仁罕的罪证,以闪电般的速度把李仁罕召进宫来,绳之于法,及时避免了老臣拥兵自重、随时篡位的危险。这一招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从此,几位老臣都有所收敛,再也不敢低估这个少年皇帝。

孟昶还鼓励下臣上谏,广开言路。有一次,枢密副使韩保贞斗胆进谏,说圣上年少,不宜广采良家女子尽情玩溺,要修身理政。满朝文武以为孟昶年轻气盛,定会龙颜大怒。谁知孟昶不怒反喜,钦赐韩保贞黄金数斤,并鼓励左右效仿。孟昶小小年纪,就有此等胸襟,实属难得。

蜀地物华天宝,地处天险,利于农业生产。于是,孟昶颁布了劝农诏,大力发展农桑。同时还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后蜀国势开始强盛。

孟昶不仅善于治理国家,还是文采出众的才子。他让赵元拱编了一部《前蜀书》,让韩保贞编了《蜀本草》,并亲自写了序言。还让人编了一部500卷的《古今韵会》,命人刻了《九经》收藏在成都学馆。在后蜀,由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孟昶的支持,出现了很多画家和诗人。孟昶把他们聚在一起,为传播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孟昶在位后期,开始沉湎酒色,不思国政,生活荒淫,奢侈无度,朝政十分腐败。他曾大兴土木建造宫殿,挑选民间美女充实后宫,生活极为奢靡,使两川人民逐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后蜀广政三十年(965),宋军在大将王全斌指挥下兵分两路讨伐后蜀。蜀军与宋军在剑门关外进行了一场大战,蜀军全军覆灭。宋军包围成都府,孟昶投降,后蜀亡。

虽然孟昶做了亡国之君,但他颁布的四句箴言,却被宋太祖拿来引注于各种官箴。这四句箴言即是:“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此外,他还是春联的发明者。相传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六、五代明君——柴荣

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921~959),邢州龙冈(今邢台县)人,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任皇帝,史称周世宗,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内侄,早年因家境败落曾到江陵贩卖过茶货。郭威见他办事谨慎,为人厚道,便收他为义子,并把家里开支等事都交给他去打理。柴荣经商之余,非常注重读书习武,几年下来就已经“善骑射,通书史”。

广顺元年(951)正月,郭威称帝,柴荣被任命为澶(chán)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封太原郡侯。他在任期间,为政清肃,盗不犯境,而且在澶州遭洪水破坏后,整修和拓宽街道,扩大城市规模,得到了吏民的一致好评。不久,郭威病逝,遗命柴荣接管后周政权。柴荣即位之初,就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目标和长远构想,这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是相当罕见的。

柴荣征战图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也是为了顺应“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趋势,柴荣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军事上,柴荣募集天下壮士,组建了一支“征伐四方,所向皆捷”的威武之师,在扫除群雄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政治上,柴荣打破常规,破格任用有才干的人,提高了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在经济上,柴荣降低税收,整顿钱币,兴修水利,疏通漕运,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柴荣的改革立竿见影,国家实力逐步增强。

柴荣是个非常讲求策略的人,面对周围虎视眈眈的割据政权,他决定先易后难,即先对付后蜀,后将兵锋指向南唐,最后挥师北伐强敌契丹。历次用兵,柴荣大都御驾亲征,与众将士同甘共苦,多次在不利条件下扭转战局,在逆境中反败为胜。除了作战勇猛外,柴荣对军纪要求也非常严格,做到了奖罚分明。

显德六年(959)六月,柴荣在北伐契丹途中突患重病,被迫班师。不久崩于滋德殿,年仅39岁。“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首用来赞美诸葛亮的千古名诗,同样适用于周世宗柴荣。柴荣去世之日,四方远近百姓都自发地哀悼他。

柴荣虽然只当了5年半皇帝,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却凝集了中国历代帝王之美德。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虚心纳谏,锐意革新,抗击外敌,关心民生,使国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司马光称赞柴荣“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真正做到了“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溢美之词,无与伦比。后人有诗赞曰:

残唐五代乱纷纷,惟有柴荣高入云。

武略文韬谁可比,空教千载赞明君。

七、元代名相——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又名侃,邢台县人,是“邢州五杰”之首、元朝的开国元勋和丞相、郭守敬的老师、元朝国号的拟定者、大都(今北京)城的修建者、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元曲作家、阴阳风水学家和建筑专家。

他自幼博览群书,风骨秀异,洒脱不羁。8岁入学,日诵数百言。17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22岁辞去吏职,先入全真道教,后在天宁寺出家为僧,拜虚照禅师为师,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后出外云游遇海云禅师,海云禅师以其“博学多才艺”,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

刘秉忠

1260年,忽必烈称帝,命子聪制定各项制度。1264年,忽必烈命子聪还俗,复刘氏姓,赐名秉忠,授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丞相)、同知枢密院事。1269年,订立朝仪。1271年,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辅佐忽必烈完成了由蒙古汗国向以中国封建制度为正统的新型国家的过渡和创建。

蒙古贵族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大肆烧杀掳掠,变农田为牧场,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刘秉忠向忽必烈介绍了一整套封建治国平天下的经验和理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奖励农桑,兴修水利,设立学校,统一建立官制。这些措施,医治了宋末元初的战争创伤,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据《元史》记载,刘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巨细,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帝宠任愈隆”。

在辅佐忽必烈建国立制的同时,刘秉忠还以大力推荐治国人才为己任。其中邢台县郭守敬、沙河人张文谦以及元代的大学者张易、王恂等,都曾和刘秉忠一起在邢台县紫金书院研究经国治世之学。此后他们都由刘秉忠推荐入仕元朝,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数学家、农学家、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大学者。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的天文、数学、城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秉忠在朝为官辅佐忽必烈30多年,“参帷幄之密谋,定社稷之大计”。他始终以民生为本,以国家利益为上,从不居功自傲。他“轻富贵如浮云,等功名于梦幻”。一次,忽必烈赏赐刘秉忠白金千两,刘秉忠婉言谢绝:“我只是一个山野鄙人,非常幸运地得到您的赏识,吃喝用度都是朝廷供给,白金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

刘秉忠著作

刘秉忠对邢州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分关心。他曾多次向忽必烈介绍邢州的情况,并推荐刘肃等良吏前来治理。刘肃等在邢州招抚流民,奖励农桑,兴铁冶,行楮(chǔ)币,于是“邢乃大治”。忽必烈于中统三年(1261)升邢州“为顺德府,立安抚司”,并两次“会诸王于邢州”,莅临邢台开元寺礼佛。

刘秉忠还主持了元上都和大都城(今北京)的营建。1251年,忽必烈将营帐移到金莲川,并在1256年命刘秉忠在当地建立一座新城。1258年,新城建成,定名开平,忽必烈称帝后改为上都。1266年,刘秉忠又受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规划建设一座新的都城。新城规模宏伟,工程浩大,在刘秉忠等人的主持下,进展很快。1272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命名新都为大都(今北京)。1274年正月,大都宫阙建成。

刘秉忠长于诗词,诗风沉郁散淡,在元代文学中别具一格,其作品有《藏春集》六卷传世。他楷书功底深厚,行书更高一筹。如他的七律《习字》:“砚水冰清墨细研,紫毫深蘸拭华笺。始从大里收来小,复自方中画作圆。锋隐豹眼千嶂雾,势雄龙跃九重天。鸾飞凤立难穷变,要把王颜得出传。”从笔墨纸砚说到古代著名书家独特风格,虽着墨不多,但书法气势跃然纸上,可谓绝笔。内丘县神头村原鹊山神应王庙旧址的《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之碑》,就是由刘秉忠书写的,这是迄今发现的刘秉忠惟一存世墨宝。

元上都平面图

刘秉忠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优秀的学者。他“凿开三室,混为一家”,融儒、释、道三学于一身,亦释亦道亦儒亦官,心中始终怀有“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精神。他以出世的身份做入世的事业,名利不涉,无欲则刚,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本色。

刘秉忠家族墓碑

1274年夏,刘秉忠随忽必烈北上避暑消夏。一月后,在南屏山别墅无疾而终,时年59岁。治丧时,忽必烈悲痛不已,对群臣说:“秉忠事朕30多年,小心缜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只有朕知道,别人是不会了解的。”于是出内府钱,具棺厚敛,委派礼部侍郎赵秉温护丧,厚葬其于大都南原卢沟桥畔,谥“文贞”。元仁宗时赠其为“常山王”,谥“文正”。“文正”谥号在中国历史上极少见。在刘秉忠之前,有宋代包拯和欧阳修;在刘秉忠之后,有清代的曾国藩,但他们均未被封王。在元代,汉人获如此尊贵荣誉者,仅刘秉忠一人。

八、科学巨匠——郭守敬

当一个人的贡献惠及国家和广大百姓时,人们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赞美他、纪念他;当一个人的贡献不仅利在当时而且还功在千秋时,人们更会以感恩的心情怀念他、感激他。

郭守敬

742年前,33岁的郭守敬因在西夏治水,再现了塞北江南的盛景,当地百姓在渠旁为他立了生祠“郭氏祠”;(www.daowen.com)

1962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两枚郭守敬纪念邮票;

1970年,国际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一座环行山命名为郭守敬山;

1977年,国际天文组织将太空中2012号小行星命名为郭守敬星;

郭守敬纪念馆

1984年,郭守敬的家乡邢台,在全市最美丽的地方达活泉,为他建立了全市最大规模的纪念馆;

2006年5月,首都北京在什刹海风景区又为郭守敬建立了一座高3.2米,重2.5吨的铜像。

700多年来,郭守敬为什么受到人们如此连绵不断的怀念和这么隆重高规格的纪念呢?

公元1231年,郭守敬诞生在邢台县郭村。与儿时的其他孩子不同,小小的郭守敬自幼便受到良好的科学熏陶。史书记载,郭守敬“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爷爷郭荣“通五经、精于算术水利”。在同伴都已进入梦乡的时候,深邃奥妙的天空经爷爷指点,郭守敬已看得清晰而明白。

15岁时,郭守敬根据古书中的浑仪图画,以“竹篾为仪,积土为台”模仿制作并观测天象。16岁时,郭守敬按照从石碑上拓印下来的图样,研制了“莲花漏”,后来被元朝天文台采纳为标准记时器。同年,他在紫金山书院拜刘秉忠为师,潜心学习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

邢台市达活泉东部有一座石桥。金元战争的时候,这座桥被破坏了,桥身陷在泥淖(nào)里。日子一久,竟没有人说得清它的所在。郭守敬勘查了河道上下游的地形,对旧桥基有了一个估计。根据他的指点,居然一下子就挖出了这久被埋没的桥基,引起了很多人惊讶。那一年,他刚刚20岁。当时的大文学家元好问写了一篇题为《邢州新石桥记》的文章,记下了郭守敬在水利建设上所创造的业绩。

1262年,32岁的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陈述了六项治水建议。忽必烈大为惊叹,感慨地对臣僚说,干事的都这样,就不算白吃饭了。随即,郭守敬被委以重任,开始了他经天纬地的事业。

宁夏、甘肃的黄河两岸一向是中国北方的粮仓,但经历了长期战争的破坏,这里闸坝失修,河道淤塞,土地荒芜,民不聊生。郭守敬体恤民情,力求“因旧谋新”。在旧渠道的基础上,建成了渠道纵横的灌溉水网,使9万多亩田地稻菽丰收。当地百姓特地为他立了一座庙叫“郭氏祠”。若非贡献巨大,为活人立庙,自古至今都是少之又少的事情。

京杭大运河

郭守敬在西夏治水期间,曾“挽舟溯流”探寻黄河源头,这是历史上首次以科学考察为目的的专程探寻黄河之源的伟大壮举。

不过,让人们最为称颂的,应该是郭守敬开通了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8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纵贯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它和长城一样被人们视为中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奇迹。

元朝定都大都后,每年需要从南方输入大量的粮食。当时大运河只开通到通县,通向京城的物资输入多有不便。1291年,62岁的郭守敬担任开挖京杭大运河的总工程负责人后,重新规划改造京杭大运河线路,疏浚淤塞河道,并根据大都地势特点,引大都西部白浮泉水,贯通了京城到通州的全长160多华里的运河。至此,江南的大批物资可一路北上,直抵京城。忽必烈高兴地将这段运河命名为“通惠河”。今天,安放在北京什刹海旁的郭守敬铜像,就是为纪念开凿通惠河、贯通大运河712周年而特别制作的。

《授时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治水中,郭守敬创造性地以闸坝调节河水流量,实行节水行舟,成功解决了高落差下船只顺利通航的难题。当今的葛洲坝、三峡等水利工程仍运用了这一节水行舟的原理。

郭守敬在关注水的同时也在仰望着天。元朝初年,历法混乱,多误农时。《授时历》就是他呕心沥血铸就的另一杰作。历经4年左右时间的精心计算编制,公元1280年新历制成。忽必烈取“敬授民时”之意,定名“授时历”,通令第二年在全国颁行。由于它是我国古代最精良的一部历法,从元代一直使用到明代,共使用了364年,而且还传到日本、朝鲜,是我国古代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部历法。

浑天仪

简仪

为编制这部历法,郭守敬先后创制了简仪、仰仪、高表、浑天象、窥几、日月蚀仪、悬正仪等20多种天文仪器。

郭守敬为了使简仪的主要圆环转动灵便,在仪器上设制了滚球轴承装置。这要比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设计的滚筒轴承早两个世纪。

郭守敬还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自鸣报时钟——大明殿灯漏,构造巧妙,观测精确,使用方便,遥遥领先于当时的世界水平。

16世纪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曾因制造过许多天文仪器,被西方誉为“天文仪器之父”。但郭守敬创制的这些天文仪器要比第谷早300多年。

郭守敬除了用仪器观测天象外,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天文地理实测。在地形测量中,他首次提出并运用了“海拔”概念。这要比德国数学家高斯提出海拔概念早560多年。

郭守敬故里碑

在制历过程中,郭守敬还精密测量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和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格里历完全一致,但郭守敬提出这一数值要比格里历早301年。郭守敬还测得黄赤交角值为23度90分,实际误差只有1分25秒,远远领先当时的世界水平。同时,郭守敬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恒星测量,写出了《新测二十八宿杂座诸星入宿去极》、《新测无名诸星》二卷,这是当时世界上收录恒星数目最多、记录最准确的星表。

郭守敬在历法编制过程中,在数学上首次提出并运用了三次内插法公式,比牛顿提出内插法公式早了400多年。此外,郭守敬还创立了类似球面三角的计算方法。这一方法开辟了通向球面三角的道路,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在繁忙的公务之余,郭守敬先后撰写了《推步》、《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等天文学著作凡14种共105卷,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了自己的实践经验。

1303年,郭守敬已72岁高龄。朝廷发布命令,凡年满70岁的官员都要退休,惟命郭守敬继续留任。

郭守敬81岁时,仍在关心着国家的水利事业。通惠河上的24座水闸原来都是木制,但木闸容易朽毁。于是他上书朝廷,建议把所有木闸改建为石闸。

郭守敬86岁时去世。他去世后,遗体归葬邢台故里。据《邢台县志》记载:邢台城西北30里,有郭守敬墓。

郭守敬是一位高产的科学家,他不仅发明创造众多,而且涉及领域广泛。郭守敬这些科学成就,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推向了最高峰,同时也将元初中国科技文明推向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九、明代直臣——王本固

王本固

在明代历史上,有一个人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政绩突出,在邢台口碑极佳,被誉为“三朝元老”。他就是明代直臣——王本固。

王本固,字子民,邢台县人,明朝后期杰出的政治家。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为人厚道,为官正直廉洁、重于民事,史称“本固历事三朝,伟节丰功,昭人耳目”。

嘉靖二十三年(1544),王本固中进士,授乐安县令。前县令在任时,苛政如虎,又因毗邻近海,自然灾害较多,广大百姓苦不堪言。王本固到任后,罢免贪官,惩办豪绅,革除暴政。他还采取措施,奖励农桑,提倡捕捞,兴办学校。不数载,百废俱兴,“美赞遍于遐迩”。嘉靖皇帝知道了王本固的政绩,拜他为监察御史,调任陕西操办军务。之后又步步高升,历任南京右佥(qiān)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刑部左侍郎,最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嘉靖三十六年(1557),王本固担任浙江巡按期间,有安徽人王直逃亡海上,聚众据岛,勾结倭寇,自称“净海王”。他们抢掠渔民,江浙百姓深受其害。王本固协助地方官将其诱降,地方官主张对其宽恕释放。王本固说:“王直罪恶深重,民愤极大。又属首恶,若宽恕天理难容!”当即将王直处以极刑,民心大快。

小黄河风景

奸臣严嵩营私舞弊,王本固查得严嵩余党有克扣军饷的贪污行为,便据实奏报朝廷。严嵩为包庇余党,对王本固实行打击报复。借辽东地区灾荒之际,将王本固从江浙地区调往东北,督办救灾事宜。为了救灾,朝廷拨出大批救灾粮,但灾区路远,运输困难,灾情火急。严嵩借机刁难王本固,企图弹劾其失职罪行。王本固却早有防备,接到圣旨后即向皇上建议将灾粮一分为二,一半折成现金发放远地,一半以米麦实物运至京师以东近地。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救灾任务,使严嵩的阴谋未能得逞。

相传万历年间,顺德府遭遇水灾,城乡一片汪洋,百姓流离失所。王本固上书朝廷:“中原地带黄水四溢,应火速治理。”万历皇帝误将“黄水”看成“黄河”,责令工部户部集中人力物力救灾,在顺德府灾区加固河堤,治理水患,修成一条贯通城区的人工河。工程竣工后,王本固受到工部弹劾,告他假公济私,治水未到黄河,而是在其家乡。在君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社会,臣下不能指点皇帝差错,否则犯欺君之罪。王本固就顺水推舟说,顺德府的那条河是小黄河。因万历皇帝历来欣赏王本固的忠心和才干,正好“借坡下驴”,对其免于追究。自此,邢台留下了一条贯通城区的小黄河。现在它仍是市区排涝的主要河道,并已成为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有关王本固,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王府修宅,为一墙之地与西邻发生纠葛。家人为此向王本固修书。王本固见信大笑,随后回信答复:“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遵信让出一墙。西邻闻之钦佩不已,纠葛顿消,并效法王府也让一墙。两家让出3尺巷道。后人赞两家仁义之举,称此巷为“仁义巷”,至今尚存。

王本固处世不仅仁义,而且常反省自身。相传王本固命大,幼时上完私塾夜归,常有一对红灯引路。有一夜,忽然少了一灯,回来禀明母亲。母亲以为神灵斥责,让本固反省。本固以曾子“三省”禀明母亲:为人谋,从无不忠;与朋友交,未曾失信;师传圣书,也熟读时习之。母亲又问:“是否有非礼之举?”本固猛然大惊说:“代人写过休书。”于是速往该家,说休书有错字,索得休书后,出门撕碎。当晚,又有双灯护送。

王本固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至礼部尚书。史书赞颂他“德高不骄,位高不尊,功高不傲,矢志报国。”朝廷为表彰其功勋,在其家乡顺德府城南长街建造了一座功德牌坊,镌刻“义重朝野”4个大字。这一牌坊1960年代初期还屹立于南长街上。1960年代中期毁于“文革”动乱。

王本固年老退休还乡后,在顺德府清风楼前设有“延义堂”,作为他老年读书之所。71岁时病故。葬于邢台城南百泉村。王本固墓为邢台三大古墓之一。

十、爱民县令——朱诰

朱诰

朱诰,号清冷,河南南阳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万历十八年(1590)至二十三年(1595)任邢台县知县。他在任期间,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兴修水利,挖井掘泉,修葺城池,创修县志,在经济文化方面多有建树,为人民群众办了不少好事,被誉为百姓的“召父杜母”(召指西汉召信臣,杜指东汉杜诗。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行善政。后遂以“召父杜母”称赞地方官勤政爱民)。

朱诰到任以后,下乡察访民情,看到城西乡羊范、贾乡、大石头庄一带干旱严重,百姓吃水困难,他便亲自带人逐村勘察,寻找水脉。先后在小石头庄、东西侯兰、火石岗、南岗西等村相继掘井数十眼,又组织村民建池蓄水,以备冬春饮用。南岗西村挖的水井,水“寒而洁、甘而香”,当地百姓感激朱诰,便以他的字取名为“清冷泉”。

朱诰在任期间,还曾多次开发百泉水源,先后主持修造了大贤闸和永泽闸、流珠堤、小龙泉堰诸工程,又重修了黑龙潭、明沙泉、晋祠闸,使城东王快、东汪、祝村、南大树一带数十个村庄变水害为水利,排涝灌溉土地达1.5万亩之多。在修建这些水利工程的同时,还扩修了仙翁山上的“圣水池”、豫让桥水磨,直接使民受益。

朱诰还注重文化教育。他任知县期间,建仓修学,整修邢西明长城,并组织人员创修了邢台县第一部县志——《邢台县志》,为后人修志提供了可靠翔实的资料。

朱诰施惠政于民,留下不少佳话。至今小石头庄村南口竖着一块精雕石碑,碑文详细记载了他在此地打井的事迹。

十一、铁面御史——赵孔昭

世人皆知铁面包公,却不知邢台县也有一个铁面御史,他就是赵孔昭。

赵孔昭(1519~1583),字子潜,号玉泉,邢台县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任鄢陵知县时,清廉、谨慎、开明,尤其擅长断案,百姓都称颂他。不久他被选任御史。

赵孔昭

他在巡视辽东时,辽将李奇目无军纪专横跋扈,咸宁侯仇鸾欺上压下恣意横行,臣民无不畏惧,就连谏官也不敢正眼视之。赵孔昭不畏强权,执法严明,依法对其进行了弹劾,朝野无不称快。

赵孔昭墓

嘉靖三十一年(1552),赵孔昭升任都察院监察御史。巡按辽东、福建、两浙等地时,他极力抗争严嵩等不当之举,快刀斩乱麻地严惩了一些贪官污吏,使那里“风纪凛凛,权豪敛手”。从此之后,他多次与严嵩私党赵文华进行抗争。

嘉靖三十四年(1555),赵孔昭监秋试。翌年又升任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因他判案果断,陈年冤案疑案全都落实平反,佞臣赵文华也被罢官。

嘉靖三十七年(1558),他又升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后因父亡,回乡守孝三年,期满后官复原职。不久又升任户部右侍郎,再转任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

嘉靖四十一年(1562),赵孔昭任兵部左侍郎,总督雁门关等地,兼巡抚山西地方。不久又被嘉靖帝诏为京营禁军司马,以原官协助处理京营军政要务,并不断巡视西北,管理边疆事务。后由于政务繁忙,奔劳过度,导致痰火病剧烈发作,只好辞官归乡。

赵孔昭居官近20年,两袖清风。辞官还乡后,虽年老病重,仍静坐读书,蔬食布衣,克勤克俭。他一贯把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当作无比神圣的大事。他在为《琴鹤图》作词时写道:“德馨何用更焚香,琴鹤随时亦觉忙,但待洗心无一事,好将义命作行藏。”又在《却金图》上题诗云:“清夜孤灯独坐时,关西心事总天知,却金自是平常事,太史标题似好奇。”归乡10年后病逝,卒年65岁。

十二、明代才子——傅梅

傅梅(1565~1642),字调卿,号元鼎,晚年自称简翁,明顺德府邢台县人。他是扬州知府傅来鹏第四子,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5)。《顺德府志》说他遵礼仪,有大志向,外表帅气,内心刚强正直。万历十九年(1591)考中举人。他和王履和、李椿茂、黄元功并称明代“邢台四才子”。

傅梅书《箕山》碑

万历三十五年(1607),傅梅出任河南登封县知县后,将正德年间所建的登封土城改为砖城,改建四城门,分别命名为春雨、黄离、鸿泽、万岁,门上又建城楼,分别命名为考辰楼、大观楼、宝成楼和天咫楼。还修整了县署、学宫、庙祠,创建存古书院,并作《存古院记》。

在登封期间,他抒写了大量有关嵩山历史文化的诗文,计有数百首,主要有《六十峰诗》、《增定十二峰诗》、《嵩阳十八咏》、《少林寺四首》、《嵩阳宫三柏歌》、《少室行》、《登嵩八首》等。这些诗中,不乏名句,如“太室似龙眠,少室如凤舞。左右遥相望,雄岳垂千古。”他发展了原来中岳八大景的说法,极大地丰富了嵩山文化景观。

万历四十三年(1615),由于政绩突出,傅梅升任刑部主事。曾主审明代宫廷三大案之一的蓟(jì)州男子张差闯入慈庆宫击伤守门内侍一案。此后不久,因得罪权贵,遭人诬陷而被罢官。

傅梅著《嵩书》书影

崇祯前期(1628~1632),傅梅被重新启用为台州府知府。在任多有惠政,但不久就以年老申请退休。晚年居乡里,自号简翁,工书法,好诗文,著有《雉园集》、《简翁诗话》和《嵩书》22卷。《嵩书》被誉为历史上最完备的嵩山志。他在邢台留下了许多碑刻,如邢台开元寺重刻钟离权二诗碑等。

崇祯十五年(1642),清兵围攻顺德府,傅梅捐钱帮助知府吉孔嘉守城。癸未年(1643),清兵攻陷邢台城,傅梅与顺德府知府吉孔嘉、邢台县知县万民表、千总李如龙以及离职还乡的中书舍人孟鲁钵、张凤鸣等在职离职官员数十人及城中军民3000多人殉难。清王朝建立后,特追赠傅梅为太常寺少卿,安葬其于小汪村祖茔。

清乾隆四十年(1775),又赐傅梅谥忠节。光绪元年(1875)入邢台忠义祠。《明史》、《登封县志》、《顺德府志》、《邢台县志》等均有其传记。

十三、清代水利专家——王同春

他是一个普通贫苦农民,走西口来到河套,通过开渠租地白手起家。他一生开渠总长达2000公里,当时可浇灌土地110多万亩,超过了李冰都江堰当时的灌溉面积,创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神话,被称为继大禹、李冰之后中国水利第三人。他就是邢台县人王同春。

王同春(1852~1925),清末民初水利专家,近代黄河后套主要开发者之一,素有“河套王”之称。是清末时期的大地产商,也是黄河后套地区享有盛誉的历史人物,是开发后套的历史功臣。《王同春开发河套记》被编入民国期间的小学课本,其事迹被载入《清史稿》。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我叫王土地》,即是以他为原型创作而成。

王同春

1852年,王同春出生在邢台县东石门村一个破落的商业地主家庭,5岁时左眼生病,成年后眼睑下垂,不常睁开,人称“瞎进财”。他7岁入私塾读书,因家境贫困,就读半年辍学。

王同春14岁时,伙同众人到宁夏磴口投奔叔父王成,后被其叔收为嗣子。当时,磴口临近黄河,土地肥沃,已有不少人在这里凿渠灌溉田地,把蒙古人的牧场开为农田。从这时起,王同春开始为人修凿沟渠。因为他个子高,力气大,肯干活,所以人们都愿意雇用他。

15岁时,王同春因性情暴戾,在磴口殴伤一人,不能在此立足,随即逃到属于后套范围的包头西山咀子,投奔旅蒙商号万德园家,受雇修渠筑坝。后来黄河支流短鞭子河口淤塞,黄河水不能流入,灌溉失利。由于王同春在磴口有数年修渠筑坝的经验,便被委派另凿新渠。渠建成后,灌溉面积比以前巨增,初步显露了王同春在兴修水利方面的突出才能。渐渐地,短鞭子河沿岸垦田日增,万德园获利颇大。

1874年,王同春23岁时,转投到郭有元门下,为郭管理渠工。为了拉拢王同春,郭有元将女儿嫁给了王同春。王成家后,一方面继续受雇于郭家,一方面开始单独向蒙古人租牧地,创牛犋,图谋自立。但王同春直到30岁时,才完全脱离郭家,自行凿渠垦田。

《我叫王土地》剧照

1881年,王同春租蒙古喇嘛土地,凿挖渠道,引黄河水浇灌土地。在隆兴长这个地方筑造房屋,建立渠道管理机构,后居民逐增,发展成为后套地区的五原县县城。数十年间,他在后套先后开通义和渠、沙河渠、刚目渠、丰济渠、灶王渠等5条大渠,270条支渠,可灌溉耕地3.4万余顷。

1904年,清政府委其开凿后套第一大渠——永济渠。该渠长160里,接黄河水入口处宽30丈、深2丈,渠的中段宽12丈、深1丈,各支渠平均宽10丈、深1丈,可灌田3万余顷。在后套地区,王同春以识水性、谙地理、精疏浚闻名四方,许多人都请他指导修渠筑坝。

沙和渠与沙河桥

五原新城义河渠桥

他文化程度不高,但一生勤劳,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终成奇才。相传他终年奔跑于田野,观察地形高低,辨别土壤类别,对所遇到的情况都精心研究。因此后套广大地区的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情况,全都装在他的心中。

有人说他夜间走路,每当难以辨别途径时,只要从地上抓起一把土,放到灯下一照,就能知道走到了什么地方。每当修渠遇到困难时,他低着头看,抬着头想,有时呆呆地站在渠边,整夜彷徨不回家休息。有一次,渠道已经挖好了,但水流不畅,他就在黑夜让人在原野上遍插香火。他登高远望,辨别地脉的高下,校正渠道的走向,终使渠水得以畅流。

还有一次,他指着一块地方说:“这里一尺下有水!”众人掘地一尺,果然出水。大家问他原因,他说:“地鼠穿洞深不过一尺。你们看这里地鼠穿的洞翻出来的土是湿的,固知一尺下有水。”如此等等,说明他是多么肯动脑筋,具有何等的刻苦钻研精神。

随着后套地区黄河水利的开发,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后套未开发前,这里是一片草场,鸟兽成群。二三十年后,这里渠道纵横,田畴相连,桑麻遍野,变成膏腴之乡,被称为“塞外江南”。

在王同春开发后套的过程中,他的家境也迅速变为巨富。据光绪30年统计,当时他拥有田地上万顷,自设牛犋27处,一年可收粮20余万石(dàn)。

1891、1899、1900、1902年晋察冀陕等四省先后大旱,他四次共调出粮95000余石运到各省救灾。每次遭灾,各省灾民蜂拥来河套避荒,他都施粥相济。其中仅1891年聚集在隆兴长一地的灾民就达4.5万人。王同春开仓赈济,备粥锅百余具,米薪都从各牛犋送来,另外还备了毛毡作为居住地,男女分居安顿。

他对灾民很慷慨,但对自己和家人却非常严格,要求大家爱惜财物,爱护牲畜。据说他每天都是先喂牲口然后自己才吃饭。开渠时,他常常杂在工人的队伍里亲自动手干活,就连他的儿子和缠了小脚的女儿,也得和工人一起劳动或背枪在渠上作监工。

他对手下人以礼待之,遇有婚嫁丧葬,给定额银例;佳节宴会,均有定赏;疾病劳问,依礼而行;遇有缓急,慷慨相助;有愿意还乡或去其他地方的,也给银5两马一匹任其它往。对前往投奔他的邢台人,均给以特别优待,或帮助其娶妻成家,或安排工作并作为自己的助手,或给田千顷百顷让其作“二地主”为自己效力。因此在清末民初,邢台人赴后套投奔王同春的很多,这也是促进顺德府皮毛业向后套包头方向发展的一个因素。

王同春家境鼎盛时,据说每宴摆12席,席间多有曾任过县令、道台及其他各方面有影响的人物。对蒙古王爷、喇嘛等封建上层人物他慷慨多助,所以多与他结为兄弟。王同春入各蒙旗境,蒙人多跪叩迎送。

清末后套八大渠布置示意图

王同春具有爱国之心和民族气节。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公开侵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王同春对此表示了极大义愤。当年,甘肃布政使岑春暄带兵过后套赴京勤王,王同春为数万军队筹备粮饷,制办军衣。王同春花费白银三四万两开办碱场,所产碱畅销华北,收益颇丰。耶稣教士见状欲夺池取利,王同春毅然将碱池交归官办,发誓不向外国佬屈服。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搞“移民实边”,迫令王同春将其农田灌渠交给清政府。外国天主教神甫又趁机利诱,许以厚金求购。王同春毅然回答:“吾为中国人,不能将国土授于外人!”将其数十年新凿渠道和新置田产一并交与官府,而仅得赏银1.5万两。

1915年,王同春受山西人之邀到朔县、应县指导开渠筑坝,引河水灌溉田地2000余顷。1917年,又在后套指导开凿杨加河,翌年开凿了新皂河渠、竣川渠、珊瑚湾渠。1925年,他奉命协助冯玉祥督察水利,6月至山东省黄河口督修水口,因年事已高,中暑染病于28日逝世,葬于五原城东门外,终年73岁。当地人为其捐资建祠,以示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