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邢台县:河北省第一城与古都文明

邢台县:河北省第一城与古都文明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河北第一城与古都文明一、河北历史上第一座“城市”城市的出现离不开适合人群聚居的充足水源和丰富物产。河北第一座城市“邢”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鹿城冈古城墙近年来,省内外历史、文物、考古专家多次来邢考察。作为河北历史上第一座“城市”,邢台有3500多年的建城历史,比河南安阳殷墟早200年,比现在的正定古城、山海关城、平遥古城、永年古城要早得多,也壮观得多。

邢台县:河北省第一城与古都文明

第二章 河北第一城与古都文明

一、河北历史上第一座“城市”

城市的出现离不开适合人群聚居的充足水源和丰富物产。古邢台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百泉竞流,掘地能出水。历代史志均有“环邢皆泉”、“昔年稻田不下万顷”、“惟百泉稍大可润他邑”等记载。同时,这里土地肥沃,植被丰茂,可提供足够的食物。所以“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社会应运而生。

邢台古城墙

古邢地最初就叫“井”、“井地”、“井方”。相传井方是神农氏之后,他们是一个擅长凿井的氏族部落,从黄河中游迁徙而来。他们来到邢地后,使用祖先传授的凿井技术,掘井而饮,划地而耕,围栏而畜。经过长期开发,逐渐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方国,并以“井”命名,称“井方”或“井邑”。“井”成为邢台最早的地名,“井邑”逐渐演化为“邢”。 河北第一座城市“邢”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鹿城冈城址位置示意图

根据《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邢台古城西南处有小城,为商代祖乙所建之都城。

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为邢侯,建立邢国,最初的都城可能就建在鹿城冈。

鹿城冈古城遗址位于今邢台市西北10公里处,即现在的邢台县西沙窝村南。城为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七八百米,南北宽约四五百米。城的西墙俗称西岭,东墙称东岭,都是人工夯土建造。西墙最高,达五六米。

关于鹿城冈,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村中有姐弟二人晚上闲聊打赌,姐姐说自己一夜能做一双鞋,弟弟说自己一夜能筑一座城。时近黎明,姐姐的鞋已经做好,而弟弟的城池仅建成一半。因为有鹿出来吃草,干扰了筑城。为了帮助弟弟,姐姐学公鸡打鸣,把鹿撵(niǎn)走,弟弟才完成宏愿。因此该城被称为鹿城。

鹿城冈古城墙

近年来,省内外历史、文物、考古专家多次来邢考察。大家一致认为:该遗址为古城遗址无疑。根据城墙规模、城墙基、夯(hāng)土层、夯窝以及出土的陶片、瓦当等判断,此城墙建筑早于春秋,很可能是西周邢侯的早期都城。但后来不知何故,邢侯将城迁建今处。明朝《顺德府志》记载:“鹿城冈,在县西北二十里,俗传邢侯欲筑城于此。立标已定,夜有一鹿衔标于今城。”

公元前662年,狄人南下侵略邢国,邢国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率齐国、曹国、卫国军队出兵救邢,击败狄人,并重筑邢的都城。为谨记齐桓公的恩情,邢侯将城东门命名为“望齐门”。

邢台古城门

战国赵襄子做世子时曾采邑于邢,即位后正式把赵国的首都迁到了邢地。赵成侯时期,邢作为赵国陪都称信都,建有信宫、檀台。邢州檀台建于公元前355年,比邯郸丛台早168年。历史上邢州檀台与邯郸丛台齐名,共同见证了赵国的辉煌。

东晋石勒建立后赵,以襄国(即邢台城)为京都,历经18年大修城郭,扩建为建平大城,四角有子城拱卫。

宋朝时期郭进在原址重修邢台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今邢州城乃郭进所筑,城厚六丈,上可卧牛,故名卧牛城。

邢台县城地图

1943年邢台县城关全图

明朝万历以前,顺德府城一直都是土城。明天顺四年(1460),由知府杨浩主持,在四门各增建两重砖砌瓮城,并建城楼于其上。成化二十一年(1486),知府林恭主持在城墙上增建砖堞、角楼、箭楼、逻铺,并在东、南、北城门外护城河上修建石桥。万历九年(1581),大中丞张卤视察北直隶,他认为顺德府作为燕京的“咽喉孔道”、“股肱要区”,城池状况不足与其战略地位相应,特向朝廷奏请,改建为砖石土木结构之城,并由顺德府同知(知府的副职)王儒倅、宋昂测量后向朝廷作出预算报告。

万历十年(1582),工部拨付顺德府修城经费4.909万两白银,由知府王守诚主持修建。新修缮的城墙高大宽阔,周长13里20丈,用砖1532.9万块,城墙高3丈6尺、厚6丈有余,双道护城河各宽15米,城墙之上建有角楼、箭楼、城门楼、魁星楼等27座,重新题写四门为望齐、率宾、归安、鸳水。新城墙“楼橹峻丽,雉堞崇严,陡类削铁,坚不容锥”,城建规模比以前扩大了三分之一,号称“畿(jī)内六郡之首”。

邢台好南关

邢台古城分内城和外城。人们通常说的古城,一般指内城。内城大,是历代政治文化中心。外城小一点,又称寨,是内城的依附,城内以民居和商铺为主。内城有护城河,外城有围寨河。

邢台内城以清风楼为中心,前有府前南街,后有知府衙门,左有府前东街、东门里,右有府前西街、西门里。东门里通东门,出门是东关;西门里通西门,出门是西关;府前南街通南门,出门是南关;北街称长街,在府衙偏东处,往北通北门,出门是北关。府衙、县衙、府县文庙、贡院均在南部。较大寺观开元寺天宁寺、龙兴观位居北部,周围为耕地。城内市场多交易贵重物品如金银、珍珠、首饰等,沿街有很多牌坊。

邢台内城四门均设有瓮城,以南瓮城最为雄伟。瓮城内有二墙相隔,内部有不少设施和摊点。火神庙便是南瓮城内的庙宇。如果从南关进城,必须经过大小四道门,形成一处名副其实的易守难攻的关口。四门不对称,多次拐弯后,使瓮城内成为一个迷魂阵。邢台解放时,我冀南部队首先攻克南关,和敌军对峙了数日才攻进南门。解放邢台城最大障碍不是敌伪的兵力,而是这城墙和城门,特别是南瓮城。

邢台外城(南关寨城)建成于元代,明代筑土墙,清咸丰年间重修,与内城相接,同治年间添以砖石。外城周长7里,高2丈2尺,基厚3丈余,北接内城,于西、南、东三面设6门。南关城内居民稠密,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富甲一方,是邢台城的商业中心。每条街经营的商品也各有特色:西大街和北大街主要是布庄、杂货、广货店铺;花市街则以经营棉花及棉织品为主;东大街几乎全是竹麻店;靛市街以羊毛织染业为主;马市街和牛市街则是买卖牲口和家禽集市;羊市街的皮毛业中外闻名。到清朝同治年间,顺德府南关成为全国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史书称南关为“九省冠盖通行之路,百产菁华聚会之区,烟火万家,客商辐辏(còu),畿南重镇,天府娩雄”,因此有邢台好南关之称。

作为河北历史上第一座“城市”,邢台有3500多年的建城历史,比河南安阳殷墟早200年,比现在的正定古城、山海关城、平遥古城、永年古城要早得多,也壮观得多。

可惜的是,1945年邢台解放后,出于战备需要,邢台城被人为拆除。所幸的是,古城还存有残段残迹六处,成为邢台古城地理位置、建筑格局和故城风貌的实物标本

二、五次定都

邢台县城曾在商王祖乙、西周邢侯、战国赵襄子、秦末农民起义和十六国后赵时期五次为都,共600余年。古往今来,从这片沃土上走出了4位皇帝50余位朝廷重臣,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祖乙迁邢

祖乙迁邢 历代都城都是当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历史上的每一次迁都都让一个朝代从治乱走向中兴。商汤灭掉夏朝,历经九位商王后,王位传至祖乙。祖乙即位之初,都城相地(今河南安阳市西)洪水泛滥成灾。公元前1439年,为使臣民远避洪灾,祖乙决定把王都迁移到邢,重新在商氏族的发祥地谋求中兴。祖乙迁邢,使邢首次作为王朝都城载入史册。

当时,邢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古邢地处于太行山与大河之间西高东低的山前台地,大河泛滥只能向东淹漫而很难危及此地。

古邢地是商朝的发祥地。商朝的第二位先公昭明曾经长期生活在这里。同时,古邢地的农业手工业生产相当发达,铜器、陶器、手工纺线和编制工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作为商代的中兴之王,祖乙迁邢后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命巫贤治理国家,命彭伯、韦伯为王屏藩,命高圉(yǔ)为邠(bīn)侯,教民耕稼,发展农业。商王朝以邢为首都,共经历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五代帝王136年,直到南庚三年才由邢地迁到奄地。

祖乙迁都邢地,使邢地长期作为商王朝的都城与畿辅,是商代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和最重要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基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www.daowen.com)

邢侯靖渊

邢侯建国 邢台第二次成为都城是在西周时期。西周王朝建立后,把商王畿之内(王城周围)分为邶(bèi)、卫、庸三国,分别让商纣之子武庚、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治理,以监视商朝遗民,史称“三监”。邢地仍属井方国,但在邶的封区内,由武庚监管。

武王死后,武王的幼子姬诵即位,为周成王。国事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代为管理,引起管叔、蔡叔的不满。周成王元年(前1042),以武庚为首的商朝贵族残余势力乘机勾结管叔、蔡叔,发动徐、奄、熊、盈等东方部落,举行大规模武装叛乱,史称“三监”叛乱。周公旦率军东征,历时三年才将其平息。为了有效巩固创建不久的西周王朝,周公旦决定增加分封诸侯国的数量,为周王朝广建屏藩。

公元前1021年,周公第四子靖渊[又名姬苴(jū)]被封为邢侯,占据邢地建立诸侯国。春秋早期,戎狄势力很盛,中原华夏诸小国经常遭到戎狄的侵袭。周王朝封建邢国,一方面是为了监管邢地的商朝遗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御戎狄和东方部落的侵略。

周王朝封邢于邢地,封卫于商朝故都,封燕于燕山地区。但燕国距中原相当遥远,由燕通向成周(今洛阳)乃至镐(hào)京(今西安)的道路又必须经过太行山东侧平原,很容易被来自太行山西部的戎狄军队阻隔。于是,邢国作为连接燕、卫两国的枢纽而获封建。

邢侯建国

西周封建重要诸侯都要举行隆重仪式,谓之锡命,称为册封。邢侯所受册命在《麦尊铭》、《麦彝铭》中被详细记载。周成王册封周公旦的儿子到邢地做邢侯,丁亥日,邢侯到宗周去朝见周王,周王在辟雍宫隆重接待邢侯。射礼完毕,邢侯登上旌旗招展的彩船随王船而行。礼仪终了,周成王又在当天陪邢侯入辟雍宫休息,并在宫中赏赐给邢侯铜戈与臣属200家,恩准邢侯“用典王命”,可以代王行事,按天子礼制建城,出行使用周王的车马服饰。

邢侯返国后,高筑邢侯台,祭祀神明,表示自己一定效法父亲周公在邢国实行统治,屏卫周王朝。不久,周王再次赏赐邢侯。出土于邢台内丘的《邢侯簋(guǐ)》记载:“舍邢侯服,锡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

邢侯受封后,雄心勃勃,统领邢国的臣民开拓疆土、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姬苴“躬耕垄亩”,邢国国势日见强盛。邢国版图和实力得到扩增,边境一度东部达到山东聊城一带,北部达到元氏一带,西界太行,南到滑县一带。到春秋末期,邢国国势开始逐渐衰弱,公元前635年被卫国所灭。

作为西周文化的正统,邢国先后传二十世,历400余年,是西周文化全盛时期周礼之制的试验地、发祥地和样板地。公元前480年,孔子认为礼制在鲁国等国已经毁弃,曾专程过黄河来邢地寻求周礼,足见邢国在西周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邢侯簋

赵襄子建国立都 邢台第三次成为都城是在战国时期。周元年元年(晋定公三十七年,前475),赵国的开创者赵鞅即赵简子去世,他的儿子毋恤继承王位,史称赵襄子。

邢国疆界图

赵国都城原在山西晋阳。赵襄子四年,智伯勾结韩、魏两家卿相围困赵襄子于晋阳。危急之际,赵襄子私下联合韩、魏,反而灭掉智氏,形成三家分晋局面。此后,赵襄子选择了向北向东发展的战略,逐渐占据了山西中北部、河北中部、西南部和内蒙古一部分地区,开始窥视齐燕。此时偏处山西的晋阳作为赵国统治与扩张的中心,地理条件已显不足。由于赵襄子做世子时经营邢台多年,使得邢台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而赵国在吞并了邯郸、柏人(今邢台隆尧)之后,邢台作为四战之地,地理优势愈加明显。加上赵简子、赵襄子曾两次被困晋阳,余悸余恨未消。赵襄子认为晋阳不是久都之地,于是在公元前451年,正式把赵国的首都迁到了邢台。

襄子迁邢

赵襄子自公元前457年至公元前425年在位,共计33年。赵襄子死后,他的儿子赵浣即位,为赵献侯。赵襄子的弟弟赵桓子与赵献侯争夺王位,自立于代。公元前423年,赵献侯被迫迁都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市西)。邢台作为赵国都城,基本是赵襄子在位时期。后世项羽因赵襄子建都邢地,便把邢台更名为“襄国”。

信都宫

赵武灵王信都决策 一提到“胡服骑射”,许多人想到的是赵武灵王和邯郸。但很少有人知道,赵武灵王这项伟大改革的初始地,却是在当时赵国的陪都——信都(今邢台市)。公元前423年,赵献侯迁都中牟后,邢台成为赵国的陪都。赵敬侯元年(前386),赵国首都由中牟迁至邯郸,邢台成为仅次于邯郸的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其15岁的儿子雍即位,即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也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即位时,赵国国势衰落,就连邻界小国中山国也常来侵扰。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更是常吃败仗。

由于赵国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较多,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相当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具有很大的灵活机动性。为了富国强兵,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信都的信宫召集重臣肥义、楼缓等人,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改革主张,决心用胡人的长处来弥补中原的短处,但是遭到许多王亲国戚的反对。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等人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做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最终,赵武灵王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

赵武灵王

公子成等人见赵武灵王动了真格,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散布谣言说:“赵武灵王平时就看不惯我们,这是故意羞辱我们。”赵武灵王听到后,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当着他们的面用箭将门楼上的枕木射穿,并严厉地说:“有谁胆敢再说阻挠变法的话,我的箭就穿过他的胸膛!”公子成等人一下子傻了眼,从此再也不敢妄发议论了。

“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国力逐渐强大,在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的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还夺取林胡、楼烦之地,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管辖范围达到现在的河套地区。于是,赵国的人口兵员之众,国土疆域之广,国力军力之强,均达到其历史的鼎盛期,为赵国与秦国在此后抗衡创造了条件。

张耳陈余

赵歇建都 邢台第四次成为都城是在秦汉之交。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当年八月,张耳、陈余奉陈胜的命令,和武臣、邵骚一起,率3000起义军北上,攻打燕赵之地。燕赵之地的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很快发展到数万人,攻占了10余座县城。武臣派使者用车百乘、骑二百与侯爵印招降了范阳令徐公,并通过徐公招降分化仍然为秦王朝守卫城池的人。燕赵30余城的首领纷纷归顺起义军,使得起义军在燕赵之地的声势大振。

张耳、陈余因怨恨陈胜没有重用自己,煽动当时颇有威望的武臣背叛陈胜自立为赵王,定都于邯郸。武臣任陈余为大将军,张耳、邵骚为左右丞相,完全脱离了陈胜。

为巩固自己的势力,武臣没有援助陈胜攻打秦朝,而是发兵北上攻占燕、代,南下收取河内,扩大自己的领地。九月,武臣麾下的将军韩广攻占了蓟(jì)城,自立为燕王,背叛了武臣。

公元前208年,武臣部将李良攻占常山后,又奉武臣的命令向西攻打太原,但遇到秦朝强将的奋力阻击,李良自感兵力不足,难以西征,便回师邯郸。路上杀死了醉酒失礼的武臣的姐姐,便一不做二不休,率兵突袭邯郸,杀死武臣和邵骚。张耳、陈余很快召集数万军士,击败了李良。一直主张重建六国的张耳、陈余拥立赵国之后赵歇为赵王,以信都(今邢台市)为都城,重建赵国。

张耳、陈余扶立赵歇为王,把信都作为都城,一方面是因为邯郸经过李良之乱已经破败不堪,很难在短时期内恢复往日的繁华。另一方面是因为信都的地理条件比邯郸更具优势。《读史方舆纪要》说信都“西带上党,北控常山,河北之襟要而河东之藩蔽”。在交通上,信都是当时的交通枢纽。从信都可以北上西折,路过井陉,直捣太原;又可以南下,经过邯郸,席卷相卫(今河南北部);如果北上,可轻取深冀(今河北中部),越过清河就可以直奔德棣(dì)(今山东西北部)。

公元前207年,赵歇、张耳被王离所率秦军围困于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张耳因陈余拥兵不救而与陈余结怨。项羽则在谋杀宋义后,率楚军破釜沉舟,与秦军展开巨鹿大战,获胜后解除巨鹿之围。此后,张耳保赵歇重居信都。汉元年(前206)二月,项羽因为张耳曾率赵军入关灭秦的功劳,分赵国之地设常山国,封张耳为常山王,并把信都改名襄国,作为常山王国的都城。同时把赵国都城北迁到代邑,命赵歇徙居。自秦二世二年(前208)至此,信都作为赵王歇的都城,只有两年多。

后赵建都襄国 邢台第五次成为都城是在后赵石勒时期。

石勒,羯族,上党武乡人。西晋永嘉元年(307),与汲桑聚众起义,石勒为扫虏将军、忠明亭侯。起义失败后,汲桑被杀,石勒投靠刘渊,为大将。他重用汉族官僚内丘人张宾为谋士,在十余年的征战中,先后消灭了王弥、王浚、刘琨等集团,成为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

东晋太兴二年(318),石勒脱离前赵,自称赵王,建都于襄国(今邢台市),史称后赵。

自此,石勒开始命人汲取古都洛阳、长安、邺城的建筑精华,在襄国进行大规模的宫城建设,历时10余年,直到建平元年(329)才基本完成。所以后赵襄国城又称建平大城。建平元年后赵消灭前赵,国势达到全盛期,其版图已有司、冀、洛、豫、兖(yǎn)、青、徐、幽、营、并、朔、雍、秦、荆、扬十五州之地。其中司、冀二州为后赵首都襄国的畿辅之地。建平四年(333)七月,石勒病逝后,其子石弘即位。次年十一月,石勒养子石虎发动政变,废黜石弘,篡夺了后赵的最高统治权,并把后赵的首都迁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而以襄国为陪都,直到后赵灭亡。自后赵元年至延熙元年(318~333),襄国作为后赵首都计16年。自建武元年至永宁二年(335~351),襄国作为后赵陪都15年后,又作后赵王都两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