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庆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在经济建设中的贡献

重庆抗战时期民主党派在经济建设中的贡献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5年12月,蒋介石还都南京前夕,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命令重庆市政府研究一个十年为期的建设计划,并指出“以交通卫生及平民福利为目标”。重庆是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和四川、西康两省是大后方的经济支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基。

然而,重庆短时间内的这种急剧空前发展也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半岛人口密度过大,建筑用地所占比例高达71.16%,中心地区更高达99.99%;道路严重不足,人均道路不过2平方米,棚户捆绑房密布其间;交通设施严重不足,公路尚未形成系统,缺乏环城道,贯通市中心的两岸沿江无公路,水陆之间缺乏联络线,未能形成联运;几个机场,不是太远,就是太小,使用受到极大限制;市容卫生环境恶劣,全市无系统的下水道污水横流,垃圾遍布;城市建筑零落紊乱,支离破碎,多为竹笆篾棚、旧式木架屋和砖柱土墙屋,砖混结构房屋比例较小,带有相当大的临时性和仓促性。

1945年12月,蒋介石还都南京前夕,以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命令重庆市政府研究一个十年为期的建设计划,并指出“以交通卫生及平民福利为目标”。重庆市市长张笃伦奉令后,延揽国内外专家及社会贤达何北衡、茅以升、税西恒、卢作孚等,组成“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用3个多月的时间调查研究,于1946年4月28日草拟完成了《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该《草案》以提高市民生活水准,增进市民工作效率为最高原则,纠正重庆市长期无目的成长及过度膨胀状况,着重繁荣工商业、整顿市容,规划重庆市未来发展的轮廓,把重庆建设成为西南的工商重镇、内陆良港、现代化的西南最大都市。该计划草案全文20余万字,内分《总论》、《人口分布》、《工商分析》、《土地重置》、《绿地系统》、《港务设备》、《公共建筑》、《居室规划》、《卫生设施》、《公用设备》、《市容整理》、《教育文化》、《社会事业》、《计划实施》等16章,对涉及重庆未来发展的有关交通、卫生、市政、建筑、公用、文化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百姓福利等进行全面规划,而且规划理念非常先进。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规划的内容,大多止于纸上,未获实施。但却给重庆后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留下了可供借鉴和参考的宝贵经验,是重庆历史上第一次对未来城市建设所作的全面规划,在重庆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川康建设提案(www.daowen.com)

选这个案例是因为这个案例不仅在于其经济意义,而且主要在依靠民主党派人士办理提案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重庆是国民政府的陪都,重庆和四川、西康两省是大后方的经济支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基。蒋介石对川康地区经济建设十分重视,于1939年2月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三次大会上提出《拟组织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期成会并组成川康建设访视团案》,指出:“拟由大会推选熟悉川康情况,即对各项建设有特殊学识经验之参政员同仁,于本会此次大会休会后,立即组织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期成会,由期成会组成川康建设访视团(决议时改为视察团),分赴川康各地视察,并根据视察实况拟定川康建设方案,建议政府,采纳施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