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郑和精神:与伊斯兰文明的和平对话

郑和精神:与伊斯兰文明的和平对话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和精神与伊斯兰文明新疆石河子大学龙群郑和是闻名世界的回族航海家。郑和航海过程中始终贯穿的和平、包容、友好的精神,不仅是伊斯兰文明中的相互包容思想的真诚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丰富与发展。郑和精神是伊斯兰教和平包容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凝聚与升华。伊斯兰教认为具有包容思想是圣贤的品行,是义者的德性。这块石碑是郑和和平宽容精神的体现和反映。

郑和精神:与伊斯兰文明的和平对话

郑和精神与伊斯兰文明

新疆石河子大学 龙 群

郑和是闻名世界的回族航海家。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他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渡重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七下西洋不但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维护国家安全、开拓海洋事业、发展海外贸易,而且传播了中华文明。这一伟大壮举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而且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走出国门,同各国人民进行和平友好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交流。郑和航海过程中始终贯穿的和平、包容、友好的精神,不仅是伊斯兰文明中的相互包容思想的真诚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丰富与发展。郑和精神是伊斯兰教和平包容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凝聚与升华。

一、伊斯兰文明中的相互包容思想

伊斯兰教是讲求和平的宗教,也是富有包容精神的宗教。

首先,包容思想是伊斯兰教的教义思想之一。《古兰经》中讲到,“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真主确是全知的,确是彻知的。”(49:13)(1)人类是一个大家庭,对他人持包容态度是伊斯兰教所倡导的。一方面,包容思想是虔诚的穆斯林重要的修养环节,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正如《古兰经》中所说“如果你们恕饶他们,原谅他们,赦宥他们,〔真主就赦宥你们〕,因为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64:14)(2)另一方面,伊斯兰教主张,在信仰上予以包容,决不强迫。伊斯兰教倡导宗教之间理解与对话,教导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相互宽容。正如《古兰经》所云:“对于宗教,绝无强迫;因为正邪确已分明了。”(2:256)(3)

其次,待人包容是穆斯林的一种美德。伊斯兰教认为具有包容思想是圣贤的品行,是义者的德性。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为广大穆斯林树立了光辉典范。他在光复麦加的时候,对那些曾经加害于他的人们没有冤冤相报,反而对他们说:“你们都去吧,你们是自由的。”先知穆罕默德的高尚的包容品格化解了各种对立的关系和矛盾。包容精神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他将心与心连接起来,被包容者会感到灵魂的颤动,最终达到相互的谅解。正如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谁不仁爱他人,他也得不到仁爱。”(4)

再次,和平相处,平等相待,互相包容,与人为善,这些美德和思想不仅是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嘱托与要求,也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愿望。

二、郑和精神——内诚于心,外化于行的和平包容精神

郑和出生于信仰虔诚的穆斯林世家,集穆斯林的美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于一身,作为一名回族穆斯林和明朝的和平使者,在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将和平、包容、友好的种子一路播撒。在中华文化交流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精彩篇章,也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和平发展环境

第一,从郑和下西洋的使命看,是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一方面,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拉加、苏门答腊、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的;另一方面,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另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政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所以从明朝派遣郑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实现和平的使命。

第二,在文化交流中,体现对不同宗教信仰和种族的尊重与包容。(www.daowen.com)

郑和下西洋,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刘家港集结,沿海南下,在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等候太平洋西北季风,11~12月,季风来了,便穿过台湾海峡和南海,第一站到达占城,再到东南亚各国,进入印度洋。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东,最远到达古里。它是古代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第四次开始到达西亚、东非地区。一路航行,所到之处,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不同种族尽存。

郑和作为外交代表,有着政治家应有的风范和胆识,沉着应对复杂情况,不仅尊重各国风俗,而且更尊重各国人民的宗教感情。他在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也对佛、道等宗教给予了极大尊重。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还肩负了“宜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的使命。郑和出色将中华文明远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等。所到之处,赐予图书典籍,使中国文化得以弘扬。郑和在第二次航程中,在锡兰(今斯里兰卡)弘扬佛法,布施佛寺推动佛教文明的发展繁荣。在加异勒寺院立了布施碑,这块碑于1911年被发现,现存于斯里兰卡科伦坡博物馆,北京国家博物馆有其拓片。这块碑用汉、泰米尔和波斯三种文字镌刻。汉语的碑文记载郑和等为祈保航海平安,向神佛敬献供品的情况,泰米尔语的碑文则是表示对南印度泰米尔人信奉的婆罗门教保护神毗瑟奴的敬献;波斯语的碑文则表示对伊斯兰教信奉的真主给以敬仰之情。在一块碑上以三种宗教为对象的碑文,反映了郑和对各主权国人民的尊重和他本人的宗教宽容性。这块石碑是郑和和平宽容精神的体现和反映。在印尼、马来西亚建立清真寺,传播伊斯兰教。在整个舰队中,大约有来自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的2万多名船员,他们始终能够做到精诚合作、和谐共处。从而保证了航海事业的成功。

第三,在整个航海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睦邻友好的和平精神。

郑和下西洋,一路上化解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周边的稳定,维护了东南亚、南亚地区稳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声望。所以,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虽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不是用于侵略扩张,而是用于实现和平目的。在当时国际环境条件下,陈祖义几千人,阿烈苦奈儿上万人,没有强大军事实力做后盾,是难以实现和平的。郑和航海自始至终都坚持了对和平的张扬,没有掠夺他国一份财产,没有占领异族一寸土地,也没有建立任何要塞。唯一的目的只是睦邻友好,传播友谊,促进贸易往来,加强友好交流。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郑和舰队始终坚持睦邻友好、维护正义、帮助弱小的和平精神,坚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积极、有效地协调和缓解了东南亚各国间的冲突和矛盾。在旧港(今苏门答腊岛东北部的巴邻旁)为当地剿灭海盗,保证了行道的畅通;在满剌加(今马六甲)帮助他们建立国家,阻止强国对弱国的欺凌;在苏门答腊郑和舰队为国王平定了叛乱,维护了当地和平,促进了那里的稳定与发展。由于郑和舰队为当地人民伸张了正义,所以东南亚各国与明朝保持了长期友好往来关系。据统计,永乐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况空前。更有文莱、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4个国家先后7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最多一次有18个国家朝贡使团同时来华,还有3位国王在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遗嘱要托葬中华,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现今东南亚各国有许多以三宝命名的地方,例如在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井,在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在菲律宾有三宝颜等,那里留下了郑和遗迹,深刻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这位传播中华文明的先驱的崇高敬意。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历史虽已逝去,英杰早已长眠。郑和下西洋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却是永存的,开拓进取、和平友好、合作交流、包容对话、和谐相处等优秀品格,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郑和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将伊斯兰教中的相互包容思想内诚于心,外化于行,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宽容友好、与邻为善的美德合为一体。对中国而言,应借鉴历史的经验,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和平崛起中实现全面小康,在和平发展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富强;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说,和平相处,睦邻友好,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当今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各种冲突,我们提倡相互包容,平等对话,和谐共存。

【注释】

(1)马坚译:《古兰经》,第422页,第460页,第3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马坚译:《古兰经》,第422页,第460页,第3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马坚译:《古兰经》,第422页,第460页,第3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陈克礼译:《圣训经》,第26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