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社会科学院 杨怀中
明宣宗于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九日,再次派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郑和已是六旬老人,不减当年勇气,欣然受命。他迅速组织起一支庞大的船队,有大型宝船61艘,共27550人。宣德五年(1431年)闰十二月初六,船队从龙湾(今南京下关)开航,十二月二十一日到达刘家港暂泊。在此,刻立《通番事迹碑》,记载了他前6次出使西洋的经历。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二十六日,船队到达福建长乐,在南山三峰塔寺刻立了《天妃之神灵应记》石碑,也记载了他奉使远航的事迹。
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船队出五虎门,远洋航行。这次远航走遍了南海和北印度洋沿岸地区以及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国家。大舟宗宝船先后到占城、爪哇的苏鲁马益、旧港、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的别罗里港、古里、忽鲁谟斯,再从忽鲁谟斯返航,经古里、苏门答腊、赤坎、占城,回到太仓刘家港,共访问17国。
在苏门答腊分出船只到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不剌哇、竹步访问;在古里派出船只到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阿丹、剌撒访问,还到阿鲁、南渤里、柯枝、加异勒、甘巴里等国访问。
宣德七年(1432年)七月,郑和派中国穆斯林马欢等7人,带着麝香、瓷器、缎匹,前往天方朝觐。天方国穆斯林热情好客,盛情接待了马欢等中国哈只。马欢等中国哈只,完成了朝觐功课,摹绘了一张“克尔白图”,俗称“天堂图”,带回中国,回奏于朝廷。天方国也派使臣沙氵献携带方物,随马欢访问中国。十月,郑和分遣船只访问了榜葛剌(今孟加拉),该国两次派人来北京进贡。这次前来中国北京访问的有10国使节。
郑和经事成祖、仁宗、宣宗三朝,7次奉使远航,经时29年,遍访亚非30余国。他一生奔波在海洋上,历经艰辛。宣德八年(1433年),船队返航回国时,亡于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
出使西洋的船队带着统帅逝世的庄严隆重的悲哀气氛回到国内。想不到还有更大的不幸等待着郑和。40年后到了宪宗(1465~1487年)时,有太监奉命到兵部查索宣德间郑和出使的水程,帝欲再作远征海外的壮举,为台谏所阻而罢。《殊域周咨录》卷8《古里》条(1)记载了此事的过程,文曰:“成化间,有中贵迎合上意者举永乐古事以告,诏索郑和出使水程。兵部尚书项忠命吏人入库,检旧案不得。盖先为车驾郎中刘大夏所匿。忠笞吏,复令入检,终莫能得。大夏秘不言。会台谏论止其事,忠诘吏谓:‘库中案卷宁能失去?’大夏在旁对曰:‘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出使西洋的反对派,公然将郑和7次航海的档案资料全部藏匿焚毁,并指斥郑和7次奉使远航为“弊政”。
郑和7次奉使远航的辉煌事迹,竟受到如此冷遇。此后,郑和和他的航海伟业在中国历史上沉寂了。清朝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片板不许下海。张廷玉修《明史》,给郑和写了一个简略而纰漏迭出的传记。传记只说郑和是云南人也,而不言他的籍贯在昆阳州(今晋宁县)。更讳言郑和是回回人,明人史仲彬所写《致身录》一书云:“《咸阳家乘》载:和为咸阳之裔,夷种也。永乐中,受诏行游西洋。”史仲彬所看到的咸阳王赛典赤家谱明确记载郑和为回回人赛典赤的后裔,他是夷人,此处“夷”,具体指的是回回人。《明史·郑和传》还说:“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成祖雄才大略,锐意经营,只欲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和平发展,实无其他目的。又说:“成祖疑惠帝(即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命和……等通使西洋。”这是皮毛之见,猜测之词。难道成祖、仁宗、宣宗三代皇帝,命郑和出使西洋,凡28年,访问30余国都为追寻一个惠帝。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在怀柔远人,招揽各蕃国之朝贡。郑和本传载和先后所至诸国,有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腊、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巴里、锡兰山、喃渤利、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儿、沙里湾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代、那孤儿等37国。冯承钧先生考证此中南巫里、喃渤利为同一国。西洋琐里、琐里也同为一国。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序》说:马欢、费信、巩珍之书所举阿丹一国,亦系郑和所历之地,本传漏举其名。《星槎胜览》所记卜剌哇亦系宝船所至之地,亦不见于郑和本传(2)。
明清500年中,中国人不了解也不理解郑和和他经营的伟大事业,落后的封建社会将郑和深深地沉埋了。到了19世纪西方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华天朝大国的大门,中国被列强瓜分而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904年梁启超先生怀着深沉的痛苦,发表了《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石破天惊,他充分肯定郑和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他说:“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又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还说:“刑余界中,前有司马迁,后有郑和,皆国史之光也。”1913年,云南学者袁嘉谷撰写并发表了《昆阳马哈只碑跋》,这是郑和为其父马哈只刻立的墓碑。
故马□□□铭
公字哈只,姓马氏,世为云南昆阳州人。祖拜颜,妣马氏。父哈只,母温氏。公生而魁岸奇伟,风裁凛凛可畏,不肯枉己附人,人有过,辄面斥无隐。性尤好善,遇贫困及鳏寡无依者,恒护绸给,未尝有倦容,以故乡党靡不称公为长者。取温氏,有妇德。子男二人,长文铭,次和;女四人。和自幼有材志,事今天子,赐姓郑,为内官监太监。公勤明敏,谦恭谨密,不避劳勤,缙绅咸称誉焉。呜呼!观其子而公之积累于平日与义方之训可见矣。公生于甲申十二月初九日,卒于洪武壬戌七月初三日,享年三十九岁。长子文铭奉柩安厝于宝山乡和代村之原。礼也。铭曰;身处于边陲,而服礼义之习;分安乎民庶,而存惠泽之施;宜其余庆深长,而有子光显于当时也。
时永乐三年端阳日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撰
这篇碑文使世人对郑和的故里、家世有了全新的认识。1931年在昆阳月山上出土了“郑姓墓碑”,此为郑和十二世孙妇之墓碑。碑当中刻“皇清敕授孺人登仕郎昆阳州督捕厅刘太君之墓”,右刻“雍正甲辰年三月十七日始”,左刻“乾隆乙亥年九月初四日终”,碑阴大书“圣裔”二字,下二行曰“元咸阳王第十八世孙,明三保太监第十二世孙”。此碑明言为郑和十二世孙妇之碑。两碑合读,知郑和为云南昆阳州人;郑和是伊斯兰教圣裔,属先知穆罕默德宗系;郑和为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后裔,其谱系为:赛典赤·赡思丁—纳速剌丁—拜(伯)颜—哈只—马哈只—郑和;郑和祖、父两代均为哈只。这是一个显赫的家族。
郑和的宗系弄明白了,这又为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在一个汉民族为主体的社会里,作为一个“夷种”的回回郑和,是什么样的机遇把他推向了历史的潮头,使他演出了出使西洋的辉煌的一幕?
番客的东来
唐宋元时代,约当公元7世纪至14世纪,中国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国际贸易出现了一个繁盛局面,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波斯、大食(即阿拉伯)商人纷纷前来中国贸易,当时中国人称他们为“番客”。他们向中国输入香料、药材、珠宝,又从中国带出去丝绸、瓷器。大唐盛世的建立,同波斯、大食等国开展了友好往来的关系。波斯、大食向唐朝遣使如下表(3):
波斯与中国有着久远的经济、文化的交往历史,7世纪萨珊波斯灭亡后的几百年间,唐朝仍然与波斯流亡政权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大食兴起于7世纪,尤其阿拔斯朝迁都巴格达,更促进了大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来自地中海或波斯湾的波斯、大食穆斯林的商船,沿着印度次大陆和南洋的水道前行经中国海抵达中国的海南岛,再北上到达广州。唐朝政府对来广州贸易的穆斯林实行永住权、本俗法、贸易权、聚居区等开放的伟大国策。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唐朝设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机构,负责招徕海外商人,登记外国商船运载的货物,收取关税。广州市舶的收入在当时国家财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唐代后期,政府在一份诏令中要地方官对“岭南、福州、扬州番客”,“常存加问”。岭南的贸易港是广州,福建的贸易港是泉州,广、泉、扬三州,是外国穆斯林商人聚居的地方。据说唐末黄巢攻破广州城时,遭到杀害的外国人达12万之多。唐朝中期,一次战乱中,扬州“大食、波斯贾胡死者数千人”(4)。可见,广州、扬州在当时所聚集的外国商人之多及这两个城市海外贸易的繁荣。
唐代出现了“番裔贾胡”,到了五代时有“土生番客”和“五世土生番客”,于是出现了“蛮裔商贾”这样一个阶层,这是指久居汉地的大食、波斯商人的后裔。他们的身份正在转化中,似乎有了中国人的身份。
宋朝廷更加重视海外贸易,他们仍用大食这个名字来称呼整个阿拉伯地区。周去非说:“大食者诸国之总名也。有国千余,所知者特数国耳。”“大食诸国”中比较著名的有麻嘉(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勿斯里(今埃及开罗)、弼斯罗(今伊拉克巴士拉)、层拔(今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弼琶罗(今索马里柏培拉)等(5)。阿拉伯半岛以东的波斯湾,当时称为东大食海;以西的西海,叫做西大食海(6)。大食朝廷和商人频频朝贡。白寿彝教授就《宋史·大食传》、《宋会要辑稿》、《玉海》等史书统计,有下列记载(7)。
1.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
2.四年。
3.六年。
4.七年。
5.八年。
6.九年。
7.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
8.四年。
9.神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
10.淳化四年,公元993年。
11.至道元年,公元995年。
12.三年。
13.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
14.六月。
15.三年三月。
16.四年。
17.六年六月。
18.德景元年,公元1004年。
19.秋。
20.四年。
21.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
22.四年。
23.九年十一月。
24.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
25.三年五月二日。
26.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
27.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
28.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
29.五年正月二十八日。
30.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
31.四年七月五日。
32.五年四月五日。
33.六年七月三日。
34.十二月十六日。
35.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
36.六年正月十三日。
37.七年四月二日。
38.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www.daowen.com)
39.哲宗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
40.四年四月九日。
41.十一月二十五日。
42.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43.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
44.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
45.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
46.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47.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
48.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
自开宝元年至乾道四年,此200年间,大食人共进贡48次,每4年有一次朝贡。
市舶收入,是宋朝政府一项重要收入,尤其在宋高宗南渡初期,市舶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支撑着整个财政,是使南宋王朝免于财政崩溃的重要支柱。把宋代岁牧总额和市舶所收相比较,可得下表:
南宋政府为加强市舶工作,破格起用阿拉伯人蒲寿庚。蒲氏起先居广州,总诸番互市,豪富甲两广。至寿庚父开宗,自广州徙于泉州。宋理宗淳祐间(1241~1252年),寿庚因平海寇有功,提举泉州市舶司。旋升福建安抚沿海都制置使。
宋元鼎革,元朝政府仍然重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也给元朝政府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沙不丁上市舶司岁输珠四百斤,金三千四百两”(8)。市舶收入在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很大。至元十三年(1276年)蒲寿庚降元,授昭勇大将军、闽广大都督兵马招讨使;至元十四年迁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至元十五年为福建行省中书左丞。同时主管泉州市舶,招抚海外各国与元通商。子师文,任正奉大夫宣慰使左副都元帅兼福建市舶提举、海外诸番宣慰使;次师武,为福建行省参知政事。寿庚一门掌管海外贸易30年,使海外贸易呈现出鼎盛的局面。据高岐《福建市舶提举司志》记载,担任市舶提举的回回人除蒲寿庚父子外,还有马合谋、沙的、赡思丁、木八剌沙、哈散、倒剌沙、八都鲁丁、亦思马因、暗都剌、忽都鲁沙等。一批回回人进入了市舶司,并提任市舶司的领导工作,这又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在蒲寿庚主持下,元代市舶司管理、市舶条例制订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更多。正是蒲寿庚和这些回回提举们的努力经营,使泉州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今日泉州出土的元代穆斯林碑铭中人物名字波斯文占多数,不难看出元代来泉州贸易的穆斯林波斯人最多。
唐宋时代,大食、波斯人掌握有先进的航海技术,拥有精确的海程记载。元代回回人继承了唐宋时代大食、波斯人的航海技术,元朝政府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元朝政府有文件说:
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十六日,奉秘书台旨,福建道骗海行船回回每(们),有知道回回文剌那麻,具呈中书省,行下合属取索者。奉此(9)。
这个文件说航海的回回们掌握有回回文(阿拉伯或波斯文)的“回回针经”,即海道针经,或可称为航海指南,要福建泉州负责搜集回回针经这方面的书,上报朝廷。这个文件说明元代的回回航海者已具有航海指南一类图书,因此他们有着较高水平的航海技术。
友人马建春《元代东传回回地理学考述》(10)文详细论述道,“剌那麻”是波斯语Rahnama的音译,阿拉伯语作Rahnami或Rahmani,意为指路,用于航海则为“航海指南”,阿拉伯人伊本·麻吉德在1498年为达·伽马从东非马林迪到印度西岸古里导航时,就曾使用过这种剌那麻,而且早在12世纪时剌那麻已经用于航海中,到了14世纪初在地中海已被广泛使用的航海图,其内容与麻吉德的剌那麻是近似的。剌那麻元初传入中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马可·波罗由泉州乘中国船舶回国时,船上已经使用了表示航向的针经。明人茅元仪《武备志》中有多幅《郑和航海图》,为现存中国最早航海图。全图24面,内《牵星过洋图》4幅,外国地名300余。伯希和猜想这些地图可能受到阿拉伯影响。明人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载,明时苏州有马怀德其人,藏牵星板一副,共“十二片,乌木为之,自小渐大,大者长七寸余,并为一指、二指,以至十二指,俱有细刻若分寸然。又有象牙一块,长二尺,四角皆缺,上有半指、半角、一角、三角等字,颠倒相同”。由此牵星板之构造及所用乌木、象牙材料看,它与国外史籍中所述阿拉伯人使用的牵星板非常相似。马怀德其人从名字可以看出他是回回人。这说明郑和航海使用的《牵星过洋图》与元代传入的回回文剌那麻有关。
明成祖欲遣使西洋,从回回人中选取统帅,实是历史的必然了。
郑和的家世和才干受到重视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颁布诏书,禁止胡服、胡语、胡姓,继之禁止色目人本类自相嫁娶。另方面也对回回民族有一些安抚的举措,对回回人的伊斯兰教信仰予以一定的尊重,还起用回回天文学家,表彰伊斯兰教界代表人物。赛典赤·赡思丁的七世孙赛哈只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十四日宣谕明太祖保护穆斯林宗教生活和经济生活圣旨。《天方至圣实录》卷二十收有永乐三年所立碑记:
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十四日,咸阳王赛典赤七代孙赛哈智赴内府宣谕,当日于奉天门奉圣旨:每户赏钞五十锭、棉布二百匹,与回回每(们)分作二处,盖造礼拜寺二座。南京应天府三山街铜作坊一座,陕西承宣布政司西安府长安县子午巷一座。如有寺院倒塌,许重修,不许阻滞与他住坐。凭往来府、州、县布政司买卖,如遇关津渡口,不许阻滞。
赛哈只是当时伊斯兰教界的代表性人物,他所宣谕的内容是当时回族人民宗教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大事,对回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此各地回回人修建礼拜寺有了法律根据。
明军攻占大都(今北京),获得大批回回天文书籍。明太祖起用元代回回司天监官员黑的儿、阿都剌、郑阿里、迭里月实等回回天文家,议历法,占天象。回回历法中的五星纬度为中国传统历法所无,受到明太祖的重视。明太祖有任命翻译回回天文学专家马沙亦黑、马哈麻的敕文,曰:
朕闻君子之道行,是为万幸;君子之道不行,是为不幸。非其道不行也,乃是君子之不才,致道有滞于一时。吾中国之文,始八卦以代结绳而编简至于方册,流传古圣人之言,莫不备载,万物性情造化无所不该焉。洪武初,大将入胡都,得图籍,文皆可考。唯秘藏之书,数十万册,乃乾方先圣之书,我中国无解其文者。闻尔道学本宗,深通其理,知上下,察幽微。其测天之道甚是精详。於戏!乾方之秘书,非尔安能名于中国,尔非书安能名不朽之智人。特命尔为翰林编修,汝其敬哉!(11)
明太祖还有《阿都剌除回回司天少监诰》曰:
天文之学,其出于西域者约而能精,虽其术不与中国古法同,然以其多验,故近代多用之,别设官署以掌其职,盖慎之也。以尔阿都剌敏而多识,回回天文之说,实世守之。朕仰观天象,敬授民时,乃循近制,仍设其职,而命尔复居厥官。尔尚勤于推测,谨于敷陈,恪守攸司,以称予意。
从这两条材料看出明太祖对回回天文历法十分重视,今存《涵芬楼秘笈》第三集收有《明译天文书》一书,为明初所翻译。
永乐五年有《谕米里哈只》告谕,表彰扬州、苏州、西安等地伊斯兰教代表人物,其文称:
谕米里哈只:朕唯人能诚心好善者,必能敬天事人,劝率善类,阴翊皇度,故天锡以福,享有无穷之庆。尔米里哈只,早从马哈麻之教,笃志好善,导引善类。又能敬天事上,益效忠诚,眷兹善行,良可嘉尚。今特授尔以敕谕护持,所在官员军民一应人等,毋谩侮欺凌。敢有故违朕命,谩侮欺凌者,以罪罪之。故谕。永乐五年五月十一日。
这条敕文是永乐皇帝朱棣颁发给扬州米里哈只的,原件为一卷轴,现存北京民族文化宫。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大殿前檐也悬挂着这条敕文的牌匾,其文抬头称“赛亦的哈马鲁丁”。
明初仍仿照前代,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明太祖、明成祖两代帝王当然了解唐宋元数百年间回回民族及其先民阿拉伯、波斯人在中国的海外贸易中的贡献及其所处的重要地位。所以当明成祖物色下西洋的领导人员时,很可能把预选人员锁定在具有航海经验的回族官吏中。这样郑和才有了浮出的机会。郑和本人是伊斯兰教圣裔,是伊斯兰教世家赛典赤·赡思丁六世孙,出生于伊斯兰教两代哈只之家,在燕王藩邸时显示了聪明才智和办事能力。“靖难之役”发生时,他以内臣“从燕王起兵靖难,出入阵战,多建奇功”,朱棣即位后,就升他为内官监太监,成为明成祖的亲信人物。相士袁忠彻在其所著《古今识鉴》中记郑和道:“内侍郑和即三保也,云南人,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俊而鼻小,法反此者极贵,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永乐欲通东南夷,上问:‘以三保领兵如何?’忠彻对曰:‘三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遂令统督以往,所至畏服焉。”当明成祖欲选派郑和下西洋时,咨询相士袁忠彻意见,袁忠彻的肯定性的回答,使明成祖最后下定了派遣郑和为出使西洋正使的决心。
政治家的政治行为
郑和七次出使西洋,统领官兵27000余人,其中有各个民族成员,各种宗教的信仰者;出使西洋所到国家,有伊斯兰国家,也有佛教国家。作为统帅的郑和要顺利地完成出使西洋的任务,必须充分尊重各国家、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不同的风俗习惯。各种宗教一律平等,互不歧视和干预。为此,作为政治家的郑和曾长期地多次参加佛教、道教的宗教活动。于是学术界对郑和宗教信仰有“奉佛”、“祟道”说,有多种信仰说,有此为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说。友人林松教授发表了《论郑和的伊斯兰教信仰——兼论郑氏“奉佛”、“崇道”说》一文,进行了细致的叙述和分析,是一篇说理透彻的文章。本人只想说明一点,郑和航海过程中参加佛教、道教活动,实为作为出使西洋的正使政治家的政治行为,不是他个人宗教信仰的具体功修和实践的表现。这方面郑和继承了先祖赛典赤·赡思丁治理云南时,推行民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创造文化和谐的社会环境的政治风度。赛氏是坚定的穆斯林,在昆明修建了清真寺,维护回回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他提倡儒学,修建孔庙,举办庙学,推行中原文化,又尊重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他成功地处理了复杂的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和宗教关系,从而为世人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给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他身上载负着回回民族的智慧,郑和正是这种智慧的继承者。
事实说明郑和是一个伊斯兰教的信仰者,他是穆斯林。他第七次出使西洋,经他申请由宣宗批准,政府提供钱财,重修了南京净觉寺。郑和题请子孙世守之。这是郑和这位穆斯林老人的虔诚的举意,也是年逾六旬的穆斯林老人对独一真主的虔诚的敬畏。此次航行中,有马欢等7位随行者远赴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很明显这是一次代朝,马欢等人代郑和朝觐。朝觐是穆斯林必行的宗教功修。当郑和在世俗世界的事业达到辉煌的顶峰时,他的心灵之舟正以穆斯林的方式向神圣的彼岸世界靠近。
亡于古里之可信
本文开始写道,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返航时亡于古里。此说言之有据。明罗懋登《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后附录明天顺元年(1457年)所撰《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一文,内记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返航时亡于印度古里。其文说:“……盖其遗嘱,有本族户郑灼曰义,有侄曰珩,皆目击耳闻哉。不期宣德庚戌(1430年),钦承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岁(1433年)卒于古里国。有师宗谦,感慕曩日惠,用以追悼。节次率领孙徒若干众,数诣(郑)宅建斋荐度。宣德乙卯(1435年),公户侯曰义,侄曰珩,□□同先太监公共下西洋,杨公惠泉、衮公普性、黄公宗泽、杜公普明、高公定住,众同计议:不违先太监公日前遗嘱之言,又将前项圣像,若炉瓶钟磬灯床,尽皆送付碧峰之退居供奉,以满太监公生前之愿。”此文写于1457年,距郑和逝世24年,作者是郑和生前友好和同僚,此文问世时郑和的亲友及共同出使西洋的人物大多健在,这一记载应是可靠的。《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牛首山有郑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郑和家谱首叙》说:“亡于王事,归葬牛首山。”今南京郑和后裔说:祖辈传说,郑和亡在国外,埋在国外,是他的亲随把他一束头发装在他靴子里带回国内,埋在了牛首山。郑和一生7次出使西洋,终以身殉国了。
重新认识郑和
郑和生当“大航海的时代”,也叫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在这个翻天覆地的时代里,郑和7次出使西洋,显示了中华民族在国力和科学技术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郑和是世界航海史上伟大的先导者,他是伟大的航海家,和平的外交家。他到达东非洲,还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之前74年,葡萄牙人发现欧、亚、非三航道(1497年)之前79年。
郑和7次出使西洋,执行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政”思想,与所到国家睦邻友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树立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形象。郑和船队每到一地,向各国君主宣读明朝皇帝的书信,表示愿意通好的诚意,同时将“锦绮纱罗绫绢等物,赐赠诸王”,然后各国使者,“附随宝船赴京朝贡”。对来中国朝贡的使者,护送回国,显示了大国风度,赢得了所到国家的欢迎,促进了明王朝同各国的友谊,使明朝同亚非3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上的联系和贸易上的往来,扩大了明初海外关系的发展,也扩大了明朝人的眼界。这是明朝政治、经济、文化上繁荣富强的表现。而哥伦布所到之处,侵占土地,掠夺财物,屠杀当地人民,这与郑和出使西洋的作为,成了鲜明的对比。
郑和留给我们的这些政治、文化传统,是当代中国人实行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精神资源。
郑和7次出使西洋,历时28年,在茫茫的海面上,在山岳般的惊涛骇浪中,涉险攻难,奋勇进取。仰视郑和,他为世人树立了一个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榜样。
唐宋时期,回回民族的先民——番客们,在中西交通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元代交通大开,回回民族的“斡脱”(即官商)商人们,是国内外贸易的活跃力量;明代,由郑和团结各方面的回回人共出同使西洋,演出了中西交通史上更壮丽的一幕,这正显示着历史的连贯性。
郑和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郑和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回回民族的光彩。
【注释】
(1)《殊域周咨录》卷八·古里条。
(2)马欢:《瀛涯胜览》。
(3)李斌城:《唐代文化》(下册)。
(4)《新唐书)卷144·田神功传。
(5)《岭外代答·大食诸国》。
(6)《诸蕃志·大食国》。
(7)白寿彝:《宋时大食商人在中国的活动》。
(8)《元史·世祖纪》。
(9)《元秘书监志》。
(10)马建春:《元代东传回回地理学考述》,载《回族研究》2002年第1期。
(11)朱元璋:《高皇帝御制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