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简史提纲(1)
第一章 阿拉伯古代社会及其特点
阿拉伯古代社会根据史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50年(相当于中国东周初年),那时阿拉伯半岛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了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当时贝都英人是阿拉伯半岛人的主体,游牧经济是其主要经济形态。水源、牧场,可耕地均属氏族所有。雨季到来之时,贝都英人驱赶着牲群,主要是骆驼和绵羊到较远的地方放牧,雨季过后再返回住地,出现了半定居的历史现象。生活食品以肉类为主,此外还有椰枣。这时尚无农业。
女子地位低下,主要负责家务,男子负责牧放、作战、狩猎。这表明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前提条件。
部落间经常发生战争。从史料上看主要是血亲复仇战争。由于战争的频仍,到公元前8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出现了一系列的国家,这表明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开始了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因而这时该地区的社会是一个十分矛盾的社会,既有原始社会的特征,亦有阶级社会的特征。
据古代史家记述和南阿拉伯出土的铭文记载,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636年,在这近1 400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今阿拉伯世界这一广大地区前后共出现了7个国家,实际上这7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是介于部落联盟和国家的一种政权形态。现将该7国简述如下。
1.赛伯邑国
也门的阿拉伯赛伯邑人在公元前750年建立了国家,史称赛伯邑国,一直存在到公元前115年,前后存在了635年。该国已有了自己的农业和灌溉系统,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如建立了月神庙和毕勒基斯皇后庙宇。赛伯邑国的出现表明阿拉伯地区开始了自己的文明。
2.麦因王国
公元前8世纪麦因人在今也门西北建立了麦因王国,后经对外扩张,其疆域扩展到南阿拉伯大部分地区,并且建立了宗教中心。存在到公元前3世纪,前后存在达500年之久。
3.希米叶尔国
公元前115年,阿拉伯人在今南也门阿拉伯共和国建立了名为希米叶尔的国家。该国是一个具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的特征。如国王是最高统治者,是最大的土地占有者,掌管着军队。不仅有了货币,包括金、银、铜的货币,而且还有了首都,建立了王室。公元1世纪国王伊利·沙利哈在今萨那拉修造了名闻于世的鸟木丹王室。
希米叶尔王国到公元前1世纪20年代屡遭外国侵略。如公元前24年罗马帝国派大军开始侵略希米叶尔国,后又于公元1~2世纪多次侵略该国,从而破坏了阿拉伯人建立起来的文明。
公元525年,埃塞俄比亚人侵入希米叶尔国,并于是年灭亡该国。公元575年,波斯人侵入南阿拉伯,驱赶了埃塞俄比亚人,统治了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
4.奈伯特国
奈伯特人原系约旦河以东的一个游牧部落,于公元前6世纪初,在今约旦马安建立了奈伯特国,国势日盛。公元前312年,奈伯人遭从海上来的希腊军的侵略。奈伯特国动员全国的力量两次打败了希腊侵略军,巩固了自己的国家。公元前1世纪,国王俄拜德三世开始向外扩张,为此和罗马帝国结成盟国。奈伯特国到哈里萨斯四世时(公元前9年~公元40年)达到高峰,其疆域越过今亚喀巴向南,延伸到阿拉伯半岛。
奈伯特国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对外贸易亦很发达,其首都皮特拉是西亚和地中海的贸易中心。在公元3世纪,奈伯特人以阿拉马语的字母为基础创造了北阿拉伯语字母。今阿拉伯语的文字即由此演变而来。
5.帕尔米拉国
帕尔米拉国为叙利亚的阿拉伯人所建立,其首都亦称为帕尔米拉,现为何地已不可考,何时建立说法不一。但到公元1世纪和2世纪之交时,帕尔米拉已发展成了西亚和地中海的巨大贸易中心,取代了奈伯特的皮特拉的地位。史书记载,公元130~270年这一历史时期为帕尔米拉国繁荣强大时期。但遗憾的是,恰在这时,它遭受罗马帝国的侵略,公元272年被罗马帝国灭亡。
帕尔米拉的文化是由希腊文化、罗马文化、波斯文化和叙利亚文化混合而成。就是说帕尔米拉文化是属于多元文化,故其水平很高,尤其在建筑和绘画方面造诣很高,如帕尔米拉壁画名闻世界,是古代西亚文化的一个新高峰。
6.希拉国
莱赫米人部落在幼发拉底河下游活动,于公元240年在今伊拉克的库法、希拉、巴比伦地区建立了希拉国。据史家考证,莱赫米人是从也门迁徙到伊拉克,属阿拉伯人部落。在公元5世纪初至6世纪50年代,希拉国国势强大,成为威胁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劲敌之一,但这时阿拉伯帝国已兴起,公元633年希拉国为其所灭,前后存在393年。希拉国的文化深受波斯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影响,故亦属多元文化的范畴。
7.迦萨尼国
迦萨尼国是迦萨尼人大约于公元3世纪末建立的,其疆域包括叙利亚南部、约旦和西奈半岛部分地区。据史家记述,迦萨尼人亦像莱赫米人一样是从也门迁移来的阿拉伯人部落,在迁移过程中曾改信基督教。迦萨尼国长期同受波斯人支持的希拉国不和,经常发生战争。迦萨尼国受拜占庭帝国的支持和控制。公元613~614年波斯人攻占了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从而沉重地打击了迦萨尼国,使之一蹶不振。公元636年阿拉伯帝国占领了叙利亚后,迫使迦萨尼人皈依伊斯兰教。迦萨尼文化深受希腊文化影响。
在上述历史进程中,阿拉伯人的文化最大的成就是逐步摆脱多神教的宗教观念,出现了向单一神教转化的条件。
阿拉伯人一向是多神崇拜,如崇拜雨水,这是因为这里缺水,雨水少;崇拜岩石;崇拜日、月、星辰,并视为天神;崇拜植物;崇拜骆驼;崇拜祖先和鬼神。此外,崇拜偶像,如崇拜具有人形的胡伯勒。然而,这种多神观念逐步瓦解向崇拜一个主神的方向转变,如古莱氏部落开始把他们崇拜的安拉奉为主神。这种转变是整个阿拉伯古代社会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后636年长达近1 400年的历史进程中,阿拉伯地区共建了7个国家,这表明这一广大地区已逐步摆脱了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换言之阿拉伯地区已进入了历史大转折时期。所建立的7个国家,就每个国家而言虽都是在一个狭小地区建立的,但它们仍覆盖了几乎整个阿拉伯地区,从而促进了这一广大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阿拉伯民族向周围发达国家汲取了有价值的东西,创造了自己的文明。这为后来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创造了必需的前提条件。
从整体上看,阿拉伯古代社会是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并存的一个不稳定性的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型的社会。在阿拉伯社会演变的进程中,其经济基础和文化水平都是低下的,而周边都是经济和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以文化言,西有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东有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华文化,因此易于受到外部文化以及经济、政治的影响,这就给古代阿拉伯社会造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其文化是属于混合类型的文化,或称之为多元类型的文化。阿拉伯半岛由于大部分地区干旱、降水少、物产较少,而周边地区富庶,就决定了人口流动方式向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地中海东岸地区渗透,而周边地区往往以大国为靠山抵制其渗透,这就造成了古代阿拉伯社会的政局长期不稳。加之,阿拉伯地区在古代国家林立,相互干扰。同时,阿拉伯在古代,各个地区发展程度不同。一般说来周边地区发达,内地落后;南北两端地区发达,中间地区落后。这种地理环境就加重了整个阿拉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程度。
上述种种状况客观上迫切地要求阿拉伯统一,既要求政治上的统一,又要求文化上的统一,尤其是宗教由多神教向一神教的统一。在这里有三个统一: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统一和宗教上的统一。到公元7世纪出现了统一的客观条件。这是阿拉伯帝国形成的三个带根本性的因素或前提条件。
第二章 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上面谈到了古代阿拉伯诸国的演变,也谈到了阿拉伯诸国的衰弱及落后。古代的阿拉伯诸国经常遭到外敌的侵扰,急需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要想使阿拉伯强大起来,必须使自己统一起来。要统一首先是思想的统一。在当时的背景下,思想的统一的先决条件就是完成由多神教向单一宗教的转化,创立一个为全阿拉伯所需要的宗教。在公元6世纪与7世纪之交出现了统一的客观条件,主要有下列几点。
第一,国内,农奴、奴隶、自由农牧贫民同地主、奴隶主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社会剧烈地动荡,迫切要求出现一种力量来解决矛盾,使社会安定下来,这就为伊斯兰教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阿拉伯半岛的各个民族长期处于宗教争斗中,尤其民族间和部落间的复仇战争和争夺政治、经济利益的战争,使国家更加混乱。这种局面要求国家统一和统一的宗教。
第三,伊斯兰产生前,到6世纪末,各种宗教涌入阿拉伯半岛,如犹太教、基督教、拜火教、摩尼教,其中以犹太教势力最为强大,这就为新的宗教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第四,国际上,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长期以来控制和侵略阿拉伯各国。到7世纪初,这两大帝国已经衰落,这样便给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建立提供了良机。
关于一神教的产生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但是除自然力量外,不久社会力量也起了作用,这种力量和自然力量本身一样,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最初仅仅反映自然界的神秘力量的幻象,现在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成为历史力量的代表者。在更进一步的发展阶段上,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转移到一个万能的神身上,而这个神本身又是抽象的人的反映。这样就产生了一神教。
恩格斯上述科学论断是说明一切宗教产生的根本规律,作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兰教的产生也必然符合这一规律。伊斯兰教是在阿拉伯人的多神教的基础上,由穆罕默德创立的。
穆罕默德(Muhammad,约570~632年)在中国古籍曾译作摩诃末,也曾译作马哈抹、谟罕蓦德等。他出身于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父母双亡,靠祖父、伯父母养大成人。早年,穆罕默德随商队外出经商,到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25岁时受雇于麦加城富孀赫蒂彻(555~620年),并与之结婚。由于他接触人士十分广泛,且又十分熟悉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结合阿拉伯人的多神教,遂于610年创立了伊斯兰教,奉古莱氏部落所崇奉的安拉为宇宙的唯一之神,自己宣称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其妻子赫蒂彻、其堂弟阿里、朋友艾卜·伯克尔皈依伊斯兰教,为最早之信徒。从此,开始了在麦加的传教活动。
穆罕默德的传教活动引起了古莱氏部落贵族,尤其是该部落中的倭马亚家族的惊恐。他们认为新创立的伊斯兰教贬低了该部落的主神安拉,会破坏麦加这个贸易和宗教中心的地位,造成严重的后果。他们还担心伊斯兰教义和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会危及到倭马亚家族在麦加的统治地位,凡此种种,倭马亚贵族们千方百计地反对穆罕默德,把伊斯兰教义斥之为异端邪说,对他和教徒多方迫害。为保存实力和扩大传教范围,穆罕默德命伊本带领教徒出走埃塞俄比亚,因而把伊斯兰教传到北非,而自己留在麦加继续传教,从而该教势力日益扩大。其后不久,古莱氏族贵族上层人物赫塔卜皈依伊斯兰教,信徒日众。因此,该教名声大振。622年,穆罕默德把伊斯兰教宣传中心迁移到麦地那,接着又开始把伊斯兰教传到耶路撒冷。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和耶路撒冷传教的成功,在当时阿拉伯半岛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麦地那的成功,使伊斯兰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是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开始由宗教宣传向建立政教合一政权转变。为此他在麦地那创建了“安拉的氏族”这一政治性很强的宗教团体,以进行政治与宗教活动。同年(622年)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因此622年为“希志莱年”(迁移年),即回历元年。
穆罕默德所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权,系一地方性政权,但这是伊斯兰教徒取得全阿拉伯半岛政权的关键的一步。这时称本教教徒为穆斯林(兄弟),不分氏族、部落和贵族、平民,这也是一重大进步,因为它冲击和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划分人群的原则,从而开始建立了以地区划分人群的原则。在伊斯兰教的团体中没有僧侣、教阶级组织和中央教廷,只是确立了安拉为至高无上者,主宰一切,穆罕默德只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合法代理人,即使者和先知。伊斯兰破除一切偶像崇拜,安拉是一个无具体形体的无所不在的至尊者。
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的政治势力和宗教势力日益扩大,这里已成为他的大本营和根据地。这样,阿拉伯半岛形成两大对立的政治、军事、宗教中心,即麦地那和麦加。且两中心的对立持续到624年便爆发了战争,即白德尔战役和反对联军的战役。
穆罕默德决定先打击麦加的古莱氏族贵族,组建不久的穆斯林军队向古莱氏族贵族的商队发动进攻。公元624年,双方军队在白德尔地区发生激战,史称白德尔战役。穆斯林军大获全胜,穆罕默德名声更加大振。公元627年,古莱氏族贵族对白德尔战役失利十分不服,遂联合贝都英氏族贵族组成联军再次发动进攻,围攻麦地那城。穆罕默德采纳其徒弟赛勒曼的建议,固城自守,联军围城一月退走,史称“联军战役”。
穆罕默德在打败了来自麦加的敌人后,接着开始进行打击麦地那内部敌人犹太人的斗争。在麦地那地区,尤城内犹太教势力很大,一直敌视伊斯兰教。在和麦加敌人斗争时,伊斯兰教曾与之妥协。但在打击外敌取得重大胜利后即开展了反对犹太教的斗争,以巩固麦地那根据地。穆斯林军把信奉犹太教的奈迪尔族和古赖宰族或处死或驱逐,因而犹太教的势力在麦地那基本清除,其余居民均皈依伊斯兰教。
通过上述战争和斗争,巩固了麦地那根据地与政教合一的政权,从而为今后阿拉伯统一和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穆罕默德为进一步强化麦地那的政权和伊斯兰教的地位,进行了重大政治和宗教改革,其主要内容为:第一,取消犹太教的安息日(星期六),以星期五为聚礼日;以宣礼(艾赞)代替吹号或鸣钟;第二,礼拜朝觐由耶路撒冷改为麦加,定朝觐克尔白为正制,认可亲吻玄石,并确定回历之九月为斋月(赖麦丹);第三,建立天课制度(税制)和战利品分配制度。
上述改革一方面完善了宗教教规,另一方面也肃清了犹太教影响。
公元628年,穆罕默德在距麦加不远的候德比叶村同麦加的贵族签订了一个双方都要平等公正地对待穆斯林和麦加人的条约,允许穆斯林自由去麦加朝觐,实现并允许了双方休战。他利用这一机会派穆斯林军队进攻海巴尔的犹太人,战败的犹太人投降纳贡。
629年,穆罕默德率领大批穆斯林前去麦加朝觐,不少的古莱氏族人皈依伊斯兰教,其中包括后来成为阿拉伯名将的哈立德·伊本·瓦立德与阿慕尔·伊本·阿绥。
630年1月,穆罕默德率军攻占了麦加城,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确认穆罕默德的领袖地位。与此同时,穆罕默德作出如下决定:麦加为伊斯兰圣地,从而进一步和麦加贵族妥协;把克尔白天房中360座神像全部捣毁,令所有部落捣毁本部落所有的偶像,只保留黑石作为圣物。宣布克尔白四周为禁地,不准本教以外的人进入禁地。他还下令废除过去穆斯林同各部落签订的政治联盟的协议。
631年,阿拉伯半岛各地的代表团到麦地那表示皈依伊斯兰教和愿意捣毁偶像。至此阿拉伯半岛在宗教上和政治上统一起来了,麦地那作为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首都。
632年6月8日,从麦加朝觐归来的穆罕默德患病去世,终年62岁。
从历史的角度看,穆罕默德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其功绩是多方面的,主要为:第一,他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创立了伊斯兰教,用一神教取代多神教,并号召教徒服从安拉及其使者的教导,进一步废除了多神崇拜的影响,为阿拉伯半岛国家的统一扫除了思想上和宗教上的障碍;第二,他提出了以共同的信仰来打破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关系的纽带,以民族团结和睦来取代氏族之间的敌对仇杀,以政治的统一来结束国家的分裂,基本上实现了这一点;第三,赈济贫民、饥民,释放奴隶,禁止高利贷的盘剥;第四,他主张提高妇女的地位和保护孤儿。
总之,穆罕默德为民族和人民、为伊斯兰教、为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宗教家和思想家。
第三章 四大哈里发的功绩
阿拉伯半岛统一后,其发展方向向两方面展开:一是在政治上向建立阿拉伯帝国方向发展;二是文化上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形态的文化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而四大哈里发的历史使命就是为这两方面的确立创造必要的条件。
穆罕默德死后,谁为继承人,即安拉使者的继任者(哈里发)?统治者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四种政治势力:①古莱氏族部落的哈希姆集团,称“迁士派”,以伯克尔为首,是穆罕默德的同族。该集团以麦加为其基地。②麦地那的贵族集团,称“辅士派”,是当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的最可靠的支持者。③以阿里为首的集团,阿里既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又是他的女婿,该派认为阿里是合法的继承人(哈里发),故称“合法派”。他们活动的基地在麦加。④古莱氏族部落的倭马亚集团,他们过去一直是伊斯兰教的反对派,趁穆罕默德死后混乱之机,亦跳出来兴风作浪。
四派经过激烈的斗争,以伯克尔为首的一派取得了胜利,于632年继任哈里发,意为安拉使者(穆罕默德)的继任者。
艾卜·伯克尔(632~634年在位),是穆罕默德最亲密的战友,是最早信奉伊斯兰教的信徒。在穆罕默德病重期间,他被授命代表穆罕默德主持会议和率众礼拜。继任哈里发后,伯克尔不仅成了宗教领袖,而且成了国家元首、最高立法者、最高裁判者和军队的总司令。总之,集宗教和军政大权于一身,政治上向专制独裁方向发展。
伯克尔上台后采取两项重要措施。第一,采取高压政策,巩固了中央政府的领导地位和他本人的全国领袖地位。许多部落,尤其麦地那和麦加以外部落只是口头上皈依伊斯兰教和服从中央政府,但实际上抗拒,甚至反叛,如抗缴天课,拒不承认麦地那的中央地位。为了巩固政权,伯克尔派大军在全国相继镇压了公开的反叛者,处决了一些部落的领袖,如哈尼族的首领穆赛里麦,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巩固了中央政府和他本人的领导地位。第二,伯克尔代表商业贵族的利益对外扩张,一方面满足这个阶级夺取商路控制权的要求,以强固自己政权的阶级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扩张转移人们的视线,缓和国内的矛盾。
公元633年,伯克尔以进行圣战名义命哈立德大将率大军进攻叙利亚、拜占庭、希拉等国,大获全胜,为阿拉伯商业阶级夺取了商路。我们知道,叙利亚是那个时代商队贸易总汇和东西交通枢纽。由于哈立德战功赫赫,被晋升为阿拉伯联军的最高统帅。
正当伯克尔大展宏图之时,公元634年不幸死亡,在位不足3年。虽然如此,阿拉伯开始了对外扩张的历史。
伯克尔死后,欧麦尔继任为哈里发。欧麦尔(634~644年在位)为人公正、虔诚、简朴而又才能出众,其名声之佳仅次于穆罕默德。欧麦尔上台后采取了联合各派势力的策略,起用倭马亚贵族的将领,争取各部落的支持,同时还重用下层穆斯林的人才,提拔他们。可以说,欧麦尔是一位英明的政治家。他像伯克尔一样利用圣战推行对外扩张的政策,号召民众为安拉而战,战死可直接升入天堂。换言之,欧麦尔继承了伯克尔对外扩张的政策。他在位的10年是对外扩张的10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外战争。
636年8月,派大将哈立德进攻拜占庭的军队,在雅尔穆克(位于今约旦境内)全歼这里的拜占庭的军队。
640年,阿拉伯军完全征服了叙利亚。
从639年开始,欧麦尔派阿慕尔大将率4 000大军进攻埃及,641年攻占埃及。这对拜占庭帝国是一沉重打击,因为埃及是它的粮食和经济命脉地区之一,且又是控制北非的战略要地。同年,欧麦尔又命令阿慕尔进攻巴比伦(今伊拉克),并攻克之。
642~643年,阿慕尔在攻克埃及和巴比伦之后,从埃及出发率北路军西进,占领了今利比亚的昔兰尼加,不久的黎波里的柏柏尔人投降。阿拉伯人在埃及建立清真寺,此即著名的阿慕尔清真大寺,至今犹存。这样以来,伊斯兰教的势力扩展到了埃及和沿地中海南岸诸国,从而开始了伊斯兰文化大规模的国际化运动。
腐败的伊朗萨珊王朝在阿拉伯人的打击下,国势日蹙,终于在651年灭亡。
这里应说明的是,伯克尔和欧麦尔两大哈里发的对外扩张政策为什么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呢?主要有下列原因:首先,两大哈里发所攻占的广大地区长期以来深受拜占庭帝国以及萨珊王朝的剥削和压榨与掠夺,且又推行宗教与政治迫害相结合的反动政策,因此,把阿拉伯军视为救星,以各种方式给予阿军以支持。第二,阿拉伯军推行了瓦解敌人的正确政策,其为:①凡皈依伊斯兰教者享受穆斯林(兄弟)待遇,免除一切贡赋,并可获福利待遇;凡立约投降以求伊斯兰教保护的地区,其居民为顺民,不服兵役,但必须缴税;②抵抗者格杀勿论,如被俘或处死,或为奴,亦可用现金赎身;③在被征服地区,凡皈依的旧行政长官和旧行政机构均保留使用。第三,打击的重点是拜占庭帝国和伊朗萨珊王朝的达官贵族,没收皇室、贵族、官吏、地主们的土地分给隶农耕种,其余广大农民和市民在缴纳税的原则下仍安心耕种自己的土地和操自己的行业。第四,尊重非伊斯兰教者的宗教信仰,但皈依伊斯兰教者给予优厚待遇以鼓励改信伊斯兰教。第五,阿拉伯军组织严密,战术灵活,战士们在圣战和分享战利品的鼓舞下,在战场上奋不顾身,所向披靡。
由此看来,伊斯兰教迅速国际化绝非仅是武力原因,其根本原因乃是它适应了当时西亚和北非历史发展的需要。
欧麦尔不仅有一个正确的对外政策,而且还有一个正确的国内政策。
欧麦尔制定了军队领取饷粮的制度,这样就把原来游击性很强的部落亲兵制度改造成正规的常备军体制,并建立兵营,军队由城市转移到营地。把所有的领土,包括新占领的领土,划分成若干行政省区,任命总督作为该省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军、政、财以及司法等事务,对哈里发负责。严禁阿拉伯人占有或耕种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土地。欧麦尔采用了波斯的“狄万”分配制度,规定把国库结余的钱按等级分配给穆斯林。
欧麦尔还以《古兰经》与《圣训》的教义为准则确立了司法制度,并派伊斯兰教学者到各省担任法官,执行伊斯兰教教律。他还聘请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担任自己的顾问,以治理国家。在各地大修清真寺,扩大克尔白清真寺的规模,确立了星期五为聚礼日。对非穆斯林者允许按自己的法律行事,不受伊斯兰教教律束缚。
欧麦尔通过上述内外政策,强化和扩大了人民的伊斯兰教意识,稳固了社会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社会基础,其功绩不亚于穆罕默德,史家称他为“伊斯兰教国家第二位奠基者”。
644年11月8日,欧麦尔被一个信仰基督教的波斯奴隶用有毒的匕首杀害。同年,奥斯曼继承哈里发位。
奥斯曼(644~656年在位)继承哈里发位时年已70岁。他本是古莱氏族中最有势力的倭马亚家族的成员。奥斯曼曾奉穆罕默德之命率领穆斯林去埃塞俄比亚避难,因而把伊斯兰教传到北非,亦是穆罕默德诸弟子中威望最高者之一。他的上台是倭马亚贵族恢复自己势力的开端,同时亦是未来的阿拉伯帝国建立的征兆。
作为第三任哈里发的奥斯曼曾在651年(唐高宗永徽二年)遣使来中国修好。
奥斯曼在内外政策上继承了其前两任哈里发的对外扩张的政策。649~650年,他派大军向东进攻,矛头直指波斯(今伊朗),攻入其法尔斯省省会伊斯泰赫尔,后又占领呼罗珊,并继续东攻占领今阿富汗的喀布尔、加兹尼。大军还从伊朗向中亚进攻,直达阿姆河。
早在647年,奥斯曼派遣大将阿卜杜拉·伊本·赛尔德率军向北非西部进军,攻击拜占庭帝国的驻军,相继占领今利比亚的的黎波里以及今突尼斯国家。这里的土著居民再次向阿军投降。
649~650年,哈里发奥斯曼派大将穆阿维叶率领刚建立不久的海军进攻拜占庭的海军基地塞浦路斯及其附近岛屿。穆阿维叶的部将在今土耳其的菲尼克海域与拜占庭海军大战,阿海军全歼敌船舰500多艘。在海战中,拜占庭皇帝君士坦斯仅以身免,史称“船桅之役”。从此,拜占庭帝国日益衰微,而阿拉伯国日益强大。
奥斯曼的对外扩张,进一步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势力,几乎囊括了今北非及西亚,甚至扩大到中亚。这样,阿拉伯帝国已具雏形了。
伴随着对外扩张的战争节节胜利,阿拉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日益尖锐化。我们知道,自穆罕默德取得政权到欧麦尔时代已经有20余年了。20余年来,阿拉伯统治阶级滋生了两种倾向:即政治上内讧和经济上贪婪。奥斯曼无能软弱,且日益享乐,滥用私人,其堂弟麦尔旺、异母弟瓦立德、乳弟阿卜杜拉均委以省总督、行政长官、财政大臣,培植私党势力,引起不满,从而加剧了内部的斗争。穆罕默德的遗孀阿伊莎·阿慕尔等人组织了一个反对奥斯曼的集团。与此同时,阿里以慕罕默德堂弟的身份也组织反对奥斯曼的集团,号称“十叶派”,在今叙利亚、伊拉克、埃及等地进行反奥斯曼的活动。
奥斯曼密谋镇压两反对集团的反叛活动。这时,从埃及来了500名阿里集团的人,包围了奥斯曼的住宅。当他们知道奥斯曼准备镇压反叛者时,立即于656年6月闯入奥斯曼的住宅,将其杀死。值得注意的是,亲手杀死奥斯曼的人却是第一任哈里发艾卜·伯克尔的儿子。阿里被推举为第四任哈里发。
阿里勇敢善战,在穆斯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被推举为哈里发是意料中的事,何况他还是穆罕默德的女婿和堂弟呢。阿里上台后面对两大问题,一是反对派的抗拒,二是穆斯林统治集团的内讧。这两个问题是互为里表的,并且对他来说都是死结,唯一的办法就是与之斗争。阿伊莎以及祖拜尔、泰勒哈诸人为首的反对派强烈反对阿里为哈里发,并以巴士拉为根据地大肆活动。阿里决心打击反对派以巩固自己的新政权,遂于656年率军攻击以阿伊莎为首的反阿里联军,阿里军大获全胜,泰勒哈与祖拜尔战死,阿伊莎被擒送回麦地那。由于战争环绕着阿伊莎骑的骆驼进行的,故史称“骆驼战役”。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和防止倭马亚家族捣乱,阿里决定将首都由麦地那迁往库法(位于今伊拉克)。
阿里撤换了奥斯曼所委任的倭马亚贵族的大部分省长或总督,并要求其他省长对阿里宣誓才能就职。
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怒斥阿里阴谋杀害奥斯曼,以此为由举起反抗阿里的旗帜。不仅如此,他把奥斯曼被杀的血衣及其夫人被砍掉的手指在大马士革清真寺展览,要求阿里交出凶手。657年7月,阿里的军队和穆阿维叶的军队在今伊拉克决战,后双方言和、后撤,形成僵局。
不久,又形成以哈瓦立及大将为首的反阿里的新派,并拥有重兵,多次同阿里军队交战。
661年1月,阿里哈立发前往库法清真寺的途中,被哈瓦立及派的人所杀。他被葬在库法城郊,故十叶派在这里极盛,是该派的圣地。
阿里死后,叙利亚和埃及的贵族仍拥立穆阿维叶为哈里发。到这时,阿拉伯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阿拉伯帝国阶段。
四大哈里发的活动历时30年(632~661年),对外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同时对内对外亦颁布和推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对阿拉伯国家,对伊斯兰教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现将其功绩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
第一,四大哈里发通过对外战争,逐步把伊斯兰教扩展到西亚、北非、中亚,这样伊斯兰教逐步成为一个国际性宗教,使伊斯兰教闯出了阿拉伯半岛而走向世界。这就是伊斯兰教第一次国际化运动,即伊斯兰教亚洲化和北非化的运动。
第二,伊斯兰教在国际化进程中自然吸收了其他宗教的教义,从而丰富了自己,完善了自己,为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四大哈里发在对外战争和征服过程中逐步培育出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政治活动家,这对后来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有莫大作用。与此同时,也培育出一大批伊斯兰教的理论家和思想家,为后来把伊斯兰教文化推向世界级的宗教文化有莫大的意义。
第四,在四大哈里发对其他民族的征服过程中,开始了亚洲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化交流,东西文化交流也露出了曙光。
一言以蔽之,四大哈里发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第四章 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兴亡
阿里遇难(661年)后,叙利亚和埃及的贵族拥戴穆阿维叶为哈里发,但遭到伊拉克穆斯林的反对,拥立阿里的长子哈桑为哈里发,因而一国有了二主,但哈桑无意为王。穆阿维叶抓住此良机遂给哈桑一笔重金,就此结束了一国二主的局面。18年后,即679年,穆阿维叶提名其子叶齐德为哈里发,翌年(680年),叶齐德登上了哈里发的宝座,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因而也开始了阿拉伯帝国时期。叶齐德属倭马亚贵族,新建立的这个帝国史称倭马亚帝国。
伊拉克有的贵族仍坚决反倭马亚王朝,并拥戴哈桑的弟弟侯赛因为哈里发,但他在去库法的途中被叶齐德派去的追兵所杀,从而导致伊斯兰教的正式分裂为两大派别:十叶派与逊尼派,“为侯赛因报仇”就成了十叶派的口号。
阿卜杜拉是奥斯曼的乳弟,亦坚决反对叶齐德自立为哈里发。侯赛因死后,他在麦地那亦自立为哈里发。693年,叶齐德率军打败阿卜杜拉,并将其头颅送往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通过上述三次重大斗争得以巩固下来。
倭马亚贵族和以穆罕默德为代表的哈希姆贵族均属古莱氏部落。自穆罕默德以来两大贵族的斗争,经过多次而又曲折的较量,最终以倭马亚家族的胜利暂告一段落。
倭马亚帝国在打败帝国内部的敌人后,立即开始了对外战争。
从穆阿维叶到第三代哈里发苏莱曼(715~717年在位,叶齐德之子)多次同拜占庭帝国进行战争,均未得手,尤其716~717年的战争,阿军几乎全军覆没,此后两大帝国未发生过重大战争。
穆阿维叶及其后裔哈里发们以巴士拉为根据地大举东征,664年占领阿富汗之喀布尔,674年继续东进,到705年占领吐火罗斯坦首府巴里黑以及今土库曼和阿富汗之北部地区。706~709年,阿拉伯帝国的大军相继征服布哈拉及其周围地区(今哈萨克斯坦),710~712年征服今乌兹列克撒马尔罕和花拉子模地区(今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境内)。在上述征服地区建立起伊斯兰教的统治,广大人民纷纷皈依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文化扩大到中亚地区,同时穆斯林政权在中亚相继建立并列为阿拉伯帝国的版图。
由卡西木统帅的另一支阿拉伯帝国的大军向印度进攻,710年攻占了莫克兰(今伊朗和巴基斯坦境内),711~712年占领了信德(印度河下游三角洲,巴基斯坦境内),713年又占领南旁遮普的木尔坦(今巴基斯坦境内),从而使印度西北部地区(今属巴基斯坦)伊斯兰化,伊斯兰国际化运动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北非属拜占庭帝国的势力范围,当地土著系柏柏尔人,处于部落社会阶段,但阶级分化已十分严重,即向阶级社会过渡。早在穆罕默德时代,阿拉伯人曾远征过北非,在四大哈里发时代亦曾多次进行过征战,然柏柏尔人一直未被征服。
早在667年,欧格白将军率400名阿拉伯军人从锡尔特出发,讨伐的黎波里南部沙漠以及费赞两地区的叛乱部落,接着向突尼斯南部地区进军,攻下了加夫萨城,从而征服了北非的所有绿洲地区。670年,欧格白被任命为这一广大地区的总督,并开始建筑凯鲁万城。此城后来成为征服马格里布的大本营和伊斯兰教在北非的巨大中心之一。
693年,叙利亚名将哈萨克·努尔曼出任易里弗吉叶(即今突尼斯)总督。他多次率阿拉伯军队打击叛乱的柏柏尔人部落和支持叛乱的东罗马的军队,不断取得胜利,不仅打垮了叛乱的土著人,而且把罗马人赶出了迦太基,拜占庭在马格里布的势力极大地削弱了,而阿拉伯人在这里稳住了自己的脚跟。(www.daowen.com)
阿拉伯贵族虽然从征服中亚、北非和印度中获得大量珍宝与财富,但他们仍不满足日益扩大的财富欲望,眼睛一直盯着十分富庶的西南欧,即伊比利亚半岛。这里的统治者是业已极度腐化的西哥特贵族。当地的西班牙—罗马人信仰天主教,并且极其仇恨西哥特贵族与王室。加之西哥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已内讧。所有这些都对阿拉伯贵族去征西南欧十分有利。
711年,阿拉伯帝国的大将穆萨派遣其部下塔立克率1.2万大军从北启程,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迅速击溃西哥特王国的军队。712年,穆萨亲率大军攻入西班牙,势如破竹,敌军纷纷溃败,阿军一直北攻,直到萨拉戈斯城攻势才减弱下来,处于长期胶着状态,直到732年。同年10月,阿军再次发动北进战争,并攻入法兰克王国城市图尔。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认为势态十分严重,立即派大军予以反攻。此时,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已是强弩之末,且又是孤军深入,故而被法军打败,退回西班牙境内。
从穆阿维叶、叶齐德、瓦立德到苏莱曼诸哈里发,历时(661~732年)70余年的对外战争,终于建立了一个西起大西洋的比斯凯湾,东南至印度河,东至中国的西部边陲,西南至北非的西部,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比极盛时代的罗马帝国还要大,在古代只有唐帝国可以和它媲美。因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的旗帜尚白,故中国史书称它为“白衣大食”。
倭马亚王朝的君主们(哈里发)在它的征服地区强力推行伊斯兰化政策,故而西亚、北非以及西南欧部分地区变成伊斯兰文化地区。
倭马亚王朝在建立阿拉伯帝国的进程中和建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有两方面的政策: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
阿拉伯帝国征服异族不计其数,国家也有数十个,如何统治它们,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是一大关键,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点。第一,阿拉伯政治家利用征服地区人民对原有统治者的不满情绪采取“分化瓦解”政策,予以各个击破,在中亚、北非、西班牙均如此。第二,对征服区的居民推行伊斯兰化政策,凡居民改信伊斯兰教者不缴纳贡税。同时打击异教,如焚毁撒马尔汗的佛像,拆毁布哈拉的祆教寺院和圣地。此外还大力宣传伊斯兰教教义。第三,大肆劫掠被征服地区的财富与奴隶,向被征服地区移民。第四,在一些被征服地区,主要是北非,招募土人——柏柏尔人参加阿拉伯帝国的军队,让他们学习阿语和《古兰经》,以使他们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故而许多柏柏尔人后来成为阿军高级将领,亦是侵入西南欧的主力军。第五,在历次战争中的俘虏均成为奴隶。倭马亚王朝的政策规定,凡奴隶改信伊斯兰教,可成释奴。因此,又有大批人改信伊斯兰教。
由上述政策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倭马亚王朝对征服地区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皈依伊斯兰教,即伊斯兰化。
倭马亚王朝建立后,哈里发仿效罗马帝国的君主集军权、政权与神权于一身。哈里发是帝国的宗教领袖,亦是军政最高首领,是国王。在这个以哈里发为首的中央政府内设若干个部和大臣,分掌政务、宗教和税收。此外,全国分为5个行政省区(初为9个),它们是:①伊拉克省区,包括波斯、阿拉伯东部地区、河外地区(即中亚)、信德和旁庶普;②阿拉伯本部省区,包括希贾兹(汉志)、也门、阿拉伯半岛中部地区;③东部省区,包括杰济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小亚细亚;④埃及省区;⑤易弗里基叶省区,包括北非、西班牙、西西里及附近岛屿。此外,叙利亚—巴勒斯坦由哈里发直接统治。每个省区设总督,为该省区的军队首长,统揽一切,但该省的税务官由哈里发直接任命。各行省的宗教领袖由该省的军政首长或大法官兼任。各省的县长由总督任命,报请哈里发备案。
初时,阿拉伯外征服地区都使用当地文字,如大马士革地区使用希腊文,西班牙使用拉丁语,伊拉克和东部地区使用波斯语。这样不利于帝国的政治统一,故马立克继哈里发位后,下令统一本帝国的文字,以阿拉伯文为政府通用文字,官方文件一律用阿语,或以阿语为正本。记事、账目、宗教均用阿拉伯文。教育上,尤其高等教育均使用阿文。这样,阿拉伯文和阿语的地位空前提高,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竞相学习阿语阿文。加之,阿语阿文在推广过程中从希腊文、拉丁文和波斯语中吸收了大量的词汇,丰富了自己。
马立克哈里发确实是一位好国王,他在位期间不仅统一了文字,而且还统一了帝国内的货币。帝国初期,有许多货币通行。拜占庭的货币、萨珊王朝的货币、西班牙和波斯的货币都在帝国内流通。这对于帝国经济和政治极为不利,故而在695年,马立克建立中央造币局,制造统一使用的货币,第二年(696年)正式在库法制造货币,并下令严禁各地仿造,逐步用新货币统一了帝国的货币。
文字和货币的统一对阿拉伯的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阿拉伯帝国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尤其是从其土地制度上看更是如此。阿拉伯帝国把原来的拜占庭王朝和萨珊王朝的王室土地统统收为国有,而国有土地一部分作为采邑或封地分给阿拉伯的贵族,属私产,可以自由转让与买卖。那些改信伊斯兰教的或依附新政策的拜占庭或波斯的地主仍保有他们原有土地的所有权。原来的阿拉伯和非阿拉伯的封建地主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清真寺和一些慈善组织也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但这些土地不得买卖与转让。这里应指出的是,在帝国境内还存着一定数量的属于游牧部落的土地。总之,从整体上说,阿拉伯帝国土地制度属于封建主义范畴,但还存在落后的部落土地所有制。
与这种土地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亦是封建主义的。主要税收项目有土地税、人头税和天课(宗教税)。穆斯林只缴纳天课。由于大部分人皈依伊斯兰教,税收锐减,故后来进行改革,穆斯林亦须缴纳土地税,但人头税仍免。非穆斯林三种税必须缴纳。
在阿拉伯帝国的社会里,统治者与剥削者为贵族、官吏和地主,国王(哈里发)是最大的地主和最高的统治者。被剥削者和被统治者是广大的各族人民,为农民、牧民、城市仆役、奴隶及其他穷苦的劳动群众。
综上所述,倭马亚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整个阿拉伯帝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倭马亚王朝的国王、皇室和贵族逐步走向腐败、荒淫、穷奢极欲,官吏贪污盗窃司空见惯,而对人民却残酷剥削压榨,人民无法生活,只有铤而走险。因此,从728年起人民起义不断,著名的有728年中亚栗特人起义,波及范围很广。这次起义坚持长达10年之久。740年北非柏柏尔人起义,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反对总督专横与掠夺人民财富,起义波及整个马格里布地区,参加起义者,据史书记载达30万之众。又如744~750年间在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半岛、叙利亚、埃及、西班牙连续不断发生起义。人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基础,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一言以蔽之,倭马亚王朝岌岌可危了。
在阿拉伯帝国统治阶级内部从来都是派别林立,相互之间矛盾重重。主要派别有十叶派、阿拔斯派和呼罗珊地区的贵族派别。它们结成统一战线,形成了联盟反对倭马亚贵族。联盟的领袖是穆罕默德叔父的玄孙艾卜·阿拔斯,此人系伊拉克地区的大地主。
747年,阿拔斯在呼罗珊地区(今伊朗)率众起义,帝国境内人民纷纷响应,手工业者、商人亦加入起义行列,不久攻克呼罗珊首府木鹿。749年,伊拉克首府库法守将投降,同年10月阿拔斯被拥立为哈里发。
倭马亚王朝哈里发麦尔旺二世率大军镇压,与阿拔斯的军队发生激战,大败。750年4月,阿拔斯的军队攻占帝国重镇大马士革,麦尔旺二世逃往埃及,后被追杀,历时89年(661~750年)的倭马亚亡王朝从此灭亡。故而阿拉伯帝国由倭马亚王朝时代转入阿拔斯王朝时代。
第五章 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兴亡
阿拔斯王朝因其旗帜尚黑,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阿拔斯属哈希姆家族,因而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所取代,这表明倭马亚家族和哈希姆家族的斗争最终以哈希姆家族的胜利而告终。阿拔斯王朝建立后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巩固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政权。
反对派势力十分强大,例如倭马亚王朝的残余势力掀起了光复倭马亚王朝的运动,企图夺回丧失的政权;许多省的总督拒不承认新建立起来的王朝;原来的盟者十叶派也起来暴动,妄图建立自己的政权。此外还有波斯旧宗教势力拉万德派展开了反对伊斯兰教的活动。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阿拔斯哈里发及其继任者哲耳法尔(自称曼苏尔,754~775年在位)为巩固自己的政权采取了高压政策,亦称屠夫政策。如利用暗探追杀倭马亚王朝的后裔,破坏和凌辱倭马亚王朝的陵墓;铲除异己,除掉开国元勋;严厉打击和镇压同盟十叶派领导的暴动,残杀其领袖易卜拉欣。
阿拔斯鉴于库法十叶派势力强大,故迁都安巴尔(在今伊拉克拉马迪附近)。曼苏尔(哲尔法尔)即位后花4年时间建造巴格达城,于762年建成,作为帝国的首都,政权从而得以巩固下来。
阿拔斯王朝在巩固了政权后立即着手推行政治、经济的改革政策。首先完善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在哈里发下设宰相,在宰相下设各部,分掌邮、财、军、商、警、农、工等事务。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军队,称近卫军,仅伊拉克一省就有近卫军12万人之多。同时建立起庞大的警察部队,并把警察部队分为正式警察和秘密警察。另设立总监多种,诸如农业总监、工商总监、税务总监,而御前总监是各种总监的总头目。把全国分为24个行省,各省总督由宰相推荐,哈里发委任。总督对帝国的君主负责,在本省有绝对权威。哈里发认为有必要时,可派钦差大臣去各省督办和传达圣旨。总之,阿拔斯王朝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较倭马亚王朝时期完善多了。阿拔斯王朝的君主们还通过神学家大肆宣传君权神授理论和阿拔斯王朝永世长存,即“万岁政权”。
阿拔斯王朝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积极兴修水利,在埃及和伊拉克建立起完善的灌溉系统,使不少的贫瘠土地和沙漠变成良田,出现了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农业发达地区,是帝国赖以存在的粮仓。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因而帝国境内的纺织业、造纸业、采矿业相当发达。
阿拔斯王朝还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同中国、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马来亚、苏门答腊通商。在丝绸路上,阿拉伯商旅东来西往,络绎不绝。在中国的广州、泉州、扬州居住着大批阿拉伯商人,经营各种贸易,为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济的发达使阿拔斯王朝政权进一步巩固起来。
政权得以巩固,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在这种背景下,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开始腐败起来。王室和贵族大兴土木,王后朝觐每次花费达3000万第纳尔,王室几千盏烛台均为黄金制作,王子结婚的婚礼花费高达以亿第纳尔计。所有这些巨大开支必然加重了赋税,增加到使劳动者无力承担的地步。加之贵族和官吏任意处置劳动者和奴隶,因而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了。
广大劳动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有以武装起义来反抗,因此自8世纪下半叶起农民和工人起义反抗层出不穷,如776~783年的穆盖奈耳起义、阿姆河外农民起义、赛木堡起义、发生在阿塞拜疆的巴贝克起义(816~837年)、869~883年的黑奴起义、盖尔麦特起义,等等。其中值得介绍的是后两次起义。
黑奴起义发生在今伊拉克巴士拉地区,参加者除黑奴外还有广大农民和游牧部落的劳苦群众,多时达20万之余,其领袖为阿里。起义军在阿里的领导下一度逼近巴格达,到881年起义军被镇压,但斗争一直持续到883年。
盖尔麦特系一农民,他在890年创立了伊斯兰教的新教派。该派的另一领袖塔希尔率600名骑兵和900名步兵冲进麦加城,洗劫克尔白天房,带走了黑石,并在波斯湾西海岸建立了独立国家,名为“盖尔麦特国”,规定该国不礼拜、不封斋,以此与阿拔斯王朝政权对抗。
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起义动摇了阿拔斯王朝的基础。到11世纪时,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大权旁落,疆土四分五裂,宗教内部逊尼派和十叶派残酷斗争,波斯人和突厥人角逐加剧,整个帝国社会混乱。恰在这时有三种势力向阿拉伯帝国冲击而来,这就是塞尔柱帝国的西进、十字军的东征和蒙古人的西征。塞尔柱帝国的西进和十字军东征极大地削弱了阿拉伯帝国的力量,使它无力抵抗强大的蒙古人的西征了,只有一途,就是灭亡。
塞尔柱人属突厥族的乌思古部落,初居吉尔吉斯草原。10世纪下半叶,该部落酋长塞尔柱率部落西迁,至锡尔河下游占德地区,即锡尔河入咸海处,后又南下布哈拉,并改信伊斯兰教。塞尔柱的孙子突格里勒伯克率部落向西南方向迁移,于1037年进入呼罗珊(波斯北部),还占领花拉子模(今属乌兹别克),1043年到波斯中西部地区,占领哈马丹、伊斯法罕。1055年突格里勒伯克率军西攻直抵巴格达。这时的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把突格里勒伯克看作是反对十叶派的救星,任命他为摄政王,封之为“东方和西方之主”,赐以“素丹”(权威)称号,从此哈里发的大权旁落到突厥人的手中。
1063年突格里勒伯克死,其子阿尔斯兰继素丹位,率军进小亚细亚,从此小亚细亚伊斯兰化和突厥化,并继续扩张,到11世纪末形成塞尔柱帝国。其控制的领土西起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东至锡尔河流域。这样,阿拔斯王朝名存实亡。
阿拉伯帝国遭受塞尔柱人打击后不久,在11世纪末到13世纪下半叶又遭到西欧十字军的多次打击。
我们知道,11世纪末西欧连年灾荒,瘟疫流行,生产遭到破坏,农民暴动连连发生,社会极度混乱。西欧的封建主企图利用十字军东征转移人民的视线,并可借此机会掠夺东方的财富,打击阿拉伯和拜占庭的商人,控制地中海东岸的港口和贸易中心。从教会来说,他们通过十字军东征吞并东正教,建立统一的罗马教会,从而控制拜占庭,并对异教徒——伊斯兰教徒予以打击。
拜占庭皇帝科穆宁多次向罗马教皇请求,希望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派兵打击塞尔柱帝国,以解君士坦丁堡的危机。1095年11月,罗马教皇在法国克勒芒召开宗教会议,教皇发表演说,号召西欧封建主停止混战,共同对付东方的异教徒,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借此机会到东方去发财致富。这次演说对组织十字军东征起了煽动性的作用。
十字军东征从1096年开始到1291年彻底失败,共有8次,历时195年,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096~1204年),计109年,即前4次,目标是地中海东岸和塞尔柱帝国,而前3次目标是阿拉伯帝国和塞尔柱帝国,第4次是拜占庭。第二阶段(1205~1291年),计有86年,其中第五、第六、第七这3次进攻的是埃及,第八次进攻的是突尼斯。我们知道,埃及和突尼斯这时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实际上也是打击阿拉伯帝国的。
除前3次外,后5次均失败了。到1291年,十字军丧失了最后一个据点,至此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了。但十字军东征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主要有下列几点:第一,沉重地打击了阿拔斯王朝和拜占庭帝国,同时也打击了控制阿拔斯王朝的塞尔柱帝国,使它们无力对付后来西攻的蒙古人。阿拉伯帝国的危机加深了。第二,十字军东征给西亚人民、拜占庭地区的人民以至西欧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尤其是使地中海东岸地区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田园荒芜,城市毁灭,大批人民或死亡或流离失所。第三,一方面打击了阿拉伯商人和拜占庭商人,从此使他们失去了贸易的优势,而使意大利和法国商人取得贸易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第四,十字军东征过程中,西欧封建主为筹集资金和招募兵士,允许农民以金钱赎买人身自由。这一方面促使农奴解放,同时也促使货币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然而,罗马教皇和西欧封建主企图利用十字军东征要达到的目的并未达到,然其后果却加速了西欧封建主义的瓦解。
正当阿拔斯王朝危机进一步加深时,接着发生了第三次打击,即蒙古人的西征。
蒙古人原居住在贝加尔湖和黑龙江上游一带,13世纪处于部落氏族阶段。从1200年起索尔只斤部落酋长铁木真(1162~1227)通过多年的征战统一了蒙古各主要部落,于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即成吉思汗,从而建立起国家,接着开始了大规模的远征。
1256年1月1日,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统帅大军渡过阿姆河到达今土库曼东部和乌兹别克西部,然后向波斯进军。大军所向披靡,前后有100余城堡投降,从而征服了波斯。蒙古大军下一个目标就是巴格达。旭烈兀的大军与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在1258年1月16日大战于巴格达,阿军失败,2月10日哈里发出城投降。13日蒙军进入巴格达城,烧杀劫掠7天。2月20日杀死哈里发。历时500余年的阿拔斯王朝灭亡,同时近679年的阿拉伯帝国亦宣告解体。蒙古人这时在这里建立起伊尔汗国。
蒙古人攻克巴格达后,继续向西进攻,占领了叙利亚,然后进攻了埃及,受挫,开始衰落。
在蒙古人西征时,突厥族中的一个叫卡伊的部族在其酋长艾尔突格鲁勒率领下进入小亚细亚,依附于塞尔柱帝国,并得到一块领土。其子奥斯曼(1282~1326),相继蚕食塞尔柱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并宣布独立,定都布鲁萨,自称土耳其人,继续扩占领土。14世纪末,土耳其人占领巴尔干大部分土地,并于1453年灭亡了拜占庭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接着向整个小亚细亚进军。这样,到15世纪末建立起奥斯曼帝国,从而塞尔柱帝国灭亡。奥斯曼帝国的素丹(君主)在灭亡蒙古人的伊尔汗国后于1517年攻克开罗,灭亡马木鲁克王朝,到1551年征服整个北非。伊斯兰世界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
第六章 伊斯兰宗教文化早期国际化运动
以类文化言,伊斯兰宗教文化与中华文化、印度文化、基督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主体。应指出的是除中华文化外,其他三种文化都是和宗教血肉相连的,属宗教文化,此其一。其二,印度文化和中华文化是典型的东方文化,基督文化是典型的西方文化,而伊斯兰文化从地域上说是属东方文化,但从其渊源上或其内涵上说属西方文化,它从西方文化汲取的东西太多了。
在人类的历史上,上述四大文化的流动与传播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向前演变与发展,是一种强大的历史推动力。而从当今世界状况看,研究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演变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且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信仰伊斯兰宗教的人口以亿万计,属伊斯教化的国家和地区以百万平方公里计。这里所说的伊斯兰文化早期的国际化,是指四大哈里发与阿拉伯帝国时期的伊斯兰文化国际化。
伊斯兰文化作为观念上的形态,从其产生、形成与发展时期就是与那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因其那时的政治、军事与经济具有很强的国际化趋向,所以产生于这样政治、军事与经济上的文化必然亦有很强的国际化趋向。
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产生与形成于四大哈里发时期,发展于阿拉伯帝国时期。在四大哈里发时期,周边环境对阿拉伯民族及其初创的伊斯兰文化是极为不利的。以文化言,西有基督文化和犹太文化与之抗衡,东有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华文化与之对峙,并且这些文化已发展到了很高的历史阶段。作为处于开创阶段的伊斯兰宗教文化无力与之争雄。从军事和政治上讲,处于雏形阶段上的阿拉伯半岛国家亦面临着巨大的军事与政治威胁,其态势为东有波斯帝国,西有罗马帝国(拜占庭),随时有遭夹击之可能。至于说到经济尤为脆弱,环境恶劣、物产贫乏,产生于这样物质基础上的文化显然是先天不足。
在上述情况下,伊斯兰宗教文化要想发展,必然和要军事、政治结合于一起才有可能,此其一。其二,要想发展必须吸取其他文化中有用的东西,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就那时的军事政治领袖四大哈里发和后来的阿拉伯帝国的君主们而言,他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打破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包围态势。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借助一种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此来武装自己的臣民与军队。伊斯兰宗教思想以及基于这种思想基础的伊斯兰文化就成了四大哈里发和阿拉伯帝国的君主们的理论武器。
倭马亚王朝的君主们,仍然继续全力推行四大哈里发时期的对外扩张和强化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国策。一向依附于军事政治斗争的伊斯兰文化由此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国际化运动。
在阿拔斯王朝时期,阿尔斯兰率军攻入小亚细亚,从此今土耳其东部地区亦伊斯兰化。到这时,不仅伊斯兰文化第二次国际化运动,而且整个早期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国际化运动已接近尾声。
伊斯兰宗教文化在国际化运动过程中不断充实了自己、完善了自己,使自己成为对世界举足轻重的宗教文化,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首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文化的经典体系《古兰经》。相传其经文原记录在枣椰的叶子上和白板上,或留在诸弟子的记忆中。伯克尔哈里发为了完善这部经典,命令原穆罕默德的秘书宰德将其整理成册,并由伯克尔本人保管。这样,《古兰经》就成了一部完善的经典。伯克尔死后,这部重要的经典由哈里发欧麦尔及其女儿哈福赛(系穆罕默德的妻子)两人共同保管。后来又发生了《古兰经》抄本不同的读法,宰德又予以校对。校对后的《古兰经》抄本为正式的《古兰经》,其余不同的抄本一律作废,予以销毁,从此有了一个善本。整理成册和校对的过程实际上是《古兰经》的完善过程,由零散的、记忆中的以及不同的抄本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完善的经典。全书有114章,共6211节。
《圣训》亦属伊斯兰文化经典,其地位仅次于《古兰经》。所谓《圣训》是穆罕默德 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亦是《古兰经》的注释与补充。类似中国史上的四书,也类似《左传》、《榖梁传》和《公羊传》对《春秋经》的注释与充实。《圣训》有《布哈里圣训实录》、《圣训实录》以及四种《圣训集》,合称“六大圣训”。六大圣训集成书大约在9世纪末。编辑与整理所有《圣训集》的都是当代著名的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大学者,如布哈里(810~870)、哈查兹(?~875)、达伍德、帕尔米迪、马哲和奈萨义等人。
简言之,从6世纪末对《古兰经》的整理、补充与校订到9世纪下半叶六大《圣训》的完成,费时近300年之久,形成了完整的伊斯兰教经典体系。就这个经典体系内容言,也形成了信仰、礼拜、斋戒和朝觐五种实践活动,即所谓五功。五功实质上是实现伊斯兰教经典理论的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五功和经典的关系乃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伊斯兰宗教经典体系乃是伊斯兰文化的基石。经典体系的确立,表明伊斯兰文化奠定了自己的基础。
第二,表现为形成了伊斯兰教的教律学及教律学派法律化与法学化。即把经典体系高度法律化与法学理论化。宗教理论化是伊斯兰教教义演变史上的主要发展阶段。伊斯兰教的理论家和法学家们以《古兰经》和六大圣训为根据,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创立了教律学体系。任何宗教都有自己的教律学,但伊斯兰教的教律学最为严格。
教律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博大精深,以四大原则为基础,其为:《古兰经》原则、《圣训》原则、公议原则,即根据历代法律权威的意见的原则以及类比原则,即与明文规定相类似的原则。
在形成教律学的同时还形成了不同观点的教律学学派。教律学派的出现反映了伊斯兰教律学,以至伊斯兰教达到了上乘水平。著名的教律学大家有哈尼法(699~767)、马立克、沙斐仪(767~820)、罕伯勒(780~855)、宰德,等等。各派观点歧异,各抒己见,著书立说,形成了伊斯兰文化史上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一批教律学的名著,如哈尼法大弟子优素福的《赋税论》、马立克的《圣训易读》、沙斐仪的《法学论纲》。除宰德学派外,其余教律学派均属伊斯兰教的逊尼派。
第三,是教义学及其学派的出现。所谓教义学是指根据伊斯兰教经典来解释伊斯兰教的教义的学说,或者说研究《古兰经》和六大圣训的专家对经典的含义进行的解说。他们由于观点不同对经典解释也不同,因而形成观点歧异以至对立的学派。主要有六大教义学派。其为:伊司马仪派、宰德派、哈瓦立及派(又称军事民主派)、穆尔太齐赖派(又称中立派)、艾什耳里—阿萨里派(又称正统派)、苏菲派(又称神秘派)。各教义学派别均属十叶派。
第四,在国际化运动中,伊斯兰文化增强了自己的人民性。以人民性而言,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扩大,阿拉伯语言变成了国际性的语言。诗歌中人民性的增强尤为明显,如《悬诗》、《穆法德勒诗选》、《诗歌集》(伊斯·哈法尼主编)以及倭马亚王朝时期诗人三杰:法拉兹德格(640~728)、杰里尔(?~729)和艾赫塔勒(640~710)的诗作。小说中最具有人民性的是《一千零一夜》,又译为《天方夜谭》,初稿完成于10世纪上半叶,而成书于16世纪,该书锤炼达500余年。《一千零一夜》以朴素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揭露和鞭笞了社会黑暗势力,同时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爱憎分明的高尚品德。另外,该书通过寓言、童话、恋爱故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国土人情以及社会制度。这部世界名著有多种文字的译本。教义方面涌现出像查希兹和哈利利这样的名家。查希兹(?~868年),出身低微,自幼刻苦好学,知识渊博,除著有论文数10篇外还撰写修辞学一部,其代表作为《动物书》,此乃短论集。哈利利(1054~1122)以其名著《麦噶麻特》而名声大噪。该书被认为是仅次于《古兰经》的杰作,是阿拉伯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玉石。评论家评论说此书“妙语连珠”。
第五,在国际化进程中,伊斯兰文化中的科学性含量日益增多。这充分体现在涌现出一大批哲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医学家、化学家以及他们的学术活动中。
在哲学上贡献最大的是法拉比和伊本·西那。法拉比(870~950),原是基督徒伊本·海兰的学生,曾在巴格达受教育,精于医学、数学和音乐。他认为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的特性是运动。这样,他已达到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意度,但接着却承认宇宙万物皆导源于安拉,而安拉产生第一精神,第一精神产生天体精神,天体精神产生天体,还认为灵魂是不灭的。总之,他又从唯物论退回唯心论。法拉比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和伊斯兰宗教理论融合为一体,从而使伊斯兰教哲学具有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倾向。
这种唯物主义倾向还表现在伊本·西那(980~103)的哲学观点上。西那(即阿维森纳)自幼研究宗教与世俗的种种问题,后去布哈拉研究哲学和医学,均达到当时最高水平。17岁时因医好萨曼王朝国王的病,允准使用宫中图书馆书笈,从而他大量阅读馆中藏书,为后来成为大家打下基础。21岁时开始著书立说,著述颇多,包括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物理学、数学、教义学、医学、文学、艺术学。西那的代表作是《治疗论》和《医典》。前者是一部哲学著作,后者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在哲学上他师承法拉比,认为物质是永恒的,宇宙万物等非安拉所创造。认为一切物体,包括人体均是由地、火、水、风四种物质相互作用按比例混合而成,这显然是唯物主义倾向。他从唯物主义立场上忽又转到唯心论上来,如认为安拉流出(产生)第一精神,而宇宙皆由此精神为其发端,说灵魂不灭,因而又陷入了其师的二元论的泥沼。他的哲学观点中的唯物主义一面还表现在他的认识论方面,认为人的一切认识均以经验为媒介,通过感官获得对外部世界的感觉,通过头脑加以思辨。
伊斯兰文化中的科学含量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天文学起源于占星学,而阿拉伯人系统研究天文学,开始于阿拔斯王朝。当时的君主(哈里发)把发展天文学以及数学、医学和哲学列为重点学科。著名的天文学家有花拉子密(al-Khwarizmi)、白塔尼(Albatemuo al-Battani)、艾卜·瓦法(Abu·al-Wafa)、比鲁尼(al-Birami)、海雅木(hmar al thayyam)、突西(Tusi)等人。花拉子密(780~850)所制定的天文表是阿拉伯天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白塔尼(?~929)修正了托勒密天文学著作中的一些错误,改进了计算方法,重新计算了月球以及其他行星的轨道。白塔尼著述颇多,代表作为《萨比天文表》。哥白尼(Koper nir)和拉普拉斯(Laplace)都引用过白塔尼的著作。艾卜·瓦法(940~998)是第一个发现二均差的学者,600年之后第谷才发现。突西(1201~1274)制定的“伊尔汗历”。曾通行亚洲多年,并传入中国。比鲁尼(973~1050)的《麦斯欧迪的天文学和占星学原理》一书对后世天文学,尤其欧洲天文学有重大影响。
天文学和数学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天文学的成就是以数学上的成就作先导,早期阿拉伯的天文学家几乎人人都是数学家。阿拉伯的数学上的成就主要有五点:①花拉子密是世界史上最早编写算术和代数的学者;②艾卜·瓦法发明计算正弦表的方法,使半度的正弦有9位小数,还发明正割和余割,能用几何方法解四次方程式,用圆锥曲线解三次方程式;③海雅木发明了二次方程的几何解法与代数解法以及各种方程式的分类法;④奈绥尔丁·突西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古代阿拉伯数学家的这些成就把数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阿拉伯古代物理学和化学上的成就,首推化学大师查尔比的“燃素说”。他的另一重大成就把硝酸和盐酸合成王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达到这样高度水平的化学家。拉齐的《秘典》一书被认为是古代化学百科全书,他还是一位大医学家,著有《曼苏尔医书》(共10册)、《无花与麻疹》、《医学集成》。
拉齐之后,在医学上最有成就的是上文提到的阿维森纳(即伊本·西那)。他的医学代表作为《医典》,被译成拉丁文、英语、希伯来语等多种文字。书中提到的药物达760种之多,确认肺结核病属传染病。除拉齐和阿维森纳之外,在医学上有突出贡献的还有伊萨和麦居西。他们也是医学大师级的科学家。
总之,早期伊斯兰文化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发展总趋势还表现在历史学、地理学以及艺术多方面。正是通过在国际化运动中伊斯兰文化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使自己登上世界级文化的宝座。这也正是伊斯兰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广大地区得以立足、形成和发展的真正原因。
这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早期伊斯兰文化国际化运动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深深地影响着世界中世纪历史的进程,引起了西亚、中亚、南亚次大陆以及北非、西欧的重大社会变革,并把世界一分为三——东方世界及其文化,西方世界及其文化和阿拉伯世界及其伊斯兰文化。而阿拉伯世界居于中间,起着缓冲的中介作用。所谓中介作用,是指它把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华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同时又把以基督文化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介绍到东方世界,从而丰富了东西方的文化。而它自己在介绍的同时兼收并蓄地加以吸收与融会贯通,形成一种区别于东西方文化的伊斯兰文化。在那个时代来说它是一种新文化,是一种基于新思维、新观念、新形式基础上的文化。这种中介作用是一个了不起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媒介作用,而是一种文化融合,一种典型的创造。不唯如此,它还在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之间、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巨大的桥梁,沟通了东西方两大世界,其意义之伟大是无与伦比的。
第二个要搞清楚的问题是:从表面上看,实际上有不少著作与文章也有这样的倾向,似乎认为早期伊斯兰文化国际化主要是靠军事扩张的力量来完成。其实,这是对历史的误解。要知道任何一种文化,尤其是和宗教血肉相连的文化,绝对不可能主要靠军事力量来使自己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性的文化,并起到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巨大作用。
搞军事扩张的是四大哈里发和阿拉伯帝国的君主及其将军们,他们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指挥的巨大的军事力量早已化为泡影。但伊斯兰文化并没有因他们的消失而消失,相反却不仅仍然存在,而且直到今天仍方兴未艾,此其一。其二是,广大伊斯兰世界从其皈依伊斯兰教到现在已过去数百年以至千余年,从政体上说早已变化多次。西亚、中亚、南亚以及北非早已分裂成数十个政体与国体不同的国家,但是信奉伊斯兰教与坚持伊斯兰文化者仍日益增多。其三,伊斯兰文化与伊斯兰教本身有了很大的发展,就是说伊斯兰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充实与提高。上述种种都是铁的历史事实,而这些事实绝非能用古代军事扩张力量来解释的。
以宗教文化言之,它牵涉到千百万群众的信仰问题,而信仰问题绝非是用高压政策能维持得住的,即便是能维持住一时,但绝对不能维持住数百年以至上千年的。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是亿万群众的意识形态,它能深得世界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拥护与信仰,肯定是有其重要原因的。
从历史上看,在公元7世纪到12世纪,即伊斯兰文化早期国际化运动时期,在西亚、中亚、南亚和北非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伊斯兰文化就是这个历史时代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最先进的宗教文化,是上述那个广大地区和那个历史时代的人们最需要的文化形态。我们知道,在6~7世纪,甚至11世纪时,西亚、中亚和北非处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之交的社会阶段。以宗教言之,那里仍是多神教的天下,属原始宗教范畴,是落后的东西。原始宗教有两个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任何落后的事物都会要求进步与发展,因此原始宗教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的两个属性必然会合二为一,集中到一个自然神身上。这个“神”就成了万能的圣物。当它们的多神教正要“合二为一”之时,以安拉为万能圣物的伊斯兰教及其文化传播到这里来,自然用不着再找寻别的万能的圣物。以安拉为万能圣物,故而就皈依了伊斯兰教了。伊斯兰教国际化运动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它适应了由多神教向单一神教过渡的需要,是顺历史潮流而动的。当时北非、中亚和西亚地区除了有一个由多神教向单一神教的过渡外,还有一个由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来,这两种过渡都是由四大哈里发和阿拉伯帝国的君主们来完成的,或者说是通过军事力量来完成的,实际上是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先进的意识形态——伊斯兰宗教文化来完成的。换言之,哈里发及其将军们用军事力量把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度带到被征服的地区并运用国家的力量和法律手段加以推广与强化,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第三,为什么伊斯兰早期国际化运动发生在中亚、西亚、南亚和北非。同时,这一广大地区东有中华文化与印度文化,西有基督文化,而这三种文化既是先进的又是古老的文化,为什么没有接受这三种较古老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个刚刚形成并开始传播的新文化呢?回答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唯一的途径就是从历史上找答案。上文已经谈到上述地区正处于两种文化和两种社会制度的交替阶段,易于接受较先进的文化和社会制度。至于说为什么没有接受旧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新文化呢?回答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但主要的原因是肯定的:中华文化不属于宗教文化,不符合上述地区两种宗教文化过渡的需要。佛教文化虽是宗教文化,但7~11世纪正是印度分裂混乱时期,加之阿拉伯帝国多次侵入印度西部地区,阿拉伯人与印度人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当然不可能全盘接受印度文化。至于说到基督文化,四大哈里发和阿拉伯帝国亦长期同拜占庭处于敌对状态,亦不可能全盘接受基督文化。在这种背景下,阿拉伯人只好创造一种新文化并用它来作为进行军事政治斗争的武器。但这并不是说伊斯兰教文化没有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汲取有价值的东西,相反而是向它们学了不少的东西。要知道,伊斯兰文化的源头是古代腓尼基文化、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中国和阿拉伯世界早在汉代就有了友好往来,中国的医药学、绘画艺术、造瓷技艺陆续传入阿拉伯,而自8世纪中叶起中国的火药、造纸术、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在颇大程度上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当然,中国人也向阿拉伯文化学到不少的东西。
伊斯兰文化也从印度文化中吸收了有益的东西,如8世纪印度的数字和零传入阿拉伯。大数学家采取印度的数字和零,以取代阿拉伯自己的数字。9世纪上半叶印度的十进位亦传入阿拉伯。12世纪印度的数字、零和十进位通过花拉子密传入欧洲,因此欧洲人称此种数为“阿拉伯数字”(Algorism),后来逐步演变成今天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其中尤以零的应用使计算科学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起来,使数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大天文学家比鲁尼(973~1050)曾在印度侨居多年,并写过《印度志》一书。
伊斯兰世界在建筑上吸收了印度、叙利亚、伊拉克、波斯、西班牙、北非建筑术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所谓叙利亚—埃及风格、伊拉克—波斯风格、西班牙—北非风格、印度风格,等等。
阿拉伯的医学吸收了希腊、波斯和印度等国医学上的成就。阿拉伯地理吸收了希腊地理学上的巨大成就,如花拉子密撰写其名著《地形学》时参考了古希腊地理学大师托勒密的《地理学》一书。阿拉伯哲学家肯迪的哲学受到古希腊哲学的影响。法拉比和伊本·西那的哲学观点深受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见上文)。
总之,伊斯兰文化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汲取了大量有益的东西,这又是伊斯兰文化发展成世界级文化的另一重要原因。
第四,还应探讨伊斯兰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主观因素问题。任何事物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除了客观因素外,尚有主观因素,这是规律性的东西,概莫能外。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亦不能例外。
自四大哈里发以来,阿拉伯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发展伊斯兰文化事业,并予以大力提倡,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方针。如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哈里德(?~708)曾下令把希腊语和科卜特语的炼金术、占星术、医学等的有关书籍译成阿拉伯文。阿拔斯王朝几位哈里发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奖励科学,用重金聘请人才,尊重知识,展开学术讨论,因而巴格达哲人荟萃、学者云集。又如哈立发赖世德创建巴格达医院,任命基督教徒伯赫蒂舒为院长。哈里法麦蒙创办哲理大学及其他学校,在大学中建立图书馆、科学院、翻译局,并派遣当时著名学者萨拉姆为哲理大学校长。萨拉姆奉哈里发之命并以大学校长身份去君士坦丁堡搜集希腊语名著,带回大批著作,其中包括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麦蒙然后组织人才将其翻译成阿文,其中有大翻译家侯奈因(809~873),并用与译稿同等重量的黄金支付稿酬,给这位大翻译家。在麦蒙哈里发的宫廷里既有伊斯兰教徒,亦有犹太教徒、祆教徒,而侯奈因则是基督徒。这种兼收并蓄的学术方针必然会促进伊斯兰文化的大发展。
另一促进伊斯兰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大力发展教育。10世纪时,倭马亚王朝创办了科尔多瓦大学。到阿拔斯王朝时期小学(库塔卜)教育已较普遍。这时大学、科研机构、医院和图书馆、书店纷纷建立。9世纪末,巴格达有书店100余家,11世纪又建立了科学馆和尼札木大学。通过上述教育、文化以及学术机构培育出一代代人才,为伊斯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石。
由此可知,伊斯兰宗教文化早期两次国际化运动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的,因而是必然的。
结论
1.伊斯兰宗教文化国际运动适应了那时中亚、西亚与北非的历史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上述广大地区社会全方位发展。
2.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国际化运动促使其高度发展并成为世界级文化。
3.历代政治家们重视发展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培养人才,并对其他民族的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亦是使伊斯兰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4.伊斯兰宗教文化是世界中古史上的高峰之一,因为它兴起于西方文化衰落的中世纪,不仅汲取了西方文化的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而且使东西方文化联结起来。
5.伊斯兰文化保存了在中世纪濒于泯灭的西方文化的精华,尤其是保存了希腊罗马时代那些大家的著作,及他们的光辉思想和学说,以至伦理原则。
参考文献
1.P K Hitti.History of the Arabs.New York,1974.
2.Reynotel A Nichotson.A Literery History.Cambridge,1956.
3.H S Villard,Libye.The New Arab Kingdom of North Africa.New York,1956.
4.郭应德:《阿拉伯史纲》(610~194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5.U Helt.The Combridge History of Islam.Cambridge,1796.
6.S lanepoole.The Mohammadan Dynasties.London,1925.
7.J M Abum Nasr.A History of the Maghrib.Cambridge,1975.
8.Houtsma and others.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london,1978.
9.Bernad.Islam from the Prophet Muhammad to the Capture of Constantimople.London,1976.
11.J Cornlsom.A History of Islamic law.Edimbargh,1978.
12.Carl Brokelmamn.History of the Isl Peoples.london,1956.
13.第·博尔:《伊斯兰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注释】
(1)此为给研究生讲授《阿拉伯帝国简史》的教学提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