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情,乘客突遇家人变故,急切、悲怆之情可以理解,机组的决定凸显了人本价值,也体现对人的尊重。于理,机长肩负着整机人的生命安全,正如海南航空在后续回应中所言,因为旅客情绪激动,滑回不仅仅是充满人情味儿的暖心之举,同时也是考虑到了航班安全的负责任之行。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飞行中,对于任何扰乱民用航空器内秩序、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机长有权采取必要的适当措施。”机长享有最高指挥权,在突发情况下,有权依据经验和专业理性权衡、快速决策,做出最有益于航程安全和顺畅的决定。应该说,于情于理于法,机组的处理都没有太多可指摘的地方。
我们也看到,尽管延误了50分钟起飞,但到达时间只延误了15分钟。在满足两位老人要求的同时,机组也在最大程度上缩短航班延误时间。既坚守了道义,守护了安全,也尽可能地降低了其他乘客的损失。
当然,任何应急处理都不可能是无懈可击的,也无法保证顾全所有人的利益。因此,在为人性化点赞的同时,很多关于规则、制度的讨论也涌现出来:滑行后收到短信当事乘客是否违背了相关规定?而更大的争议在于,因为个别乘客的人为延误是否合乎规则,是否是道德绑架?
支持滑回者更多基于同理心,设身处地地站在了老夫妇的角度思考。反对者则更多从规则角度出发,考虑了大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两方各有道理,那么究竟谁错了?其实,应该有这样一个共识,支持滑回不代表否定规则和制度,不支持滑回也不代表道德缺陷。话题之所以能引起如此热烈讨论,或许还在于它击中了广大有过“没有拒绝的权利,我只能被迫善良”经历的网友。与其说是在争论是否应该“成全”那对老夫妇而“牺牲”其他乘客利益,不如说大家是在追问,在遇到种种“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道德”和“规则”相碰撞的时刻,如何平衡情理与法理的关系,如何界定情理与法理的边界?甚至,大家还担忧,如果善良被滥用或者被消费,个人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这样看来,这其实是一个我们常常会遇到的情理和法理权衡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而随着现代社会规则和制度的建立,情理和法理难以两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精神相交融时,大众以及整个社会时常面临的为难和困惑。事实上,即便是几千年来已经被无数哲学家、伦理学家讨论过的种种道德悖论,也难以得出一个众人信服的答案,比如著名的“火车困境”——在扳道口的火车司机,应该牺牲一侧的四个成人还是另一侧的一个孩子?(www.daowen.com)
捍卫规则还是捍卫良善,从不是一个单选题。这场讨论或许没有标准答案,却并非多余,甚至是必要的。可以说,当下这样关于人情与规则的讨论被允许和接纳,恰好折射出全社会公共意识和个人意识的提升。其价值在于,通过一次次讨论情理、法理的界限,引发全社会更为理性、成熟、全面地思考,碰撞出一个可供遵循的尺度,以期未来在类似的事件中,公众能多一份理解和共情,各方处置能更加有据、从容、全面。恪守规则和制度不意味着冷冰冰,呼唤人性温度也不意味着无条件、无限度的高尚。一个良性的社会中,无论是对规则的捍卫,还是对善良的坚守,都足够值得珍视。
这正是:情理法理相辅相成,规则良善皆不可抛。
(来源: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2019年12月12日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