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中,看似不起眼的论证素材却最能体现作者知识的涉猎情况。老旧素材、虚假素材都逃不过阅卷老师的火眼金睛。论证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作者的格局、视野。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说:“国家对教育改革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时代任务,在考查语文基本读写能力基础上,力求把核心价值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层面有机渗透到试题中去。”这样的命题思路使得暗含时事热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最近几年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是高考作文出题方式、出题内容的与时俱进。就考场作文而言,学生应认识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并在写作中激发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现在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以后,是名副其实的“世纪宝宝”,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也理应倾听时代的声音,用心去体验时代、感悟时代,为时代高歌。用切身的经历和体会写出真情实感。
例如:(www.daowen.com)
千禧之年来到这个世上,来到这个中国的我,见证了许多中国在新世纪写下的篇章。牙牙学语时,杨利伟乘“神舟”探苍穹,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历程;总角之年,我看到电视屏幕上点起的奥运圣火;桌上的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互联网的速度越来越快;量子通信的突破,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快捷支付的广泛普及等,至今仍在改变着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慢慢站起来了:高铁技术由输入变为自主研发,中国标准也实现全套输出;面对别国的攻击,我们也能够有力地进行反击。中国的成长与我的成长何其相似:一路走来,虽不乏磕磕碰碰,但更多的是繁花似锦、暖阳和风。(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某考生优秀作文《18年与中国一同成长》)
透过此类素材,阅卷老师看到的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精神,关心家事国事的新时代中学生。如此好的印象,自然会给文章加分不少。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充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如今的时代形势和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作为中学生,“圣贤书”要读,传统文化要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也必须关心,唯此才能与时俱进,写出立意深远、观点深刻的好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