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语文作文备考,踩过这些坑了吗?

语文作文备考,踩过这些坑了吗?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对作文存在认识误区如果问:语文为什么要考作文写作?相信很多考生都天然认为语文作文就是考试的一部分。虽然,作文是高考语文的一部分,占据40%的比重,但是语文作文的存在绝不仅仅是为了为难考生,拉开考生之间的分数差距。殊不知,这完全与语文作文考查目的背道而驰,进入提分瓶颈期自然也在意料之中。如果有,请务必重视并加以纠正。

语文作文备考,踩过这些坑了吗?

(一)对作文存在认识误区

如果问:语文为什么要考作文写作?相信很多考生都天然认为语文作文就是考试的一部分。语文作文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作文存在的目的难道是为了为难考生?拉开考生之间的分数差距?为了考试而作文对吗?

正因为对写作目的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导致了考生作文写作过程中问题百出。比如,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情感。导致很多考生的作文备考就是背诵优美句子,作文写作就是优美句子的罗列甚至是生搬硬套。如此僵硬冷漠的文章自然难以突破50分。

虽然,作文是高考语文的一部分,占据40%的比重,但是语文作文的存在绝不仅仅是为了为难考生,拉开考生之间的分数差距。语文作文的目的,正如前文所言,就是从思想上筛选出一批有思考、有文化、有正能量、有知识的人才。高考作文肩负着“载道”的使命,通过千变万化的材料去唤醒考生的身份意识和情感共鸣,激发考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努力奋斗,与祖国一起追梦圆梦。

这才是语文作文存在的目的,这也是语文作文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会发现:作文写作最重要的是展现新时代新青年的风貌与担当,而不是用所谓的技巧罗列优美句子,编造论据去“蒙骗”阅卷老师。

(二)作文备考方法不当

目前,大部分考生作文备考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摘抄、背诵优美句子;另一个是读高考作文范文。在很多考生眼中,得分高的作文一定是文采斐然的,自己的作文难以实现质的突破,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乏文采。现实中,很多高中老师都会让考生建立诸如《撷英集》《拔萃集》等此类文本,用以摘抄经典语句、优美范文,然后背下来,用以应对考场写作。

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自然导致备考上的误区:特别注重作文写作手法和辞藻华丽,将作文备考的重心完全放在摘抄、背诵优美句子上。殊不知,这完全与语文作文考查目的背道而驰,进入提分瓶颈期自然也在意料之中。(www.daowen.com)

老梁始终认为:文采,对于多数考生而言,可遇而不可强求。如果没有深厚的阅读功底和文笔功底,文采几乎是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背诵而提高的。努力提高写作文采本没有错,错在将提高写作文采作为作文提分的唯一途径。试想一下,一篇通过罗列所谓文采语句而形成的作文,会是什么样子?这种罗列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只是一个拼凑的大杂烩而已,又怎么能得高分呢?

(三)编造论证素材

老梁曾听过一位一线老师发自内心的调侃:“每年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屈原就会出现,勾践要尝胆,韩信要受辱,苏轼要被贬,贝多芬要耳聋,陶渊明要种田,最可怜的是司马迁,无论什么主题什么语境,只要需要论据,他就要出现。”虽为调侃,但是却深刻地揭示出了目前高中生作文写作面临素材库告急的困境。

老梁也曾咨询过一些学生关于如何积累论证素材的问题。学生们在平时是怎样充实自己的论据素材库的呢?有的同学是充分利用每次语文课前的分享活动,收集一些自认为不错的小故事,希望能够用来论证论点。也有的同学是看一些高考范文或者《读者》《意林》之类的杂志,同样也是为了收集故事。这些同学积累论证素材的共同点在于:更倾向于大脑记忆,从未完整清晰地了解过某一个故事,从而导致尽管积累了不少的素材,在考场上仍需要根据记忆中的故事梗概,去填充甚至“编造”故事的细枝末节,达到契合辅助论点的目的。当记忆不清晰时,试卷中再次出现勾践、苏轼、韩信等人物故事,自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说白了,论证素材就是用来对论点加以论证的事例或者故事,就是我们常说的论据。作文写作中,对于论据不仅要“言之有物”,更要与时俱进,掷地有声。从这个角度上看:积累论证素材,仅仅靠《读者》《意林》之类杂志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杂志内容更偏向于叙事风格化;仅仅知道故事或事例梗概也是远远不够的,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会有助于考场写作中的灵活演绎。

读到这里,考生可以自问一下:考场写作中是否存在素材库告急的情形?是否存在论据牵强的情形?如果有,请务必重视并加以纠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