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创新的策略是指为实现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所采取的计划和行动。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在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依据上述提出的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创新的原则,联系教学设计的实践主体,可以提出生本化策略;从教学设计的构建和实施出发,可以提出师生共创策略、整体呈现策略和过程生成策略;根据教学设计的内涵,可以提出多元评价策略。
(一)生本化策略
生本化策略是指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学体育的根本任务,这是目前中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教学活动中,生本化策略强调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教要始终把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前提,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集思广益,多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情境中去,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对教学内容、方法要有怀疑、探究和发现的精神,让学生成为中学体育的真正主人。中学体育要发展、要创新,就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为重任。因为学生也是中学体育教学设计的实践主体,学生通过中学体育得到全面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来实现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要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首先,作为体育教师,应该严格依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来确定最为合理的教学形式,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精心设计教学。其次,把体育课堂时间和空间民主地还给学生。中学体育的教学设计要始终将学生的地位上升到教学主体的位置,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激发所有学生进行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这种创新的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师的角色及其所起的作用也应该随着学生活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例如,在中学体育课前准备活动中,体育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做好示范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时要不停地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准备活动之后还需要体育教师检查学生活动的完成情况,并总结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和解答,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师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要想实现学生的充分发展,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营造主体发展氛围。首先,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更换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轻松的中学体育氛围,让学生在中学体育课上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从授课程序角度来讲,中学体育教师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情绪的主导者,好的中学体育氛围就需要教师在中学体育上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来影响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应积极拉近自身与学生的距离,不让学生产生陌生感,尊重学生并给予学生一个“放得开”的学习氛围。此外,在中学体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一些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不断地进行鼓励式教育,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学习的动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在内心认可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
中学体育的教学设计同样也应该在遵循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各种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在具体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在创新型的中学体育教学设计指引下,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掌控,这样既能对学生做到严加管理,又能够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地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探索研究,让他们养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且鼓励他们敢于利用自己奇异的、独特思想去面对棘手的问题,这对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本化策略”是教学设计创新的重点策略,只有明确了以学生为本,不管是在教学设计的内容确定上,还是在教学设计的制订过程中,或者是在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都坚持以学生为本,那么才能保证我们的中学体育教学顺利地进行,才能保证教师教的有效性,确信教学设计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将学习看成自己的事情,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乐趣。
(二)师生共创策略
在体育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无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不断更新传统的角色认知。体育教师应该逐渐由教学的主导者转换为学生学的引导者,由单一的理论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参与教学并创新教学。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实质上都应是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协作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
中学体育教学设计的确定需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按照规定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来独自决定的不良局面,还需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并充实教学设计。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确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想要学习和仍需巩固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思想上感觉其受到了重视,增强专修课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整体呈现策略(www.daowen.com)
传统意义上的中学体育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是以一定程度上的应试为目的,尽管中学体育教学提出要锻炼学生的情感、智商、技能以及意志等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很难能够落实。学生在学习期间更多的关注点则是放在了技能强化、考试规定内容等方面,学生中学体育的学习以考试为终极目标。因此,中学体育教学设计要想实现创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打破常规,要让学生时刻清楚自己要学习什么,从整体上认识学习的目标。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预先有个整体把握,能够有准备地接受教学并且按照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清楚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对学生要有较强的指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的动力也就能够提上来,目标的达成率也就能够相应提高。
针对不同层次的中学体育教学设计的整体呈现,我们可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中学体育总目标的呈现时间一般是在开学之初,学校教务处或体育教师可以采取将教学设计绘制成一些一目了然的趣味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并了解本课程特点、框架和整体结构,能够清楚地了解本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会提高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等。单元目标主要呈现在一个单元讲授之前,由体育教师以单元目标图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有所准备。课时的目标是一节中学体育的具体目标,它的呈现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出特定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总体上明确学习的方向。当然,体育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结束时或者在总结教学任务的同时呈现教学设计,让学生学习后自己进行总结。
(四)过程生成策略
正是由于教学观念的变革,我国体育工作者基于范围宽广的教育实验研究,对中学体育教学设计价值取向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研究。改变了过去强调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战术的“双基”的价值取向,从而逐渐转变成以“双基”为基础的重视生活经验、重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重视情感(情、意、知等)升华的五种多元化中学体育教学设计价值取向。从强调技战术到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所做的巨大付出。正是中学体育教学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了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教与学活动的多样性、丰富性。一般来说,“双基”的目标是实在的、能够测量的目标,它符合应试教育的需求,所以长期以来受到高度重视,而其他的目标是很难量化的,又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们对人的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升华,这些目标就在不经意中达成了。正因为如此,中学体育教学既定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囊括所有可能达到的目标,目标随教学的进行已超越了其本身,并在教学过程中生成、发展。
从不同的呈现方式来看,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可以细分为表现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和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在中学体育上以体育教师事先规定的行为期望为目标(如体育运动知识性目标),这种目标方式是理性的目标,是实质性的、可以量化的目标;展开性目标是指体育教师在讲授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接收能力,不按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授课。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情意目标)。但这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目标很难用外显行为来表述,也很难用量化的测验来测量,它以一种隐性的、潜在的形式出现,但又是实际存在的,不容忽视的。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参加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时,经过教学活动的过程体验所得出的结果,是事先不可预知的目标结果,他所关注的是体育专修学生在过程体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目标,其可以是能力目标,也可以是技战术目标。这种目标不受传统固定目标的约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探索和发现未知目标的机会,是对传统固定目标的创造性升华。因此,表现性目标和展开性目标都是事前不可预知和判断的,是随着体育教学活动所自然生成的。
可以说,中学体育教学设计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了,它已经实现了超越。当然,这也是合理的超越。因为中学体育教学本身含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最主要的变化因素就是人——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而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应该随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因素的改变而相互调适,更加协调,抓住能让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的每一个机会。
(五)多元评价策略
中学体育教学评价是对专修课进行价值判断和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验证教学设计实现与否的直接手段。中学体育教学设计要想创新、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要转变思想,改变从原有的过分关注体育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单一的教学设计价值取向,让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过渡为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学习,把学生培养成既感性又理性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实现具有完整人格的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对体育专修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评价,进而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对知识的客观评价,关注学生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所学内容运用的水平。认知性目标不是简单的单一否定传统体育教师所规定的知识传授目标的完成,而是对传统中学体育的深层认识以及重新定位。创新型的中学体育教学认知性目标不仅是单纯地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而且还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策略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既要“学会”,更要“会学”,对体育运动基本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不是中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掌握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注重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强调重视中学体育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发展的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心态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风向标。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设计更加注重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也是一个健康、完整的个体,比其他人更需要在情感价值观上的引导和教育。因此,中学体育教学设计要改革,要发展,就要从根本转变思想,转变目标。中学体育教学中在学生的兴趣、情感、动机、态度、认知和价值观上多下功夫,努力开创情景式教育模式,有意识地培养情感价值观,实现专修学生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当然,中学体育教学设计不是静止、孤立的,它是多种目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这些目标都始终渗透于整个中学体育教学。因此,体育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地重视体育技战术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也不能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品德的提高、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意志力等培养。以上认知目标、教育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无论是哪个阶段,都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说,中学体育的教学设计要想实现真正的创新,就必须兼顾专修课认知目标、教育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三者缺一不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