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杂譬喻经两则模式遵循SEO优化规则

杂譬喻经两则模式遵循SEO优化规则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昔有国王,令人呼知识⑨。王闻大惊,令人复呼。王则开藏,大布施,饭佛及比丘僧。①《杂譬喻经》:吴天竺三藏康僧译,有三十九喻。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善记忆,故誉为多闻第一。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先佛入灭后,生于兜率天内院。《无量寿经》中指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意为世之财物,应为五家共有,不能独用之。

杂譬喻经两则模式遵循SEO优化规则

昔佛从众比丘行,逢三醉人。一人走入草中逃。一人正坐搏颊,言:“无状犯戒。”一人起舞,曰:“我亦不饮佛酒浆,亦何畏乎?”

佛谓阿难:“草中逃人,弥勒作佛时当得应真度脱。正坐博颊人,过千佛,当于最后佛得应真度脱。起舞人,未央得度也。”

(《杂譬喻经·三醉人喻》)

昔有国王,令人呼知识。知识言:“谢王,适穿地作坑,欲藏七宝。”王闻大惊,令人复呼。知识白王:“今适下宝着坑中。”王便复令呼。知识白王:“今适下平地,平地已,便往。”

王问:“汝何痴!藏七宝以语人耶?”知识言:“属馔具甘美,欲饭佛及比丘僧,是为穿地作坑;斟布羹饭,是为下宝坑中;扫地、行澡水、阐经,是为平地。”白王:“此宝五家不能辱也。”王言:“善哉,善哉!汝不当早相告我?当早相告,我当数藏宝。”王则开藏,大布施,饭佛及比丘僧。佛为说清净咒愿,即发道意矣。

(《杂譬喻经·藏七宝喻》)

【注释】

①《杂譬喻经》:吴天竺三藏康僧译,有三十九喻。 ②搏颊:打自己嘴巴。 ③无状:无礼。 ④阿难:梵文的音译,意思为欢喜、庆喜、无染。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善记忆,故誉为多闻第一。 ⑤弥勒:梵文的音译。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先佛入灭后,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 ⑥应真:即阿罗汉。 ⑦千佛:谓过去、现在、未来三劫各有一千佛出世,指同时期出现一千尊佛。 ⑧未央:没有尽头。 ⑨知识:指引发他人向上、增善、去恶乃至证悟成佛的人。与佛门结下善缘之人,也称“善知识”。 ⑩穿地:凿地。 ⑪七宝: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不同历史时期所译的不同版本中,所说七宝也不同。《无量寿经》中指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 ⑫阐经:解释经文。 ⑬五家:王(官)、贼、火、水、恶子(败家子)。意为世之财物,应为五家共有,不能独用之。 ⑭当:通“倘”,如果。 ⑮清净咒愿:离恶行的过失,断烦恼的垢染为清净;佛有清净法界,向佛之心就是清净咒愿。

【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适穿地作坑________________(www.daowen.com)

(2)今适下宝着坑中_________________

(3)属馔具甘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斟布羹饭_________________

(5)今适下平地________________

(6)当早相告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解释词意。

(1)属馔具甘美_________________

(2)欲饭佛及比丘僧_________________

3.“三醉人”这个故事里,为什么佛陀说前两个人都能度脱,而第三个人始终不能得度?

4.根据“藏七宝”的故事,谈谈你对“财为五家共有”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