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非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非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纵观整个市场销售情况,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尚未在乡村旅游中得到充分体现,开发的文旅产品种类也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知名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宁夏乡村旅游起步晚,存在规模小、档次低等问题。目前,宁夏一些地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以精神鼓励为主,很多掌握非遗技艺的项目传承人经济条件较差,无力继续从事传承工作,致使一些传承项目濒临灭绝。总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困境分析

(一)资源整合不够,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

宁夏非遗旅游纪念品主要集中在民间器乐(口弦、泥哇呜、咪咪)、传统技艺(擀毡、二毛皮、草编、麻编、剪纸、刺绣、贺兰砚、纸织画)、传统美术(杨氏家族泥塑、六盘山木版年画砖雕木雕、民间绘画、王氏泥人制作)、服饰等方面。然而,纵观整个市场销售情况,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尚未在乡村旅游中得到充分体现,开发的文旅产品种类也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知名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宁夏乡村旅游起步晚,存在规模小、档次低等问题。很多民间器乐、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服饰还未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充分应用,游客无法感受到这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体验。其实,对非遗的保护,并不是简单的陈列、展示,而是要找到其与现代生活接轨的切合点,将其与传统审美结合起来,发展产业经济、以项目促进转化,让它们在生产性保护中得到传承与发展,以焕发新的活力。在设计档次上,要从质地、内容、大小、包装等方面体现精美、精致、精巧,体现出旅游纪念意义和地域文化特色。对此,我们应充分挖掘如刺绣、服饰、二毛皮等的非遗价值特质,设计品牌形象,并将非遗的价值特质融合在有形的工艺产品、生产生活用品、装饰艺术品载体上,形成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文旅纪念品。将非遗的元素或内涵用新形态、新材质、新工艺等展示在人们面前,通过乡村旅游进入市场,融入现代生活。譬如,可以将草编、麻编、剪纸、刺绣、葫芦刻画、民间绘画统一包装成工艺品、生活用品,将擀毡、二毛皮与环保等主题结合起来进行研制开发,提升审美档次和科技含量,打造一批能够叫得响的具有宁夏地域和乡村特色的文旅产品。

(二)空心村现象突出,传承人缺失

在“城乡”二元体系中,乡村和农业生产相较于城市和工业生产的劣势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城市除承担工业生产功能以外还承担着多样化的服务功能,而乡村作为“传统部落”,农业生产功能似乎是乡村职能的全部。[2]在传统村落,除了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外,掌握传统农耕技艺的很多非遗传承人经济收入过低也是导致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断层的主要原因。譬如,在中宁枸杞种植系统中,掌握传统种植技术的人多在70岁以上,他们掌握着修剪、选育和传统加工等技术,但他们的生活却十分窘迫。我们在当地设计了“您认为当前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面临的危机有哪些?”的调查问卷,有7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没人传承,尤其是年轻人不愿传承”“学习传统农耕技术难度大、耗时长、收入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形成产业链”等。目前,宁夏一些地方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以精神鼓励为主,很多掌握非遗技艺的项目传承人经济条件较差,无力继续从事传承工作,致使一些传承项目濒临灭绝。譬如,原州区民间古建筑技艺,涉及古建筑榫卯结构、古建筑彩绘技艺及古建筑雕刻技艺等多门独门绝活,是一项涉及木工、瓦工等多工种的非遗项目,然而因固原市尚没有将传承人补助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使这门“绝活”的传承面临尴尬境地。在思想观念领域,通过调查问卷显示,青年人对传统知识的认知度、参与度和学习意愿远低于中、老年群体,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农村居民对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技艺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有很多当地居民或许是“审美疲劳”,对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缺乏了解和认知。在走访调研中,我们设计了“您对二毛皮的制作流程了解吗?”的调查问卷,有60%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当问及“您对宁夏被选入世界或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了解吗?”有四分之三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知道”或“知道一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亡的关键在于培养一代代合格的传承人,然而那些曾经被老一代传承人引以为豪的手艺却在年轻一代遭遇“滑铁卢”,出现无人继承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绿色资源,保护传承是其发展的关键,而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普遍,年轻一代多热衷于外出打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较低,这大大影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内生动力,难以实现在保护和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

(三)缺乏主打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www.daowen.com)

纵观我区整个文旅产品行情,还存在产品特色不鲜明,主打产品不够突出,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的情况。虽然泥哇呜、口弦、剪纸、刺绣、珠绣、桃胡枕头等在一些文旅商品店随处可见,但基本都停留在小打小闹的非主流状态,没有与现代生活接轨,很少得到游客的光顾。譬如,入选国家传统村落的梁堡村、红崖村,均以剪纸、刺绣见长,扩大到整个西海固地区,基本上也都停留在剪纸、刺绣这个层面,但却没有一家做大做强,整合成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地区乃至整个行业发展。当产品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时,产品的市场和销路就会存在问题。如何将剪纸、刺绣等人人见长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起来,渗透进日常生活用品中,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提高产业经济,应是当前需要业界深入思考的问题。就拿须弥山景区商贩们所销售的当地土特产——桃胡枕头来说,用碎桃胡装起来的枕头,对头部具有一定的按摩作用,枕的时候非常舒服,但仍少有顾客问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其没有与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如刺绣、传统美术、民间绘画等结合起来,如果将粗劣的枕套布艺换成做工精细、图案精美的刺绣布艺,销路肯定会不一样。

(四)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被挤压

在半工半农的职业游离状态下,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传承千百年的传统乡村社会的礼仪秩序被打破,有些地方的传统文化几乎处在断层和失传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农耕文化的经济效益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滞后[3]。宁夏传承着各式各样的,能够呈现一定经济价值的,像二毛皮制作、葫芦刻画、麻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很多非遗传承人进社区、进学校、进商场做现场演示或搞培训,甚至一些有条件的非遗传承人注册公司成立作坊发展生产线,但基本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譬如,二毛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和平和他的儿子、徒弟共同筹建皮毛厂,所制产品远销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但每年100万元的销售利润,维持生计尚可,离“做大做强”还有差距。总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还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孙家正指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这会像许多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而且还将束缚人类思想的创造性,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4]当前,年轻人普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缺乏继承本民族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意愿,加上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很少有人愿意继续从事非遗项目的传承工作,导致遗产的内在价值难以呈现。据资料显示,近20年来宁夏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乡村发展的主体是农民,但从事农业的人数在锐减,农民不从事农耕带来的后果是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远离和陌生。以二毛皮、擀毡、宁夏毯等为代表的传统技艺,受现代化工技术的影响逐步被工业机器取代。相对来说,机器生产的成本低、效率高,而手工制作的成本高、效率低,单纯从实用角度来看,绝大部分消费者都会选择机器加工的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