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绵延于宁夏广袤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当然,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和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生动力,使它在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

(一)非遗丰富了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古老的生命记忆与传承,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重要财富。地处黄河中上游的宁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具有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各类非遗项目,并以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类别的形式存在于民间。从地理学上讲,宁夏紧挨胡焕庸线[1],并处在该线西北侧。自古以来,胡焕庸线就是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分界线。因此,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宁夏各族群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和粗犷奔放的草原游牧文化,这些融会交织的文化项目在这10个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譬如,羊毛毡曾是宁夏农村土炕上铺的类似于褥子的毛制品,因其保暖、隔潮、吸土、耐用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和喜爱。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新的工业产品代替了传统手工艺制品,土炕、羊毛毡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目前,在海原县九彩乡、吴忠市红寺堡区等个别地方还有人继续从事着制作羊毛毡的传统技艺。将羊毛制成羊毛毡的过程就是擀毡。据传,擀毡从蒙古游牧部落传入并在宁夏生根发芽。宁夏各族群众不断吸收前人及周边地区精华,通过口耳相传、学习模仿等方式,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百年来,宁夏各族群众为适宜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就地取材,创造了以擀毡、二毛皮、羊皮筏、手工地毯、贺兰砚、草编、柳编、麻编、金积大缸醋酿造等传统技艺为代表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技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为核心展开。就拿擀毡来说,因为宁夏畜牧业发达,盛产大豆、苴麻,正好为擀毡这门传统技艺提供了物质基础上的保障。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历史传统等的影响和制约,很多传统技艺都是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中演变和形成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艺术品格、完善的技术体系和较高美学价值,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已经深深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等融为一体,显示出了浓郁的地方特点和地域特征。从这个角度讲,地域性强、文化内涵丰富、审美价值高是传统技艺最显著的特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开始对蕴含浓郁非遗体验特征的乡村旅游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我们认为将非遗项目嵌入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而且对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旅游为非遗提供了保护和传承空间(www.daowen.com)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错地带,具有独特的区位地理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宁夏各族群众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和极具特色的草原游牧文化,为我们今天留下了诸如皮影戏秦腔、山花儿、舞龙、泥哇呜、口弦、二毛皮、汤瓶八诊疗法、六盘山抟土瓦塑、木版年画、杨氏泥塑、民间木雕、烙铁画、花灯扎制、葫芦刻画等丰富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门类,涉及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譬如,葫芦刻画代表性传承人陶瑞珍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潮湖村,成立葫芦种植合作社,持续开展葫芦种植、葫芦刻画、烙画工艺培训,并常年开办培训班,对葫芦刻画爱好者、周边村民、残疾人等进行葫芦种植、刻画培训,广泛带动本村村民及残疾人家庭种植葫芦、刻画葫芦,带领乡民创业致富,创造就业机会。一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可分解为历史传承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经济开发价值等。如何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绵延于宁夏广袤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随着全域旅游在宁夏的深入实施,乡村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拓宽了渠道、插上了“翅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存在于落后、偏远、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由于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环境不同,对其相应的管理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宁夏各族群众在资源贫乏的环境下坚持自力更生、不断尝试、适应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适应性管理提供实践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方面,要根据其所包括的传统手工技艺与经验、民间观念与信仰和民间文学艺术、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及风俗习惯等不同内容而采取与之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像保护城市建筑那样进行封闭式管理,否则只能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使遗产地居民持续贫穷。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采用一种动态的管理模式使之在传承中被开发利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乡愁,是珍贵灿烂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是丰富的农业物质文化形态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内涵,也正是传统村落所承载的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记忆。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若能深入挖掘传统地域文化空间的文化形式,将文化形式和文化空间转换成旅游者的吸引物,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增强旅游者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和地域空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发展,达到通过乡村旅游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当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所蕴含的民俗风情等体验,极大地迎合了城市居民追求新颖、独特、体验的心理需求。对于旅游者来说,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亲身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更能增强对当地文化的亲和力。当然,对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和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生动力,使它在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使其从现代文化中汲取养料,注重挖掘其自身所蕴含的自我革新元素,以一种活态开放的形式“从苍茫的历史中来,再走向民众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在传承中永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