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13年6月成立于天津大学,依托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组建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机构。至此,全国研究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等专项课题陆续有了成果,并且很多地方对此领域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2年,在宁夏有4个村落跻身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时,宁夏只有“宁夏回族村落民俗文化档案资料整理研究”和“宁夏回族村落民俗文化变迁与保护研究”两项专题研究。目前对宁夏传统村落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把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根脉”进行研究,虽然提出应用对策但还未形成研究成果。因此,在已经有意识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背景下,在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的新形势下,研究宁夏传统村落对建设“美丽富裕新宁夏”“特色小镇”“一带一路中的宁夏”与宁夏的全域旅游等思路具有应用和参考价值,会给宁夏的文化建设带来影响和效益。在挖掘民族文化遗产与传承历史文化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对宁夏传统村落的调查与研究,是民族文化的自觉,有其突出的文明价值及文化传承价值。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农耕文明史,而传统村落,是承载乡土中国久远记忆的“根”和“魂”。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消失现象日益加剧。这是现代化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传统村落的保护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记忆。
传统村落的消失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极大的损失。比如传统家庭的逐渐变化,意味着人际关系的变化、家庭伦理结构的变化,也意味着传统价值的变化乃至消亡。因此,选定特色村落,进行个案研究,走访、口述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以文字和图片记录宁夏传统村落的变化。(www.daowen.com)
传统村落必然和城镇化、现代化有关。传统村落的破坏与消失,毁掉的不仅是古民居、古建筑,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民俗文化。湖南大学教授胡彬彬说:“大批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文化遗产,一夜之间,却成为永远的文化遗憾!”“从某种意义上说,毁掉传统村落,就是毁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所以传统村落的消失,民风、民俗、语言习惯的消失,就是民间生存方式和民族记忆的消失。失去了民族文化记忆,会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换言之,作为乡土、民间、传统、农耕等文化符号的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是不能丢失的。传统村落是民间文化的记忆,是“传统文化的明珠”,其历史、科学、社会、经济价值也许会找到替代的载体,但是传统村落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遗产。
在“现代化情结”之外,保留“乡土情结”的文化符号标志,让现代人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而用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为特定的时代留存真实的记录,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为故乡山河立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