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贫困地区现状
1.宁夏贫困地区基本状况
宁夏中部干旱区和南部山区合称为中南部地区,被国家确定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等9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也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实施了五次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其中:吊庄移民19.8万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30.8万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4.72万人、中部干旱带县内移民15.36万人、“十二五”生态移民32.96万人,累计搬迁移民113.64万人,截至2016年末,宁夏9个贫困县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还有41.8万人。“十二五”期间生态移民实现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赢,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2.宁夏贫困人口状况
(1)贫困人口规模大
2016年,宁夏中南部各县区对贫困人口作了一次彻底的摸底调查,按照国家的贫困标准,宁夏中南部9个县区贫困人口为41.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9.7%,宁夏中南部地区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人口较为集中。
(2)贫困人口分布面广且呈大集中小零星式格局
宁夏中南部9个县区除红寺堡区外,其他8个县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六盘山外缘核心区、地质灾害区、生态脆弱区、交通偏远区、干旱缺水区。从区域内部来看,贫困人口居住又十分分散,“一村一片区,一户一山头”现象十分普遍,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看不到几户人家。
(3)贫困人口分布于自然条件恶劣区
宁夏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风沙干旱区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这里沙化土地广布、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容量有限,旱灾、沙尘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全国最干旱缺水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自然条件极为严酷、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地区之一。虽然生态移民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41.8万贫困人口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生态极端脆弱和生存发展环境恶劣的干旱山区和部分阴湿山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4)贫困人口结构特征
宁夏贫困人口主要特征是低收入、大家庭、高龄化、低文化程度、无技能、“等、靠、要”思想严重。中南部地区的西吉、海原、泾源等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1800元左右,其中包括了大约30%左右的外出务工收入。从年龄结构看,41~60岁所占比例最多,占48%;60岁以上占8%,由于进入老龄化阶段,体力和能力等各方面大有下降趋势;18~40岁所占比例为28%,其中男性多在外务工。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小学以下的约占60%,初中及以上的占30%~40%;年龄越大其文化程度越低,1975年左右出生的人基本为文盲或小学,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基本为初中。从家庭规模来看,最多者达八口,甚至是四代同堂;最少者为孤寡老人,他们以低保维持生计;以五口居多,一般为父母和三个孩子。从掌握技能来看,仅有2.3%的贫困人口尚有泥砖、电焊、装潢等一技之能。
(二)宁夏生态移民开发情况
2000年中央提出,在西部地区对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搬迁,易地安置,使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有效结合起来,宁夏是我国生态移民试点地区之一。生态移民按移民搬迁形式划分为两种。一是整村搬迁移民。宁夏易地扶贫移民的主要来源是水源涵养林区、当地交通闭塞、生产水平低、人口超过了土地承载能力。采取整村搬迁的形式,将群众搬迁到条件较好的扬黄灌区,为这部分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对迁出区,除留一两间较好的房屋做护林点以外,对住宅区拆除平整,拆除电力线路,保留村庄道路,原村庄占地全部按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要求,退耕造林,真正达到了人退林进,恢复生态,造福子孙的目的。二是自愿搬迁移民。水源涵养林区边缘和风沙治理区,水土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但人口、资源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对这部分区域的群众,采取自愿搬迁的原则,迁移出部分人口,使当地人口、资源的矛盾得到缓解。生态移民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有组织地把生态恶化地区或自然保护区的人口迁移出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扶贫和提高经济收入。这种类型的移民,既体现了生态移民的原因,也体现了生态移民的目的。
(三)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实施效果
“十二五”期间,宁夏生态移民搬迁工作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稳步推进、健康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山川共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具有宁夏特色的生态移民成功之路。
1.“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完成情况
宁夏“十二五”期间规划对中南部地区7.88万户34.6万人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涉及9个县(区)91个乡镇684个行政村1655个自然村。为加快脱贫攻坚进程,2011年宁夏启动了“十二五”中南部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奋力拼搏,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宁夏累计完成投资123亿元,通过土地权属处置批准安置区用地9万亩,批复建设移民安置区161个,建成移民住房7.75万套,搬迁安置移民7.65万户32.9万人,完成“十二五”生态移民规划任务的95.26%。
2.生态移民职业结构(www.daowen.com)
移民区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植业、高效养殖业,使移民群众彻底从过去低效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鼓励移民依托靠城、沿路居住的便利条件,从事加工、运输、建筑、餐饮、商贸以及旅游服务等二三产业;通过培育发展劳务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商贸服务设施等致富产业,培育后续发展产业。据调查统计,在生态移民中,大约有20%的搬迁户从事第三产业,45%的搬迁户从事劳务输出,35%的搬迁户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劳务输出成为生态移民增收的主要方式。
3.生态移民收入稳步增长
为了保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移民安置时把培育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积极有效地促进移民产业发展。通过技能培训提高移民的生产技能,多方面多途径拓宽增收渠道和致富空间。移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每年1678元提高到现在每年3415元。移民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2400元的占搬迁总数的12.6%,年人均纯收入在2400~2800元的占搬迁总数的45%,年人均纯收入在2800元以上的占搬迁总数的42.4%。
4.生态移民增收途径明显拓宽
引导移民发展特色种养、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等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加强移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引进企业在移民安置区投资建厂或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移民就近务工。移民收入结构明显变化,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7.8%,种养收入占总收入的23.5%,转移支付等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8.7%,形成特色种养收入为基础、劳务收入为主体的增收格局。移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绝大部分移民已初步跨越贫困线。移民村累计建设养殖圈棚3.19万座,大中型拱棚1.28万亩,日光温室0.35万亩;发展马铃薯、枸杞、葡萄、中药材等特色种植21.68万亩;开展移民培训12.55万人次,实现务工就业11.85万人。
5.区域收入不平衡性相对减弱
“十二五”期间,尽管宁夏城乡居民收入、山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继续呈现不平衡的态势,但区域不平衡性相对减弱。2010—2015年,宁夏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从9967.9元扩大到16067.3元,沿黄灌区与中南部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由2010年的2610元增至2015年的4002.7元。但城乡收入比从2010年的2.94∶1下降到2015年的2.76∶1,灌区与山区收入比由1.72∶1降为1.59∶1,差距均呈现出相对缩小的态势。
6.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状况良好
移民搬迁后,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明显减少,大大减轻了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既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又达到了恢复生态的目的,实现了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实施固原和中部干旱带黄土丘陵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在葫芦河、茹河、洪河流域和海原、同心、盐池南部划定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实施封山禁牧,加快了植被恢复。实施海原、同心、灵武、盐池北部沙漠化治理工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退牧还草政策,综合治理退化草原、恢复草地植被,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制定出台了对历次移民迁出区1272.1万亩土地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的意见,其中实施封禁保护自然修复879.7万亩,安排人工生态修复380.1万亩。对12.3万亩原水域、水利设施和道路进行保护。人工生态修复中,林业工程造林76万亩,经果林2.1万亩;草地建设与保护工程人工种草56万亩,补播改良244万亩。通过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全面加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建设与修复,切实改善了生态移民迁出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取得的主要成效
1.大幅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移民搬迁到近水、靠城、沿路的区域,安置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实现了“七通八有”,移民就近务工方便,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子女享受到良好教育,医疗设施基本齐全;移民居住集中,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运行成本降低,政务服务质量提高,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移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为移民群众奠定了脱贫致富的基础。
2.切实促进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在引黄灌溉区开发利用荒地安置生态移民,促进了引黄扬黄灌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实现了扶贫和开发双赢的目标,发挥了最大的投资效益。通过对所有生态移民村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采取喷灌、滴灌、小管出流等多种高效节水模式,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3.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为促进生态移民增收致富,各县区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支持移民培育发展设施种养业、节水农业,引导移民走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路子,彻底改变了移民群众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同时,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引导移民从事劳务输出、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服务业,拓宽了移民致富渠道。
4.社会管理明显加强
各移民安置县(区)把加强移民新村社会管理放在重要位置,统筹推进,着力解决社会管理滞后问题。各迁入地都建立健全了移民新村基层各类组织和两委班子,配备得力村干部,落实各项制度,加强移民新村社会管理,和谐稳定的移民新村正在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