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民间木球和方棋详解

宁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民间木球和方棋详解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民间体育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涉及游戏、养生、表演等方面,内容丰富。民间木球作为民众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地域范围的不同,木球的打法也不尽相同。方棋是根据围棋、象棋和其他民间棋类进行糅合创造而成的。“狼吃娃娃”是宁夏南部民间较为常见的棋类活动。

宁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民间木球和方棋详解

宁夏民间体育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涉及游戏、养生、表演等方面,内容丰富。有打木球、下方棋、踏脚、掰手腕、拔腰、拌跤、掼牛、打梭儿、踢毽子等运动。诸如此类的民间体育活动,生活气息浓厚,内容健康、活泼,游戏规则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就地取材,便于开展,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开发智力,集竞技性、游艺性、娱乐性于一体,深受群众的喜爱。

木球 宁夏民间木球又称“赶毛球”“打铆球”(因其球为铆钉状),亦可称为“牧球”。受地域影响,不同地方木球打法略有不同。据民间传说,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在亲征葛尔丹时,途经宁夏,发现一群放羊娃在“打铆球”,便从放羊娃手中要过鞭杆和铆球,模仿牧童的动作打了几下。康熙皇帝回到京城后,命人制作了鞭杆和铆球,组织宫廷的人进行比赛。到清同治年间,打铆球在宁夏民间广泛流传。

民间木球作为民众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地域范围的不同,木球的打法也不尽相同。目前,在宁夏民间,木球的打法主要有打木球、赶木球。

打木球,民间称谓不一,主要源于木球形如铆钉状,因此,打木球被称为打铆球。打铆球在宁夏主要流行于银川市灵武市、吴忠市利通区、盐池县以及宁夏南部一带,部分地方成立了专门的打铆球队。

打铆球没有严格的场地要求,选择在平坦的场地两头各挖直径约13厘米,深约10厘米的小坑,叫“牢坑”。铆球长约6厘米,直径3厘米,两头呈椭圆形,击球用的木板或木棍长约70厘米。打铆球比赛要求双方人数相等,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均可。比赛前先用“打砂锅”(宁夏民间游戏,与石头、剪子、布游戏相似)的办法决定攻方和守方。比赛开始后攻方一人站在“牢坑”边打一下,接着说:“碰牢”,然后把球放在木板上,随即将球抛起击球,高喊“牛铆”。若是击中铆球,不论击多远,守方从落点拣起球,站在原地将球向“牢坑”掷去,攻方用木板拦击铆球护“牢”。若攻方将球击中,即用木板从“牢坑”边量到球落点的距离,两板距离计一个数。若攻方未击中球或守方把球投入了“牢坑”内,为死球,然后立即变换攻、守方。决定胜负是以计数多者为胜。比赛最后以“喝嗦”结束。“喝嗦”时,胜方出一人,一手持木板,一手拇指和食指钳球,如开球时“碰牢”方法击球,嘴喊“拦子”,球的落点至“牢坑”边的距离,为“喝嗦”的距离。由负方队员背着胜方队员从球的落点走到“牢坑”边,也有要求负方队员从球的落点单腿跳至“牢坑”边,边跳边喊,胜方认为“喝嗦”合格,宣布比赛结束。

赶木球,在宁夏民间,“赶”和“打”字表现的语境不一,强调的动作状态也不相同,赶木球强调将木球赶进目标区域。赶木球主要流行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尤其是永宁县杨和乡、纳家户、望远桥一带经常开展赶木球活动。赶木球场地可以随意选择,一般多在平坦的场地上。比赛开始前,在已选好的场地上挖一个直径为35厘米左右、深度20厘米左右的坑,这个坑成为“窑”,在距离“窑”约2~3米处挖数个直径为10~15厘米、深度10厘米左右的小坑,小坑成为“臼”。“臼”可用石块、砖块、瓦块代替,“臼”数比人数少一个。参赛人数一般由3~7人组成,每人在参赛前自备一根约一米长木棍,木球长15~20厘米,两头呈椭圆形。每人用棍的一端击木球一下,以垫球个数最少者为赶球人。赶球人确定后,其他人员站在“窑”周围,用木棍点在各自的“臼”上,这叫“护窑点臼”。“护窑点臼”人中一人用棍击球,将木球击出,赶球人必须迅速跟随木球至落点,将木球赶回来,尽最大可能赶到“窑”中,在赶的过程中嘴里还要吆喝。这时护窑人不但要尽力阻止木球进入“窑”中,还要把试图进入“窑”中的木球击远。在护窑人阻止木球入“窑”过程中,赶球人可以弃球改而偷袭“臼”,只要木棍点在“臼”上,就视为偷袭成功。若赶球人偷袭成功后,双方角色互换,赶球人变为护窑人,被偷袭的护窑人变为赶球人。与此同时,若护窑人未能阻止木球,赶球人将木球赶入“窑”,即为死球。这时,赶球人需从“窑”中拿出木球投杀,其他人则离开“臼”,围在“窑”前用棍护“窑”,赶球人投球入“窑”时,护窑人尽力将木球击出,若球被击出,赶球人继续赶球。若将木球投入“窑”中,那么所有人必须重新抢“臼”,任意用棍去点,点中的“臼”则占为己有,没有抢到“臼”的人则为赶球人。

方棋 方棋俗称“下方”,是宁夏各族群众喜爱的棋类活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宁夏民歌花儿中唱道:“漫上首花儿下盘方,解一解阿哥的心慌。”花儿唱词中的“方”即指方棋。2007年6月,宁夏公布的第一批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宁夏同心县方棋就是其中一项。2009年5月宁夏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海原县和泾源县的方棋作为扩展地区入选。方棋在宁夏的同心、海原、原州区和泾源发展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方棋是根据围棋、象棋和其他民间棋类进行糅合创造而成的。下方棋用不着什么专业的设备和器材,没有专门的棋盘和棋子,也不需要裁判,只要两个人找一块平坦干净的地方蹲下或坐下,用树枝、石子或砖块在地面上画上横七竖八的交叉线,便成为42个方棋、56个棋眼的棋盘。“方”就是棋盘上的棋子摆成或走成彼此相连的正方形,每成一“方”,可吃对方一子,以成“方”多者为胜,故称“方棋”。

固蹩 在宁夏固原地区流行极为广泛,老少皆宜。固蹩的棋子通常用土疙瘩、石子、瓦片、木棍、桃核之类的,能区别开双方即可。在休闲和工作之余,老百姓在地上划一个正方形,其长约13厘米,宽为10厘米,再在正方形内划一个菱形。双方在自己的一边用3个小石子摆在3个落点上,一方先行,采用2个子挡对方1个子的方法,若能挡住对方1个子,使其走投无路,那就固住了,对方被吃掉1子。若一方被吃掉2子,只剩下1个子,比赛结束。

狼吃娃 部分地方称为“狼吃娃娃”,其表达意思差不多。“狼吃娃娃”是宁夏南部民间较为常见的棋类活动。“狼吃娃娃”的攻伐双方为“狼”和“娃娃”,所用的棋子通常都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如土疙瘩、石子、瓦片、木棍、桃核之类,只要能标明双方即可。“狼吃娃”的棋盘通常用木棍、粉笔、白灰疙瘩、墨棒之类的在相对平坦的地上,画出一个横五竖五的方格,在横竖交会的点上布上棋子,两个人就可“开战”了。“狼”是3个“子”,“娃”是15个“子”,分别可用土块、砖块、石块、瓦片、柴棒扮演。“盘子”是在地面上画出长宽大体一致的5线格子。“狼”和“娃”阵营分明且各自占据一个交叉点。“狼”不同的是要隔一个交叉点布防。游戏规则是:“狼”和“娃”都只能按规定的线路行走——全行横竖直线,一个交叉点一个交叉点地落脚,不许越位。“狼”吃“娃”时,“娃”的后边不能有“子”。“娃”则采取迂回包剿的战术围“狼”,只要几个“娃”将“狼”团团围住,使得“狼”无路可走,比赛结束。

打梭儿 也称“打木尖”或“砍尖”,是宁夏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宁夏体育志》记载:“一个打梭儿能手,在临近几个村子里人人皆知,成为青年人心中的偶像。据说清朝就有打梭儿这项活动,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了。”“打梭儿”曾遍及宁夏城乡各地,回、汉、满等各族青少年都善“打梭儿”,其流行之广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8]

早期由于交通闭塞,娱乐形式较少,打梭儿所需的场地器材比较简单。梭是用一小根15厘米长、鸡蛋粗细的圆木棍,把两头削尖做成的。相传早在清朝,就有打梭儿这项活动,流传至今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梭儿长15厘米,中部直径2~3厘米,两头削成尖形。形状如织布的“梭”,故得名“梭儿”。打梭用的木棍长60~70厘米,宽10~15厘米,擀面杖粗细,以比较结实、表面光滑、用起来称手为标准。两侧削成刃,但不锋利。在地面划直径约1米的圆圈叫“城”,距圆圈10米处画一条横线,就可以开始游戏了。(www.daowen.com)

打陀螺 在宁夏民间,俗称“打牛儿”。该项目流行于宁夏南部地区,老少皆宜。“陀螺”的出现历史久远,据考古发现,早在仰韶文化时期(距今五六千年)就有土陶制小陀螺。明朝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抽陀螺”的记述。

陀螺为木制的圆锥形,上大下尖,大小不一,将尖头着地,以绳绕螺身,然后旋转放开鞭绳,使陀螺旋转;或用手直接旋转陀螺,待陀螺着地,以绳抽之,使之旋转。打陀螺对场地要求不高,随意性较大,一般选择比较平坦的空地。场地不受限制,只要平坦即可,主要根据参加人数和水平而定。击打陀螺用的鞭子是用木棍和布条做成,根据自身身高状况选择木棍长度,大人用的相对较长,木棍一般长1米左右,拴上宽窄不一的布条即可。

打烙 普遍流行的体育活动,器材简单,场地方便,容易开展。烙,是用铜合金铸成的扁圆形金属体,直径7厘米,外沿厚度约0.3厘米,中间凸起的厚度约1厘米,重量约200克。

在打烙的场地上以30厘米为半径画一个圆圈,画出圆心,离圆圈外沿6米处画一条2米横线称为“虹”。打烙的人数不限,事先商定好参赛的人,每人拿出10~15枚铜钱(或其他小物品)作为基底。

爬木城 宁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以圆形粗木杆制成一个长约4米、高约3米的长方形木框,在木框中以横木数根等距离相间,呈长梯状,竖立固定于地上,称为“木城”。参赛双方在规定距离外,快速奔向木城,手脚依次攀登相间横木而上,以先攀到顶者为胜。

拔腰 宁夏群众在劳动休息时间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拔腰比赛时设裁判一人,当裁判发出口令后,参加拔腰的两人相对站立,侧身各反搂对方的腰部。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两人同时用力,以先把对方的双足拔离地面者为胜。如对方未做好准备,拔起无效。一般比赛为3局2胜,每局时间不限,中间休息几分钟。

绊跤 类似摔跤,是宁夏各族群众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农闲时在田间地头,青年人聚集在一起,常常进行绊跤比赛。比赛时一般都请一个裁判,裁判发出“准备”口令,参加比赛的两人出场,相对而立。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双方用双手分别抱住对方的肩部或腰部,用腿“使绊子”绊倒对方。绊跤比赛不限时间,只要一方的膝部、臀部或背部先着地者为负。一般采取3局2胜制。当地群众总结为:“花花搂腰,一绊三跤”。

掰手腕 宁夏群众在休闲时经常进行体育活动。掰手腕比赛就是两人对抗,方法有卧式和坐式。卧式是二人爬卧在地上,各伸出右手(或左手),肘关节支撑地面,大臂与小臂之间呈直角,双方右手(或左手)相对而握,虎口握紧,不许扣腕。当评判发出“开始”口令,双方尽力将对方的手背压倒在地面上为胜。坐式是二人相对坐在凳子上,肘关节支撑在桌面上,大腿和小腿呈直角,比赛中臀部和脚掌不能移动,否则判犯规。掰手腕一般采取3局2胜制,每局3分钟左右,中间休息1分钟。

斗鸡 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流行的一种体育游戏。参加游戏者以一只手或两只手抓起一只脚使腿呈盘形,以盘形膝盖当“鸡头”,另一条腿支撑跳动,用膝盖互相碰撞,故称“斗鸡”。

斗鸡以集体比赛为主,参加比赛的两队人数相等,也有技术高的一方人少,另一方人多一些。比赛前先确定两名队长,由队长用“打砂锅”或“大压小”的办法,挑选自己队员并安排先后顺序。人少时,一对一、二对二也可以斗鸡。

斗鸡比赛设有裁判,当裁判下达“准备”口令后,双方队员一条腿支撑,一条腿折叠呈盘形,用双手抓紧。当裁判发出“开始”口令后,两队除留1~2名队员看守营地外,其他人从营地出发,以支撑腿跳动,用折叠呈盘形腿的膝盖通过顶、压、闪、碰等动作攻击对方,一方或双方失去平衡双脚着地者,被淘汰下场。经过反复争斗,能获得对方营地实物返回自己营地者为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