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设乡村特色文化的未来意义

建设乡村特色文化的未来意义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要乡村社会存在,乡村文化就不会消失,作为中华文化根脉的乡村文化不会轻易地被城市文化所替代。但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必然在未来的乡村社会发展中得到释放和彰显,其独有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质和文化魅力必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得以体现和证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文化价值观的重塑。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据此,一部分人认为乡村文化已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与价值,最终结果会被城市文化所替代。乡村文化是否已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与价值,这是许多人都在怀疑的问题,是否会被城市文化所替代,是令人担忧的问题。现代化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目标,但实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乡村社会和乡村生活的终结。只要乡村社会存在,乡村文化就不会消失,作为中华文化根脉的乡村文化不会轻易地被城市文化所替代。即使乡村社会变迁,乡村文化也会以新的姿态、表现形式应对城市文化的冲击,适应新的环境。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无不与乡村文化有关,可见,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指引。

乡村文化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种文化样态,不仅给农耕文明时代的人们带来了精神滋养,也给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们以智慧启迪和哲学思考。在盲目抛弃传统,一味追逐时尚的今天,乡村文化的价值是否发挥到了极致,需要在实践探索中给出答案。但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必然在未来的乡村社会发展中得到释放和彰显,其独有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质和文化魅力必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得以体现和证明。

乡村文化重塑并不意味着回归复古或重新构建乡村文化的价值体系和行为体系,而是在保持自身传统和特质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现代性因素融入到乡村文化之中,找到新的生长点,实现其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型。以重塑的方式留住农耕文明,留住与农业生产生活相关的文化记忆和文化情感,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力。

(一)重塑农民文化价值观,培育农民文化意识

通过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养成,使农民充分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重拾文化自信,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形成共同的文化认知,推动乡村文化的蜕变、成长与发展。在大力宣传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乡村、深入农民头脑的过程中,也使农民重新认识和审视乡村文化,理解乡村文化价值观的时代性和重要性,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将文化自觉作为培育农民文化意识的前提,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仍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理应主动去了解、明确自身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特点及未来走向。在对自身文化认知、评判和反思的过程中,辩证地看待不同的文化,清楚地知晓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乡村文化所具有的优点及缺点。通过文化自觉使农民体会到乡村文化历史的厚重感,情感的温度感,人文的情怀感,唤醒记忆深处的文化情感,为乡村文化找到通往未来的发展道路。唤起文化认同是文化价值观重塑的出发点。以文化价值观的重塑创造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在价值认同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乡村文化的重塑之中,使其成为乡村文化重塑实践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文化价值观的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引领着乡村文化的发展,其价值理念与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相同。如礼俗文化中涉及的仁、义、礼、智、信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表达的价值理念相似,家庭观、道德观、人际观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相似之处。乡村文化既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文明、和谐相贯通的因素,也有与社会层面的公正、法治相融合的要义,更有与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一致的精髓。由此可见,乡村文化所承载和传递的价值观并没有因工业文明而失去自身的价值,其核心价值跨越了时代的藩篱,在快速变革的现代化发展中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通过实践活动重塑农民的价值观。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为此,基层政府应开展以农民需求为出发点的乡村文化活动,让农民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去感知、了解乡村文化所传递出的价值。例如,举行“和谐家庭”“好家风、好家训”的评比,宣传乡村文化中的孝道观、家庭观和婚姻观;开展科学养殖和种植生产竞赛,让农民体会“天人合一”的生态观;组织民间曲艺手工艺品的培训,让农民感受到乡村文化中包含的审美取向、艺术价值;通过参与婚丧嫁娶、互助合作组织等,让农民重温熟人社会的情感,唤醒记忆中的温暖乡村。以日常化、直观化的文化体验让乡村文化之美、之韵、之情深入每一位农民的内心,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对乡村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二)促进乡村文化发展,延续乡村文化血脉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对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使其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以更好地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应加大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应加强对传统村落基本格局的保护,加强对乡村文物古迹、传统建筑以及民间文化活动场所等的保护。就非物质文化层面而言,加强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如乡村优秀传统曲艺、民间工艺美术、传统节庆活动、传统体育活动等。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现代文化创意设计表现乡村传统文化,鼓励乡村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不断激发乡村文化的活力。

(三)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彰显乡村文化生命力

在发展乡村经济时要从实际出发,制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科学地推进产业布局,发展适应当地条件的生产项目,推动乡村企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生产技能和水平。扩大乡村文化的公共空间,为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创造条件。组织开展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联的、农民喜闻乐见的、愿意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扩大群众基础和现代乡村文化公共空间。走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确保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又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以乡村文化产业化方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强其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彰显乡村文化的生命力。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高度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普查和调研工作,通过深入乡村,及时了解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村落、古祠堂、曲艺、手工艺以及农业生产技艺等具体情况,分门别类地梳理文化资源,制订科学性、系统性、差异化的规划和保护措施。在挖掘和保护地方性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让农民参与其中,促使农民去了解、理解和认同那些曾经给予他们心灵寄托、生活意义的文化,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四)培育乡村文化建设者的主体意识

教育是培育主体意识的直接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增强其文化意识和主体意识。由于人口流动带来了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变化,所以,要根据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路径。针对留守妇女,应利用农闲时间、开办文化补习班,开展适合其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使其在参与中提高文化水平,提升文化自觉意识。针对留守儿童,一方面要加强家庭教育,让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感受乡村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对乡村文化的情感与认知,另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培养留守儿童的乡村文化认同感。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大乡村文化教学内容,开设乡村文化课程,开办民间技艺兴趣小组等,重点突出乡村文化特色,避免教学内容与城市教育的趋同性。同时,将课堂上的乡村教育扩展到实践教育之中,让广大儿童走出课堂,走进田野,亲身实地去感受乡村文化。

宣传是培养主体意识的有效方式。立足乡村,建立以村为基础、以农民为主力的文化宣传队,以宣传栏、文化墙、广播等为载体的宣传方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借助网络、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建立以QQ群、微信公众号、乡村文化网站等为平台的宣传新方式,以网上的交流与互动,带动农民文化主体意识的形成。通过宣传内容的生活化、通俗化和具象化,形式的多样化、现代化,使农民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共振。以此,培养农民了解、热爱、学习乡村文化的情感和意愿,达到以文化人、以文塑人的目的,最终使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

保障是培养主体意识的重要手段。要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保障乡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改善,为农民参与乡村文化重塑创造条件。乡村文化重塑的关键在人,核心在人才。要努力建设一支热爱乡村、理解乡村、扎根乡村、服务村民,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文化建设队伍,为乡村文化的重塑提供智力支持。要利用返乡精英、大学生村官、文化能人等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乡村文化重塑献计献策,发挥其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温暖故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价值引领、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以人才保障推动农民主体意识的形成。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文化重塑得以科学、高效、有序推进的有力保障。通过基层党组织可以有效地贯彻国家的乡村文化政策,有效地将农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推动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促使农民在文化的参与过程中对乡村文化形成新的认识。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维护农民文化权益的法律法规,使农民文化权益保障做到有法可依,通过向农民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建立“四位一体”的乡村文化治理模式(www.daowen.com)

通过现代乡村文化治理模式的建立,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民的广泛参与,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促进乡村文化的良性发展。为此,结合乡村文化现状,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市场为载体、文化组织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的现代文化治理模式。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在领导乡村文化重塑中既不能缺位、错位,也不能越位,应明确自身在乡村文化重塑中的角色。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具体要求,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文化的领导,做好乡村文化重塑的顶层设计工作,深刻把握乡村文化的发展规律,树立“为农、惠农、利农”的文化建设理念。制定相应的文化政策、法律、法规,做好公共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宣传工作,整合文化资源,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农民的文化权益,以制度保障文化建设经费的有效落实。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农民内心的想法和愿望,实现公共文化产品和资源供给与农民文化需求相平衡,加强村一级文化设施的管理与监督,提高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使用和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发展。政府应协调城乡文化关系,构建城乡文化交流互动机制,创新送文化下乡方式,以城市文化的现代性因素引领乡村文化发展,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在乡村社会变迁、价值多元、开放的环境下,政府通过对乡村文化的科学治理,通过对基层文化的领导、管理与监督,给予乡村文化足够的关注、产品供给和价值引领,为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变迁中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条件,实现乡村文化的社会转型、重塑和发展。

重塑农民的主体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重塑的主体。为此,必须提高农民自身对乡村文化的认知能力,深刻理解把握乡村文化的内涵、特质与价值。改变过去“等、要、靠”的错误观念,明确自己在乡村文化重塑中的主体身份和作用,实现由旁观者到建设者,由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角色转变。充分发挥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创造者和创新者的主体作用,用自己的声音、语言、方式讲好乡村故事,传播乡村声音,传递乡村情感,使自己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和传播者。

培育乡村文化自治组织。发挥农民文化自治组织的力量,开展符合民意、表现民情、满足民需的公共文化活动和民俗活动,扩大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以公共文化活动带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通过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提高农民建设乡村文化的主动性。

【注释】

[1]韦顺国.广西桂西资源富集区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和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

[3]范建华,秦会朵.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若干思考[J].思想战线,2019.

[4]卢福营,鲁晨阳.村落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策略选择——基于浙江省江山市清漾村的调查[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9.

[5]曾丽雅.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6]章咏秋.民间制度文化与乡村治理的改善——以黄山市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2013(1).

[7]徐敏.野三关特色小镇建设调查报告[J].清江论坛,2018(3).

[8]宋颖鑫.成都三圣花乡文化品牌的构建与管理[D].重庆大学,2010.

[9]娄瑞雪.海南古村落文化保护模式研究——以海南省澄迈县火山岩古村落群保护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7(03).

[10]王东辉,朱安琪.山东“乡村记忆工程”文化生态保护设计原则研究.大众文艺,2019(12).

[11]杨军昌.西南山地民族人口生态文化及其价值[J].贵州大学学报,20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