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宝鸡市寿峰寺壁画:揭示寿峰寺大殿壁画中的24位人物身份说明

宝鸡市寿峰寺壁画:揭示寿峰寺大殿壁画中的24位人物身份说明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寿峰寺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官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康熙三十三年和乾隆四十年两次修葺。中殿,即大雄宝殿,殿内原有塑像早已毁坏,目前只有殿内右壁保留有“旧画”,左侧墙壁已整修,墙面被黄泥覆盖。虽然人物旁没有榜题的身份说明,但一般情况寺观壁画都是以主像为中心的对称布局,所以寿峰寺大殿左壁也应该绘有相同内容和人数的壁画,左壁极有可能也绘制了12人,两壁人物相加一共24人。

宝鸡市寿峰寺壁画:揭示寿峰寺大殿壁画中的24位人物身份说明

寿峰寺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官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和乾隆四十年(1775)两次修葺。现存中殿为五脊硬山顶式建筑,后殿两座,僧房三座,另有大钟一口,石刻二通,殿内绘有壁画,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殿,即大雄宝殿,殿内原有塑像早已毁坏,目前只有殿内右壁保留有“旧画”,左侧墙壁已整修,墙面被黄泥覆盖。右壁下墙体和山墙部分都有壁画及彩绘,下墙体主体壁画高2.5米,宽6米,绘制众多人物题材壁画一幅(图2-6-1)。主体画面前部独立出一幅高2米、宽1.2米的小画,描绘了一幅年轻僧人的全身立像。僧人双手合十,头后有圆光,身着红色袈裟,据考应是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图2-6-2)。右壁主体壁画面积约15平方米,根据殿内墙壁白色边框内的毛笔题记“光绪弍(贰)拾弍(贰)年用心”,可以初步断定壁画绘制于清末。壁画所绘制的人物为前后两排排列,前排六个人物皆为全身像,身高约2米,画幅尺寸较大,呈现站立姿态,身体微侧向左方。后排人物在前排人物的间隙中巧妙安排,人物的头胸部分表现完整,身体下半部大多被前排人物衣饰遮挡,显露出的部分依然细腻生动。从人数上看,这一壁画共绘制12位人物,人物形象各异。从人物着装看,有双手持笏的文官形象,有身着铠甲手持武器武将形象(图2-6-3),还有鬼面赤身的金刚力士等。虽然人物旁没有榜题的身份说明,但一般情况寺观壁画都是以主像为中心的对称布局,所以寿峰寺大殿左壁也应该绘有相同内容和人数的壁画,左壁极有可能也绘制了12人,两壁人物相加一共24人。可以依据壁画人物形象和数量,判断该壁画应是描绘佛教中二十四诸天的护法神。其中帝释尊天(图2-6-4)是一个青年帝王的形象,头戴冕旒,面部清秀无须,双手持笏,身着“周衣”。多闻天王(图2-6-5)头戴毗卢帽冠,身穿铠甲,英武睿智,右手托宝塔,气宇轩昂。摩利支天(图2-6-6)身为三头六臂,正面形象,表现得比较慈祥,有女性特征,额头长出第三目,六臂中两臂双手合十,其余四臂各持法器,左右两侧的头部并非人形,仔细辨认应是猪的头部,袒胸,上身有束胸衣,下身穿裙,飘带绕身。金刚密迹(图2-6-7)为金刚力士形象,手扶金刚杵,赤膊,肌肉尽显,绘制手法精湛。

后殿,即五佛殿,殿内壁画主要遗存在佛像背光中(图2-6-8、图2-6-9),另外背光外侧有双手捧水果盘呈奔跑状的童子像(图2-6-10),其脚踩祥云,身后张翅。其余部分都已用白灰覆盖。

图2-6-1 中殿右壁壁画

图2-6-2 中殿右壁壁画(局部)

图2-6-3 中殿右壁壁画(局部)

图2-6-4 中殿右壁壁画(局部)(www.daowen.com)

图2-6-5 中殿右壁壁画(局部)

图2-6-6 中殿右壁壁画(局部)

图2-6-7 中殿右壁壁画(局部)

图2-6-8 后殿壁画(局部)

图2-6-9 后殿壁画(局部)

图2-6-10 后殿壁画(局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