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榆林市悬空寺壁画——万佛洞壁画详解

榆林市悬空寺壁画——万佛洞壁画详解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悬空寺,位于榆林市城南约55千米处,在镇川镇石崖底村西的西夏罗兀城遗址的山崖上。由于石窟内绘有众多佛像壁画,当地人称其为万佛崖。图1-14-1悬空寺图1-14-2万佛洞图1-14-3万佛洞壁画(局部)图1-14-4万佛洞壁画(局部)图1-14-5万佛洞壁画(局部)图1-14-6万佛洞壁画(局部)图1-14-7万佛洞壁画(局部)图1-14-8万佛洞壁画(局部)图1-14-9万佛洞壁画(局部)图1-14-10万佛洞壁画(局部)图1-14-11万佛洞壁画(局部)

悬空寺(图1-14-1),位于榆林市城南约55千米处,在镇川镇石崖底村西的西夏罗兀城遗址的山崖上。由于石窟内绘有众多佛像壁画,当地人称其为万佛崖。石窟原系西夏罗兀城前哨关隘,当年西夏和北宋均曾在此屯兵设防,后人相继在此开凿石窟造像。至今,尚存石窟庙宇11处,有万佛洞、三霄殿、圣母行宫观音殿、真武祖师殿等。其中,万佛洞(图1-14-2)规模最大。洞窟中凿有长方形撑顶石柱,柱面彩绘朝谒观音菩萨图、三教融合题材、三官图、创建寺观之高僧、供养人画像(图1-14-3)等。石窟四壁彩绘有神态各异的佛像约万尊(图1-14-4)。

三教融合题材壁画(图1-14-5)见于该石窟中一个长方形撑顶石柱上面向窟门的一面,该墙面由上下两幅壁画组成,下面一幅描绘一位坐着的高僧(图1-14-6),上面的一幅壁画内容就是三教融合题材。画面中上方有一坐佛,有头光,舒眉柳眼,直鼻梁,裸上身,披袈裟。左手托一圆钵于腹前,右手拇指和中指捏一圆珠于圆钵上方,半跏趺坐(右脚搭在左股上),主佛左右站立着双手合十的阿难和迦叶。在佛的左手位是老子的盘腿坐像,有头光,头戴莲花冠,蓄长络腮白胡须,穿对襟道服,左手持一如意靠于左肩上,右手放于右腿上。在佛的右手位是孔子的盘腿坐像,有头光,戴书生巾,圆瞪双目,蓄长络腮灰白胡须,双手合抱一书卷于胸前,卷上书“经书”二字。佛、道、儒三位主尊坐于莲花座上,身后云气围绕,莲花座又位于束腰高台之上。佛座高台是多边形的,道、儒座高台是四边形的。在佛、道、儒三位主尊中间放一个四足架,架上摆一个香炉。在画面的下方有四人和一兽,位于中间位置的一兽外形是龙首鳞身两趾蹄,身上有火焰纹围绕,应是传说中的麒麟。在麒麟的身前身后各站一人,均穿白衣,眉清目秀,头上戴有宝珠纹箍。身前之人双手捧一瓶,瓶内有插花,身后之人双手捧一盘红色珊瑚。在老子的身前站立一位道士打扮的人,有头光,戴莲花冠,舒眉朗目,蓄须,双手于胸前持笏板。在孔子座前站立一人,有头光,戴书生巾,面目清秀,右衽,双手持笏板于胸前。

朝谒观音菩萨图(图1-14-7),在画面中间绘有观音菩萨像,呈自在坐姿,右臂枕在一摞经书之上,左手搭在左膝之上,右边放有一个棒槌净瓶,身后呈放射状身光。在观音菩萨的上方绘有众佛,排列整齐。两侧分别绘有护法神将和十八罗汉,特征较为明显的是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图1-14-8)。在两队罗汉之前,还分别绘有金童与玉女(图1-14-9),均手捧礼物盘站于岩石上。在观音菩萨正下方绘有水波,水上有一艘大船,船上有四人,三人在撑桨,一位妇人坐在船中央,回首望着岸边送行的人群,船篷之上题写“慈航普度”四字(图1-14-10)。在画面的下方角落有韦陀和关羽像,周仓手扶偃月刀站在关羽身后。

三官图(图1-14-11),呈“品”字形构图,天官居中坐于高台之上,两侧前方分别为穿白色衣服的地官和穿黑色衣服的水官。地官和水官的身旁各站立一位文官,均手持经卷。画面中心有一个三层香炉,有两位童子站在香炉两侧。其中一位白衣童子,左手持钵,右手用筷子夹物向炉中放,另一位青衣童子双手捧一盘假山。

图1-14-1 悬空寺

图1-14-2 万佛洞

图1-14-3 万佛洞壁画(局部)

图1-14-4 万佛洞壁画(局部)(www.daowen.com)

图1-14-5 万佛洞壁画(局部)

图1-14-6 万佛洞壁画(局部)

图1-14-7 万佛洞壁画(局部)

图1-14-8 万佛洞壁画(局部)

图1-14-9 万佛洞壁画(局部)

图1-14-10 万佛洞壁画(局部)

图1-14-11 万佛洞壁画(局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