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泗州戏:优美动听的拉魂腔,吸收当地民间小调创新发展

泗州戏:优美动听的拉魂腔,吸收当地民间小调创新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末民初,泗州戏在淮北一带达到鼎盛,观众听戏像着了魔,故又称“拉魂腔”。近百年来,泗州戏在原来的基础上吸收泗县当地的民间小调、花鼓车号、妇女哭腔等,加以创新,唱腔有所发展。泗州戏的传统剧目有:大戏、小戏、折子戏、连台本戏和说唱的“篇子”共有300多个。许多伪军听到这优美动听唱腔,如饮家乡甘泉之水,不少人“开小差”,或弃暗投明参加了新四军。

泗州戏是安徽主要地方戏剧种之一,它与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的柳琴戏,是属于一个剧种的两个流派。泗州戏于清乾隆年间起源于江苏海州,形成发展在安徽泗县,故称“泗州戏”,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清末民初,泗州戏在淮北一带达到鼎盛,观众听戏像着了魔,故又称“拉魂腔”。这时已有小型的戏班子出现,逐步有锣鼓、柳琴、二胡等伴奏器乐,以及简单的服装道具。近百年来,泗州戏在原来的基础上吸收泗县当地的民间小调花鼓车号、妇女哭腔等,加以创新,唱腔有所发展。

泗州戏的唱腔属于说唱音乐,曲调简单,乐感极强,委婉缠绵,回肠荡气,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以节奏来分,有:慢板(又名澄清板、悠板)、垛板、紧板、二行板(二行,慢二行、快二行)等。泗州戏还育一定的“自由度”,演员在表演中还可以根据剧情及人物性格、心理发展的需要,突破原唱腔设计,临场发挥,因而唱腔曲调生动活泼,启承转合,跌宕有致,尤其是女腔的唱法更为丰富,有柔腔、射腔、行腔、含腔、单、双起腔;曲调有花园调、雷得调、散板、幽板、闸板、男女大调板、四字垛、五字紧、撩野子等等。泗州戏的传统剧目有:大戏、小戏、折子戏、连台本戏和说唱的“篇子”共有300多个。(www.daowen.com)

在抗日战争年代,泗州戏班子在皖东北根据地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受到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的重视和关怀,加入“拂晓剧团”,冒着危险到敌后演出,宣传抗日。许多伪军听到这优美动听唱腔,如饮家乡甘泉之水,不少人“开小差”,或弃暗投明参加了新四军。

1954年以来,泗县曾集中老艺人做了大量挖掘整理泗州戏曲目的工作。现在宿县地区、蚌埠市和泗县都有相当规模的专业泗州戏剧团。代表人物有蚌埠市泗州剧团著名演员李宝琴等,著名剧目有《小女婿》、《走娘家》、《李二姐做梦》、《打干棒》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