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凤阳花鼓:源自凤阳,寓意丰收喜庆

凤阳花鼓:源自凤阳,寓意丰收喜庆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曲艺“双条鼓”、戏曲“花鼓戏”、民间歌舞“花鼓灯”,合称为“凤阳花鼓”。朱元璋登基后,曾大力经营凤阳,从各地移民、发配罪犯垦荒屯种。当年凤阳灾民身背花鼓,渡长江、过黄河,背乡离井,走南闯北,泪花多于浪花,无限悲苦包含在唱词中。凤阳花鼓,长期以来流行于江浙一带和北京等地。今天,凤阳县农村首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摆脱了贫困,凤阳花鼓以新的歌声喜庆丰收。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着花鼓四方。”这是凤阳花鼓的一段悲伤唱词。曲艺“双条鼓”、戏曲“花鼓戏”、民间歌舞“花鼓灯”,合称为“凤阳花鼓”。双条鼓又名“花鼓小锣”,是在明代一种秧歌基础上发展而成,流行于凤阳燃灯寺一带。

凤阳是朱元璋故乡,即所谓“龙兴之地”。朱元璋登基后,曾大力经营凤阳,从各地移民、发配罪犯垦荒屯种。《明史·食货志》:“明初,尝徒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复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太祖时徒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因此“怨嗟之声,充斥园邑”。《凤阳新书》记述,在明王朝统治下,政苛吏恶,交相蹂躏,“生畜而尽没其居,家业亡而鬻其子,为凤民者,十羊九牧,不亦难乎!”凤阳百姓并未因为是皇帝的家乡而得到休养生息,依然同当初朱重八(朱元璋小名重八)一样困苦,不得不逃荒要饭,流落他乡。

当时,多半由妇女手拿花鼓小锣沿村卖唱。明万历年间,周朝俊所著传奇《红梅记》剧中已有“凤阳人”击鼓宣唱:“紧打鼓儿慢筛锣,听我唱个动情歌”的记载。明清《万曲选锦》所收凤阳花鼓词有:“白云千里过长江,花鼓三通出凤阳;凤阳自出朱皇帝,山川枯槁无灵气”,“妾生爱好只自怜,怀抱琵琶不值钱;唱花鼓,过黄河,泪花更比浪花多”。当年凤阳灾民身背花鼓,渡长江、过黄河,背乡离井,走南闯北,泪花多于浪花,无限悲苦包含在唱词中。汉剧《打花鼓》,反映怨怒更为强烈:“恨只恨,朱皇帝,坐什么江山登什么基,害得我十家有九家饥。”(www.daowen.com)

凤阳花鼓,长期以来流行于江浙一带和北京等地。早期花鼓近似腰鼓,略大,斜背肩上,双手敲击,和之以锣。后为外出卖艺携带方便,将腰鼓改为扁形小手鼓,似碗口大,左手执鼓,右手持两根2尺多长用竹根做成的鼓条敲击,边敲边唱。曲调吸收当地秧歌,节奏鲜明,舞姿轻盈,曾为昆剧、京剧等吸收为短剧节目。今天,凤阳县农村首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摆脱了贫困,凤阳花鼓以新的歌声喜庆丰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